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译者:李笠  
Tag标签:无  

前言

译者序,授奖词,作者自传,答谢词

内容概要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收录了诗人从1954年至今创作的《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等13部诗集近200首诗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还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序言和作者创作于1993年的回忆文章。译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曾于2001年在国内翻译出版过《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该书收录了1999年前诗人的作品。本次出版的全新版本增录了新作60余首,此外,李笠还对一些旧作的中文译文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前有些误译的地方,这次已经修改过来,译文打磨上也更为精致。
本书为我社2012年重点出版项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对中国新时期诗人有着重大影响,本书的翻译出版也是当代中国诗坛的一件大事。

作者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两百余首诗。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15年来,唯一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20年来,偏瘫的身体,仅靠一只手写作
30年来,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实力派诗人
80年来,他坚持用只用诗歌一种文体进行创作
译者介绍李笠,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学者、翻译家。

书籍目录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目录
授奖词
译者序!未定义书签。
17首诗(1954)
第一部分
序曲
第二部分
风暴
夜——晨
复调
第三部分
致梭罗的五首诗
果戈理
水手长的故事
节与对节
激奋的打坐
石头
联系
早晨与入口
静息是溅起浪花的船头
昼变
第四部分
悲歌
尾声
途中的秘密(1958)
第一部分
孤零零的瑞典房屋
他醒于飘过房顶的歌声
天气图
四种性格
随想曲
第二部分
午睡
三点钟,伊兹密尔
第三部分
途中的秘密
足迹
主啊,怜悯我们!
第四部分
一个贝宁男人
巴拉基列夫巴拉基列夫的梦(1905)
第五部分
劫后
旅行程式
完成一半的天空(1962)
第一部分
夫妇
树和天空
脸对着脸
音响
穿越森林
兽皮缤纷的十一月
第二部分
旅行
C大调
冰雪消融
当我们重见岛屿
从山上
第三部分
浓缩咖啡
第四部分
宫殿
锡罗斯
在尼罗河三角洲
第五部分
游动的黑影
挽歌
活泼的快板
半完成的天空
夜曲
冬夜
音色和足迹(1966)
带解释的肖像
里斯本
选自非洲日记(1963)
坡顶
礼赞
冬天的程式
晨鸟
论历史
孤独
在劳动的边缘
某人死后
俄克拉何马
夏天的原野
内陆暴雨
在压力下
打开和关闭的屋子
一个北方艺术家
在野外
缓慢的音乐
看见黑暗(1970)
名字
几分钟
七月,喘息空间
顺着江河
边缘地带
交通
夜值
敞开的窗户
序曲
直立
书柜
小路(1973)
给防线背后的朋友
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
十月即景
深入
站岗
沿着半径
地面透视
七二年十二月晚
解散的集会
五月暮
悲歌
波罗的海(1974)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真理的障碍(1978)
第一部分
公民
交界处
林间空地
暮秋之夜的小说开头
给马兹和莱拉
自1947年冬
第二部分
舒伯特
第三部分
画廊
第四部分
摄氏零度以下
船——村庄
黑色的山
回家
久旱后
局部森林
丰沙尔
野蛮的广场(1983)
第一部分
管风琴音乐会上的短暂休息
自1979年3月
记忆看见我
冬天的目光
车站
第二部分
对一封信的回答
冰岛飓风
蓝银莲花
蓝房子
第三部分
人造卫星的眼睛
一九八0年
黑色明信片
火的涂写
许多脚步
尾声
第四部分
梦的讲座
手迹
卡丽隆
莫洛卡夷
为生者和死者(1989)1989
被遗忘的船长
六个冬天
巴特隆达的夜莺
四行体
儿歌
上海的街
欧洲深处
传单
室内无边
维梅尔
罗曼式穹顶
女人肖像——十九世纪
中世纪主题
航空信
牧歌
金翅目
忧伤的贡多拉船(1996)
四月与沉寂
危险的王国
夜晚的书页
悲哀贡多拉(之二)
有太阳的风景
东德的十一月
自1990年7月
杜鹃
短诗三首
两座城市
光芒涌入
夜间旅行
俳句
