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天籁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漫萍,白玲  页数:237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走近昆虫音乐家    欣闻《都市的天籁》一书即将付梓出版,堪足称贺。    现代都市人来去匆匆,已无心感受四季轮回,更无暇聆听自然界的天籁之音。《都市的天籁》以中国家喻户晓的鸣虫为载体,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条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和聆听天籁之音的捷径。该书是上海科技馆昆虫学专业人员多年野外考察调研成果的集成,是鸣虫项目组科研成果的科普化,是为了更好地向公众进行传播的有益探索,值得支持与推广。    《都市的天籁》的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昆虫音乐家的独特魅力,通过对都市中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的鸣虫、鸣声及其相关习性以及市场常见鸣虫的趣味介绍,使读者可以欣赏到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了解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同时,作者对中国的鸣虫文化作了温馨的介绍,读者可感悟到鸣虫与人、自然与城市的共生关系及城市化对鸣虫自然栖境的影响。全书图文并茂,清晰的图片源于野外的实景拍摄,优美的文字则是自然环境对都市人文化修养影响的真实写照,兼顾了内容的科学严谨和文笔的生动有趣,我很高兴他们做到了。与本书配套的还有手册和光盘,它们为读者在不同环境中聆听都市的天籁提供了方便,尤其是为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年轻父母们增添了一种享受慢生活的简单方式。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1年起,对全市30多个科普项目进行了资助,其中《都市的天籁》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受到专家一致好评而获得资助。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该书的出版,目的在于鼓励研究人员将研究成果科普化,进一步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科普创作的光辉事业。我衷心希望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科研成果科普化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也相信随着本书的出版,会有更多更好的科普著作问世,为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左焕琛    2011年12月

内容概要

刘漫萍、白玲编写的《都市的天籁》以中国家喻户晓的鸣虫为载体,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条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和聆听天籁之音的捷径。《都市的天籁》是上海科技馆昆虫学专业人员多年野外考察调研成果的集成,是鸣虫项目组科研成果的科普化,是为了更好地向公众进行传播的有益探索,值得支持与推广。

作者简介

刘漫萍,南京农业大学昆虫专业理学硕士,鸣虫课题组成员,就职于上海科技馆收藏研究部,多年来一直从事上海城市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工作及与昆虫、蜘蛛、螨类等节肢动物相关的科普传播工作,曾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

书籍目录

序一  走近昆虫音乐家
序二 野趣就在身边
野趣弥漫的都市
池塘春晓
唱响夏日
聆听秋色
喧嚣中的宁静
亘古咏唱的情歌
草蜢歌手
冷月墙阴下的隐士
草际间的吟游诗人
树蒿间的乐手
奇妙的乐器
祖传的乐谱
灵敏的耳朵
蟋蟀先生,今天几度
寻找天籁
不再寂静的社区
外公的小院
绿野虫踪
坊间淘虫
斑驳的记忆
似水流年
胡同里的虫声
弄堂里的角斗场
蟋蟀罐的故事
皇冠下的蟋蟀
人虫情未了
蟋蟀五德
同唱一首蟋蟀之歌
薤露之曲
留住秋天的蛉声
冬日,与虫同行
逝去的天籁
留住荒野
城市,生命共同的家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与鸣虫相关的网址
后记

