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诗稿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四川文艺  作者:熊召政  页数:217  

内容概要

作者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这是读者们都知道的。但读者们不知道的是,最早将作者引上诗歌道路的,不是新诗,而是旧体诗词。这种经历,对于一个解放后出生的人来说,或许是一个特例。  作者不止一次介绍,作者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花去了十年时间,五年研究,五年写作。朋友们说作者是“十年磨一剑”。有一次,作者的太太纠正作者,她说:“你岂止是十年磨一剑,你从几岁起就开始背诵古典诗词、散文,后来又开始学做诗,那不算是磨剑吗?”细想一下,太太的话有道理。  大约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作者就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做两件事,一是背唐诗,二是练书法。在作者故乡的县城里,外祖父是有名的老中医,尤擅儿科。经常是一些大医院无法治好的疑难杂症,转到他那里,只需花极少的钱就能解决。因此,老百姓对他都非常尊敬。外祖父在悬壶济世的同时,还十分喜欢书法与旧体诗。县城里许多店铺的招牌,都出自他的手笔。每到春节,街邻们都会请他写春联。一条街上百户人家,他一家家写来,都是“度身定制”,绝不会有重复。作者已不能确切记得是何时开始写旧体诗的,但却记得是七岁时开始对对子。祖父说“青山”,作者对“绿水”,用新式说法,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从二字对开始,最多对到了三十个字,然后学着做四六句的骈体文。直到平仄与对仗都能自如的运用了,祖父这才开始教作者做诗。作者的故乡那里,写诗不叫“写”,而叫“做”。作者至今认为,做诗此之写诗,含义更贴切,做诗与做工、做菜、做事一样,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这不是消解艺术的高雅,而是把艺术生活化、大众化的一种积极的方式。  作者的童年与少年充满苦难,但“做诗”这一项活动,却给了作者许多乐趣。后来下乡当了知青,在偏僻的山村里,认识了同样喜欢做诗的一个郎中与一个木匠。他们两个人都年过五十,而作者才十七岁,但作者们很快就相濡以沫,因为作者们都喜欢做诗。这时,外祖父已经作古,作者没有继承他的高超医术,却接下了他的旧体诗的薪火。兹后,旧体诗的写作,便成了作者的一大嗜好。  比之新诗,作者的旧体诗更具私密性,也更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命历程。早在十年前,出于敝帚自珍的缘故,作者就想把自己写的旧体诗结集出版,但其间因各种原因,直到今年才得以实现,这还得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执事者金平、林文询及蔡曦等道兄的襄助。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诗作,是作者十七岁至五十二岁这三十五年间的大部分作品。作者从来都没有花整块儿的时间来写作旧体诗。集中之作,多半是茶余饭后、读书笔耕后的即兴之作;旅途上,开会时,朋友雅聚微醉之后,都是作者“做诗” 的最佳时间。作者之所以将诗集名为“闲人诗稿”,乃是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人尽管可以在俗世中忙得不亦乐乎,但心一定要闲。  这本集子前面的两篇序言,是作者的两位老师徐迟和曾卓写的。十年前,作者准备出《闲人诗稿》,徐迟很快写了这篇序言;五年前,曾卓看过集中诗词后,又欣然提笔写了一篇。现在,轮到诗集出版了,两位老师却都作古。在此,仅向他们的在天之灵表达作者的崇高敬意。两位老师都是名震文 坛的新诗大家,都是新文学的健将,对旧体诗都持排斥态度。特别是主持过《诗刊》编务的徐迟,排斥犹烈。但奇怪的是,两位老人看过作者的旧体诗后,都改变了态度,都成了 “不薄新诗爱古诗”的人了。否则,单纯的师生之谊,他们也不会写出如此感情真挚的序言来。

作者简介

熊召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参过军,下过乡。22岁起担任英山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1981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其间于1984一1986年任《长江文艺》副主编,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得1979—1980年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已出版诗集五部,散文集两部,报告文学集两部。其诗歌及散文获各种奖项多次。自1993始,历经十年潜心创作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一经问世,便获得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该书继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及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等各种奖项后,又于2005年4日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书籍目录

