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文学图景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作者:李海霞  页数:197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海霞编写的这本《危机下的文学图景》以80年代早期以“现代派”为表征的纯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当时的文学论争、文学理论建设以及文学期刊、文学教育等的运作情况,结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试图全面展现80年代“纯文学”作为一场范式革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
《危机下的文学图景》试图突破近年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割裂的状况,在方法上尝试将文学、思想和历史三方面融合贯通,为此论文在探讨“纯文学”
范式的发生发展时着重关注了四个方面的复杂情况。第一章我们通过对茅盾《夜读偶记》的详细分析,试图为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在理论和事实上的成就与弊端作一全面的呈现,以此为“纯文学”运动在发轫之际就选择
“形式突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去政治化”策略寻找政治上和历史上的合法性。
第二章我们用大量篇幅介绍和分析了当时影响巨大的纯文学刊物《今天》 (1978
~1980)。通过对它的编辑活动和小说创作的分析,我们将会看到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范式,“纯文学”所蕴含的强大的政治行动力。第三章我们回到主流文学界,首先介绍了西方文学在80年代初的翻译和传播情况,然后通过对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以及徐迟“现代派与现代化”理论的分析,呈现“纯文学”理论建设的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在第四章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实绩的展览中,我们选择了王蒙和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此之前,我们先分析了80年代之初围绕
“现代派”的争论,希望透过“台面上”的论争一窥“纯文学”革命的基本样貌,而随着分析的深入我们将会看到,“纯文学”形式革命的意义和“去政治化”
的政治意味发生了意味深长的转变;第五章“文学教育”部分我们关注的是80年代非常重要的一支文学力量——文学青年的创作实践,为此我们选择了当时颇有影响的小说《寻找》,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主流文学观念强大的渗透能力。通过这几部分的分析,80年代的这场轮廓模糊的“纯文学”运动将会得到相对完整的呈现。

作者简介

  李海霞,女,上海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攻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近期当代思想有特别的关注,发表各类相关文章五十余篇。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
导言:范式危机与“纯文学”的发生
一、范式危机与“纯文学”的发生——研究对象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学对“现代派”和形式主义的批判——以茅盾《夜读偶记》为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公式化、概念化”——《夜读偶记》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夜读偶记》对“现代派”的批判
余论 形式、现代主义与纯文学
第二章 世变中文学的先锋运动——兼论《今天》(1978~1980)及其小说创作
第一节 民刊在中国文学体制中的作用——论作为文学“先锋”运动的《今天》
第二节 历史叙事与文学形式——《今天》的小说创作:以万之为例
第三节 “纯文学”的政治行动——再论《今天》的小说创作:北岛·文学标准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的理论突围与“纯文学”的产生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概览
第二节 形式启蒙与“纯文学”观念发轫——论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意义
第三节 文学“现代化”猜想——论徐迟的“社会主义现代派”理论
余论
第四章 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文学“现代派”——兼论王蒙早期的“意识流”小说
第一节 “现代派”及命名的焦虑
第二节 意识流与东方意识流
第三节 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意识流”叙述
第四节 细节·记忆·历史——再论王蒙的创作
余论
第五章 新时期的文学教育策略——关于《寻找》及其续篇的完成
第一节 文学期刊与文学教育
第二节 抽象的理想主义与作为信仰的共产主义
第三节 红卫兵叙事的代际问题与个人化倾向
第四节 续篇: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瓦解
余论
结语
附论一:从劳动者到打工者
附论二:新的科学与人性信条的诞生——对新时期改革文学的新认识
附表一:主要外国文学刊物重要作品一览表
附录一:徐迟创作年谱
附录二:部分影响巨大的“内部读物”(文学部分)
附录三:《今天》诗歌总录
附录四:文学“寻根”论争主要报刊文章编目
附录五:“文化热”问题主要报刊文章编目
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危机下的文学图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文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