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丰·雪域将星梦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田闻一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5-05出版)  作者:田闻一  页数:5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赵尔丰·雪域将星梦》内容讲述的是:赵尔丰是清末四川最后一任总督。这位清朝的封疆大吏,是一个历史悲剧性人物,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也是一个中国文学画廊上不可多得、别具风采的人物。  他嗜杀戮,性残忍,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被川人称为“屠户”。  他经边七年,艰苦卓绝。在川边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兴实业,办教育,大力推行各项建设,发展了康区的经济文化。  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以高龄之身受命于危难之际,身先士卒,爬冰卧雪,百折不挠,粉碎了帝国主义勾结西藏上层企图分裂祖国的阴谋。  在轰轰烈烈的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中,在历史夹缝中,他虽然百般机变,但最终还是成了清王朝的殉葬品,被推上断头台,身首两异。  《赵尔丰·雪域将星梦》第一次全方位地,形象生动地把这个独特复杂的历史人物,推上了文学舞台。

作者简介

田闻一,成都人,担任过部队单位写作组长、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后调至一家省级报纸长期担任副刊部主任、主任记者、编辑。现从事专业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长篇纪实小说lO部,获省和全国多项奖次。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梦中流过的珍珠河》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张献忠——大西皇帝梦》,分别获巴金文学院“正森杯”、“诺迪康杯”文学奖。中篇小说《最后的晚宴》在全国首届“大红鹰”大奖赛中获唯一的中篇小说一等奖。

书籍目录

引子:密林深处的较量第一章  开杀戒,“赵屠户”由来第二章  藩篱破,衔命西征第三章  巴塘亮新招,杀戮攻心相交替第四章  一夜白头的战争第五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第六章  “西天双柱”,玉垒默契第七章  受挫都在春风得意时第八章  惊心动魄大角逐第九章  堪布登珠火中涅檠第十章  亘古未闻:兵送兵第十一章  回关夜,雪落无声第十二章  历史夹缝中的抉择第十三章  图穷匕首现第十四章  赵大帅以退为进第十五章  成都在暴乱中呻吟第十六章  跳出来的中流砥柱第十七章  动人春色何须多第十八章  雨城大决战第十九章  扬眉剑出鞘第二十章  雪域将星,今晨陨落修订再版后记追求历史底蕴与文学品位——田闻一和他的《赵尔丰——雪域将星梦》

章节摘录

“梆、梆,梆!”高墙外,更夫打响了三更,“各家各户,小心火烛!”更夫苍老的声音和着铜更沙沙的颤音,渐行渐远,如水般袅袅飘向夜的深处,寒夜越发显出凄迷、深沉。更声尚未落尽,应召而来的傅华封准时出现在道台门外。看道台大人背着身沉思,傅师爷站在门外,一时有些踟蹰,似乎在考虑应不应该跨进屋来或是对道台大人示意一声。借着烛光看得分明,傅华封虽年近五十,但显得比实际年龄轻。中等偏上的个子,皮肤白晰,眉清目秀,身姿挺直,着一件整洁的青布棉长袍,脚蹬一双朝元黑棉布鞋;外罩一领黑绸滚边棉马褂,背上拖一根黑油油的大辫子,神态精明沉稳。他是古蔺县人,是本地惟一中过举的学士,前任团总,在本地很有名气。他博学多识,胸有韬略,且有大志。赵尔丰一来就看上了他,新近被道台大人礼聘为心腹幕僚,掌管文案,极为信任。素常不轻易说人好话的赵尔丰曾多次公开这样说:“俗话说,山沟里飞出金凤凰,这话一点不假。傅华封不就是从古蔺山沟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吗?发现傅华封,是我为官数年为官数省的最大收益。”能从赵尔丰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殊为难得。可见,傅华封其人实在是不可小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傅华封对发现、重用他的赵尔丰也着实感激,视为再生父母,因而就任以来,兢兢业业,不舍昼夜。上午,官军对苗沟的征剿再次失利,赵尔丰要傅华封火速赶去,将自己新拟就的剿匪方略带给前方管带,并就地监督布置。并嘱咐傅华封,要他晚上务必赶回,说有要事。P11