《闲人诗稿》序眺羊角尖过陶家河登羊角尖上天堂寨悼陈毅元帅待晓月夜读《离骚》家居黄石至兰溪江中逢雨重阳饮酒游东坡赤壁为苏学士赋登蛇山俯瞰江城有感题竹惊闻周总理逝世,诗以祭之火田冲即景游张家嘴水库再登天堂寨值雨吊张志新烈士隋君调山东大学音乐系任教,寄两律以赠东湖行吟阁前有感题梅答友人桃花冲组诗(八首) 桃花冲寻胜 卧仙石纳凉 碧雨门 小岐岭远望 瓦泄排所见 小楼观云 楼畔 小楼午眠目睹长江截流而作三游洞游西陵峡当阳玉泉寺(四首) 唐杏 大雄宝殿 月月桂 珍珠泉谒关陵圆明园废墟散步有感新婚赠妻夜宿洪湖瞿家湾忆贺龙将军端午节过秭归访屈原故里,作招魂曲 船过巫峡过神女峰口占大宁河赏月潇湘道上蝴蝶泉谒聂耳墓示内子夜过岳阳寄广州友人过襄阳望鹿门山怀孟浩然留诗鄂州西山赴襄阳参加孟浩然诗会游鹿门山游沼汊湖登黄鹤楼赠郑世平赤壁晚眺无题清明悼先父吴家山初月吴家山避暑杂咏海南行(五首) 东坡书院 五公祠 天涯海角 谒海瑞墓 游亚龙湾赴洛阳参观牡丹花会(六首) 邙山 白园 龙门石窟 白马寺 王城公园观牡丹 夜别洛阳病中得故乡友人信初冬雨中感怀寄长沙李元洛赠洛夫三十六岁生日抒怀马年立春惊春山家游庐山黄龙寺赠住持释常智法师登庐山五老峰初登九华山夜宿黄山眉毛峰下逢雨因雨游黄山未果又告离别雨中过祁门闲居杂咏无题初听春雷元宵节前一日天降春雪感赋怀母赠维维祝岳父六十大寿无题参禅清明节悼亡父和野夫赠诗赠邱华游衡山挽郑克诚师长岁暮登磨山山居寄诗友叶文福题院中桃树禅家湘西行(十首) 游武陵源 吊脚楼边见牧牛老太有感 过沅水 登黄龙峰望文星岩 游鸳鸯溪 下天子山 题御笔峰 游西海石涛,路上购何首乌一枝 过金鞭溪 过酉水野渡初游湘西鸡年前夕寄舒畅先生贺岁游普陀山同刘心宇、关师诸友游武当山逢雨游武当山紫霄宫赠道长王光德小村春景赠刘敬辉游庐山东林寺赠果一方丈九江至景德镇道上湖畔散步赠董继宁游湄南河正值泰国新年芭丽雅城从中环广场六十九层俯瞰香港而作游维多利亚海湾悼果一和尚再游罗浮山江南即景甲戌中秋抒怀经商一年戏作题九华山中闵园一茅庵二游黄山夜上黄山狮子峰听松涛行浮梁山道贺骆文老八十大寿赠黄启伟先生秋游木兰山陪徐迟游东湖·时徐迟小病初愈游云居山真如禅寺乙亥除夕感赋饮中得句过李香君旧居孤山访苏曼殊墓遗址过昱岭关楚狂人初临喀什塞尔维亚诗简(五首) 贝尔格莱德至瓦里沃路上 多瑙河畔漫步 贝尔格莱德夜市 谒女诗人德桑卡·玛克西姆维奇墓 过铁托墓哭徐迟师告别1996年游周庄和柳亚子迷楼诗客居上海赠康晓阳题赠巴国布衣酒家谒黄帝陵游衡山福严寺同大岳和尚谈禅元宵节小饮后作江陵谒张居正墓嗟叹游武夷山(四首) 小雨中乘竹排游九曲溪 题虎啸岩 登天游峰 过一线天赠万军先生怀张居正己卯年春节寄张伏波赠曾卓千禧年之夜走笔巴黎赠友人游桃花冲黑龙潭题天堂河谷夏日宿桃花冲宾馆避暑股市见闻录寄刘湛秋答友人询近况庚辰除夕书奉和岳父《古稀抒怀》长阳竹枝词留诗红安游峨眉山值雨访成都杜甫草堂游远安金家湾山谷送熊维赴加拿大留学扬州杂咏(六首) 游扬州瘦西湖 史可法纪念馆 片石山房 个园 雷塘隋炀帝墓 天宁寺南京三咏(三首) 秦淮河 晚睛楼聚宴 明孝陵武当山行(八首) 题武当山三丰武术学院 赠武当山内家拳十四代宗师游玄德 太子坡夜观袁理敏表演武当太极 武当山拜师 贺关师生日 游南岩 金顶道上 游罢武当下老营赠郭道明兄参加湖北省第四届作家代表大会感赋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游重庆大足宝顶山石窟读《流沙河短文》访问印度四绝句(四首) 参观泰姬陵 看电影《阿育王》 瞻仰阿旃陀石窟佛像 访泰戈尔故居友人自长沙为予购得萨克斯管一支谢何镇邦先生赐饮大红袍绍兴行(四首) 晚饮绍兴成亨酒店 参加兰亭书法节 访绍兴青藤书屋 谒印山越王陵杭州欣逢孙毓霜先生题国清寺二游天台山赠陈世旭兼呈水运宪谢王先霈先生赠书题刘心宇北京新居谢王春瑜先生赠书《张居正》付梓后作读黎焕颐回忆录《从人到猿》阿城行(四首) 题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参观金太祖阿骨打陵有感 大金国故都会宁府遗址漫步  题松峰山海云观题萧红纪念馆戏赠王春瑜先生上海老地方酒楼席间戏赠魏蔚西藏行(三首) 登布达拉宫 曲水至江孜路上 自居寺门前口占重游九寨沟过昭君村感赋新三峡竹枝词再谒张居正墓五十岁生日抒怀游麦积山洮州怀古高洪波索句并书经杀虎口渡黄河入府谷呈赵瑜访阳关故址过柴达木尕斯库勒油田题新疆轮南西气东输首站参观莫高窟记《甲申文化宣言》题浦东白鹤镇西气东输末站闻《张居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感赋赠陈忠实谢平凹兄赠汉代小陶羊再谒张居正墓园洞庭西山怀古雨中登滕王阁参观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过大柏地访云山古寺毛泽东、张闻天养病处于都东门外红军长征第一渡口口占吉安道上板仓杨开慧旧居长沙县百里茶廊行纪(三首) 湘丰茶场 金井茶场 开慧茶场赠阿来赠刘道玉剑门关留诗题皇泽寺昭化怀古游南华寺访云南建水县苍苔村题建水文庙【如梦令】夜樵【意难忘】登岳阳楼【南乡子】访琴台【醉桃花】尝新茶【一剪梅】元宵节【东风第一枝】【虞美人】春雪中看窗外梅花【水龙吟第一体】读民国初年史【花心动】观磨山植物园杜鹃花展【踏莎行】答友人【浪淘沙】【忆江南】【最高楼】【定风波】【水龙吟】游黄梅东山五祖寺【汉宫春】游天柱山【水调歌头】登黄山天都峰【满江红】登庐山【念奴娇】雨中登郁孤台【临江仙】丙子年元宵节寄刘心宇【江城子】赠陈浩武【夜游宫】游鸡公山【八声甘州】游杭州西湖自度曲(七首) 赠董继宁 赠徐鲁 与浩武兄同游普陀山 与罗江兄游晋宁盘龙寺 与志国兄同游鸡足山 西湖船中晚宴即席赠国庆、晓琳诸友 与国庆兄同游天台山国清寺 后记

