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

出版时间:2009-08-01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作者:邹跃进,顾丞峰 编  页数:125  

前言

  西方学界关于“图像转向”或“视觉文化转向”的讨论,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旅行到了中国,开始在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和美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批评家》第四辑中,我们侧重对这一研究领域中的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而,在本辑《批评家》上,孙振华的论文《面对灾难的视觉图像--汶川地震摄像图片与美术作品的比较》,则涉及了三方面的关系,即摄像、美术作品与书写之间的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振华并不是抽象地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它放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这一重大事件的背景下,考察三者在对这一事件反映上的不同特征,不同力度和不同的意义。  正如我在本辑发表的《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间的权力史》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自人类进入书写时代以来,对图像的崇拜和恐惧的矛盾态度就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现象在进入复制技术的20世纪之后变得尤为突出。周彦的论文《重建文字的地位:谈文字和图像的关系》,从一个角度表达了他对当今图像时代的图像崇拜的忧虑。然而周彦的观点和立场正是我所研究的对象,在我看来,正是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间的权力关系,特别是视觉图像对书写语言的崇拜和挑战,成就了人类视觉艺术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很显然,周彦的论文既表达了一个批评家在图像与文字方面的价值判断,也以这一立场阐释了中国当代艺术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在此方面,蒋文博的论文《当代艺术中文字的书法形态与意义阐释》,则直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中文字的图像化倾向给予了历史化的分析和阐释,并在文中提出了自已的见解。  在我看来,当我们把某种流行的理论作为批评的武器使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对这种理论本身给予深入全面的研究。基于这一想法,本辑发表了段炼、段泽林对福柯再现理论的研究,王春辰对丹托艺术哲学的认识,杨简茹对巴特书写时装的符号学研究,刘晋晋对米歇尔图像理论中的“图像转向”的解读

内容概要

《批评家(2009年08月· 总第4辑)》上,孙振华的论文《面对灾难的视觉图像——汶川地震摄像图片与美术作品的比较》,则涉及了三方面的关系,即摄像、美术作品与书写之间的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振华并不是抽象地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它放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这一重大事件的背景下,考察三者在对这一事件反映上的不同特征,不同力度和不同的意义。  正如我在本辑发表的《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间的权力史》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自人类进入书写时代以来,对图像的崇拜和恐惧的矛盾态度就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现象在进入复制技术的20世纪之后变得尤为突出。周彦的论文《重建文字的地位:谈文字和图像的关系》,从一个角度表达了他对当今图像时代的图像崇拜的忧虑。然而周彦的观点和立场正是我所研究的对象,在我看来,正是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间的权力关系,特别是视觉图像对书写语言的崇拜和挑战,成就了人类视觉艺术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书籍目录

理论前沿现象解剖一家之言反思批评理论视野青年论坛书刊评论批评译林

章节摘录

  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间的权力史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有两个引起广泛争论的对立说法,与本文将要讨论的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之问的权力关系有关:一是吴冠中说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二是北大教授张颐武说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不过,笔者只是把他们的看法视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古老争论在今天的回音,从学术上研究这个回音的来龙去脉才是本文的目的。  从人类文化史和视觉艺术史的发展看,视觉图像与书写语言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本文中,笔者只从历史的角度,试对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作一些梳理和阐释。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人类进入书写语言时代之后,视觉艺术与书写语言在互为"他者"的关系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变化,这尤其表现在处在弱势地位的视觉艺术这一方。就此而言,探讨书写语言与视觉图像之间的权力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理解视觉艺术的特征,以及它的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同时也能发现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写作,作为直接与视觉图像打交道的书写语言形态在这一权力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需要说明的是,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西方视觉艺术和图像与书写语言的权力关系,关于中国视觉艺术史中的这一问题,则只能另文再予专论。  一、现代之前:书写语言对视觉图像的支配  1、一个假设:图像优先的历史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历史是无书写语言的历史,也即我们所说的史前社会的阶段。但考古学能证明人类创造的图像则至少有三万多年的历史。可以想象的是,在一个没有文字但有图像的时代,我们几乎无法想象口语与图像的内在关系,是否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文字与图像关系是一致的。人类文化学对无文字的原始文化的研究也只是告诉我们,口语作为一种即生即灭,无法保存和移位的符号,不仅依赖世代相传的方式把生存的经验转化为传统,而且在思维的意义上同样具有形象化的特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批评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