来自1860的岛屿
沉寂
仲冬
一幅1844年的速写
监狱(2001)
巨大的谜(2004)
鹰崖
表层
十一月
雪飘落
签名
俳句
记忆看见我(1993)
记忆
博物馆
人民小学
战争
图书馆
初中
驱魔
拉丁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记忆 “我的一生”。想到这几个字,我眼前就出现一道光。细看,是一颗彗星。最亮的一端,头,是童年和成长时代。核心,最密的部分,是童年早期,我们生活最主要的特征在那里已被决定。我试图回忆,试图穿越那里。但在这密集的领域里移动很难,很危险,感觉我在接近死亡。彗星越往后越稀疏——那是那较长的部分,尾巴。它变得越来越稀疏,而且越来越宽。我现在处于彗星尾巴靠后的部分,写这些字的时候我已到了六十岁。 最早的经验是最难接近的部分。复述,关于记忆的记忆,重建突然燃起的气氛。 我可追溯的最早记忆是一种感觉。一种骄傲的感觉。我刚满三岁,人说意义重大,即我已经长大了。我躺在一个明亮房间的床上,然后爬到地上,清醒地意识到我已长大成人。我有个娃娃,我给它起了个我能想到的最美的名字:古琳·斯宾娜。我没把她当做女儿对待,而是当做朋友或情人。 我们住在斯德哥尔摩南城,斯维登堡大街33号(现在的格林德大街)。父亲仍是家庭成员,但很快就要离开。我们的方式很“现代”,一开始我就对父母直呼其名。外公外婆住得很近,就在街角,在布莱金大街。 我外公,卡尔·海尔默·维斯特贝里,生于1860年。他当过领航员,是我的亲密朋友,比我大七十一岁。奇怪的是,他跟自己外公的年龄也差这么多,他外公生于1789年:巴士底狱被攻占,安杰拉兵变,莫扎特完成他的单簧管五重奏。好像在时间里退了两个相等的步子,两大步,其实没那么大。我们能触摸历史。外公讲着19世纪的语言。 他的很多表达显得惊人的老旧。但在他嘴中,对于我,却显得十分自然。他个子很矮,长着小白胡子,弯钩型的大鼻子——按他的话说“像土耳其人”。他不缺脾气,会突然发火。但他的火从不被当一回事,它很快就会过去。他缺少持久的攻击性。说穿了,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几乎可扣上软弱的帽子。他也总护着那些不在场却遭受非议的人。 ——但爸爸,你必须承认X是个混蛋! ——听着,我不认为如此。 离婚后,母亲和我搬到南城一个中下等阶层居住的公寓。那里各色各样的人彼此挤在一起。来自那里的记忆如三四十年代的电影里的人物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可爱的门房太太,我崇拜她那沉默寡言的丈夫,传说他由于勇敢地接近危险的机器而煤气中毒。 楼里时不时会出现不属于那儿的客人。醉鬼会坐在楼梯上。乞丐每周会来按一次门铃。他们站在门厅嘟哝。母亲给他们做三明治——她不给钱,她给面包。 我们住在五楼。最高一层。楼里有四扇门,外加一个通风口。其中的一扇门上挂着“欧儿克”的名字,一个报纸记者。和报纸记者做邻居让人感到莫大的荣幸。 隔壁邻居——经常能听见他的动静——是个皮肤微黄的中年单身。他在家里上班,用电话作房产交易。打电话时,他常常发出穿墙而至的感人笑声。另一种声音是瓶塞的声音。当时啤酒瓶还没有瓶塞。这些酒神式的声音,笑声和瓶塞的腾飞声,同我常常碰到的那个鬼一样苍白的大叔毫无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开始疑神疑鬼,笑声也越来越少。

媒体关注与评论

特朗斯特罗姆的天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加宽广。瑞典版图扩展成闪耀的螺旋状银河、纽约以及“奔醒我们宁寂地球”的上海人群。他的诗常常闪现世界的政治风云,同时,它们的淡定姿态也变得更为明晰。    特朗斯特罗姆正是以这种轻松的权威性语气,替我们很多人道出了心声。每个人,诗人在早期写道,“每个人都是一扇半开的门通往一间共有的房间”。我们最后置身在那里——那间容纳所有瞬间的屋子,此刻容纳了我们所有的人。    不言而喻,一首用三年写的短诗,一定比一部用三礼拜写的长篇要好。这便是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信条:写得少,但写得好,让每首诗都通过词语的炼金术成为一流产品。也正是这信条,最终让诺贝尔文学奖给他带上“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真实的新径”的桂冠。    他的诗如精心打造的一只首饰盒,那里镶嵌着黄金、玛瑙、珍珠和宝石,有高贵的整体平衡,也有极致的细节的精美。但每一首诗同时都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读者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诗人的心脏,那“被锁住的捶击的拳头”,感受它的迫切性,好像每一节诗歌都围绕着心脏,每一行都在捕捉焦灼,每个词都在谛听将发生的奇迹……

编辑推荐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编辑推荐: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全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中文首版对中国当代诗坛产生重大影响的瑞典诗人首次加入作者自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1条)

 
 

