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与印刷术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作者:张树栋 等 著  
Tag标签:无  

前言

  文房就是文化人士工作的场所,四宝就是笔、墨、纸、砚。今天写字用的圆珠笔,发明不过六七十年,墨在笔中。古人写字,笔墨分离。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独创了毛笔,并在古砚上加水磨墨写字。用这种毛笔写的字不但能表达信息,而且是一种美学创造,是一种书法艺术;毛笔,至今还在被人们用来书写与欣赏。毛笔不但能写字,还能作画。远古陶器上的图文,商周甲骨上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的简册与帛书,秦汉的碑刻、画像石,及三国两晋流传至今的书画作品等等,这些都有笔墨的遗痕。这段历史,也反映了中国文字及书画艺术的承载物,从陶器、甲骨、金石发展到竹帛和纸张阶段,所经历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过程。其中,造纸术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我国的西汉时期已有纸,但蔡伦的功绩巨大。因为,他扩展造纸原料并经打浆形成的蔡侯纸,为大量抄写提供了便利。汉代以后,自三国开始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时期。隋代统一中国,经济文化大为发展,佛教也迅速扩展;抄经和佛印由雕印小佛像发展为刻经,雕版印刷术发明。笔、墨、纸、砚制造技术,也大进一步。但雕印一部书,有时要几年,太慢;公元1041—1048年,宋代毕异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元代有文字套色印刷,明代有多色彩套版,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对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贡献。可以设想,如果到今天还没有纸的发明或者印刷术的发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进行?大家还得用竹条木板来抄写。更不用说没有笔、墨、砚了。因此,一位西方著名学者说:印刷是文明之母。  中国有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纸和印刷术。没有火药的发明,就不会有现代航天技术;没有指南针的发明,就产生不了现代航海技术;没有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就不会出现现代信息技术。笔、墨、纸、砚的制造术,也是一种科学技术。文房四宝的制造历史,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光辉的篇章。文房用具本身,还是一种艺术品。关于文房四宝的艺术史料有待进一步研究,把文房四宝作为中国艺术史的专题来研究,可能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同理,雕版、活版、套色版在中国发明发展的历史,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但比起国际上那些研究印刷史很有成就的国家,我们还应加倍努力。  本书的策划、编写、和出版,可能对发展上述多方面的史学研究与引起更多文化人士对此了解和加以研讨,并对广大青少年增加历史知识及爱国精神,有所补益。感谢本书的作者、编者和出版者为弘扬中华文明又做了一件有益的贡献!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朋友和中等文化水平读者的普及读物,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文房四宝与印刷术文化。全书图文并茂,融知识性、通俗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文房四宝与印刷术》的策划、编写、和出版,可能对发展上述多方面的史学研究与引起更多文化人士对此了解和加以研讨,并对广大青少年增加历史知识及爱国精神,有所补益。

书籍目录

文房四宝与印刷术(上编)文房四宝一、笔1.有关毛笔的早期传说2.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创始了毛笔(1)中国制陶已有8000年的历史(2)中国使用油漆技术历史十分悠久(3)甲骨文与笔3.最早的毛笔——战国笔(1)长沙左家公山笔(2)信阳毛笔(3)云梦秦笔(4)包山毛笔4.武威毛笔——最早刻有名号的毛笔5.可以更换笔头的毛笔——居延毛笔6.古代制笔业的发展(1)统一毛笔的名称(2)兴旺的汉代制笔业(3)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齐民要术》7.古代的几种名笔(1)唐宋宣笔(2)无心散卓笔(3)明清湖笔8.中国古代笔欣赏二、墨1.最早的天然墨实物及应用2.最早的人造墨实物及早期应用3.最早的用墨文献记载4.制墨史上的一次大进步——改变研墨方式5.最早的名墨——喻糜墨6.最早的制墨配方与工艺——韦诞制墨法7.最早的用墨趣谈——误墨成蝇8.潘谷——宋代最富传奇色彩的墨工9.