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 (1916-1955)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德] 玻恩 (xBorn.M.),[美] 爱因斯坦 (Einstein.A.)  页数:286  译者:范岱年  
Tag标签:无  

前言

自爱因斯坦(1879-1955)和玻恩(1882-1970)那非凡的书信集出版以来,新一代的科学家已经成长起来了。玻恩和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富创新精神和多产的两位科学家,很久以前就进入了受人尊敬的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的万神殿。这本书信集于1969年出了德文的第一版。这一版包含了玻恩-爱因斯坦的通信,玻恩在20世纪60年代末写的评述,玻恩杰出的学生、物理学家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写的序,以及英国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写的动人的前言。

内容概要

本书为马克斯·玻恩和海德维希·玻恩同爱因斯坦在1916—1955年间来往书信集的新版,由伊雷妮·玻恩译成英文,海森伯作序,罗素撰写前言,古斯塔夫·玻恩、布赫瓦尔德和索恩提供了新的资料。    爱因斯坦和玻恩都是物理学的伟人,也是真挚的朋友。他们的通信时间跨度达40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在书信中,他们就量子论进行争论,赞赏贝多芬的超凡的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奏(当他们相聚时一起演奏),也谈他们的家庭琐事。同样重要的是,这两位伟人都同情欧洲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并讨论了他们在当代动乱的政治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在1971年首次由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它具有历史的魅力。在世界庆祝相对论诞生100年之际,它仍然是热门话题:科学家继续在为量子物理学而奋斗,他们在战时的作用,以及公众的误解。照罗素的话来说:“他们两人都很卓越和谦虚,而且无所畏惧地说出他们认为该说的话。在一个平庸和道德沦丧的时代,他们的生命闪现出一种强烈的美。这些已多少从他们的书信中反映出来,世界将因为这本书信集的出版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克斯·玻恩(Max Born) (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译者:范岱年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1970),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54年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纳粹迫使其流亡英国之前,玻恩在德国布雷斯劳大学和格丁根大学执教,到英国后先后任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授。他曾和泡利、海森伯、费米、狄拉克、拉曼和奥本海默等人共事,还时常就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撰文和演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德裔美籍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近代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曾在德国、瑞士和美国工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持直言不讳的态度。虽然他是相对论之父,也是量子论的重要构建者,但他总能抽出时间从事与其关系密切的政治活动。

书籍目录

对本书的评价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新版说明新版序言前言序原初的致谢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参考书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碰巧,他和我一样,都受了凉。这使我们不能参加在同一个寒冷大厅举行的晚宴,我们就在一个小房间里用餐,那里的炉火至少给人一点儿温暖的幻觉。我记得,几乎自始至终都是他在谈话,主要是谈他在柏林主持的一次德国与大不列颠间关于停止海军军备竞赛的商谈(称之为霍尔丹使命)。商谈由于铁毕子(von Tirpitz)。和德皇的顽固态度而失败,对此,霍尔丹作了生动的描述。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样的条约本来完全可以制止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欧洲的历史进程就会截然不同了。至于微扰论:天文学家通常用简单的、被很好地证明了的方法,而不太关注庞加莱系统地作出的巨大发展。但是原子中的电子轨道理论涉及的微扰问题使得这种普遍的严格理论成为必不可少的了。我们因此而学习这种微扰论,就像尼尔斯·玻尔在哥本哈根所做的那样,他把这作为解释元素周期体系的基础。可是,海森伯和我却有不同的目的。我们有理由怀疑,玻尔巧妙地但又基本上难以理解地将量子法则与经典力学相结合是否正确。因此我们想对氦原子(核与两个电子)的二体问题作彻底的计算,因而需要用庞加莱的严格近似方法。结果完全是否定的,这导致我们最终放弃了经典力学,而建立起一种新的量子力学。关于爱因斯坦试图统一他的引力理论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新研究的传言被证明是真实的。当时,他沿着这些路线开始了他的时常反复的(尽管是无效的)发展统一场论的尝试。

后记

这部书信集收录了爱因斯坦和玻恩夫妇40年内一百多封通信,这40年历经了从一次大战后期的德国到希特勒上台(1916-1933)、从希特勒执政到二次大战结束(1933-1945)、从冷战开始到爱因斯坦逝世(1945-1955)三个时期。玻恩在1965年编辑了这本书信集,并在绝大部分书信的后面写了评述,介绍该信的历史背景和有关细节。此书德文版在1969年出版,上有罗素(1872——1970)写的前言和海森伯(1901-1976)写的序。玻恩的女儿伊雷妮翻译的英文版在1971年出版。本次出版的中译本是根据2005年出版的英译本翻译的,前面增加了玻恩的儿子古斯塔夫写的“新版说明”和物理学史家布赫瓦尔德(现任《爱因斯坦全集》的主编)和物理学家索恩合作撰写的序言。我翻译时也参照了1991年出版的德文版。

媒体关注与评论

20世纪物理学两位伟大而又微妙的人物之间这本引人人胜的书信集,为历史上一个独特时期的精神特质,也为这些非凡个人的思想,提供了一种绝妙的洞见。 ——罗杰·彭罗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每个偶像的光环下都隐身了一个真实的“人”。这本与马克斯·玻恩的书信集,展现出一个作为真实的“人”的爱因斯坦——思想丰富、勤奋和睿智,描绘了当他与20世纪早期的科学动荡和社会动荡搏斗时命运的起起落落。这本书对历史学家来说是无价之宝,对各个学科的学者来说也都会是引人人胜的读本。 ——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教授,《如何建造时间机器》作者 这些书信展示了一种动人的亲密友谊、机智、博学和人性。它们揭示了两颗伟大心灵在一个深刻的文化和政治剧变时期,面对学术和公众生活中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如何对待革命性的思想。这些书信是他们那个时代,也是所有时代的鲜活记忆。 ——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博士,英国《自然》杂志主编

编辑推荐

《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1916-1955):动荡时代的友谊、政治和物理学》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 (1916-1955)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翻译还好,内容丰富
  •   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信件。对爱因斯坦不感兴趣的人也就没必要看,喜欢爱因斯坦的人看看还是颇为不错的。
  •   作者和译者都是名家,书还没到手,但肯定错不了,先赞一个!
  •   这些信似乎有点“古老”,但读起来挺有意思,可以从一个小侧面了解上世纪物理学的进程。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惊人洞察力依稀可以感觉到。对爱好科学并愿意了解科学原貌的读者,是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书。当然,读原版更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