后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迄今我已在首都多家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出版了10部长篇,获多种多项奖次。这些书大都两个效益好,被多家报刊转载、评介,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其中,尤以本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素材写作的几本书,如四川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成都残梦》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赵尔丰——雪域将星梦》,最为引人注目。我要特别说说《赵尔丰——雪域将星梦》的出版前后。赵尔丰是清末四川最后一任总督。他在任期短短几个月内,就被砍了头。他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也是一个文学画廊上不可多得的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大都只知道赵尔丰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但却不知他在此之前经营康藏的成就和业绩。当时,在西藏局势动荡不宁,达赖上层在英国吱持下蠢蠢欲动,康藏局面即将失控的严峻时刻,赵尔丰以高龄之身,临危受命,经边七载,功勋赫赫——他先是在康区进行了破天荒地改土归流——改世袭的土司制为中央集权下的流官制,同时在康巴地区办教育,兴实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文化。接着,挥师入藏,爬冰卧雪,身先士卒,转战东西,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尊严。其间的艰苦卓绝,文治武功,堪称伟绩华篇。但是,要真正写出赵尔丰这个人,谈何容易!相关资料奇缺,而且由于以往历史的原因,他往往被一句“镇压辛亥革命运动的刽子手”以蔽之。何况,写作中事必涉及到民族、宗教这些问题,这些都很考“手艺”。写这本书,是对我综合能力的一次大检验,花的时间也最长,不算此前的酝酿,前后写了三年,其间因为写得辛苦而大病一场。写作之初,我感到我与赵尔丰这个人物之间有距离,不仅有时间距离,也有心理距离。当赵尔丰被推上断头台时,我的父亲都还没有出生。而最终让我与他心心相通,从而引起我创作冲动的媒介是中间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一些细节——这就是我从小听来很感动,不知不觉中深埋于心的一个“蛮丫头”——赵尔丰从康巴地区带回成都的藏族姑娘来龙。在赵尔丰生命的最后时期,在风流倜傥、雄才大略,年仅二十七岁就被推上四川省军政府都督高位的尹昌衡的军事压迫、政治攻势下,赵尔丰从康区精选出来,带在身边的三千百战精兵,在他病入膏肓,走投无路之时,跑得一个不剩。只有侠肝义胆,美丽飒爽的藏族姑娘来龙伴随始终,最终以命相搏,香消玉殒……我没有想到,就是这样早年深埋于心的小人物和一些细节,却最终点燃了我创作的火花,并使分散的火花“蓬!”地一声燃烧起来,成为熊熊大火。这时,只有这时,我才觉得原先横梗在我与赵尔丰以及尹昌衡、张澜、蒲殿俊这些相关人物之间的隔阂消除了,我和他们心心相通,他们在我眼前栩栩如生。早在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走进康巴地区,就被那里山川的雄峻而秀美,人情的淳朴厚重所吸引。通过《甘孜报》朋友胡庆和及当地文化、文学播种者张央先生,认识了周文强等当地一些记者,文化人;并在以后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康区朋友,对康区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我深切地感到,在康巴地区,从上至下,那里的干部、群众对文化文学艺术都有种天然的感悟和亲近。尤其是康定,历史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文化积淀丰厚,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因为有了这种情愫,这么些年来,我在国内外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好些有关康巴人文的文章,引起许多读者兴趣。至今,我和曾经在那里工作过和现在仍然在那里工作的许多朋友仍时时保持着联系,比如:龚伯勋、意西泽仁、胡庆和、郭昌平、任新建、蒋秀英、贺志富、张央、蒋平等。