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三联  作者:林亦修  页数:404  
Tag标签:无  

前言

  温州因为温州模式而闻名中外,成为近三十年来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温州模式发自民间,民间文化铸就了温州人的性格与生活观念,因此,区域的民间文化就值得特别关注。区域民间文化的考察要素众多,而人的因素、地的因素和观念的因素三者之间具有互动性和根本性。从族群的来源、活动和素质考察人的因素,从区域区位、特点、环境考察地的因素,从地方俗神及其传说的形成、内容、意义考察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人。地.神”三位一体的思维框架和温州民间文化的系统话语,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角度切入的模式中形成的。  1996年作者参与梅新林教授《现代文化学》的教材编写,丰富了文化学的理论素养,2000年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温州模式研究》的文化研究,积累了区域文化研究的经验,2001年主持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海洋。移民:“温州模式”的社会文化研究》,于是有了本书的构想。这些学术经历为他撰写本书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书写资料。2006年,他带着书稿提纲和前期成果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访学,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一边听课和阅读,一边做课题,不时地约我讨论他的书稿。他那梳理资料的功夫和思考问题角度之独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学之后,他更多地走向田野,2007年还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温州的国情咨询调查。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  1.人、神互动的研究范式。作者将“温州人”的形成、温州的族群活动与温州区域社会的俗神塑造紧密联系起来,从人的视角观察神的演变,从神的视角观察人的活动和观念。从杨府爷信仰的演进考察温州族群的演进;从陈靖姑信仰考察福建移民的文化影响;从杨文广传说考察北来移民的特点,从而构成本书人神互动研究的三大叙述体系。在地化的人、神互动,使人、地、神成为论述的三个支点,并在不同族群的活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神灵的变迁中考察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融合。人、神互动的研究范式,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温州区域社会的文化特质,也为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途径。  2.温州民间文化精神内核的揭示。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化的内核,它主要蕴涵于信仰传说之中。信仰传说《灵经大传》是温州民间的标志性文化,长期以来,因被误读而缺乏深入的研究。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记录了其演唱仪轨和情境,从温州人文化性格的塑造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加以解读,誉其为温州人的圣经。长期在村落被演唱的《灵经大传》作为温州标志性文化的提出与解读,把握住了温州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也为认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学术视野与支撑。  3.明清东南社会族群活动关系的大胆推测。长期以来,东南社会史研究注重明清时期的海商文化,忽视矿冶文化,尚无学者将矿冶文化和海商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作者以族群的边境运动和山海文化考察明清时期温州的社会形态,从矿乱和海乱的时间衔接、族群衔接,大胆推测其内在关系;从兵和匪的来源揭示徽州、处州、闽南、温州之间的地域和族群关系,可以说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特别的问题。  4.区域移民内在规律的探索。全书由早期族群、汉族前移民、主体移民、增进移民等方面构成“温州人”的概念内含,并以温州区域族群活动的路径探索其规律。从时间的长河里可以发现族群迁徙的回环性,从生存方式上可以发现其空间选择的同一性。回环性和同一性构成区域文化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正是作者考察温州区域文化的基础。  眼光向下的区域文化研究是挖掘区域文化特质的重要路径。本书的面世,必将在温州文化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民俗学学科领域增添了亮色。在民俗学领域,对地方民间历史文化作整体审视的著述极其罕见。因为整体研究需要研究者对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理解,所以,作者充分发挥了温州身份的学术优势。  作者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资料检索细腻、笔力遒劲、充满学术想象力;作者厚积薄发、学术晚成、展示了其宽广的学术前景。本书的研究实践是其学术生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区域民俗文化,打下了令人欣喜的、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林亦修,男,196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民俗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俗研究》、《文化遗产》、《贵州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研究1项、厅级课题研究3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研究1项、省级课题研究2项。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

书籍目录

序(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万建中撰)第一章 绪论一、族群与区域文化二、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三、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四、本书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创新五、本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 温州族群与文化的早期形态第一节 东瓯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成第二节 东瓯的族群迁徙与融合过程第三节 瓯人文化的越化和汉化第四节 瓯越文化与温州人的生存观念第三章 永嘉郡时期汉族前移民族群与文化特征第一节 东瓯故地的开发与社会结构的变迁第二节 族群记忆与温州六朝社会阶层分析第三节 温州水居族群(蛋民)的聚散及其文化影响第四节 温州杨府爷信仰与本土俗神体系的形成和演进第四章 唐末五代温州移民与文化特征第一节 温州唐末五代移民的社会背景第二节 温州唐末五代移民第三节 温州陈靖姑信仰的传播和信仰仪式第四节 《灵经大传》:温州人的圣经第五章 宋元南北移民融合与文化交汇第一节 族群融合:北方移民、福建移民、城乡移民第二节 宋代温州的南北族群与文化交汇第三节 宋代温州的城乡生活第四节 温州的杨家将信仰与杨文广传说第六章 明清温州移民族群的边境运动和山海文化第一节 明清时期温州的倭患和卫所移民及其文化第二节 明代浙南坑冶与处州坑兵第三节 倭寇的来源和明代温州倭患第四节 民壮制及其抗倭文化的民间影响第五节 清初迁复界和山海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第六节 明末清初温州番薯移民及其文化影响第七章 温州模式的社会文化研究一、人地紧张关系和农商文化传统二、制度外生存与合法化保护三、抱团意识与群体边界四、敢为天下先附录:1.温州历代人口统计表2.平阳县宋元移民表3.苍南县宋元移民表4.瑞安市宋元移民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族群与区域文化  “族群”(Ethnic Gronp)一词被用于区分或指认一定的人们共同体,15世纪晚期在西方出现,20世纪30年代成为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差别所使用的重要概念,60年代出现在普通的英语词典里,80年代以来台湾和香港人类学者开始热衷使用此词,并逐渐在大陆学术界流传开来。  中外学者对“族群”的含义理解不一,所作界定达几十种。马戎教授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发现了20多种不同的族群定义,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徐杰舜教授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中罗列了8种。《剑桥百科全书》将族群界定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口的一部分。他们拥有(真实的或构拟的)共同世系、共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共同的文化和体征。”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定义为社会人类学界、特别是台港学者所采用:族群是一些人类的群体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观念。

编辑推荐

  《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作者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资料检索细腻、笔力遒劲、充满学术想象力;作者厚积薄发、学术晚成、展示了其宽广的学术前景。《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的研究实践是其学术生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区域民俗文化,打下了令人欣喜的、坚实的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