最闻名的徽墨——源远流长(1)徽墨——众墨之冠的形成(2)易墨工艺南移(3)黄金易得,李墨难求(4)雄居古今墨坛的徽墨10.明清块墨欣赏三、纸1.早期纸与纸的进步(1)西汉纸(2)东汉纸(3)现存世界最早的完整的纸写本2.大发展的唐代纸业3.澄心堂纸4.宋元竹纸5.明宣德纸6.明清宣纸(1)宣纸的概念与来历(2)宣纸的发展——明清“泾纸”(3)清代手工纸欣赏四、砚1.新石器晚期的砚2.战国晚期的石砚3.汉代砚的变化及后代的发展(1)四大名砚(2)中国石文化中的其他名砚(3)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砚谱——《钦定西清砚谱》4.中国古代名砚欣赏五、文房其他用具欣赏文房四宝与印刷术(下编)印刷术一、印刷术的起源1.最早发明的印刷术——雕版印刷2.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3.发明印刷术的技术基础(1)早期的手工雕刻和转印复制技术(2)甲骨文书的雕刻(3)金文和石刻的兴盛4.发明印刷术对规范文字的要求二、雏形时期的印刷术1.封泥盖印和砖瓦模印2.最早出现的型版印花(1)凸版印花(2)漏版印花3.最早出现的纸墨拓印4.最大的图章木刻入山符和督摄万机印三、成熟与发明时期的印刷术1.雕版印刷成熟的标志——梁代反书倒读华表的刷印2.隋代的“废像遗经悉令雕撰”3.最早出现的以纸为承印物的孔版印刷——缕花模印四、推广应用与初步发展时期的印刷术1.唐太宗于贞观十年令梓行《女则》2.唐僧在西安大雁塔大量印刷佛像3.现存最早的纸墨印品——西安唐墓出土的梵文《陀罗尼经咒》4.现存最早的印本佛经《妙法莲华经》和《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5.最早出现的兼营刻印和销售图书的坊肆6.最早印刷的诗文《白氏长庆集》7.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和精美扉画的印本佛经——咸通本《金刚经》8.最早出现的大规模刻印工程——冯道刻“九经”9.最早大量刻印佛经的吴越国王钱做10.现知最早的刻工雷延美11.最早私人刻书卓有成效的毋昭裔五、被誉为雕版印刷黄金时代的印刷术1.最早大规模刻印的佛教经典《开宝藏》2.宋代皇帝亲自主持编纂和刻印的五部大书3.最早出现的印刷纸币——交子4.现存最早的雕版实物——北宋淹城雕版5.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6.最早出现的蜡版印刷7.最新出土的宋代成套金银见钱关子印版8.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9.现存最早的彩印佛画《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和绢本三色套印的《释迦说法相》10.最早出现的金属活字——锡活字11.两宋时期的报纸印刷12.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活字本历书六、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时期的印刷术1.王祯和他发明的转轮排字法2.现存最早的套印书籍《金刚经注》3.现存最早的木活字——维吾尔文木活字4.盛极一时的徽派艺术5.最早出现的侄版印刷品《萝轩变古笺谱》6.雕版印刷技艺之峰——胡正言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和画谱7.徐志定和他创制的“泰山磁版”8.铜活字印刷之最——《古今图书集成》9.木活字印书之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O.吕抚和他创制的活字泥版印刷11.现存最早、仅存的旋风装书籍《唐韵》12.装订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经折、蝴蝶、包背和线装13.最早用丝织品印刷的钞票——绫币14.盛极一时的年画印刷七、近代印刷传入后的印刷术1.最早用西方印刷术制作中文铅活字的试验与实践2.最早使用的印刷机一手扳架和早期的机械印书3.最早的石印工和平版印刷术的传入4.最先出现的近代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和早期的华文报刊5.最大的近代出版印刷企业——商务印书馆的创立和发展6.最先采用先进的雕刻凹版印刷钞票的度支部印刷局7.最早研制的中文手动照相排字机8.最为残酷的破坏和摧残——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带来的灾难八、现代印刷的兴起和发展1.从照相分色到电子分色2.从活字排版到电子排版3.印刷社团和印刷科研、教育单位的建立4.国务院印刷装备协调小组的设立和发展印刷工业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5.最为宏伟壮观的印刷史殿堂——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和开馆6.连续五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7.最享盛誉的印刷艺术园林“荣宝斋”8.从科技史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印刷史的力作——《中华印刷通史》的编纂与出版后记附: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6.