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朱志荣  页数:194  

前言

  经过了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时的30年“断层”之后,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又开始复苏。这是由于台、港金庸、琼瑶等等作家的作品引进后,被大陆的读者读得“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所必然产生的“连锁反应”:读者不禁想起,那些台、港通俗作家的“老祖宗”于几十年前不是生活在大陆上的吗?武侠小说作家,我们曾有过“脍炙人口”的向恺然(平江不肖生)和李寿民(还珠楼主);社会言情小说作家,我们曾有过鼎鼎大名的张恨水。于是“引进热”引发了一场“重印热”。而“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中再度勃兴又为通俗文学的流行推波助澜,许多出版社从“引进热”和“重印热”中看到了、并得到了经济效益。当时,一部精英文学的长篇小说初版仅能印几千册,可是向恺然的《近代侠义英雄传》(某出版社将其改名为《大刀王五、霍元甲侠义英雄传》)却一印就是120万部。“引进热”和“重印热”当然也引起了文学界的注目、甚至惊呼,并且参照国外的研究动态开始重视这一文学的“热点”现象。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阐释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时序上、在源流承传上、在服务对象上、在作用与功能上,均指出了它们与知识精英文学的差异,因此对通俗文学的评价标准,除了与精英文学有某些共同点之外,还应该建构通俗文学自己的是非价值标准。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一、现代通俗文学的历史传统二、现代通俗文学的文化价值三、现代雅俗文学的关系四、现代通俗文学的价值评估第一章 现代通俗文学变迁论第一节 晚清小说的双重准备第二节 现代通俗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第三节 现代通俗文学发展的潮流性特征第二章 现代通俗文学作家论第一节 南派作家论第二节 北派作家论第三节 南派与北派的关系第四节 现代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特点第三章 现代通俗文学主题论第一节 社会言情小说主题的变化第二节 现代通俗文学描写内容的转变第三节 现代通俗文学的多元主题第四章 现代通俗文学技巧论第一节 传统技巧的影响第二节 国外技巧的影响第五章 现代通俗文学读者论第一节 现代通俗文学读者的构成第二节 读者与现代通俗文学的关系第三节 读者对现代通俗文学期刊的影响第四节 读者对通俗作家创作的影响第六章 现代雅俗文学关系论第一节 古代雅俗文学关系溯源第二节 现代雅俗文学关系的变迁第七章 现代通俗文学评价论第一节 新文学家对现代通俗文学的评价第二节 现代通俗作家对通俗文学的评价第三节 对现代通俗文学的综合评估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代通俗文学变迁论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脱胎于中国传统小说,是在民国新的历史背景下,借鉴了西方小说,为着服务于民众、特别是新的都市民众的需求应运而生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的学校体制的形成,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的作家队伍;维新变法人士如梁启超等人对小说地位的推崇,客观上提高了小说的地位;而西方小说的传人在技巧和观念上也对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的进步,时事的变化,新文学家的批评,以及读者消费时尚的变迁,印刷术的进步等,都是促成现代通俗文学的变迁的基本因素。因此,我们探讨现代通俗文学的变迁历程,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多重因素。  第一节 晚清小说的双重准备  在古代文人的眼里,小说创作曾经是末技,很多文人都不愿在小说作品上署上自己的真名,以致许多作品的作者问题成了千古之谜。到了晚清,受西方小说观念的影响,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小说一时间成了人们竞相从事的职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