章节摘录

  眺羊角尖  奇峰拔地傲苍穹,  压倒群山气势雄。  秋来一把枫林火,  万壑千崖寸寸红!  1970年9月13日  1970年春我随家下放农村,住西河四顾墩,时年十七。年未弱冠,  先当农夫,心中多不平之气。偶尔认识一位乡村木匠和一位乡村郎中,他  们都喜欢格律诗,我遂加入他们之中,结为忘年交,一有空暇,就偷偷聚  在一起斗韵。此是我创作的第一首格律涛。从那时开始,两年多时间,我  阅读了许多中国古代诗人的诗集,现代新诗集却一本也未读到,不是不  读,而是无法找到。因此,我之诗创作,可以说是从格律诗开始的。先习  古诗尔后再写新诗,备感轻松自如。  羊角尖为英山中部东、西河分界的大山,绵延于群山中,一峰独秀。  从我所住的四顾墩眺望,春则烟气氤氲,秋则峭拔逼人。我身处逆境,前  途未卜,常以它为奋发向上的象征。直至今天,羊角尖的形象还在我心头  萦绕。山川滋养灵魂,信不虚也。  过陶家河  远足陶河过,  炊烟正万家。  路回乌桕树,  波涌杜鹃花。  梯地连红草,  新田接绿茶。  英雄埋骨处,  纤指动琵琶。  1971年4月2日  陶家河为红军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P1-2

编辑推荐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诗作,是作者十七岁至五十二岁这三十五年间的大部分作品。我从来都没有花整块儿的时间来写作旧体诗。集中之作,多半是茶余饭后、读书笔耕后的即兴之作;旅途上,开会时,朋友雅聚微醉之后,都是我“做诗” 的最佳时间。我之所以将诗集名为“闲人诗稿”,乃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尽管可以在俗世中忙得不亦乐乎,但心一定要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闲人诗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正在读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