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典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云南教育  作者:《中国大典》编委会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前言

新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之间,我们发生了太多变化,产生了太多感慨。如果将这十年作为一个节点,去认真地作一下梳理与总结,相信我们会受益匪浅。但是,如果将这十年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会发现它是何其短暂,而我们又是何其渺小。正如同新世纪的第一缕晨曦照耀时,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改变什么一样,几千年前的先民同样不知道自己会留下什么。但事实上,他们已经留给我们一本足够厚重的“书”。这本书厚重到让我们不胜惶恐,唯有不断地走近它、了解它,才能克服我们的渺小感。这本书记录了先民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它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历史。“读史使人明智。”对于拥有悠远历史的中国人而言,对此应该怀有更为深切的认同。泱泱中华五千年,记录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治乱,镂刻了多少豪杰的荣辱浮沉,展示了多少文化的断裂延续。无论截取哪一段历史,我们都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启示。“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古人对历史的认识可谓深刻,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从历代官修“二十四史”到“经史子集”的分类,历史始终是古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屡遭磨难,但她总是能够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坚韧,在一片片废墟中重获新生。相对于世界上同时代文明的衰落或者中断,唯有中华文明能够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对于我们而言,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并以此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

内容概要

鸿蒙渐辟,混沌初开,苍茫原野上的先民如何抵御洪水和猛兽的侵袭?洪荒世界中的祖先如何应对饥饿和寒冷的吞噬,炎黄始租的传说如何流传千年的时光?华夏文明的曙光如何划破静寂的长夜?让我们穿越时空,共同追寻先民的足迹。伏羲氏结网渔猎,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先民食不果腹、茹毛饮血的艰辛;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遍尝百草,改变了祖先风餐露宿,疾病缠身的生活。至于黄帝数化万民,确定天下共主的地位;尧舜禅让,流传天下为公的佳适,大禹治水,开启三过家门的传说,更是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之基。    禅让制破,世袭兴起,“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为何取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夏商周三朝的更替灭亡为何如此惊人地相似?让我们穿越时空,共同追寻历史的背影。夏启立国,四方臣服;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重定九鼎;夏桀暴虐,荒淫亡国。天命玄鸟,隆而生商;成汤仁义,吊民伐罪;鸣条之战,一举灭夏;盘庚迁殷,始名殷商;武丁中兴,商朝复强;商纣刚愎,国祸民殃。姜嫄履迹,而生后稷;文王涪岐,万民成和;武王伐纣,牧野功成;周公吐哺,天下妇心;幽王昏庸,贪色误国。

