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教育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作者:查有梁,查宇 著  页数:168  字数:18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爱因斯坦与教育》这本书是《系统科学与教育》的姊妹篇。《爱因斯坦与教育》主要论述爱因斯坦的思想对教育学的新启示;《系统科学与教育》主要论述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学的新启示。读者看了《爱因斯坦与教育》,有助于理解《系统科学与教育》;同样,读者看了《系统科学与教育》,也有助于理解《爱因斯坦与教育》。《爱因斯坦与教育》与《系统科学与教育》也有不同:《爱因斯坦与教育》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融合的读物,偏向于普及性;而《系统科学与教育》主要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爱因斯坦与教育》比之于《系统科学与教育》,更容易阅读。作者的研究成果有四大学术渊源其一是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包括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毛泽东的人民教育、邓小平的素质教育等。其二是外国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其三是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对作者的启迪,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方法论上对作者的届迪。其四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对教育的深刻启发。由于作者的第一专业是物理学,所以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精读和研究了爱因斯坦的几乎所有著作。作者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有相当部分是来源于爱因斯坦思想的启发。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和外国的教育理论,是作者创新的基础,是“源”,是“泉”,是“根”;系统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和爱因斯坦思想,是作者创新的灵魂,是“精”,是“气”,是“神”。作者完成《爱因斯坦与教育》后,首先想到要感谢我的四位老师: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物理学教授王季超老师、教育学教授张敷荣老师、四川大学物理学教授郭士垄老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许良英研究员。因为,是王季超老师和郭士垄老师,使我懂得和理解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张敷荣老师促进和激励我深入研究教育学理论;是许良英老师引导我深入研究爱因斯坦的思想,于是才有《爱因斯坦与教育》这本书。纪念王季超老师在2000年元旦那一天,我给王季超老师寄了一张迎新世纪、迎新千年的贺卡。贺卡上写的第一句话是:“我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直接与您的教诲相关。”这是我们师生关系40年的一句确切的概括。王季超教授学识渊博、教学有方、人格高尚,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从1959年我们进校,到1963年毕业,4年中多次聆听王季超老师的教诲。王季超老师给我们上过《电动力学》《光学》等许多课程,现在我还保存有全部笔记和作业,、不时翻阅,学而时习,深受教益。王季超老师的教学,使我懂得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听王季超老师的课,使我在现代物理学方面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普遍迁移到其他所有学科领域,大大启发和促进了我们的创新。在我已出版的几本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的著作中,每一本都深深烙上了王季超老师谆谆教导我们的印记。王季超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逻辑简明,概念清晰,富于启发,引人入胜,展示了物理学之美。听王季超老师上课是一种精神享受。王季超老师的教学本身,就给我上了“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课,使我终身受益。不仅我有此感,全体同学都有此共识。1963年毕业后,我先后在成都七中作物理教师,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作物理教研员。我不时给王季超老师写信。王季超老师总是以他尊重学生的平等态度,以他特别优美的硬笔书法,正正楷楷地回信,而且常常是一封回信就近千言。我从中不仅学到了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从王季超老师一言一行的“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中,我受到的有形和无形的忠告是:做人,做中国人,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做事,做老实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做学问,做大学问,做有创新的学问。1980年至今,我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交叉科学研究。这段时间,也不断得到王季超老师的指教。1982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王季超教授参加了这次大会。我撰写的论文《中国古代物理中的系统观测与逻辑体系及对现代物理的启发》被选作大会报告。报告之前,王季超老师一再鼓励我:“你的报告会引起代表们的兴趣的。”果然,不出他的预料,我的这个报告甚至引起了钱学森教授的重视。会议期间,他向我介绍了他的许多老师和同学,还向我讲了他的先后同学杨振宁、李政道学习时的故事。他特别向我讲述了1942年西南联大——王季超老师的母校——举行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的大会,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教授在会上讲的一段话:“1642年,英国诞生了牛顿。而这一年,中国正值吴三桂密谋带领清兵人关的前夕。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就只是近300年才落后的,是可以追赶上去的。”这给我很大的触动,也是导致我写作并于1987年发表《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的重要动力。1985年、1988年、1992~~1993年,我曾三次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和教育研究院作高级访问学者。王季超老师也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其问,我见过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听过著名教授上物理学的课。回国后,我曾向同学们说过:王季超老师的教学,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最著名学府的教授的教学。