梁晓声新散文集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梁晓声  

内容概要

《梁晓声新散文集》选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几年创作的散文随笔50余篇。这是一部既充满激情又感受温暖、既具理想色彩又显生活况味的写实之作。这些作品既记载着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记录着芸芸众生的苦辣酸甜,表现出梁晓声一贯的良知与责任,其对人类的关怀、对历史的反思、对民众的悲悯……具有率情、率性、率真而朴素、温情的本色;也蕴含着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及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悟,其作品既彰显悲悯情愫和人文关怀,又具有独特神韵和艺术魅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心灵震撼……

作者简介

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若有情》等;中篇小说集《今夜有暴风雪》《回家》等;散文随笔集《丢失的香柚》《人生真相》《人性似水》《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伊人,伊人》《知青》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记》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书籍目录

1.那里2.咪妮与巴特3.五角场·阳春面4.清名5.歌者在桥头6.老水车旁的风景7.山的根8.瘦老头9.瞧那些父亲们10.那年的北影制片厂11.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12.眼为什么望向窗外?13.怀念亲爱的于晓阳弟弟14.谢铁骊老师15.怀念陈剑雨兄16.缪斯的使者——怀念编辑家章仲锷17.关于张澜18.花自有魂水有魄——评沈培艺舞剧作品《梦里花落》19.我们知青都是你的亲人——给李满意的信20.青春无需困惑——致郑书凝同学21.你以情怀感动了我——致徐育伟同学22.中国中产阶级,注定艰难23.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24.论文化在政治之上——在今年全国政协民盟分组会上的发言25.关于民间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26.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之断想27.关于城市建设中的符号滥殇与市民意愿表达的思考28.城市化进程化什么?29.灾难既是撒旦,也是上帝30.关于良心之断想31.关于“事实”的杂感32.关于“跑官33.论敬畏34.论荣誉35.残缺的坚卓,残缺的美36.报复的尺度37.话说公孙龙过关38.关于电影答学子问39.喀戎与世界读书日40.北京畅想曲41.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42.我与我们的共和国43.我给自己打三分44.生活锦囊——梁晓声答疑读者45.给爱放假46.不爱当如何?47.仍爱当如何?48.相见恨晚当如何?49.《中国病人》的调研报告50.中国农民宝贵的儿子51.万里家山一梦中52.王佳的眼睛53.新蕾初绽最喜人54.家天下是不可持续的55.《七十年代》之“红”与“黑”56.“世界是平的”,但不是水平的57.倘不温故,何以知新58.拾遗补缺亦可欣59.我们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知青剧——致新建贤弟60.何以善良何以多情61.真诚的诗人——致坡森先生62.像水杉那样的散文——评贾凤山将军的散文随笔63.《客过亭》读后感64.致王锋65.别样的内心独白66.情怀的分量67.我们“拿什么送给”他们?68.有那样一位姥姥真幸福69.致辞