书籍目录

传说时代 追溯人类的起源  盘古开天辟地    混沌初开    “天地万物之始”    盘古精神流传不息  女娲与人类起源    女冲的寂寞    黄泥捏就的人类    创制嫁娶之礼    炼五彩石补天  文明史祖伏羲    “雷冲”之子    教人结网捕鱼    观天察地画八卦  远古建筑师有巢氏    远古人类的恶劣生存环境    像鸟儿一样在树上筑巢    德高望重,波尊为王    有巢氏时期的婚姻形式  燧人氏钻木取火    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    钻木取火的发明    钻木取火的改进    人工取火的伟人意义    燧人氏其他伟大的发明  神农氏遍尝百草    教民耕种,丰衣足食    跋…涉水,寻找治病良方    身体力行,亲自尝百草  炎帝开拓农耕文明    “神龙”之子    开拓农耕文明  精卫填海    精灵可爱的女娃    出海游玩,不幸遇难    化身为鸟,矢志填海  夸父逐日    神秘的夸父部落    关于太阳的三火问题    跋山涉水,追赶太阳    功亏一篑,口渴而死  “人文初祖”黄帝    黄帝的神奇出生    平定天下,缔造文明    顾全大局,创龙图腾  嫘祖养蚕    嫘凤孝心感玉帝    神奇的白色果子    与黄帝八拜成婚    嫘祖的功劳  阪泉之战    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    战争的爆发    古代战争的地点  涿鹿之战    惊天动地,恶战涿鹿    剥去神话外衣之后  仓颉造字    结绳记事的麻烦    苦心孤诣,探索记事新法    把字刻在龟壳上保存    老人的告诫  乐师伶伦    伶伦受命作乐    惊黄帝,受鼓舞    据凤鸣制六律  宁封子制陶    鱼烤焦后的意外收获    陶器的诞生    火化登仙而去  酿酒始祖杜康    失职被罢官    酒的由来    点化刘伶  火神祝融    击石取火,成为火正    守护衡山,尊为赤帝  鸟国之王少昊    少昊降生    百鸟之王  颛顼“绝地天通”    颛顼的出身    截断天地通道    制定人间礼法    颛顼的鬼儿子  共工怒触不周山    水神共工    与颛顼争帝位    失败后怒触不周山  共祖帝喾    “高辛”的来历    天下大治,周游四方    帝喾的庞大家族  帝尧传说    尧的出生    帝尧仁德,天降祥兆    造围棋,以教丹朱  羲和制历法    天文历法    羲和制历法    羲和制历法的现代解读    “羲和”的其他含义  许由洗耳    隐居乡下,拒绝当天子    洗耳去污,遭巢父讽刺    隐士风流,千载仍流传  后羿射目    十目当空,灾深似海    女丑祈雨失败    神箭手羿怒而射日  嫦娥奔月    不肖徒起贪心    嫦娥无奈吞药奔月    嫦娥奔月的神话本源  贤帝大舜    以德报怨,贤名远播    人心所向,百业兴旺  司法始祖皋陶    作刑执法,天下无冤    身体力行,推行德政  鲧偷息壤    偷息壤治水    功败垂成,死不瞑目  大禹治水    禹的出生    三过家门而不入    涂山氏受惊化为石    疏导治水患  伯益凿井    能力出众,功绩卓著    凿井取水,利在千秋夏家天下 文明时代的开端  夏禹铸九鼎    众部落离心离德    涂山之会消疑虑    铸造九鼎,天下归一  禹平定三苗    三苗叛乱由来已久    奉天伐罪,平定三苗  启建夏朝    权力开始绝对化    禹暗中为传子筹划    启开创家天下制度  有扈氏反抗夏启    有扈氏叛乱    作《甘誓》,讨伐有扈氏  武观叛乱    “钧台之享”,大宴部落    武观反叛,夏启平乱  后羿逐太康    太康的昏庸放荡生活    有穷国趁机取而代之    哀怨惆怅的《五子之歌》  胤征羲和氏    仲康的傀儡政权    日食的突然发生    宣布罪状,讨伐羲和  寒浞专权    寒浞杀后羿    剿灭相,铲除后患  少康中兴    少康招募残部,积蓄力量    重新武装成大事  孔甲养龙    胡作非为,迷信鬼神    刘累奉命养神龙    师门恃才招祸端  夏桀亡国    宠爱妹喜,荒淫奢侈    残杀忠臣,众叛亲离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终古奔商    不堪暴政,终古奔商    终古奔商的重大意义夏朝文化 华夏文明初放异彩  《禹刑》:刑法之滥觞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有关《禹刑》的争论  《夏小正》:历法之祖    《夏小正》中的物候知识    《夏小正》中的历法    《夏小正》的深远影响  夏墟:二里头遗址    传说中的神秘王朝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果    二里头都城废弃于何时殷商王朝 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玄鸟生商    玄鸟之子    才干出众,被封于商  相土作乘马    相土驯马,倡导定居畜牧    四处征伐,扩大势力范围  商侯冥治水    勤于职守,治理水患    捐躯献身,被奉“水神”  商人始祖王亥    往来各地,贸易经商    客死异乡  上甲微为父报仇    讨伐有易,为父报仇    声威远播,振兴商族    创建“裼五祀”之礼  商汤“网开一面”    广施仁义,和睦邦交    网开一面,四十国归顺    声威震主,被囚夏台  第一贤相伊尹    身世离奇,志向远大    以烹调论治国之道    施计入夏,收买妹喜  商汤革命    正确选择决战时机    誓师宣言,鼓舞士气    呜条一战,大获全胜    召开诸侯大会,建立新王朝  仲虺作诰    明智投商成大业    打消顾虑,安抚民心  汤祷桑林    旱灾严重,祭祀无济于事    舍身祈雨,感天动地  伊尹流放太甲    太甲昏聩,苦劝无果    流放太甲,促其悔过    贤德宰相,以公心对帝王  太戊中兴    朝廷生桑毂    伊陟借机劝谏  九世之乱    继承制的弊端    叔侄内讧,内忧外患  盘庚迁殷    振兴国势,决意迁都    恩威并用,挫败阻扰    营建新都,安居乐业  奴隶宰相傅说    “版筑”营造技术    武丁托梦寻傅说    《说命》三篇,旷世哲言  武丁中兴    三年不言,选拔贤臣    关心农业,四处征伐    “盛世”背后的危机  