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谎言

出版时间:1998-11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作者:[法]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页数:328  字数:250  译者:简伊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意外中获得的一部神秘的百科全书,彻底改变了19岁少女朱丽,她和她的“七个小矮人”摇滚乐队,在枫丹白露发动了一场号称“蚂蚁革命”的惊世骇俗地群众运动。
人类社会当局视之为“蚂蚁革命”暴力团,展开了血腥镇压……"

作者简介

贝尔纳·韦尔贝尔是当代法国文坛炙手可热的新锐作家,原担任法国《新观察者》杂志科技记者,后辞去记者一职,成为专业作家。
贝尔纳·韦尔贝尔擅长于以科学知识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从1991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以蚂蚁为题材的系列科幻小说作品。该系列作品以其对昆虫世界

书籍目录

"1、结束
2、漫步森林
3、链
4、新路
5、一个信号
6、遇上怪人
7、百科全书
8、爆炸即将发生
9、让人难以接受
10、百科全书
11、词语的力量
12、百科全书
13、独处林中
14、百科全书
15、远远看到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三谎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恶童三部曲评星依次是4、3、2,后两部也算精彩,仍难免狗尾续貂。如果只有第一部,那真可谓横空出世了,可惜啊可惜,作者还是忍不住手痒,,,文坛杯具。当然也有洗具,帕慕克的新作就要出版啦。咔咔,近年诺奖得主中,最可读的一位,同是异域色彩,远超库切、莱辛。不得不说,世纪文景赌对了,可怜浙江文艺和南大出版社都是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买卖。
  •      在我的书架上,柜子里,纸箱里,有许多从未翻开的书。她们静静躺在角落里,像曾经和我偶然相遇的女孩,那时侯天上正落细雨,城市里弥漫着黄昏的雾霭,街道鲜明,行人模糊,我的心里莫名其妙地动了一下,为一张陌生又有点熟悉的脸。
       后来有些忘记了,有些再见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心情。
       那一天无意中看到抽屉里绿色封皮的小说,突然很想把她读完。读书和看电影都像一场恋爱,可能会有奇妙的发现,让你沉湎于感情和心灵的颤抖之中,也可能是一次味同嚼蜡的体验。和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恶童日记》、《二人证据》、《第三谎言》)是一次好的恋爱。
       这是一部单纯的现代小说,语言简洁,细节丰富,讲述奇异又是现实的故事。我喜欢她更甚于杜拉斯的《情人》。
      
      
      《恶童日记》:生存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于 1986年到1991年在法国出版,先后在二十多个国家发行,其中《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
       《恶童日记》是三部曲的第一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全篇是一对双胞胎兄弟的手稿,书中没有给出他们的年龄,只是写他们上了两年半的学,大概在十岁左右吧。他们被母亲从战乱的大城市送到了乡下,和外婆一起生活。这个外婆不识字,从来不洗澡洗脸,把食物藏在地窖里,凶恶,还可能是毒死外公的凶手,就像从文明社会落入了蛮荒之地,两兄弟开始学习人类本能的生存法则。
       小说用的是少年人的口吻,背景是二战和战后的中欧,文字干净简洁,阅读的时候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又恍恍惚惚的,仿佛是回忆,又仿佛是冥想。
       在小学生用的笔记本上,两个少年进行写作练习。他们记下了为获取食物进行的劳动,浇水,提猪食,放羊,劈柴,到森林里去,背回一捆捆的木柴,还有一筐筐的蘑菇和栗子,他们在小河里抓鱼,还在河上造了一座桥。这些只会让人劳累,不会让人痛苦。
       他们记录下怎样习惯痛苦。
       两兄弟的外婆常打他们,用拳头、扫帚、湿抹布或是揪耳朵,抓头发,别人也是如此,他们常常痛得流泪。他们决定练习忍受皮肉之痛,从互打耳光做起,然后互殴,拿皮带互相鞭打,故意被火烧伤,拿刀子割自己的大腿、手臂、胸膛,再将酒精洒在伤口上,每洒一次就说:“不痛。不痛。”过一段时间,他们的确不再觉得痛,那些伤如同在别人身上。他们也不再流过泪。
       肉体坚强之后,还有心灵之痛——外婆平时叫我们“狗养的!”大伙叫我们:“老巫婆的孙子!婊子养的!”还有些人喊我们:“智障儿!小流氓!笨蛋!脏鬼!下流胚!小无赖!......”听到这些字眼,我们满脸涨红,不停地颤抖着。他们开始在屋里练习互相辱骂,“你是笨蛋!你是傻瓜!”一句比一句更残忍,又到外面故意让人羞辱他们,直到不在乎。
       然而,心里仍有一些难忘的话语,母亲以前常常叫的:“亲爱的!我的爱!我的宝贝!亲爱的小宝宝!”——每次我们想起这些字眼时,不免热泪盈眶。这些温柔的话语是该忘记的,因为现在不再有人这么唤我们了。于是他们练习忘却,不断重复这些话,让这些字眼逐渐丧失它们的意义。
       还有很多别的练习。他们练习行乞,互扮聋子和瞎子,练习禁食,练习偷窃,练习残酷,把抓来的青蛙钉在木板上,剖开它的肚子,把小猫吊在树枝上,把老鼠丢入沸水中烫死。
       他们还记下了所看到的事实。被士兵像畜生一样被驱赶的人们,集中营里堆着被烧焦的尸体,妈妈抱着妹妹在院子里被炸弹炸死,内脏全露了出来,他们把她埋在炸弹炸出的大坑里。
       战争结束了,外婆中风死了,他们活着。
       这很象一部人类怎样长大的历史。在历史和人心之中,恶与善从来都是交互存在的,但恶常常是占上风的一方。
       在雅歌塔笔下的世界里,两兄弟已不再是孩子。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的世界,可以一起承受疼痛与恐惧,一起让肉体和心灵坚硬起来,一切自己自足。他们两个人就象一个人,因此躲开了孤独。
       我分外喜欢书中那些平静的短句子,那些短句就象山林中的小河,河水清澈,黑白相间的小鱼游来游去,又象童年时干净的心情。小时侯在乡村的外婆家长大,他们做的事,我觉得很熟悉,那些劳动,忍受肉体和心灵的痛苦,练习残酷,在我的童年,在现实中似乎都发生过。
       几年之后,他们中的一个人踩着父亲的尸体,跑到另一个国家。他们知道有一个办法能通过边界:叫某个人走在前面。
      