我们身边的老师就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学,当我们认识到这点时,已经晚了!王季超老师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这难道不令人悲痛吗?一个人格高尚的老师,将永远受到学生们的怀念!纪念张敷荥老师大学中必有“大楼大师”,大师最突出的人格特点是“大德大爱”,其成果是“大作大为”“大气大成”。我的母校西南师范大学,正是这样的大学;我的老师张敷荣教授,正是这样的大师。张老师,您真正做到了儒家经典《大学》开篇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您曾送我的两幅楹联:“一身正气万事乐,两袖清风百年安”;“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不正是您百年“大德”的真实写照吗?张老师,您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个学生。您对我的大德大爱,改变了我人生的航程。1984年,我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连载三期的论文,立即得到您的赏识。1985年,您邀请我回母校,为您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张武升同学开讲了第一门课——现代教育科学基础;同时,还邀请全国高校许多研究生和教师前来听讲,其中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教授的博士生,也有曲阜师范大学的教师。是您,把我举上了最高的学术讲台;是您,直接推动了我被邀请到全国几十所师范院校讲学;是您,无声的举荐,我于1987年又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组成员。在现代教育科学研讨班开讲的第一天,您亲自到场讲话,并邀请我的恩师王季超教授一同前来听我的第一讲。作为您的学生,我真切体验到获得了老师给予的最珍贵的大德大爱。我得到了天下最美好的大德大爱,令我永世难以忘怀。大学必有大师,大师“大德大爱”的直接成果是“大作大为”“大气大成”。“大作”包括有创新的论文、专著、专利、产品、艺术品等等,更主要的“大作”是大师所培养的人才。“大为”就是要有创造,为人类作贡献。正如“大德大爱”是不可分割的一样,“大作大为”也是相互紧密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大作大为”,才是“大气大成”。张老师,我知道您最珍爱的“大作”之一,是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1985年11月10日,我第一次到您家里,您已是快80高龄的老人了。但是,您就像8岁的儿童,纯真、诚恳、善良,保持着好奇心。您知道1985年,我曾经到斯坦福大学访问参观过,于是,就谈论起您的那本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了的博士论文。作为学生,我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中。我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情报所的一位同事,恰好就去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我托他复印您的博士论文。真是“天时地利人和”,1986年10月23日,一大早我就兴高采烈地将您五十年前(1936年)的博士论文交给您。那时,我看到您,充满稚气,笑容可掬。张老师,当我拿到您的博士论文时,的确大吃一惊:您的论文内容居然是批评美国。题目是《1885年以前,旧金山公立学校对中国学生采取种族隔离政策的研究》,论文评述了美国旧金山的华人为争取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历史。一个弱国的学生,在强国留学,却批评强国的政策,伸张正义,维护人权,这难道不令人钦佩吗?您的理论胆识、学术勇气、求实精神、爱国热忱,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写到这里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大哉,张敷荣老师!这是您的“大作大为”“大气大成”啊!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追求为社会立功、立德、立言。大学里的大师,就更应立大功,立大德,立大言。正是由此思索,我才想到用“大德大爱”“大作大为”“大气大成”来作为对您的百年纪念。我知道,您并不乐于接受“大师”称号,而只想“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我想,西南师范大学需要更多像您这样的大师,不在其名,而在其实。大师者,“大德大爱,大作大为,大气大成”之谓也。推而广之,现代的大学,多么需要“大楼大师,大德大爱,大作大为,大气大成”啊!……在1996跨世纪中国教育论坛会议上,查有梁和查宇曾合作撰写并提交了一篇论文——《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查宇当时正在北京大学攻读第二学位,由她参加大会,交流论文。此文获得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的奖状。我们将包括上述论文在内的十多篇论文汇集起来,重新整理,重新写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写成了《爱因斯坦与教育》这本新书。出版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问题: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本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一定很好,但是,作为中国的学者和教师,我们尽心尽力了!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教师、学生、读者都来关心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中国要在搞好大众教育、平民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搞好创新教育和英才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爱因斯坦与教育》这本书,查宇做了大量的工作。每一章节,都是我们两人讨论定稿的。查宇曾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又到北美的两所名牌大学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她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写作能力强。本书的写作表达形式,也是由她操作定稿的。特别是本书的许多小标题,都由她提炼而成。所以,本书由我们二人共同署名。

内容概要

本书从教育学和人才学,从科学学和创造学的多视角来研究爱因斯坦与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和谐教育与和谐教学,学校课程与和平教育,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奇迹,爱因斯坦的科学认识论,创新杰出人才的成才之道,培养创新杰出人才的教育,教育原理、教育模式、教育经验。本书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融合的读物。
