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路上云和月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刘硕良  页数:全两册  字数:66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文集值得看看。当然,它不是什么“必读”。可是它记录了几十年间一个知识分子在出版界的执著追求。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都在其中。它既是刘硕良个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绚丽多彩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侧影。    我现在才知道,刘硕良早先做过报纸,当过记者。这给了他作文和办事两个方面的历练。他后来在出版界颇有作为,应当与这段经历的积累分不开。出版界好多人来自新闻界。刘硕良是其中之一。    我最早接触刘硕良是在他主持漓江出版社的时候。刘硕良参与创办,其后又主持多年。漓江出版社以出版外国文学为主。我在桂林全国外国文学出版工作座谈会结束后,特意去拜访了漓江出版社。一则感谢他们为座谈会提供服务。二则看看出版社在整顿之后如何发展。1990年7月,时间敏感。外国文学,话题敏感。我当时正在考虑全国的出版社整顿如何,发展如何。我去漓江出版社发现,整顿登记完毕,要真正推动发展,后续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而漓江出版社的运作已经比较平稳、比较有序。我因此增强了工作的信心。自然,也对刘硕良产生了好感。漓江出版社在外国文学出版上的业绩,包括那套引起轰动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很多人熟悉,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在地方出版社当中,漓江出版社是比较露头角的。个中甘苦,刘硕良自己最清楚。    我和刘硕良频繁接触是在他创办并主持《出版广角》杂志的时候。一本在南宁办的出版专业月刊,能在全国出版界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找了很多人约稿,也找到了我。他要我在《出版广角》开专栏,每月写一篇文章。照此办理的还有沈仁干。我贸然答应了刘硕良的要求。我们合作很好,不过我很累。1998年夏,我在给他的信里说:“回顾一年多来的合作,叫苦之余还得感谢你的督促推动了我的学习。”在我的印象里,《出版广角》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敏锐捕捉业内关注的现实问题,坦诚面对。杂志支持作者发表意见。后来有一件事我和刘硕良意见相左。《出版广角》评选出版界的十大这个、十大那个,表彰先进,动静很大。这也是刘硕良大胆的一例,不怕招致非议。不知怎么要弄到我的头上来了。我得到消息,立即通知刘硕良,坚决反对把我列入。刘硕良退让了。可是后来他还是打了一个擦边球,把我的头像放在了一期封面上。我当即给他去信:“现在我既无法发表声明,而不声明等于默认,真不知如何是好。”那是2000年末。    离开广西,刘硕良应邀到云南去创办《人与自然》杂志。这可真让我大吃一惊。刘硕良办自然科学杂志,行吗?不料陆续接到他寄来的杂志,还真是办得有声有色。《人与自然》杂志的异军突起,再次证明了他开发和整合出版资源的能力。这是做出版的一项硬功夫。他乘势而上,由刊及书,带出了“人与自然文库”,硕果累累,引人注目。    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忽然听说,刘硕良到了北京。他一直不来找我。我不明就里。过了好久我才知道,他在“北漂”——年逾古稀的新“北漂”。我佩服他敢闯。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太多。他“北漂”没有延续早先的辉煌,却显示了可贵的勇气。    再往后,刘硕良以离休干部身份就任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这里是个尊老敬老的地方。可是刘硕良没有闲云野鹤,颐养天年。他又忙碌起来。收集整理,字斟句酌,而且风尘仆仆于南宁和北京之间。人说创业维艰。刘硕良好像特别喜欢创办、创业、创新。他有个性。    刘硕良是很多人熟悉的老出版人。他不是完人。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出版能人。

内容概要

  《三栖路上云和月:为新闻出版的一生》反映当代出版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刘硕良为新闻出版的一生,而以改革开放后从事出版工作30多年来的经历为主。全书分六部分:乘改革大潮——半百之年创漓江出版社品牌;聚八方英豪——花甲之年领《出版广角》远航;献余勇微热——69岁去云南办《人与自然》;冒风险北漂——72岁到京城接触更大空间;忆报海年华——17岁入报社历经终身难忘的岁月;爱八桂妖娆——75岁回南宁为文史馆效力本土文化研究。
  各部分内容大抵以作者文章为主干,收入部分有代表性的书评和译者序跋及相关资料,从多方面展现作者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不断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从一个侧面留下风云时代的缩影和出版与社会思想文化演变
紧密关联的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刘硕良,1932年9月生,湖南宁乡人。1949年7月毕业于长沙清华高级中学,求学期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及进步学生运动。9月参加工作,入湖南新闻干部训练班学习。11月随解放军南下广西,在广西日报工作,曾任记者站长、组长、部主任、主编、编委,广西文联委员及《广西文艺》编委。
  1980年4月到广西出版系统工作,参与创办漓江出版社。1993年调广西新闻出版局,主编《出版广角》杂志。2000年7月离休,应聘为云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顾问,主编《人与自然》杂志及同名文库。此外,还为河北教育、接力、湖南文艺、长江文艺、湖北教育、湖北人民等多家出版社策划书稿。编审,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中华书局)及《广西政府参事文史馆员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主编。