我爱康巴。我对康巴有种心灵的感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结垫底,我后来写作对康藏地区影响深巨的《赵尔丰》是必然的。书写好后,我以赶考的心情径直寄给了著名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为著名作家,也是该书责编母国政先生看中。在完全没有包装,事前也没有宣传的情况下,这本书上市不久即为广大读者发现其价值而喜欢,很快销售一空。自然,恼人的盗版也接踵而至,尽管这样,此书仍然供不应求。该书入选《四川五十年文学作品精选》(长篇卷),获四川省权威文学奖——第三届(1988—1998)文学奖。发行量很大、影响也很大的《成都晚报》,曾用两个月的时间,配图连续刊登了其中部分章节。最后有两节在发表顺序上出现了差误,读者的电话差点没有把编辑部打爆。大型文学刊物《红岩》,准备给于该书与首届茅盾文学奖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相同待遇,以一期全部版面发个简本,最后因为一些原因未成,但该刊在是年最后一期以头条显著位置发表了10万字,反响也很好……全国各地读者有许多来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一位是赵珩先生,他是赵尔丰的曾孙,现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也许是受曾祖父赵尔丰影响,赵珩先生对四川情有独钟,这从他发表在一些有影响的报刊上的有关川戏、川菜很精到的随笔上就可以看出来。赵珩先生的夫人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他们夫妇对该书的感情与关注自然非比一般。赵珩先生在来信中吐露,以往他到四川,总有一种压抑感,不敢对人说他是赵尔丰的后人——不用说,这都是因为赵尔丰在四川落了个“屠户”骂名,这不仅让他面子上下不去,同时也觉得这个评价太不公正、公平……信中,赵先生还给我提供了一些外界所不知的十分珍贵的材料,比如赵尔丰的妻子李氏,出身于陕北名门,是李鼎铭先生的姑姑。李鼎铭都是知道的,他当年因为提出了“精兵简政”,受到毛主席的赞扬、肯定而天下闻名。赵家同张学良家有姻亲等等。这些,在这次修订再版中,该加的都加进去了,同样,需要删减的也都作了处理。另一位也姓赵,是赵国寅先生。他长期在康巴地区工作,曾在有“雪山宝库”之称的德格县作过相当长时间的地方领导。凭着对地方的熟悉,也凭着对本书的热爱,他不遗余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反复阅读该书,并前后来了三封长信,对书中的错别字等一一进行了勘误,希望此书能“打造成精品”,其问种种,令人感动。文坛大师,前辈作家巴金先生一句话说得十分中肯:“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的!对此我就很有体会。事实上,这么些年来,我的好些作品就是认识和不认识,对我期望有加的广大读者给“逼”出来的。比如,在省文史馆工作的学者李殿元先生就是这样,他时不时忽然有了好点子,或是手边有了他认为值得写的素材,都要通知我,催促我动笔。年迈的父母亲要搬回市中心的老宅,而要安装那种“一家一户”电表,有关部门要求凑齐一定的户数,才给等待安排。时值盛夏,没有办法,我试着去电业局交涉。不意局长和电业局许多同志竟是我的读者,他们说:“我们喜欢读你的书,能为我们所喜欢的作家的父母亲服务是我们的光荣。”这让我在受宠若惊之时,感受颇多。有时去邮局,去医院……往往一落名字,就会遇上读者,他们表现出对作家相当的热情、尊重。啊,原来在这样的时期,在书店里的书堆得琳琅满目,一看都让人头晕情况下,我的书还有这么多读者,这让我在百感交集之余,更加坚信我所走的文学道路和一些经典作家的教诲,如高尔基说:“作家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坚信写作不是为了自慰,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是应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为广大读者尽可能地提供精美可口的精神食粮。写到这个份上,我对写作,对落下的只纸片字都不敢疏忽,而是充满了敬畏。我会在认准的路上,继续努力前进。去年——2004年,我应邀又两次进入康巴地区。一路上,在我所经过之地,我所接触到的人,他们都同我谈《赵尔丰》这本书,表示出赞赏和相当的关切。