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他者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孙向晨  页数:355  
Tag标签:无  

前言

对于中国人来说,现代性的处境意味着我们必须正视渗透在我们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中的这一西方历史命运。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同时担负着西方历史命运的外来危险和自身历史传统的内在困难。一旦我们惧怕正视自己的命运带来的不安,到别人的命运中去寻求安全,或者当我们躲进自己的历史,回避我们的现在要面对的危险,听不见自己传统令人困扰的问题,在我们手中,两个传统就同时荒废了。社会敌视思想,思想藐视社会,好还是不好,成了我们活着无法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想尾随西方的历史命运,让它成为我们的未来,我们就必须让它成为我们造就自己历史命运的传统;如果我们不想窒息自身的历史传统,让它只停留在我们的过去,我们就需要借助另一个传统,思考我们自身的困难,面对我们现在的危机,从而造就中国人的历史命运。“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任何活的思想,都必定是在这个社会的生活中仍然活着的,仍然说话的传统。《思想与社会》丛书的使命,就是召唤我们的两个传统,让它们重新开口说话,用我们的话来说,面对我们说话,为我们说话。传统是希腊的鬼魂,要靠活的血来喂养,才能说话。否则海伦的美也不过是沉默的幻影。而中国思想的任务,就是用我们的血气,滋养我们的传统,让它们重新讲出我们生活的道理。“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只有日新的传统,才有止于至善的生活。《思想与社会》丛书,是正在形成的现代中国传统的一部分,它要造就活的思想,和活着的中国人一起思考,为什么中国人的生活是好的生活。

内容概要

  《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主要内容是“他者”最明显的体现者应该是“他人”,现代哲学似乎更熟悉“主体际”(inter—subject)这一理论话语。“他人”与“主体际”两者无疑密切相关,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似乎也难以严格区隔。但是,提法的不同已然包含着理论旨趣的差异,“他者”问题绝不止是一个关于“主体际”的问题。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看;是“俯瞰”人与人的关系,还是“面对”迎面而来的“他者”,其中的理论内涵大异其趣,问题艰涩判然于中。人们既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主体际”各单子间的关系,也可以从“自我”出发来面对“他人”,来体味这个“他”的真切涵义。“主体际”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从一个总体的角度提出的。当然,“总体”的目光是需要的,可它隐含一内在矛盾。“总体”是否也有一个限度呢?这个“总体”要么有限度,这便意味着有一个不同于此的“他者”;要么至大无外,“他者”便荡然无存,由此我们便可深切体会巴门尼德在思考“存在”问题时提出“一”的苦衷了。本论题虽然也涉及“主体际”问题,却不以“主体际”之名冠之,因为诚如书名所示,《面对他者》始终是站在“面对”他人的立场来谈。“他者’:不仅仅是有关“他人”的,有关另一个主体的问题,“他者意识”的提出关系更关系到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转变(DF 291)。  莱维纳斯一生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著作,收集在他各种文集中。其著作大致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发展和深化他哲学思想的著作,是其“哲学”著作:主要有早期的《论逃避》(1935),《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和《别样于存在,或超越本质》。另外还有一些论文集,如《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起发现存在》(1949)、《他者的人本主义》(1972)、《专名》(1975)、《论布朗肖》(1975)、《来到思想中的上帝》(1982)、《主体之外》(1987)、《在我们之间》(1991)、《上帝、死亡和时间》(1993)、《自由和戒律》(1994)、《未能预见的历史》(1994)、《相异性与超越》(1995)等。第二类是关于犹太文化和《塔木德》研究,可以称之为“希伯来”著作:主要有《艰难的自由》(1963)、《塔木德四讲》(1968)、《从圣洁到神圣》(1977)、《超越章句:塔木德的阅读与演讲》(1982)、《在众族国的时代》(1988)、《塔木德新解读》(1996)等。  1995年l2月25日,莱维纳斯在巴黎死于心脏衰竭,二十世纪哲学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书籍目录