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东征西讨,战功赫赫    文武双全,地位显赫    夫妻恩爱,伉俪情深  祖甲创立周祭之法    谦逊明理,大局为重    勤政爱民,创立周祭之法  武乙射天    南北征伐,巩固统治    羞辱“天神”,提升王权    天神“报复”,雷击致死  商纣王荒淫亡国    帝乙误立太子    征伐东夷的亮点    “酒池肉林”,荒淫无度    “炮烙”、“虿池”之刑  比干剖心    纣王残暴,忠臣强谏    不畏生死,慷慨就戮  微子逃亡    辅佐纣王,屡次进谏    左右矛盾,出走避祸    自缚请罪,不绝殷商之祀  箕子走朝鲜    不忍逃离,箕子装疯    著《洪范》,走他国    思乡心切,寻访旧址殷商文化 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  “一片甲骨惊世界”    震惊世界的发现    甲骨学的形成    刻有文字的甲骨    人类文化的瑰宝  万年历的由来    节令紊乱,校定历法    祭天劳民,万年请缨    大功告成,封为日月寿星  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的鼎文化    文丁王为祭母铸巨鼎    司母戊鼎的发现及去向    商青铜文化巅峰期的代表作  殷墟:古文明宝库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中的甲骨文    大量精美青铜器的出土    世界少见的众多墓葬    殷墟时期发达的科学技术西周帝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农神后稷    生得奇特,险些被弃    天才农艺师的发现    被奉为“农业之神”  公刘初兴周道    继承父志,复修后稷之业    人民作诗,歌颂公刘恩德  太王德高望重    继承先祖遗风,积德行义    仁义大度,避让戎狄迁岐    定国为周,开启剪商大业  太伯奔吴    了父心愿,出奔他乡    安营扎寨,建立昊国    后代吴君被封为睹侯  季历功高震主    兄长避位,季历勤政    兼并戎狄,扩充实力    功高震主,囚困而死    暗蓄力量,发誓灭商  西伯昌治岐    太任守胎教,圣君有美德    慈惠有谋,礼贤下士    修建灵台,与民同乐  商纣囚禁西伯昌    暗中叹息,惨遭囚禁    儿子伯邑考被烹杀    忍辱负重,麻痹商纣  圣母太姒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恪守妇道,母仪天下  孟津观兵    厉兵秣马,加紧伐殷准备    浩浩荡荡的孟津军演    观兵的真实意图  武王伐纣    殷商溃乱,决意征伐    孟津会师,同仇敌忾    布阵牧野,庄严誓师    牧野决战,殷商灭亡  韬略鼻祖姜太公    出身贫寒,胸怀大志    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辅佐明主,完成伟业    韬略始祖,千古武圣  夷齐之风    兄弟友爱,谦让君位    投奔西岐,叩马谏伐    不食周粟,以身殉道    夷齐清风,流芳千古  周武王分封天下    以殷治殷,分而治之    封邦建国,统天下于一尊    分封制的利与弊  周公吐哺辅政    武王病重,甘愿以身替死    握发吐哺,鞠躬尽瘁    归政成王,谨守臣道    圣人做宰,遗风万古  管蔡叛乱    周公摄政,流言四起    三监叛乱,沉着应对    果断出击,东征平叛    巩固成果,稳定周朝  金滕藏策    叔侄有隙,写诗明志    发现祷文,威王悔过  周公三诲康叔    关爱幼弟,谆谆告诫    明德慎罚,安定殷民    贪杯误国,严令戒酒    广施德政,收服人心  周公营建东都    巩固东征成果建新都    周公主持东都事务  召公息棠荫    劳苦功高,封于燕地    广施惠政,甘棠遗爱    德高望重,政坛耆宿  伯禽治鲁    担当治鲁重任    不负周公厚望    守旧埋下隐患  姜太公治齐    太公封齐,就国保卫    安定民心,依法治国    尊贤尚功,因循为用    治齐有方,地位崇高  成康之治    成王奠定盛世基础    康王勤政,天下安宁  熊绎封楚开国    跻身于诸侯之列    艰苦卓绝地创业    多元融合的楚族    开放的楚国文明  昭王南征    养尊处优,劳民伤财    好大喜功,落水而亡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周穆王西游    两征犬戎,打通西域道路    浩荡西游,与西王母唱和    周游天下,饱览山川美景  造父驭车    向泰豆氏学习驾车    精心挑选骏马送穆王    因救国有功分封赵地  熊渠兴兵    周室微弱,楚渐强大    臂力过人,威慑内外    兴风作浪,大肆征伐    僭越周礼,封子称王  周厉王止谤    暴戾狂妄,强行削藩    国君暴戾,止谤于民    堵众人口,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开始纪年  宣王中兴    前事不忘,励精图治    讨伐荆楚,横扫南土    汉阳诸姬,制楚谋略    中兴背后,内忧外患    晚年昏聩,离奇死亡  姜后脱簪    宣王晏起,坐立难安    待罪脱簪,委婉劝谏    秩秩德音,千古美名  召公虎得王三锡命    动乱不已,召公虎平叛    流言四起,周宣王宽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昏君即位,沉湎于酒色    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    失信天下,身死国亡  郑桓公救国    分封郑地推行仁政    筹划东迁事宜    设计除掉郐国良臣西周文化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  上古经典:《周易》    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的起源与研究    玄妙的阴阳八卦  《吕刑》明德慎罚    因时度势,修订刑法    明德慎罚,用刑之道    法理意义,弥足珍贵  刻在钟鼎上的文字    记录史实的传世宝器    金文的字体变化    著名的金文作品  西周的礼乐制度    谋划长治久安    确立尊卑贵贱    文明的历史高点