      
      《二人证据》:别离
       《二人证据》是“恶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叙述者是双胞胎兄弟中留下的一个,他叫路卡斯,走的那一个叫克劳斯。我还知道了他们居住的那个小镇叫K镇。
       路卡斯仍然住在外婆的家里,照顾牲畜,整理院子,操做家事,去森林里捡蘑菇和干柴,钓鱼。外婆中风死了,外公听说被外婆毒死了,爸爸越过边境时踩上了地雷,妈妈和妹妹在院子里被炸弹炸死了,克劳斯去了另一个国家。路卡斯觉得自己生了一种病,他对神父说,“我不知道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了。”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天正黄昏,太阳不见了,外面好象罩着一层黄色的雾,下面的马路传来不断的车声人声。我的手停在这一页上,很久,我发现心里变得凉凉的,我也问过自己这句话呢。在《挪威的森林》中,木甚死后,直子也这样问过自己吧,后来直子死了,去了木甚所在的另一个世界。她无法忍受这样的分离。
       路卡斯说:“对我来说,永远都不会平静。”神父说:“孩子,你要常常祈祷,时时期待。”
       路卡斯努力地生活。他收留了被诅咒遗弃的女人雅丝蜜娜和她的孩子玛迪阿斯,孩子是雅丝蜜娜和父亲所生,名字也是她父亲的,驼背,跛足,长相难看,身材不成比例,并且,医生说,他不会再长高了。路卡斯偶尔和雅丝蜜娜睡觉,那时侯她总是小声叫着“爸爸,爸爸”。
       路卡斯还追求小镇图书馆的女管理员克萝拉,她丈夫因反对祖国的罪名被枪毙了,她说,“汤玛斯和我,我们像是形影不离的个体。”她把脸埋在手里,“你无法想象我过的日子。”路卡斯说,“我知道那种离别的痛苦。”“我到处都看得到我的兄弟,在房里,院子里,甚至在我身边陪着我在街上走,他和我说话。”“说什么?”“他说他活在一种要人命的寂寞里。”克萝拉家在镇上的另一端,路卡斯总是在晚上过去。
       看不出他爱这两个女人,玛迪阿斯才是他的生命。他抚养他。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个身体和心理双重畸形的孩子,但异常聪明。在玛迪阿斯身上,他似乎找到了自克劳斯走后丢失的那部分生命。他不允许别人染指这部分生命,但没用,那孩子说“我不是你的儿子,我是雅丝蜜娜的儿子,只有雅丝蜜娜才是爱我的人。”路卡斯悄悄杀了雅丝蜜娜,有一天,玛迪阿斯杀了自己,他把自己吊在阁楼上,小小的已经发青的尸体,与路卡斯妈妈和妹妹的骷髅呆在一起。他活了7年零两个月。他不信任路卡斯。
       雅歌塔让路卡斯一个个失去他所爱的人,那些原本组成了他生命的人,就像细沙一样,从指缝漏掉了。我觉得,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和我们的生命别离。
       我不知道该怎样逃避这种命运,在《堕落天使》中,黎明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拍档。现实中,有些人寻找爱情,有些人投向宗教,有些人追求使命感和荣誉,有些人昏昏噩噩。我不羡慕他们。
       《圣经》依撒意雅先知书说,“记得造物主在你年少时的日子里,当晦暗的日子来临之前,当你说我不喜欢他们,当太阳和光明、月亮和星星变暗之前,当乌云转变成雷雨之前……”造物主不是我的拍档。爱情也不是。
       雅歌塔出生于匈牙利,1956年避难于瑞士,那正是冷战的年代,铁幕隔开了东西方。她在瑞士定居至今。她说,“这部小说所要描述的是别离的痛苦——与祖国的别离、与母语的别离、与自己孩提时代的别离。我也曾经返回匈牙利探亲,但是,那些自己似乎曾经熟悉的过往痕迹,却一丝丝也寻不回来。那种寻不着自己过去熟悉的土地的感觉,的确会让人感到鼻酸。”
       在我第一次看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刚刚离开自己的故乡。
      
