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  作者:尕藏才旦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藏传佛教艺术,一朵绽放于雪域高原的圣洁雪莲花,藏戏、歌舞、唐卡、堆绣、酥油花、建筑……请你开始随着阅读步入绚丽多彩叉独具一格的藏传佛教艺术世界,了解藏民族所创造的艺术奇迹……

书籍目录

藏传佛教与艺术藏戏,风雪中的奇葩源自民间的艺术喷发酥油味的表演特色重点剧目藏戏剧目的人文价值安多剧种“南木特”流派歌舞音乐绪论歌舞种类及分布舞蹈的情结--歌词藏族器乐诵经音乐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唐卡、堆绣、壁画藏族绘画的艺术特色绘画内容与形式久远的源流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潢雕塑艺术铜塑的风格木雕最普及的泥塑和石雕酥油花及其他雕塑雪域雕塑的艺术风采世人惊叹的工艺金属工艺非金属工艺纺织染色工艺雄浑多姿的建筑艺术政教合的宫殿王宫的建筑艺术佛殿·寺院风格碉楼·官寨·民宅桥梁花团锦簇的文学原野格言诗仓央嘉措情歌道歌长篇小说史诗《格萨尔》叙事长诗

章节摘录

  歌舞音乐  绪 论  什么是舞蹈呢?综合性的权威词典解释为通过人的形体,以有节奏的动作为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实际上,社会上普遍把舞蹈看做是人体流动的造型艺术,即手舞足蹈,再辅以脸部表情、头颈摆动、腰部扭曲等无声符号来向观众表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生活,倾泻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舞蹈艺术既然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表现手段,那这个节奏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给形体的呢?是歌,是乐,是音乐!这就告诉人们,舞蹈是离不开歌,离不开音乐的。  音乐和舞蹈是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相依为命的关系,这也是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歌舞艺术的缘故。  音乐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意味着它必须具备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而它又由两大部门组成,即声乐和器乐。  不管是舞蹈艺术还是音乐艺术,都是人类创造设计的。因此,它无法脱离创造它的那部分人类群体的生活、无法脱离他们的生存空间和时间,包括地理、气候、海拔、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方式以及他们的语言、他们的遗传密码、历史变迁、文化积淀等。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哺育它的历史长河。  雪域歌舞十分久远,藏民族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开拓了几千年,为歌舞艺术积淀了丰厚的土壤和养分,使它成为有悠久历史的艺术。2400多年前的书上记有“附国人好歌舞”,说明早在公元5世纪左右就有成套的歌舞。自然,雪域藏民族的舞蹈与音乐脱离不了生活的轨迹。  正是生活的法则,使雪域歌舞发展为三大类型:民间自娱的歌舞,弘佛的寺庙“羌姆”,专业歌舞或卖艺的热巴舞。  在民间歌舞中又形成多种风格迥异的流派。  汉文史书《附国传》记载其国生活习俗,说“附国人好歌舞,鼓簧吹长笛”,这就说明早在公元5世纪前,东部藏族就有歌舞。藏文史料中说,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时,拉萨全城沸腾,人民和来朝贺的各地致敬团都载歌载舞,举行欢庆。唐文成公主进藏完婚时,拉萨市民万人空巷夹道载歌载舞欢迎庆贺,这些都说明当时藏族歌舞不仅普及,而且已经规范化、系统化了。  藏族聚居区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域差异性孕育了其歌舞的多姿性。雪山、草原,高远的视野和宽广的地域,赋予雪域藏人博大的胸怀,使他们安于天命,知足常乐,养成了天人一体的心理,也提供了自由舒展自己情感变化的环境。游牧与狩猎是以向大自然索取为根本途径的生产方式,它靠天养畜和靠机遇获取收获。突至的收获,又使人们的情绪大起大涨,抑制不住的喜悦激动得藏人手舞足蹈,尽情用形体的节奏运动来宣泄自己的欢呼和兴奋。这种空间,这种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牧区、半农牧区舞蹈风格的自由、开放,豪爽、舒展。  同时,严酷的自然环境、恶劣的生存条件,使远古藏人不由不更加珍爱生命、珍爱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情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主要宗旨。而这种追求,最容易、最简便的便是全民歌舞娱乐,这就使歌舞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全民性的娱乐方式。  佛教虽然是一种宗教,但它的本质更多的是哲学,是充满辩证法的一门学科。由于它的宇宙观认识论基础是辩证的,因此,在大原则下它对信徒的思想控制也是基本开放的、自由的、舒展的,允许信徒追求欢乐、追求幸福,用歌舞形式颂神弘佛,祈求人类和平、安宁。在这种宗教哲学影响下,歌舞受到鼓励,人们的情绪趋向于乐天、轻松、欢舒,在歌舞中抒发情感基调。藏族远古舞蹈很早就铭刻了这一心理烙印。  落居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冲积平原、河谷坡地上的藏人,多数以农业为主。狭小而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而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他们稳健、典雅、活泼自如、自乐自娱又节奏轻捷明快、变化多端的舞蹈风格。  而在高山林区居住的藏人,他们以种植、采摘、狩猎三者综合的生产方式为生,需要为收获付出更多的勇气、毅力、技能。反映他们情绪的舞蹈动作往往以雄健、奔,放、豪壮的气势、节奏而著称。  原始的“泛神崇拜”,诱导藏人祖先设计并创造了娱神的各种歌舞。远古藏人以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情趣来取悦众神,用最热烈的节奏、最亢奋的情绪编织歌舞,形成了奔放、虔诚、热闹的舞蹈形式,它也是在神的统帅下出现的最早的规范化藏族歌舞,是寺院“羌姆”艺术的雏形。虽然佛教在藏人的心理功能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开放的、舒展的,但以后产生的佛教寺庙舞蹈“羌姆”(跳蹦腾闪之意)却又是另一番面孔。因为羌姆的功利目的十分明显,它就是为了显示神、佛的威力,给人震慑,树立神力不可战胜的形象,使敌对的外道势力恐惧畏缩,伏倒在神与佛的脚下,从而把佛法弘扬到全宇宙。正因为是这一动机、这一宗旨,“羌姆”的舞蹈形式也就框定为威猛、可怖、稳健,跳跃幅度大,反复展示这一特色。“羌姆”中的护法神角色也以愤怒面孔为基调,有牛头、狗头、马头等面具,道具中还有金刚橛、利剑、长刀、矛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藏传佛教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