他们说,这书在康藏地区越传越广,名气越来越大,但遗憾的是,市面上买不到……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怀林,副部长贺先枣,他们本身就是作家,自然,对这书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热情和关注。八月,当我应邀去参加康巴艺术节,王怀林部长陪我们一行去丹巴美人谷参观时,他更是主动、具体地谈到本书的修订再版事宜;表示愿意以订购相当数量书的方式,促成此书再版。王怀林先生大学中文系毕业。几年前作为四川省机关援藏干部去了西藏,在昌都地区工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该书,借来读后非常喜爱,联系到在当地的所见所闻:藏族人民对书中主人公赵尔丰既爱又恨的复杂感情。这一切引发了他对这个领域,这个人物强烈的兴趣、关注而寻寻觅觅,著书立说;乃至决定了他今后人生的走向。他至今仍工作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几年后,该书的主人——西藏自治区宣传部的一个副部长不辞劳烦,找上门来,将书要了回去。对此,王部长有封来信,信不长,文字却相当准确、精当,这里不妨全文引用:闻一老师:您好!因出差德格,来信迟复,见谅。谢谢您在《雪域将星梦——赵尔丰》修订再版中的辛勤劳作。见面时间匆匆,在此不妨介绍一段我与您作品的难解因缘。我1998初到西藏昌都援藏时,就听人说起赵尔丰,当地一种很美的花叫赵大人花,同时民间吓唬小孩入睡也用“赵大人来了”作词,赵尔丰在当地的巨大影响及当地百姓对他既敬且畏的复杂感情令作为川人的我既骄傲又惊异。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同事的家庭书架上发现该书,自然立马借阅,随之便爱不释手。作者文笔之优美,人物个性之鲜明,背景描写气势之恢弘都给我以深刻印象。由此也激发我对那段历史的巨大兴趣,从此我就像撞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在藏学园地留连忘返,一发不可收拾,以后陆续写出《寻找康巴》、《西部冲击》、《寻找东女国》等,我想您的书为导师之一当不为过,在此谨奉上一份迟到的感谢!以后时光匆匆,几次欲归还而不巧,欲购买而不得(期间我已将您的《尹昌衡》、《大西皇帝梦》等书购得,都很喜欢),该书便伴我在西藏三年,后又回到成都,不想回成都后书主却找上门来,言及该书的真正书主为西藏自治区宣传部的副部长,且一直在查询该书的去向,我虽有些不舍,当然也只好完璧归赵。由此,也足见该书喜爱者之众。去年重新回到赵当年征战过的地方——康巴地区的腹心甘孜州工作,了解到他的事迹就更多了,尽管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比如说他杀人太多,强制汉化等,但我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评判,即使今天看来,他以高龄之躯,开疆拓土,改土归流,大力发展教育和实业,为康区建政和开发,国家稳定和统一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此为主流。比如我在巴塘时听说他当年以鞭子、剃头等手段推进教育和环境卫生,尽管方法欠妥,但却为巴塘的教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后藏区干部大量出自巴塘,仅在西藏自治区的县处级干部就近千人,不能不说没有赵尔丰之功。其廉洁勤政、作风峻厉、重视教育、推进实业的人格和做法对当今藏区的执政者也当不无启迪。也许,这就是我积极推进该书再版的内部动因吧。关于发行,我已和编辑张苹女士谈过,没有问题。我也将勉力推进我州的发行工作。也希望共同做好该书改编电视剧的工作。此外,书名我建议保持原来最好。书中地名,我建议以真实地名和史实为基础,以便和当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谨奉春安!王怀林三月十五日在我联系此书再版之际出版社编辑张苹一眼就认出了该书的再版价值,作了多方努力。再经四川美术社领导,以及对本书作了精美插图、装帧的张倩等同志鼎力相助,此书终于修订再版。在目前图书出版发行严峻,图书市场嗡嗡营营,常常让人感到模糊不清,一片混沌的情况下,我想,如果不是他们的争取、努力,此书要再版,或许还要待以时日;或者很可能会被淹没——在许多读者为买不到该书而遗憾、惋惜中,这本书却又只能随着时间渐行渐远,载浮载沉,最终深深陷进过往中去。在本书修订再版问世之际,我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的全国广大读者,向从各个方面帮助此书再版的同志、朋友再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2005年春节前夕于成都