章节摘录

1.那里    那里是精神病院。    高墙内,集中错乱的意识形态;高墙外,是正常的,普识如是。    三排旧红砖房,分隔成若干房间。对扇铁门,仿佛从没开过。上有小门,一天也开不了几次。院中央有一棵树,塔松,栽不久。铁门左右的墙根,喇叭花在夏季里散紫翻红,是美的看点……    我父母去世后,我将从21岁就患了精神病的哥哥,从哈尔滨市的一所精神病院接到北京,他起初两年就在那里住院。    哥的病房,算他5名病人。两人与哥友好。一是丘师傅,比哥的年龄还大,七十几岁了;一是最年轻的病人邹良,绰号“周郎”。丘师傅曾是某饭店大厨,据老哥讲,他患病是儿女气的,而“周郎”原是汽车修配工,因失恋而精神受伤。他整天闹着要出院。像小孩盼父母接自己回家。    某日傍晚,大雨滂沱。坐在窗前发呆的丘师傅,忽然站起,神情焦虑,显然有不安的发现。于是引起其他病友注意,都向那窗口聚集过去。斯时雨鞭夹杂冰雹,积满院子的雨水已深可没踝。指甲大的冰雹,砸得水面如同沸鼎。而一只小野猫,无处可躲,境况可怜。它四爪分开,紧紧挠住塔松树干,膏药似的贴着,雷电间歇,一声比一声凄厉地叫。才是不大点儿的一只小猫,估计也就出生两个多月。它那种恐惧而绝望的叫声,带足了求救意味。塔松叶密,它已无法爬得再高:全身的毛被淋透,分明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丘师傅毫无先兆地胃疼起来,扑在床上翻滚。病友们就拉开窗,齐声叫喊医护人员。一名穿水靴的护士撑伞而至,刚将门打开,丘师傅一跃而起,冲出——他从树上解救下了那只小野猫,抱在怀里跑回病房。待护士恍然大悟,小野猫已在丘师傅被里,眼前的丘师傅成了落汤鸡。护士训斥他不该那么做,命立刻将小野猫丢出去。丘师傅反斥道:“是你天使该说的话么?”护士很无奈,嘟哝而去。从此,那一只小野猫成了那一病房里5名精神病患者集体的宠物。每当医护人员干涉,必遭一致而又强烈的抗议。女院长倒是颇以病人为本,认为有利于他们的康复,破例允许。丘师傅贡献洗脚盆当小猫沙盆,于是以后洗脸盆一盆二用。而“周郎”,则主动承担起了清理沙盆的责任。院长怕院子里有难闻气味,要求必须将猫沙深埋。都是来自底层人家的病人,谁又出得起钱为小猫买什么真正的猫沙呢?每日在院子里做过集体操后,同病房的5人,这里那里铲起土,用扇破纱窗筛细,再用塑料袋带回病房。他们并没给小野猫起名,都叫它:“咪咪”而已。当明白了它是一只瞎眼的小野猫,更怜爱之。    “咪咪”肯定是一只长毛野猫和短毛野猫的后代,一身金黄色长毛,背有松鼠那种漂亮的黑色条纹。而脸,却是短毛猫的脸,秀气,极有立体感。倘蹲踞着,令人联想到刚走下T台的模特,裹裘皮大衣小憩,准备随时起身再次亮相。“咪咪”特文静,丘师傅枕旁的一角,是它最常卧着的地方。而且,一向紧靠床边。似乎它能意识到,一只侥幸被人收养的流浪猫,有一处最安全的地方卧着,已是福分,它很快就对病房里5个人的声音都很熟悉了,不管谁唤它,便循声过去,伏在那人旁边。且“喵喵”叫几声,表达娇怯的取悦和感恩。它极胆小,一听到医护人员开门锁的响动,就迅速溜回丘师傅的床,穿山甲似的,,拱起褥子,钻入褥子底下。有次中午,另一病房的一名病人闯来,一见“咪咪”,大呼小叫,扑之逮之,使“咪咪”受到空前惊吓。“周郎”生气,厉色宣布对方为“不受欢迎的人”。“咪咪”的惊恐却未随之清除,还是经常往褥子底下钻。5名精神病人困惑,留意观察,终于晓得了原因——是由于他们在病房走动时,脚下塑料拖鞋发出的“咯吱”声。拖鞋是医院统一发的,“咪咪”难以从声音判断,是不是那个“不受欢迎的人”又来了?他们便将5双拖鞋退了,凑钱让护士给买了5双胶底的软拖鞋。此事,在医护人员中传为精神病患者们的逸事……    那是一家民办的康复型精神病院,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住院费较低,每月一千余元。亲人拿患者实在没办法了,只得送这里来接受一时期的“托管”。病情稍一好转,便接回家去。大约一千余元,对百姓人家那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啊!所以,病员流动性大。两个月后,同病房的病友已换两人;两名新病人不喜欢猫……    丘师傅对“周郎”比以往更友好了,有时甚至显出巴结的意思。他将自己的东西,一次一两件慷慨地给予“周郎”。当他连挺高级的电动剃须刀也给予时,他最年轻的病友惴惴不安了。当着我老哥的面,“周郎”问:    “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丘师傅却说:“近来,我夜里总喘不上气儿。”    “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我觉得,我活不长了。”    “我的东西,有你看得上眼的吗?”    “你说,我要是死了,咪咪怎么办?”    “还有我和老梁爱护它呀。”    “老梁是指望不上的。他弟弟不是每次来都说,正替他联系别的医院吗?”    “就是老梁转院了,那还剩我呢!”P1-3

编辑推荐

《梁晓声新散文集》为著名作家梁晓声的真情表达、铿锵发“声”。梁晓声为人民写作,替百姓代言,是一位仗义执言、侠骨柔肠、直面人生的作家!梁晓声的这部最新散文随笔力作,无疑是一个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家园;她留给读者的印象是生动的,真实的,是浸透了血肉感与烟火气的。梁晓声被文坛定格为正义维护者和民众代言人的梁晓声,其散文随笔里无不充盈着一种理想的精神,道德的力量和批判的锋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梁晓声新散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