缩写说明导言第一章 同一与他者第一节 从同一到自我第二节 他者的法国式语境第三节 现代犹太哲学的影响第二章 现象学与他者问题第一节 关于胡塞尔第二节 关于海德格尔第三章 逃避存在第一节 对于倦怠和疲乏的生存论分析第二节 ilya:对存在的理解第三节 存在者及其孤独第四节 逃离孤独第五节 爱欲:与他者关系的原型第六节 时间:从现在趋向未来第四章 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第一节 存在论批判第二节 欲望与无限第三节 我与经济第四节 脸与伦理第五节 爱欲、未来与社会第五章 超越存在第一节 德里达的批判及莱维纳斯的转向第二节 存在之他者第三节 言说与所说第四节 一种新的主体性第五节 踪迹、过去与上帝第六章 莱维纳斯与犹太思想第一节 莱维纳斯的犹太背景第二节 面对奥斯维辛的哲学第三节 莱维纳斯与《塔木德》解经传统第四节 希腊的,还是犹太的第七章 超越现代性主体话语第一节 莱维纳斯与霍布斯式的个体第二节 莱维纳斯与康德的道德自律第三节 莱维纳斯与马克思主体观的变革第四节 莱维纳斯与晚年萨特的转向第五节 主体的归宿:去存在,抑或为他者结语 哲学的终结还是重生附录附录一 莱维纳斯年谱附录二 道德的悖论:与埃曼纽尔·莱维纳斯的一次访谈附录三 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他者”(the Other)在西方思想史中由潜而显。“他者意识”不复是诗人小说家的专利,它正在现代哲学思潮中蔓延开来。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看到一种“复调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让小说中主人公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作者之外的声音。这里不再只有一个主音调,包括作者在内的多种声调在小说中反复吟诵。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让人们明白世界是部多重奏,不只有你的声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在于他把小说的作者,这一小说的创生者降为小说中的一个音调,他必须面对来自“他者”的声音。在小说中实践的这种见识,在现代哲学中亦有其回响,脚步声由轻微而浓重。西方哲学的传统长期以来漠视“他者”的存在,尤其是近代西方哲学,“自我”以更加鲜明的形象宰制着哲学,鲜见真正的“他者”。这一图景犹如古典小说中主人公,或古典绘画中透视所指向的那个焦点,其余一切皆为陪衬。哲学的工作只是以抽象的概念表达着与古典艺术类似的焦点。然而越强调“自我”,“他者”在现代哲学中也就越加以强劲的势头浮现出来,让世人不得不面对这个“他者”。在哲学边缘徘徊的“他者”幽灵正在现身,“他者”在哲学中已经无可回避。现实中没有人会否认“他者”的存在,但能否认识到“他者”的意义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者”在现代哲学论域中出现,以及“他者”意义的彰显必须以一种非常恰切的学理方式呈现出来。现代哲学似乎有两种途径可以使“他者”在理论上显现于人们面前:一是以“先验”的方式探究,“他者”是我的一种变异,是他我(alter ego)。要理解他人之所思、所想,终究需以“先验自我”为基础。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上溯到一个更悠久的传统,那就是可以转化成“同一”的“他者”。论的首要性提出了质疑。“在知识的分支中存在论的首要性难道是最;明显确证的吗?”(BPW 2)正如我们看到的,海德格尔的价值在于他没有把哲学混同于一种意识的理论,而是展现为对存在的理解;这正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在现代的意义。这种见识使哲学家能跳出小圈子,重新呼吸到柏拉图的伟大对话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新鲜空气。因此,莱维纳斯小心翼翼地自问,对存在论之首要性的质疑是否是一种轻率的举动。确实,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有其非常合理的地方,对于人的偶在的和实际状况的理解由此成为可能,而且生存不再作为理智理解的对象,反而理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活动。莱维纳斯认为这构成了“当代存在论的重大新颖之处”。而且由此“对存在的理解并不预设一种单纯的理论态度,而是人的整个行为。整个人就是存在论。科学工作、感性活动、需要和劳动的满足、社会生活以及死亡,所有的环节都道出了对存在的领会,或真理,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担负着确定的功能。我们的整个文明就是来自于这一领会,即使它表现成对存在的遗忘”(BPw 3)。生活中的所有因素都是对存在的理解,生存中“所有的非理解只是理解的一种不充分的样式而已”(BPw 5)。“此在”就是领会自身存在的存在,“此在”在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正在于此。所以,尽管海德格尔拒绝生存哲学这个名称,但在莱维纳斯看来,海德格尔存在论不可避免的是生存论的。如同莱维纳斯早先对海德格尔的称赞一样,这种新存在论的好处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唯智主义,与西方思维的理论性结构决裂了。