古代制笔业的发展  (1)统一毛笔的名称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毛笔即已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毛笔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毛笔的使用也日益广泛起来。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不少关于毛笔的文献记载。如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器》说:“不律谓之笔”,郭璞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讲:“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这些可以说明,当时各诸侯国普遍使用了毛笔,只不过是对毛笔的称谓不同罢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把“不与秦文合者”统统废除。因此,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也统一毛笔的名称是比较自然的。  (2)兴旺的汉代制笔业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选用兔毫作笔毫;兼毫笔的出现,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兔箭毛具有尖锐、刚劲的特点。直到今天,兔箭毛也是制作毛笔笔毫的最佳选料之一。以山兔的兔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毛笔,称为紫毫。其造价较高,且纯紫毫笔刚性也过强。兼毫笔则既具刚劲有力的特点,又具含墨多等性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用笔的不同要求。汉代社会科技文化进步,书法艺术发展,或许是鉴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巨大损失,汉代政府重视文献的收集,保藏和整理工作,并设置了专门抄写书籍的职官。曾有谚语流传:“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隶书自秦代始,至汉亦趋成熟。当时社会称隶书为“吏书”,说明只要书法好,则是知礼义,就可成为官宦了。而优质毛笔又是朝廷赏赐权贵的时尚物品,《汉宫仪》载:“尚书郎日赐赤管大笔一双”。可见汉代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推动了制笔业的发达。汉代,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还造就了一批历史上名气很大的书法家,如曹喜、张芝、蔡邕等。其中,张芝又擅于制笔,享有“张芝笔”的美誉,为不少书法家喜用。而《淮南子》中描写的“苍颉作书,鬼夜哭”。[东汉]高诱注:“以为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则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当时大量取动物毛制笔和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一派兴旺景观。  (3)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齐民要术》  晋代王隐在《笔铭》中曾说:“岂其作笔,必兔之言,调利难秃,亦有鹿毛”。汉代的制笔,已经采取兼毫即韧性各异的兽毛搭配使用制做笔头。除了兔毫之外,当时也选用羊毫、鹿毫等制作笔头。如前提到的,1972年在甘肃武威市汉墓出土的“白马作”毛笔(见图SB1—10),其笔头的中央部分(称笔柱)是紫黑色的硬长毛(即兔箭毛),外围部分(称披毛)是较短的黄褐色软毛(即狼毫)。“兼毫笔”笔锋刚柔相济,便于储墨,不仅适于汉字书写,又满足了对提高汉字书写速度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蓄墨量加大的兼毫笔的发明,反映了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字应用程度在不断加大的变化。制笔选用柔软的黄鼠狼毛作披毛,紧紧地围抱着笔柱,笔头不易分绺、不易开叉,墨的容量增加。这不仅是制笔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还为以后制笔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创始的这种披柱法制笔工艺至今仍然是毛笔制作的一种主要方法。  王羲之的《笔经》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都记载了披柱法的制作工艺。其中,《齐民要术》一书介绍了魏人韦诞的《笔方》,即“韦诞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以后各代所产生的有关制作毛笔的文献,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的。韦诞在所著的《笔方》中谈到制笔的过程是:先要用铁梳梳理兔毛和羊的青毛,把不整齐不清洁的去掉,使它不弯曲杂乱。