  •   书很大方。纸张很好。字体设置也很喜欢。《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收录了诗人从1954年至今创作的《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等13部诗集近200首诗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还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序言和作者创作于1993年的回忆文章。译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曾于2001年在国内翻译出版过《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该书收录了1999年前诗人的作品。本次出版的全新版本增录了新作60余首,此外,李笠还对一些旧作的中文译文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前有些误译的地方,这次已经修改过来,译文打磨上也更为精致。
    推荐。
  •   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诗歌上的禁欲主义者。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是因为特朗斯特罗姆从上个世纪九零年代中风后,诗歌写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更具象征意味的沉默的言辞;从隐喻意义上来说,诗人的失语可以看作整个时代的写作语境中,诗歌写作已经逐渐被逼迫到了狭路相逢岌岌可危的境遇。 特朗斯特罗姆获奖之前,诺贝尔奖上一次对诗人抛出橄榄枝还是在1996年,颁给了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这十几年中,诺奖评委更青睐的还是小说家,因为小说这种形式的写作似乎更能反映我们时代瞬息万变的全貌。译者李笠1987年第一次拜访这位诗人时,提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他问到了一位瑞典的知名小说家。特朗斯特罗姆回答说:“他去中国三个礼拜,回来写了一部长篇,假如我去中国三年,我会写一首短诗!”这个段子的含义当然是说明诗人是语言的炼金术师,他为了锤炼诗歌的意象可以浓缩所有的时间:“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间的屋里。”(《途中的秘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我们会用实用主义的眼光说,诗歌的重量显然不及小说的影响。小说的作用不但可以是文学的审美的,还可以是政治的国际的,这些年的诺贝尔奖总有争议之处,究其原因,很多人总觉得它已经脱离了一个文学奖项的存在意义,仿佛一个政治风向标。 我们的时代变化太快,这种迅疾的速度需要一种更为贴近现实的表述方式,那种不假思索,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就能下笔千言的情绪性书写更为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质地。诗人注定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是超越时代更为合适。诗人在他的诗歌写作中发出的声音,虽然单调、刺耳,甚至伴随咆哮般的呐喊,但往往更更穿透人的心灵。那些简短的言辞所具有的力量,直指人心,拷问人的灵魂,走到了时代的前沿:“风暴推着风车疯狂旋转/在夜的黑暗里碾磨虚无——你/因同样的法则失眠。”(《激愤的冥思》) 我们生活中不需要诗人,他不合时宜的声响,总会让人觉得是个异类存在。在我们的国度中,当各种文化的虚假繁荣蒸蒸日上的时候,诗歌写作反而走向了地下,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自我呢喃。帕斯所言的诗歌是介于宗教与革命之间的另一种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仿佛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诗歌的作用仅存于小圈子,小团体,成了一种专业化写作方式。但在瑞典,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家喻户晓,足球运动员、工程师、家庭妇女、走在街上的普通人都能复述他的诗歌。特朗斯特罗姆全部的诗歌只有二百多首,但如果每首都能被人吟诵,这才是对一个诗人最大的荣耀吧。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永远大于诺贝尔奖。