媒体关注与评论

赵尔丰不同于清朝的康熙、乾隆以及曾国藩、张之洞这些当时就是引人注意的帝王将相;他僻处西南一隅,并不还处于视线关注中心。但赵尔丰在经营川边上的贡献,以及他社会包容量很大的人生传奇,都是很有光彩的;并不亚于那些有名的帝王将相。作家将赵尔丰这个人物写出来了,而且写活了,无疑是文学上的一个贡献。    ——四川省作协、著名作家沈重    我开始度此书时,没有抱多大希望,以为是一本根据史料敷衍成篇司空见惯的书,没有想到越读越把我吸引住了。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特别是康巴风情描写极好,书中有的地方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引人入胜。无疑,田闻一是四川一个很重要的作家。     ——著名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  吴若萍:《四川日报[百年前的赵尔风]》

编辑推荐

《赵尔丰·雪域将星梦》入选四川五十年文学作品精选(长篇卷),并获四川省第三届文学奖。小说背景开阔宏大,场面纷繁复杂。作家把赵尔丰一生最后七八年间的经历,放到清末政治风云变幻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来加以审视和描写,通过赵尔丰从功名的巅峰跌入覆灭的深渊的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从这一独特视角透视清廷上层的腐败和争斗,揭露帝国主义觊觎西藏、勾结支持分裂势力的罪恶图谋,展现本世纪初西藏人民悲壮激烈的抗英斗争和如火如荼的四川保路运动。朝廷上下、内地边疆的种种错综复杂的斗争,汇成了清末川康地区风云激荡、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赵尔丰·雪域将星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在看清代人物传稿, 发现赵尔丰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历史上应该是功大于过。下面是我用键盘敲入的一些摘要:首先他训练了一支精锐的川兵,镇压经常叛乱的土司寺庙,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改土归流,以巴塘为中心,建立了二道三府三十四县,方圆数千里,打下了后来西康建省的基础。还实行社会改革,部分废除了农奴制,豁免苛捐杂税,取缔寺庙干预政治的特权。大力改善交通。拨出专款,召集民工,修了从康定到昌都的大道,还设立了无数的乌拉和台站,大大便利了商旅和交通。努力推行新政,设立川边学务局,让手下人到处劝百姓送子弟入学,设立学堂一百三十多所。还购置印刷机,成立官印书局,在巴塘设置制革厂,造纸厂,金矿,织绒厂等等.招民拓荒,巩固边疆。把内地的农具,手工业技术传到川边。过去川边没有蔬菜,经过农事试验场试种后,才推广起来。赵尔丰主要罪过是镇压保路运动。其实他也挺倒霉,1911年4月21日被任命署理四川总督,结果五月中旬就发生保路运动。而他一开始是同情保路运动的,一再电文朝廷转圜,不同意武力镇压。端方等非常不满,8月29日弹劾他“始则东和朝廷,以图挟制,继则养痈遗患,作茧自缚”(有点像ZZY啊)清廷两次严厉申斥赵尔丰,在地位不保的情况下,赵尔丰改变主意,于9月7日软禁了蒲罗等人,并射杀民众数十人,酿成了成都血案。结果因此四川十万同志军围攻成都,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无法向四川增兵,只好改缴为抚,并撤了赵尔丰的职,把他当成替罪羊。12月22日,赵尔丰被尹昌衡逮捕处决,终年65岁。总之,赵尔丰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促进川边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功的。另外,他也间接促使了清朝统治的最终崩溃,虽然是反作用。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