做完这些后,将其分开,用梳背拍打整齐,毫尖和头上都必须排扁,达到极均匀、平整,好使用。然后将羊青毛缩拉到离兔毫头下二分的地方,再合起来,排扁,卷起来,卷到极圆。卷好后,尽力将其扎紧。将整理好的羊毛放在中央,名叫“笔柱”,有的将其称作“墨池”或“承墨”。再用兔毫青固在羊青毛外,和作柱的方法一样,使中心整齐,也使其均匀平整。用力捆扎,放进管中,宁可让毛长而让笔加深,宁小不要大是制笔的关键。  7.古代的几种名笔  制笔历史上有名的中国制笔大家和名笔不少。比如:汉末的张芝笔,唐诸葛氏和陈氏所制的宣笔,宋时的“鸡毛笔、胎发笔、鼠尾笔、狼毫笔”,元明清时代的湖笔和湘笔等。其中,明清时代以“湖笔”为代表的毛笔制作业鼎鼎有名,达到了中国古代制笔史上的高峰。  (1)唐宋宣笔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安徽省宣城一带,时称宣州,是唐时的制笔中心,也是中国制笔史上第一个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制笔中心。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笔盖出于宣州,自唐唯诸葛氏一姓,世传其业。”当时,宣州生产的毛笔在唐代的毛笔业中是很著名的,称为“宣笔”。在宣州笔工中,尤以诸葛氏最为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紫毫笔诗》中写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韩愈和柳宗元等也都写过赞誉兔毫笔的诗。唐代毛笔,从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中已有出土。据资料报道,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有部分唐笔,与吐鲁番出土的唐笔相似。唐时,宣笔在选料和技艺上十分讲究,其中一种因锋短、形如鸡距,而称为鸡距笔的笔,不仅令文人名士极为推崇,而且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白居易还曾写过一首《鸡距笔赋》赞扬鸡距笔。  (2)无心散卓笔  唐宋时期,制笔名家辈出,其中声誉最高的,当首推宣州诸葛高。诸葛高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新制出一种无心散卓笔,为长锋笔的制作创出了新路。无心散卓笔,“卓”意为直立,是由一种或几种兽毛参差散立组合成笔头。虽无披毛拢抱,却根基牢固,久用不散,深得文豪苏东坡及众多文人的喜爱。这种制笔方法又称“诸葛法”,它适应了书体对毛笔性能和品种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书画事业的发展和书法风格的变化。用这种无心散卓笔写的字非常丰满、肥润,笔头含墨也更多。据《文房四谱》记载,宋时制作的毛笔不仅有“大笔如椽者”,还有可写小字的特种毛笔:“写小字,小如半麻粒许,瞬息而就,或于稻粒之上写七言诗一绝,分闲布白,历历可爱”。这可能是古代微型书法的最早文献记载。  (3)明清湖笔  继宣笔之后,首屈一指的中国名笔就是“湖笔”了。南宋王朝的南迁,使得制笔中心由宣州南移到以湖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到元代时,浙江吴兴(今湖州)的制笔业逐渐取代了宣笔的笔坛霸主地位。吴兴善琏镇居民,多擅制笔,又有一套合理的工艺流程,保证了产品质量,所制之笔以柔润适宜的长锋羊毫笔著称,博得人们的偏爱,并为明、清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明代,湖笔之名更盛。明屠隆在其《考槃余事》中讲:“大抵海内笔工,皆不若湖之得法。”并首次总结出了对制做毛笔四大性能的要求,即:“尖、齐、圆、健”,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毛笔的“四德”。这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记载了毛笔制作的选料、造型、保养和历代的制笔名家,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介绍毛笔知识的参考书。自明末清初以后,“湖笔”制作技艺逐渐传到全国各地。在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等地都有了“湖笔”店。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创于清初的湖州“王一品斋笔庄”。湖笔依其锋颖的长短可分为长锋和短锋,而据笔头的粗细又可分为厚锋和薄锋。长锋羊毫笔锋颖长,锋腹柔,贮墨足,使用时利于一气呵成,是行草、草书的理想用笔。厚锋羊毫笔,笔头肥厚而滋润,含墨多,笔腰健力足,宜于书写淳厚肥硕的大字和作泼墨写意画。瘦锋羊毫笔锋大小适中,运转灵活,宜于书写中、小楷行书和草书。  毛笔——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品种、样式繁多,以其独具的魅力和历史贡献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在世界艺术宝库中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光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