      
      《第三谎言》:故乡
       《第三谎言》是印在封面上的名字,是恶童三部曲的最后一篇。封面设计像杂乱无章的印象派油画,有晦暗的男人和靓丽的女人,看上去笼罩着死亡气息,两只细长的植物伸展开来,枝上有几朵开的盛极将衰的花朵,颜色浓郁的像火焰。
       它躺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被闲逛的我发现。那座书店不久以后就拆掉了,换成了银行,昼夜开放,人流不息。
       路卡斯说,“其实,这整件事的所有内容只不过是个谎言。我相当清楚,在这个镇上,在外婆家的时候,我早就是独自一人了。即使是在当时,也只不过是我在幻想,幻想我们是两个人,也就是我的兄弟和我,好让自己能熬过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孤独。”“恶童三部曲”的前两篇就是这样产生的。
       真相是一个破碎家庭的故事。妈妈开枪打死了不忠的爸爸,她疯了。一颗子弹击中了路卡斯的脊椎,他成了孤儿,被送到康复中心,战争开始后,那里炸毁了,他到了K镇。克劳斯被爸爸的女人收养,战后回到自己的家,和妈妈一起生活。几十年过去了,他对来找他的路卡斯说,我不认识你。
       路卡斯跳下了行驶中的火车。
       克劳斯把他埋在父亲的坟墓旁边。
       雅歌塔说,“这套小说中,我融入了相当程度的自传因素。起初也只是想描写自己儿时的情景。文中提及的K镇,其实是我儿时居住的小镇,作品中的任务路卡斯其实和我有许多类似之处,和他一样,战争结束时我也正好10岁,而且我也在小时侯穿越边境。他返回祖国时是55岁,就是我现在的年龄。至于克劳斯,则是与我一直共度孩提时光的哥哥。无论做什么事,到哪里去,我们都形影不离。”
       小说中,看得出雅歌塔对小镇的感情,“我一直想要一个男孩,一个能了解我对这个小镇是如何难以忘怀的男孩,他会了解这些街道、这些房子和这片天空的美丽。是的,在任何地方再也找不到这样美丽的天空了。你看,这片天空的色彩是任何文字都无法形容的。”
       那小镇有一股心灵的力量,在小说中成为雅歌塔永远的故乡。现实中,熟悉的土地已无处可寻。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企图通过文字找到自己的故乡和心灵的平静。比如路卡斯,这本书其实是他的谎言,在文字中他与自己的兄弟相依为命。雅歌塔书中还有一个人物,文具店老板维多,他年轻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他对路卡斯说,“我深信全人类都是生而为了写一本书,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事物。一本才华横溢或一本平凡不过的书,都没关系,但是什么都不写的人就是迷失生命的人,他只是在这块土地上经过,却未曾留下任何遗迹。”
       路卡斯死了,只留下一叠手稿,那是他的遗迹。
       照片上的雅歌塔已经苍老,她戴着一副无框眼睛,系一条深色围巾,眼神安静,头上的短发像一蓬野草。不知道她为什么给路卡斯安排了一个这么绝望的结局。他说,我经历了人生,但是什么也没发现。
      
  •   远超库切有点夸张,两种风格嘛
  •   莱辛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作家,恐怕没有之一!帕慕克有那么厉害吗?你推崇他哪部作品?
  •   2010-01-17 16:40:46 云无心
      莱辛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作家,恐怕没有之一!帕慕克有那么厉害吗?你推崇他哪部作品?
    格林等人笑而不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