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过岁月。山谷里/瞬息迷惘的举动/叫喊着从树梢飞向树梢”。(《石头》)这样的石头,是言辞的石头,它的重量需要的是时间的秤砣。小说家穆齐尔在他的诗人札记中,把诗人定义为“最强烈地意识到自我在世界上以及在人与人之间是个无可救药的孤独者”。这种存在的孤独感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在友谊和爱情中都能感觉到厌恶的气息,这一气息使每一个生物与其他生物疏离,构成了个体的那种痛苦虚无的秘密”。诗人与这个浮躁的时代格格不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法与人们交流和沟通,失语似乎是诗人的常态,而特朗斯特罗姆的病症只不过凑巧迎合了这种时代失语的精神隐喻。 诗人总会感觉到孤独:“我长时间在/冰冻的东哥特原野上行走/半天不见人影/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在拥挤中/出生,活着死去。”所以诗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荒原中:“我必须孤独/早晨十分钟/晚上十分钟/——无所作为。”(《孤独》)我们似乎能从最后的句子中察觉到一种自我嘲讽,当孤独成为了一种姿态,而不是必须,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特朗斯特罗姆似乎有一种特质,总能从自我中观照自我,像照一面有些变形的镜子。换句话说,他似乎有种抽身而退的“特异功能”,当自我感觉到孤独时,又能从这种精神中抽离出来一个自我观看那个孤独的身影。当孤独与对孤独的审视合为一体时,对这种孤独进行的诗歌写作才不会凝练成一种抒情性的表达,反而具有了一种冰冷的意味。正如他在《自1947年冬》中写的:“我读玻璃之书,看到的却是别的/穿过墙纸的污点/那是活着的死人/他们想要自己的肖像!” 特朗斯特罗姆在他的自传性文本中提到过一次自我的迷失,记忆中中的精神创伤。小时候的很多记忆都消散了,但是那次在斯德哥尔摩不小心与母亲的走散,成了他难以忘怀的记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参加学校的音乐会过程中,与母亲走散了。因为太小没有被发现,直到黑暗降临。他站在音乐厅外的草垛广场,失去了所有安全感,“我周围有人,但是都在忙自己的事。我无依无靠,那是我第一次的死亡经验”。 他暗示自己,走回家是可能,绝对可能。他上了公共汽车,像往常一样贵在座位上看窗外的风景,一条条街道从眼前飘过。他说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顺着原路一站一站走回去。我们能从中察觉到孩子的心理,他要像往常一样,就像自己没有跟妈妈走失一样,他需要这种秩序的安全感指引他寻找到原有的秩序。他的生活没有破裂,没有出轨,没有迷失,一切都像原来一样。他走回了家,一切都那样安全自然。 迷失与孤独,秩序与安全,黑暗与太阳,死亡与囚徒构成了特朗斯特罗姆写作中特有的诗歌意象。瑞典的文学批评家爱莎?贝克曼曾列举了阅读特朗斯特罗姆作品的十大理由,主要有大自然、太阳、梦境、世界、死亡、音乐等等。其中的太阳常常出现在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中,黑暗和夜晚可能看似更常见,但如果你细细品味,那金色的太阳正照耀着人们的生活。他的太阳是温暖而仁慈的,但有时也令人恐惧,它发热、发光、发亮。“我不写上帝,而写太阳。”特朗斯特罗姆曾这样说道。在他的笔端,有“一只非鸟在星星的空虚里叫喊/患白化病的太阳站在翻滚的黑暗湖上”;有“一道立正的闪电看见散发兽味的太阳”;有“冰像天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而阳光也在冰被下的一只麦克风里低语”;还有“阳光里的鹿/苍蝇不停地缝着/地上的影子”…… 在中译本《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中,按照年份收录他的诗集与散文的一个好处,我们能从中窥探出一种悄然的变化。比如他早期的作品,尤其是他在1954年,23岁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十七首》中,梦境是一种强烈的意象:“醒,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序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宣称自己最难忘的经历是在清醒时发生的。特朗斯特罗姆则不然。对他而言,梦境是同样丰富而重要的。他打破常规,使得我们从梦中跳下,跌落到醒来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似乎是颠倒过来!年复一年,他把梦境融入到所有诗集中。而随着年龄见长,他诗歌中的黑暗与死亡的意象似乎愈来愈多,正如爱莎所言,在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中,死亡常常是鬼鬼祟祟、令人不快的。我们人类在生活,而死亡却在吞噬生命的时间。就像在诗作《黑色明信片》中,他所写的句子:“生活中,死亡有时会登门/丈量人体。拜访被遗忘/生活依然在继续。但尸衣在无声中做成。”《音响》中开篇的诗句,十分惊艳:“乌鸫用自己的歌声吹奏私人的骨头/我们站在树下,感到时间在下沉,下沉。” 还有《自1990年7月》:“这是一次葬礼/我感到死者/比我更好地/在读我的思想。”我们会注意到这个特殊的日期,特朗斯特罗姆正是在这一年因为中风而半身不遂,从此陷入了失语症,写作停滞,他积聚着沉默的言辞