书籍目录


前记
乘改革大潮:半百之年创漓江出版社品牌
聚八方英豪:花甲之年领《出版广角》远航
献余勇微热:69岁去云南办《人与自然》
冒风险北漂:72岁到京城接触更大空间
忆报业年华:17岁进报社历经难忘岁月
爱八桂妖娆:75岁回南宁效力本土文化研究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套好的外国文学丛书,除了要有好的选题外,还必须显示出自己的价值立场与鉴赏水平,为此,我一直认为,译本必须有序,从译介的目的性来说,无序的译本是有重大缺陷的。当然,译本序最好避免那种在作家生平年表上给作品加几个标签、戴几顶帽子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更要力戒那种在外围闲谈一阵、最后加上“是为序”的名家大手笔,而应该以开放的气度,善于发掘作家作品中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以不同的批评观念、不同的批评方法,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开拓鉴赏的空间,甚至导向审美空间的重建。既然是文学作品的序,那就还应该有点感受、有点感情色彩、有点个人灵性、有点文采。在开放性的严肃的高层次的文学选题基础上,再加上这样的译序,一套丛书就不难具有自己的特色了。 对于“丛书”的形式,我也有一些设想。总的来说,应该突出灵巧与精致。我从法国迦里玛出版社的Eolio丛书那里的到启发,决定我这一套“丛书”采取小开本,以便于阅读,便于一般读者购置;出版则采取灵活的安排,分批推出;每批七本,取人类生息劳作一周为七日之意,亦有“七星”之喻,七种的搭配则灵活而无定规,但争取有一点儿像中国菜肴中的拼盘艺术;此外,我又从法国“10/18”丛书那里得到点启发,设计了“F.20”这个用来代替整套丛书的标志。 这是我当时准备答谢出版界的招待而带到昆明去的一个方案。但到昆明后就得知,几家出版社已另有联合出版一套外国文学名著的宏图,而派给我等两三个学者的任务只是单纯的讲学,不参与出版事务的讨论。于是,我也就把上述方案与建议深藏口袋里,唯恐产生干扰。临到会议结束、大家快分手的时候,偶然与刘硕良同志泛泛交谈,我提到了我上述对“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的构想。刘硕良同志是漓江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在出版界以有见识、有气魄、有干劲、有效率著称,他一听到我的设想,大为欣赏,马上就当机立断代表“漓江”独家出版,而不是如我原来所设想的由两三个出版社分担。如此高效率地达成了协议,是我根本没有料想到的,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计划付诸实现了。 作为一个个体脑力劳动者,我一直保持着事无巨细都自己动手的习惯,我认为脑力劳动是一种以个体方式进行的劳动,因而对那种靠助手来完成一件件文章千古事的工作方式之奥秘,实难理解。我深知,那种方式所要求具备的资历、身份、地位、条件与我都是无缘的,我要做的每一件事,小至一条资料的查对,都必须通过我自己的双手。制定“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计划,是独角戏,执行这个计划仍是独角戏。

编辑推荐

《三栖路上云和月:为新闻出版的一生》编辑推荐:刘硕良先生是卓越的出版人,他的卓越不仅体现在80年代开拓性地引进一套“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使他自己和漓江出版社闻名于全国,使一个偏于广西而且是新成立的小小出版社迅速崛起,并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鼎足而三,从而永载史册;更体现在他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花甲之年、古稀之年仍然活跃在出版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办《出版广角》、《人与自然》,主编《广西文史》,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服务服务一生。《三栖路上云和月:为新闻出版的一生》大抵以作者文章为主干,收入部分有代表性的书评和译者序跋及相关资料,从多方面展现作者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不断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从一个侧面留下风云时代的缩影和出版与社会思想文化演变 紧密关联的珍贵史料。

名人推荐

这本文集值得看看。当然,它不是什么“必读”。可是它记录了几十年间一个知识分子在出版界的执着追求。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都在其中。它既是刘硕良个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绚丽多彩的时代的一个小小的侧影。——刘皋“出版家”三个字,对于刘硕良先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一个有志于终身从事出版事业的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本书一本书地编,含辛茹苦数十年,能大有成就者不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出版家的更是凤毛麟角,刘硕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刘硕良先生是漓江出版社的骄傲,是广西出版的骄傲,也是中国出版的骄傲。从刘硕良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出版家的风采。——曹光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栖路上云和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祝愿刘老健康长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