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出版时间:2007-09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匈)豪尔吉陶伊  页数:391  译者:节艳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哪种类型的科学家会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怎样被挑选出来的?他们以及他们的获奖研究是否具有一些普遍特征?本书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属性,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诺贝尔奖对科学自身的作用。书中讲述了科学家克服逆境,最终赢得奖项的故事;深刻洞察了获奖者早期生涯中导师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开展获奖研究的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同时还有获奖者对“是什么首先使你决定从事科学事业”这个问题的各种回答。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了许多有关科学、科学家以及创设于100年前的诺贝尔奖的情况——它今天仍然是人们瞩目的话题。

作者简介

豪尔吉陶伊是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的化学教授,还担任着匈牙利科学院在厄特沃什大学的研究教授。他是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的外籍院士以及欧洲学术院的院士。他在厄特沃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匈牙利科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还获得莫斯科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理学荣脊博士学位。他在结构化学领域和与对称性有关的课题方面论述广泛,发表了许多著作。他的书包括《公正的科学》系列作品,收集了他对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访谈。2001年12月,豪尔吉陶伊教授应邀就本书的主题,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了演讲。

书籍目录

对本书的评价内容提要作者简介中文版序序 詹姆斯·D·沃森前言第一章 诺贝尔奖和瑞典第二章 诺贝尔奖和国家政治第三章 何人赢取诺贝尔奖?第四章 发现第五章 克服逆境第六章 是什么把你引向科学?第七章 场所第八章 导师第九章 改变领域和组合领域第十章 造势第十一章 获奖之后还有个人生活吗?第十二章 未获奖者尾声致谢照片说明进一步的读物诺贝尔科学奖得主(1901—2006)

编辑推荐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属性,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诺贝尔奖对科学自身的作用。书中讲述了科学家克服逆境,最终赢得奖项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斯德哥尔摩之路
  •   作者和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物)委员会关系很近,能够获得不少内幕消息。
    此外,作者本身是一个生理学教授,对科学有较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不是门外汉。
    以科研为兴趣并希望有所大成的人,强烈推荐阅读。
    另外,国内有一本书《诺贝尔奖的启示》,我觉得比这本书还要好。
  •   最初是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的资源,就在当当买了,拿到手一看确实不错,有趣味,可惜科研工作之路不可能是坦途啊,更别说通往斯德哥尔摩啦。
  •   真是一本不错的书~!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粗略的翻看了一下就觉得很好了
  •   还没看完,但看的前几十页还不错
  •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像是罗列事例,很杂,原来买这本书是为了激励自己,但看了一些后就看不下去了,总体感觉很差。
  •   书中写的比较全面,不过能把某些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写的具体些就更好了!
  •   挺好书的呀,可以看看的
  •     本书作者是研究结构化学的,发过JACS和Account,是匈牙利科学院的教授,这些身份表明作者在科学领域是不会胡说八道的。因此跟一帮二流记者或者二流作家写的诺奖书不同,这本书写的很专业、很有深度。
      
      一般写诺奖的书是把每位得主的简历复制粘贴到一块,而这本书是分为不同的章节,如“何人赢取诺贝尔奖”“是什么把你引向科学“”场所”“导师”,等等,然后举不同的人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好处是作者可以提出深刻的见解,不足则在于对于外行人来说,难以记住这上百个名字,因此读完本书之后,对每一位得主的生平经历不是很了解,除非你早就对他们的经历和成就有所耳闻了。
  •     【读品】罗豫/文
      
      每年这个时候的诺贝尔奖颁奖季,似乎都要引发诺奖情结深厚的中国媒体广泛关注。文学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平奖时冷时热,经济学奖后来居上,比较尴尬的是剩下的三个科学奖。编辑记者们也明白大众从授奖词的一堆专业术语中,已然没有能力获取信息,但版面还是要做,专题还是要写。就像很多人文知识分子在家用电脑、出门开汽车、钱包里装一打磁卡,一面口口声声说他们离不开的是技术,一面跟着后现代主义大骂科学。
      
      尖端科学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原本就十分微妙。尽管有“神舟”热、“嫦娥”热带来的科普需求,但科普的形式和载体,老实说未必比20年前进步多少。起码在我看来,老百姓接触到的科普知识,不过是从“科学养猪”到“艾滋病的防治”之间的变化罢了。况且,“科学”常被用作意识形态术语。但破除迷信并不等于树立了科学,所谓的科学观深入人心也不意味着用科学说事的人真的知道科学是什么。
      
      科学价值的评定也许远比不上科学本身严格、精确。但在大众对科学早已丧失鉴别力的时代,诺贝尔奖还是勉为其难地成了检验科学研究价值的一枚权威图章。所以,《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虽是由一位科学工作者讲述的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三个诺贝尔科学奖项背后的故事,但如果仅仅当作向科学家学习的励志书,恐怕就小看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故事的主要背景当然是瑞典。如果没有诺贝尔奖,“隅居北欧一个黑暗角落的小小瑞典,将会失去与世界科学事物所保持的独特接触。”诺贝尔立好遗嘱时,瑞典国王本人都希望他将奖金授予者限定为瑞典人。一百多年间,瑞典从这个奖项中间接获得的各种财富,更反衬了当时瑞典人的鼠目寸光。如今,每年都有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到瑞典,试图将自己的成就介绍给有提名资格的人。
      
      虽然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诺奖在全世界范围内也着实风光了一个世纪。不过诺奖却是受到过知名人士的抵制,比如萨特就曾拒受诺奖。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斯德哥尔摩,读者不仅不会被光芒灼伤双眼,反而可以看到幕后一些诡谲有趣的地方。
      
      诺贝尔的财富主要源自炸药,诺贝尔奖章的背面却颇为反讽地印着这样一句话:“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依靠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智慧生活更见充实。”
      
      “诺贝尔奖没打算挑选出最伟大的科学家、最伟大的智慧,他希望挑选出的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但诺奖会不会给人类尤其是获奖者带来“贡献”却又另说。1954年生理学医学奖得主罗宾斯获奖前是一位儿科医师,但自获奖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接到过一个要他会诊的请求。“获得诺贝尔奖,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对于已经到达斯德哥尔摩的科学家而言,今后的路却变窄了。“既然已经到那儿了,我为什么还要继续走?”科学家们得奖后很难再付出同样的努力。
      
      诺贝尔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国际社会喜欢争论的话题。诺奖评委们自然努力避免制造话柄,获诺奖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潇洒直率也颇为可爱。共产党员J·D·贝尔纳在伦敦伯贝克学院物理系主持晶体学的实验室。当有人问他是否以共产主义路线运作该实验室时,“他回答说他的实验室最多只是封建主义制度:他的同事们花一半时间来耕老板的地。另一半时间他们才培育自己的小块土地。”
      
      当然,身为科学家的作者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十分老实,资料详实客观,探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成长之路后,还极为可爱的给“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问题下了一个长长的结论。不过这个结论中也有似乎专为中国人而提的一点:“从事科学工作的目标直指诺贝尔奖,特别是从科学生涯的早期就这样做是徒劳的,也达不到目的。相反,科学家的目标应该指向提出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理解各种现象,并且应该为这样做能搞出答案或者得出意外结果而开心。”对一个民族而言,培养有真正科学精神的一代比拿一个诺贝尔科学奖更有意义。毕竟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并不等同于通往真理之路。
      
  •   先解决论文至上的评价体系,并改变困厄学术灵魂,逼着学术精英出走或者自戕的体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