章节摘录

插图:传说时代 追溯人类的起源文明史祖伏羲观天察地画八卦相传,伏羲创造了八卦。他想通晓一切,无所不知,常常登上甘肃天水的卦台山顶,上观天象,下视地理。一天,他又到山中观察,忽然看见山洞里蹿出一只异兽,龙头马身。这怪兽一跃而起,跳到山下渭水河中的大石上。石头就像太极,和龙马身上的花纹遥相呼应,伏羲一时顿悟,于是画出了八卦。此后,人们称呼那个跳出龙马的山洞为龙马洞,把那块渭水河中的石头叫分心石。伏羲用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伏羲教会人们用这些符号记录世间的一切事物,还教会人们用它们占卜吉凶,获取神的旨意。八卦的文化意蕴博大精深,对很多现代学科都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据说,正是八卦启发了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使他创造出了被数学和电子计算机领域广泛运用的二进位记数法。此外,伏羲还发明了琴瑟,并谱写乐曲和歌曲,目的是用于礼仪、宗教、占卜、巫术等活动,帮人们?修身养性,返璞归真”。他规定姓氏,把人们分成不同的氏族,并自封为风氏。他划分地盘,分别任用官员去管理整顿,使后代的国家有例可循。《史记·帝王世纪》中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而千百年来,医学界尊奉伏羲为医药学、针灸学的鼻祖。伏羲作为第一代帝王,泽被苍生。晚年,他主动将王位禅让给后起之秀,自己则成为东方的天帝,与木神句芒共同管理着东方一万两千里的地域。另外,四季中百花盛开的春天也由他掌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重要人物,相传他发明了巢穴,让原本居于露天荒野的人类从此有了稳定的居所和能躲避野兽侵袭的家园。后世之人为了彰显他的功绩,便将这位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尊称为“有巢氏”或“大巢氏”。在今天看来,搭屋建房并非难事,然而在远古时期,有巢氏的这个发明却非常了得。固定的居住地是一个文明发生、发展、兴盛的基础,从这个意义来看,有巢氏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非常大。

编辑推荐

《中国大典(夏商周)》:面对中国历史,我们常常会感到一种“局外人”的隔膜,我们很难找到置身其中的感觉。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与枯燥呆板的叙史方式,使我们同历史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能在浩如炯海的史料中撷取对读者有益的信息,如何能使这些信息让读者易于接受,成为了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推出这套《中国大典》系列丛书,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来讲述历史,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 本册将带你进入约300万年前至公元771年的中国——夏商周去畅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大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喜欢读历史,中国大典非常好。
  •   这个我要评论下。 首先书的订装非常赞。纸张非常厚质量非常好,还是彩页的。其次 对于历史大概的程度来讲书的内容足以了,比较全面拓展,图文并茂。 感觉很好的一本书
  •   混沌的中国上古史,就是需要这样的书来慢慢解惑
  •   孩子喜欢读。知识丰富,除了历史
  •   很好的一本书,质量也很好!
  •   简单易懂直观
  •   文字没啥意思,主要看图片。
  •   书很好,出现了很多新知识,大人孩子都很喜欢。印刷也很请晰,没什么味。
  •   装帧非常好
  •   装订不错,不过错别字太多
  •   挺不错的,就是故事太多了点,学术知识不详尽
  •   普及性的,还可以
  •   我的书折页了 售后小MM 立马联系了我 并解决了问题 不错 这店的东西可以买
  •   好书没得说,帮弟弟买的
  •   收到书的时候很是惊喜!价格也给力 很厚的一本 外层有薄膜包装 封面封底都是硬壳的 纸质非常好 印刷看着也很舒服 配的插图和注解很到位 能增加不少对文物的知识 历史爱好者必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