本书的特点是:有关爱因斯坦的论述,都来源于他本人的著作,资料翔实可靠。作者对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他的教育思想有长期较深入的研究。作者应用爱因斯坦的方法论,研究教育理论和创新杰出人才成才之道,有较多的新意。每一节内有较多的小标题,每一小标题下的论述简明而生动,文理渗透,且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本书适合小学、中学、大学的广大教师,以及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查有梁,1942年1月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理论组成员(1987~200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出版专著《系统科学与教育》、《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恩格斯与物理学》、《大教育论》、《教育建模》、《新教学模式之建构》、《给教师的20把钥匙》等二十余种,出版诗集《教育诗:童心》和《教育诗:创新》,发表论文一百多篇。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政府奖。获韩素音中国/西方科学家交流基金资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科学史系高级访问学者。
1980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致力于应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学和物理学。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查宇,1970年9月生于成都,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2004年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传播学和工商管理学,并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和MBA学位。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第一节 爱因斯坦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爱因斯坦的学校教育
第三节 爱因斯坦的自我教育
第四节 爱因斯坦的社会教育
第二章 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动力:兴趣
第三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动力:品德
第四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方法:自学
第五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方法:直觉
第六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方法:结构
第七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目的:能力
第八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目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和谐教育与和谐教学
第一节 和谐教育多样统一的释义
第二节 和谐教学基本模式的建构
第四章 学校课程与和平教育
第一节 和平教育与发展教育
第二节 历史课程、地理课程
第三节 和平教育原理
第五章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
第一节 什么是狭义相对论
第二节 什么是广义相对论
第三节 相对论的重大意义
第六章 爱因斯坦创造奇迹
第一节 诗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奇迹
第二节 科学家和诗人评爱因斯坦
第三节 爱因斯坦科学创新中的思维模式
第七章 爱因斯坦的科学认识论
第一节 科学认识论的过程论
第二节 经验—直觉—经验
第三节 结构—转换—结构
第四节 综合—分析—综合
第五节 爱因斯坦的“科学认识论模式”
第八章 创新杰出人才的成才之道
第一节 创新杰出人才成长的过程
第二节 创新杰出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创新杰出人才成长的规律
第四节 研究创新杰出人才成长规律的方法
第五节 终身学习、虚心学习、创造学习
第六节 实例1:古代创新杰出人才张衡成才之道
第七节 实例2:古代创新杰出人才秦九韶成才之道
第八节 实例3:现代创新杰出人才钱学森成才之道
第九节 实例4:世界创新杰出人才爱因斯坦的成才之道
第十节 爱因斯坦成才之道的新启示
第九章 培养创新杰出人才的教育
第一节 教师教育是关键
第二节 素质教育是基础
第三节 终身教育是核心
第十章 教育原理,教育模式,教育经验
第一节 对教育理论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对教育的原理性理论的探索
第三节 对教育建模的新探索
第四节 对新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
第五节 探索教育的经验性理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的著作
作者与研究“爱因斯坦与教育”有关的论文
作者的教育学论文
作者的物理学与科学史等方面的论文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节 爱因斯坦论教育的动力:兴趣1.爱因斯坦把兴趣、动机与品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兴趣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教学过程中,主体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愉快地研究某种事物,进行某种活动,就表现出对这种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在学习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直接而稳定的兴趣在教学中作用很大,间接而短暂的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则不大。兴趣这一范畴与动机这一范畴有密切联系。鼓舞、激励人去顽强地学习,做出富有成果的探索常常表现为极大的兴趣、强烈的愿望、崇高的理想。兴趣、动机叉同需要、价值、意义有密切联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从而使人们对它表现出兴趣、愿望、理想。爱因斯坦认为,学习的推动力是成绩的基础。取得良好成绩,又会反过来加强这种推动力。他反对用恐怖和强制去作为推动力,而一贯赞成并积极提倡用极大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去作为推动力。他认为用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去作为推动力,将使建设性的力量和破坏性的力量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好胜心虽然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容易产生个人野心,应加以防范。爱因斯坦说:“想要得到赞许和表扬的愿望,本来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如果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比同伴或者同学更高明、更强,或者更有才智,那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唯我独尊的态度,这无论对个人和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防范使用那种容易产生个人野心的简单办法去引导学生从事辛勤的工作。”