  •   前后买过四种汉译特朗斯特罗姆诗集,除了董继平译本外,其余三种均是李笠的译本。在诗歌翻译上,诗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于母语的敏感和独到把握,不是其他译者可比的;而李笠本人长居瑞典、出版多种瑞典语诗集并与特氏有较深交往的事实则告诉我们,他的翻译同时有着另一方面的优势——对原作的高度熟稔和理解,而这是一般诗人翻译家不具备的,因此他的译文就具备某种相对的“权威性”。而他对这些译诗的反复修订,则使其质量不断上升,这是尤可感念的。本书是我购买的第三种李笠译本,也是最全的一本。全书增加了上世纪90年代南海出版公司版出版时特氏尚未写出的作品,又增加了特氏获诺贝尔奖的授奖辞等等,篇幅的增加自不待言,而译文质量的提高也是明显的。此外,大方的装帧设计也是一个亮点。这一切都使得本书成为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
  •   书包装的很好,本地仓库快是应该的。之前读过几首北岛的翻译,感觉北岛翻译的或许更好吧。不过李笠的不差。特朗斯特罗姆的诗诗性特别强,真的很纯粹,感觉他在写诗的时候,是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的。这种高度鲜有人及,绝对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而且这样写诗也是孤独的,特朗斯特罗姆实在了不起!他的诗显然也不是读后就抛之脑后的那种,是在反复阅读中得到某种渗透灵魂的顿悟,并在其中得到繁复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启示,同时又无迹可寻,真是诗歌界的高斯!
  •   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诗歌全集,值得一看哦。
  •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是朋友推荐我看,于是买了一本全集,很不错,是我喜欢的诗风,值得一读
  •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好
  •   他活着,但早已是不朽的诗人了。诺奖,只不过为他做了一个广告而已。特朗斯特罗姆作品少,所有的版本都值得收藏。
  •   喜欢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夜喜欢译者的风格。
  •   特朗斯特罗姆大师意境悠远而高深的诗歌境界,翻译精准,具备了很高的文学水准,给读者带来了非同凡响而美妙的感受。大师的书,绝对值得拜读!
  •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有很多翻译版本,觉得李翻译的还是不错的
  •   新版本有修订,更显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神韵。
  •   很喜欢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也是第一次读,正如译者所说的确意象精炼,读他的诗让人沉静
  •   特朗斯特罗姆打动世界,诗歌之神莅临我们的生活,别有一番风采和韵味。
  •   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在于,他无限的拓展了诗歌的可能性
  •   书质量很好,很喜欢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
  •   又厚又大,特朗斯特罗姆是名人写的诗歌不错
  •   特朗期特罗姆的诗有着刁钻的意象
    松散的结构
    但是却总是在最后给人以整体的感受
    让人不想去追寻他的意义
    而只在乎语言所能发出的声音本身
    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诗歌

    还有,李笠的翻译十分棒!!
  •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的意象特别而又精当,令人叫绝。有的诗有唐诗之妙
  •   好诗啊,看了一些,很棒。设计很大气,开本也大,诗人的全集,基本全了。后悔没买精装本的,决定过几天买个精装本的,很收藏用,这本就作阅读用了。
  •   超级棒的书!!诗人是超级伟大的诗人,译者是非常优秀的译者,这本书不可多得,堪称伟大、完美!建议爱诗歌的同学都来读!印刷也是很精美的,大爱!