但同时,问题依然存在。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理解有“非理解”的途径,但“理解”存在依然是首位的。莱维纳斯与海德格尔一样反对胡塞尔把哲学界定为表象化的理论。但是,莱维纳斯认为海德格尔依旧在西方的传统中,“在海德格尔那里,理解重又加人了西方哲学的伟大传统。理解特殊的存在,就已经是将自身置于特殊之外了。理解就是关联到只是透过知识存在的特殊事物。这种知识永远是关于普遍的知识”(BPw 5)。也就是说,当理解特殊存在时,必将其置于普遍的存在视域中,理解存在本身成了所有知识的终极条件。莱维纳斯认为传统的知识解释依然支配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在此,我们看到了巴门尼德的身影,“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理解”与“存在”也是同一的,由此将特殊的事物拉回到普遍性中去。而莱维纳斯特别强调我们与存在者的关系不能化约到“理解”上去,尽管海德格尔的“理解”已经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这种“理解”的首要性呢?因为在莱维纳斯看来,理解存在就已经是对“他者”的一种压制,“理解”没有让“他者”呈现出作为“他者”的他自己。于是问题便成了“从一开始,与存在者的关系怎样可以成为一种有别于对存在者理解的关系?”也就是说,与存在者的前理解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莱维纳斯对此的回答非常明确:“只有与他者的关系可以如此。”莱维纳斯正是要描述这种不能还原为“理解”,不能还原为存在论关系的“与他者的关系”。海德格尔的与他者“共在”是“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而与“他者”的本真关系预设了“让在”(let be),让存在者存在,让“他者”呈现到存在的光辉中去。“他人”显现为一种存在,我们可以在存在之光中“理解”他,将其纳入存在的视域,从而与之“共在”。所以,“对海德格尔来说,与他者的共在停留在存在论的关系”(BPW 6)。对此莱维纳斯显然是不以为然的,他说:“我们与他者的关系是否就是一种让在呢?他者的独立性难道不是在一种被召唤的存在中完成的吗?我们与之说话的人首先是在其存在中被理解的吗?”(BPW 6)确实,在莱维纳斯看来,“他者”首先不是“理解”的对象,而是“对话者”(interlocutor),与“他者”的关系也超出了“理解”的关系。他认为与“他者”相遇不能离开呼吁的“言说”处境。不是意向,而是“言说描绘了这种原初的关系”(BPW 6)。在“言说”中,我们对“他人”述说自己,聆听“他人”的声音。语言就是对谁说,是对“他人”自我呈现的适当回应。此时,我并不想他的“在”,或他“是”什么,我只是对他呼唤,“我已经忽略了他为了保持其特殊的存在而在其中现身的普遍存在”(BPW 7)。“他者”的独立性逃避任何把他整合进“整体”的努力。这种“相遇”完全不同于知识,它不是一种视觉的结构,也不是一种直觉的结构,而是一种言语的结构,“言说”的本质是“呼告”。这里,语言不是以意识到“他者”的呈现,或意识到“他者”的周围世界为条件的,反而语言是“意识到”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语言处理成一种“理解”呢?在海德格尔那里,与工具性的对象打交道就被处理成一种“理解”。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当你和物体打交道时,物体在其中被把握,存在者由此而被“克服”了。在这种“上手的”(ready-to-hand)在场中,我们认出了“理解”的影子。但是当我与“他人”打交道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非常有意思的是,莱维纳斯仔细分析了我与“他物”,以及我与“他人”之关系的不同。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存在关系,不是“理解”关系,而是一种“召唤”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是唯一的存在,倘若我不向他表达这相遇本身,我就不能与他相遇。恰恰是在这里,相遇与认知相区别”(BPW 7)。由此可见,“表达”先于“认知”,甚至先于“相遇”,在这种“表达”中包含了对“他者”的致意。这里,思维与表达是不可分的。“在通过理解参与任何共同的内容之前,表达在于通过一种关系来建构一种社群的直观,而这种关系是不能还原为理解的”(BPw 7)。莱维纳斯在海德格尔强调的对存在“理解”之前,拈出了更为源始的“表达”,“表达”先于“理解”。并且由此推断出“与他者关系的非存在论性。”至此,莱维纳斯的结论是“与他者的关系因此不是存在论的”而是“宗教的”(BPW 7)。莱维纳斯解释说,这里的“宗教”是在孔德《实证的政治学》中提出的“宗教”的意义上来讲的,它没有神学或神秘的涵义,而是借助“宗教”(religion)一词中“关系”的涵义来表达与“他者”相遇背后的东西(BPW 8)。宗教“宣称与人的关系,不能还原为表象,与权力的施行保持距离,在人的脸中,与无限性结合,于是我们接受这个词的伦理回声及其所有的康德式的回响”(BPw 8)。莱维纳斯一直没有放弃“面对面”关系是一种“宗教”的看法。我们将会看到,它最终还是与“上帝”有关系的。此时,莱维纳斯还没有提出“伦理是第一哲学”的命题,但他已经形成了超越传统第一哲学存在论的思想。在这里他是用“宗教”一词来表达这种超出存在论的意义。