爱因斯坦把兴趣、动机与品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如何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际中真正处理好兴趣、动机与品德的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决不应该将用功勤奋的学生斥之为“个人主义”,使之产生心理恐惧;我们也决不应该无原则地鼓励学生“成名成家”,以助长个人野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品德教育。2.要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决不能采用恐吓和暴力的愚蠢办法爱因斯坦认为,兴趣必须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认识。他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教育应当是重视过程,而不能只看结果。因为,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同样一件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以很不相同,这要看推动这项工作的主因究竟是怕受到损害的恐惧,是自私的欲望,还是对快乐和满足的追求。没有人会认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态度对塑造学生的心理基础会没有影响。”要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决不能采用恐吓和暴力的愚蠢办法。爱因斯坦说:“我以为,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爱因斯坦认为,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表现为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天赋的好奇心。对于现代教育中扼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做法,爱因斯坦给予了辛辣的讽刺。爱因斯坦写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还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尤其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习性的。”3.过分强调竞争制度,就会扼杀科学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强调:“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认为,以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自然选择的理论为根据,去鼓励竞争精神,试图伪科学地证明个人竞争这种破坏性经济斗争的必然性是错误的。虽然实际上正如布鲁纳所指出:“认为竞争的压力能有效地被消除,或者认为设法消除这些压力是明智的,这种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爱因斯坦认为,在对待竞争这个问题上,一是不能过分强调;二是必须进行正面教育。他声明:“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他认为:“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作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同样指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4.埋头研究感兴趣的问题,不必担心努力会毫无成果从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中,我们已经看到,爱因斯坦之所以在科学上取得划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与他酷爱科学关系极大。爱因斯坦回忆他青少年时代学习数学、物理时,总是说“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他“聚精会神”地阅读,他“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他“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他“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爱因斯坦指出:“作为一个平民,他的日常生活并不靠特殊的智慧。如果他对科学深感兴趣,就可以在本职工作之外埋头研究他所爱好的问题。他不必担心他的努力会毫无成果。”大家知道,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实验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之上。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科学实验和理论体系发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系统地、完整地掌握理论和实践,这无疑对于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对兴趣是太忽视了,甚至是扼杀兴趣。学生在学校学习没有选择自由:繁多的必修课程,沉重的各类作业,机械的紧张考试;一些苦口婆心的教师的马拉松式的讲演,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的超高压力,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太苦了。中国有句古话“学海无涯苦作舟”,难道不能变成“学海无涯乐作舟”吗?学生除了大量接受“听课-作业-听课”这一教学模式以外,缺乏其他引人人胜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也是“备课-讲课-改作业”,大量是重复性的单调劳动,缺乏必要的创造性。分科教学,彼此独立,相互缺乏有机配合,视野狭窄,教学多年进步甚微。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如果不能激发起强烈兴趣,那就是教育的贫困和失败。现代教育是多么需要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呵!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与教育》是《系统科学与教育》的姊妹篇。主要论述爱因斯坦的思想对教育学的新启示;《系统科学与教育》主要论述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学的新启示。读者看了《爱因斯坦与教育》,有助于理解《系统科学与教育》;同样,读者看了《系统科学与教育》,也有助于理解《爱因斯坦与教育》。《爱因斯坦与教育》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融合的读物,偏向于普及性。从教育学和人才学,从科学学和创造学的多视角来研究爱因斯坦与教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因斯坦与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颇有价值,值得一读!
  •   帮同事买的,应该不错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