  •   李笠先生的译文肯定比初版好。诗人译诗。不过对应于这样一个作者,语言的凝练也许无止境吧!
  •   这书中的诗,虽然篇幅短,但精炼,而且每首气势恢宏,表现出诗人的内心起伏
  •   特朗斯特罗姆 内心深处的震撼
  •   很厚重。需要阅读相关书籍,辅助理解。诗人对待诗歌的态度值得深思。
  •   所以不爱读诗,但是有的诗人的作品还是得涉猎一下的。
  •   很深邃的诗。不过似乎翻译不太好。诗歌收录很全,不错
  •   用心灵写成的诗句,果然是最好的诗,伟大的诗人
  •   真的不错!诗人的笔触深刻冷静,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尽管是翻译的,但文学价值不打折扣。
  •   50年只有200首诗,每一首都是伟大而精彩的作品,需要细细品味。
  •   名诗风格独特,加上翻译能深刻了解作者人生概况,使得翻译的诗歌水平较高.能直/意结合.诗句不生硬,不是颠三倒四的,流利顺口.合乎中国人阅读习惯.
  •   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
  •   最喜欢果戈理那首诗
  •   这本书里面谈到的关于诗歌的创作方法很值得提倡,好书
  •   一开始读并不很有感觉,但就像诗人的风格,要慢慢读慢慢品才能感悟个中滋味。
  •   早就听过诗人的大名,今天终于买了!
  •   我爱这个诗人,诗风很棒,就像阳光照在清晨的露珠上
  •   在杂志上读过一两首他的诗,感觉不错就买了,这本大概翻起来挺过瘾的
  •   这可以说是我首次看外国某个人的诗歌集吧。。。。希望有收获
  •   诗歌很好,译得不错
    价格不低,纸可以更好些吧
  •   李笠译的很好,偶然遇到这一本,想都没想就买了。书也很好。
  •   这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诗歌,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值得细度。
  •   收集的诗歌很全面,还有几个散文性质的回忆录,很不错!
  •   李笠的译本终于重版了,喜欢。
  •   特氏的诗的确很空灵,意境再造手法很高。
  •   几年前就读过他的诗,喜欢。可惜那时不知道网购,农村还没有网络。多年后,当他获奖于我,不喜不忧。这是写作之外的事。只是喜欢,就订了。有空,慢慢读上几页,然后全上书,慢慢回味。
  •   一生只写诗的人,值得你去认真的体会
  •   沉默的力量。— —灵魂与生命,一首歌。
  •   挺好的 喜欢现代诗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意象丰富。现代诗读来晦涩,但绝对给人眼界的震撼力
  •   大开本的诗集,书前有作者的照片,纸页装帧都很精致。
  •   挺好的,这本诗集,每天晚上看一次,非常喜欢
  •   一本值得多看珍藏的好诗集!
  •   一本很值得读的诗集,曾经错过没买成,再见到此书有种失而复得的幸福!!
  •   挺好,挺喜欢的诗集
  •   书到的很快,一直欣赏这位,特别是在世界上的地位。。价位也合适,好多中国的都比这个贵。。
  •   翻译的书就这样了,读不懂啊
  •   今天睡觉了,然后洗澡了;洗完澡就给送货员叔叔打电话。果然到货了;这次货物来的很慢点点。也许我太期待了吧;哈哈
  •   内容全,喜欢读,是不错的版本。
  •   老早以前就想买了,非常好的床头书。
  •   内容和图书质量一流。强烈推荐。
  •   很喜欢,作者笔下的诗意往往来自太多被忽略的真实中,很棒。
  •   在开阔的地方,细细品读
  •   很高兴,意境美,有深度!值得细读的诗作!
  •   极好,推荐。不需要说明。
  •   是我喜欢的风格,文学巨著
  •   不用过多介绍,大名鼎鼎啊
  •   原先想买他的一个选集,但是全部更优惠,果断拍下。不愧是诺奖得者,致敬。
  •   唱响一个世纪的绝响!!很好看~
  •   值得收藏 挺不错的一本书
  •   内容很深刻深奥,值得一读!