后记

从九八年开始真正瞩目莱维纳斯思想到现在,一晃已经十年了。虽然十年来早已开始其他一些题目的研究,但莱维纳斯始终是我学术研究的一个真正起点,也是我其他研究所围绕的一个焦点。“近代早期政治哲学研究”关注的是莱维纳斯所批判的现代世界的源起,“现代犹太哲学研究”重视的是与莱维纳斯思想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其他犹太哲学家成员。这两个题目是我目前研究的方向,都是由莱维纳斯研究所激发的。如果莱维纳斯算是我学术研究起点的话,那么找到莱维纳斯的道路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记得在本科阶段读书时,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主体性哲学风靡一时,这也算是时代在哲学上的一种表达。对主体的关注,让我隐隐地觉得其中有某些不妥,或者更明确地讲是其中隐含着唯我论的危险,事实上现实也印证了这种危险。于是开始研究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他者”问题,一个与主体相缠绕的哲学概念。当时的学术训练尚浅,从分析哲学的传统尚无法完成对于“他人之心”深层分析,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硕士阶段的学习,那时我完成了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辩证法的论文,这使我对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复杂性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自我在与他者的对立中丰富起来了。这时有一个人物,把理解“他者”问题的视域引向了法国,那就是亚历山大·科耶夫。他的思想使我发现现代法国对于“他者”问题的深邃思考,其中尤以莱维纳斯为甚。对于莱维纳斯,我最初只是但闻其名,不甚了了。

编辑推荐

《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是《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之一的《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分册,内中具体包括了:现象学与他者问题、逃避存在、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德里达的批判及莱维纳斯的转向、莱维纳斯与霍布斯式的个体等内容。 《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面对他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其实是本很好的书。通过这本书可以更多地了解下来维纳斯的哲学观念及形象学的东西。作者对来维纳斯的研究也算深入了,不过总体上看总觉得还欠缺了点什么。商品本身很赞,页面很厚实。
  •   书拿到了,速度还可以,只可惜装订有点差——开胶了不说,书页也有折损,不知是不是运输途中的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