  •   内容深奥,需要理解给5星
  •   内容还未看 不过很期待
  •   期待阅读内容。
  •   内容还没看,只是大翻了一下,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深邃的笔触啊!
  •   不错滴,可惜买重了,留着~
  •   物美价廉,送货及时,以后会经常从当当网购物!
  •   一直想入手 今天终于到手了 爱不释手
  •   深奥,读后令人心平气和,当然前提是能读懂。
  •   刚收到货~还没有读~ 看起来不错~
  •   书当然可以好好读,修养就得多专进这些文字里面
  •   老爷爷年纪很大、却给我们很多感悟、祝福他
  •   瑰丽的想象,深刻的思想
  •   这本买的太值了!那些简洁隽永的诗句,那些生动贴切的比喻比拟,会深深触动你的心灵。
  •   已多次购买了,很好,以后还会来买的。
  •   帮老妈买的,感觉还行
  •   精神的洗礼
  •   bul kitap ote jahsi kitap eken, ohim xihtim sizderding toraptaringizdan unemi kitap satip alip ***am
  •   居然读得流泪,流了很多次
  •   好书,我喜欢,看了心情很好
  •   我绝对的喜欢
  •   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三年,期待李笠的译本三年,它终于又问世了。我觉得特朗斯特罗姆是个可怕的诗人,在他手里,理性与梦幻竟然融为一体,每一句是都是清晰的描述,芬芳的辨思,可每一句又都充满了梦幻的气息,他就像他诗中常提到的那个“梦游者”,这个梦游者是独一无二的,是可怕的,他一行行走来,他一面缜密地安排接下来的梦境,一面享受这接踵而至的梦境。其他诗人的意象的组合常常显得生硬,似乎要有多深奥的秘密要表达,比如北岛后期的作品,而他这没有这样的野心,至少没有显露出来,他的意象纵有奇绝之处,但这奇绝之处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气息。还有就是,以前觉得他对事物或者风景的观察感受比较敏锐,现在觉得不是这样的了,他有浓厚的心理学家气息,他是接触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某种机密,可他总把这种机密引向他所熟悉的心理现象,或者现实社会与个体的关系。这或许成就了他的诗歌,又或许损害了他的诗歌。感觉到他作品的这些品质时,我微微失望,又有点害怕,失望的是他不是我心目中的向事物敞开的那个给人以启示的诗人了,害怕的是世界上竟有这样的诗人,如此深邃,又如此梦幻,如此冷峻,又如此天真。读读随手拈来的他的句子吧“这是大地和春天最古老的圈套:银莲花”。 不禁又想念王维了,他写一种花时,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和特朗斯特罗姆之间是否有种隐秘的联系? 第一次发表评论,抛砖引玉,请喜欢特朗的朋友多多指教。 还有,真是坑爹,要买得多掏十块钱。
  •   1)感觉李笠的翻译还行,大约能够探到诗人本身的诗意。但是有些翻译可能不怎么特别地好,感觉缺了那种吸引人的诗的气质。本人一些不懂瑞典语,但只是有的诗翻译过来,让我觉得读得不觉得有吸引力,因此容易迁怒在翻译者身上。2)书的装帧设计挺好,适合诗的形式。只是纸张的质量让人有些失望,因为竟然用碳素墨水在纸上书写都能洇得严重。这让人不喜,毕竟“力透纸背”可不是通过洇过去的。3)书的价格比较合适,可以接受。
  •   整体包装不错,但是书籍封面有坚硬物体顶破的痕迹。基本满意。
  •   除非译者也是等量的大诗人!!!
  •   除了看不懂之外都挺好的,感觉zhuangbility得到了升华。
  •   娱乐至死的时代,语言早已被各种谎言、暴力所扼杀,但好在诗人给他们修建了最后的避难所,每一行诗都是一道暗门,如果你真的能进入其中,就会理解语言的乐章、光华和力量。
  •   非常喜欢这本书 超级思维模式
  •   很好,好没细读,翻了翻觉得不错。
  •   可能先看到的是北岛翻译的版本 总觉得李笠翻译的没有北岛更贴切 但是书本身很棒 印刷什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