章节摘录

午后的急雨将榴花打落了一地,红艳艳的花朵落在院中碧绿的草地上,大雨将院中的树洗得青翠欲滴,熟透了的枇杷和着雨声劈啪掉落,黄澄澄的果实滚落了一地。桑椹掉在路边的地砖上,摔碎的桑椹留下一片片深紫色的污渍。夏日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就云收雨歇。天一放晴,小院里就热闹起来,蜘蛛忙着准备织补工作,蚱蝉爬到桑树上扯着嗓子高叫,它刚蜕去了一身的泥壳,舒展开透明的翅膀,此刻正纵情享受属于它的夏日时光。那挂在篱笆上小竹笼里的蝈蝈——叫哥哥,也开始继续它被雷声打断了的清唱。这只蝈蝈是从花鸟市场上买来的,拿回来后就挂在避雨的阳台上,每天只喂些毛豆和丝瓜花。尽职的它终日不停地歌唱,即使是大雨也不能阻止它纵情歌唱的热情,只是霹雳声让它暂时收拢了展开的双翅,歇了一会儿。雨刚住,这不,它又亮开“嗓子”开始了歌唱,与蚱蝉的声音一唱一和,奇妙的旋律充满了整个小院。    每到夏日,都会从不同楼宇的小院传来蝈蛔的叫声,有好些人家的窗前都悬挂着养蝈蝈的篾笼,密密的蔷薇篱笆也隔不断它的声音,老远就能听到它欢快的叫声,极富有感染力。英国的大诗人济慈曾对它赞美道:“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躲进了树阴,却有个声音在草地边、树篱间飘荡不止;那是蝈蝈在领唱,在奢华的夏日,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就在草叶下享受片刻的闲适。”蝈蝈就这么不知疲倦地振翅鼓腹,终日高歌,给夏日的小院注入了一丝鲜活的生命力,那独特的声音更成了夏日的一景,和着夏日的炎热一起收到了记忆深处。    一般,夏至一过,便能出现这夏日一景了,这时节正是野生蝈蝈上市的时候。与人工繁殖的蝈蝈不同,野生蝈蝈价格便宜,十元到十五元就能买一只相当不错的蝈蝈。这时间几乎所有的花鸟市场都能看到成串悬挂在篾笼里的蝈蝈,将原本偶尔只有画眉和八哥叫声的花鸟市场渲染得热闹无比。数百只蝈蝈的大合唱响成一片,气温也随之升高了不少,为这原本就十分炎热的夏日似又添了一把火,然而对天天待在恒温楼宇内的白领们来说,这确是久违的乡音。    原本安静的花鸟市场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蝈蝈摊前更是人头攒动,顾客盈门。来买虫的有耄耋之年的老翁,也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偶然会有时髦的都市白领,还有那系着红领巾的三五成群的少年们。一般人只是象征性地挑上一两只,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就喜滋滋地提着虫笼离开了,但也有那么一两个痴迷的发烧虫友,他们往往为了挑上一两只叫得好听的蝈蝈,几乎每天都在虫市耗上大半天。如果没有挑到合适的,还会留下电话,殷殷叮咛摊主来新货时不要忘了通知一声,那样子别提有多认真了。    在夏季的超市旁、菜市口、小学校,甚至是居民小区边上,常常能见到自行车上挂满篾笼的虫贩们的身影。蝈蝈高昂的叫声则成了小贩们的活广告。“蝈蝈便宜了,五元一只,声音不好、不叫不要钱!”小贩时不时大声吆喝,在一片蝈蝈的叫声中,小贩的吆喝声被淹没在这夏日的狂歌之中。这时候,喜欢呜虫的孩子、大人会纷纷围上去,挑上一两只蝈蝈回去挂在阳台上。有的茶馆为了营造野趣,常常会在精致的馆舍里养一两只蝈蝈。蝈蝈的叫声,伴着袅袅升起的茶香,满室弥散着一种原野的气息,竟营造出其他音乐难以企及的意境,为火热的7月注入了一丝雅韵。    在这样的夏日,不妨花十来元钱买一只蝈蝈,别看只有十来块钱,可它叫起来一点也不偷懒,常常叫一整天都不歇息。休息日即使一个人呆在家里,有了它的陪伴,心里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欢欣。静静坐在窗前,聆听院中欢快的蝈蝈叫声,与知了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鸣声,给这都市里的小院带来了一丝别样的气息,充满了自然的韵味,让都市人整日绷紧的神经得以舒缓,洗涤心中的疲惫,享受那渗人心灵的宁静。    P19-23

后记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作为一个博物馆从事昆虫研究的专业人员,参加鸣虫课题组历时近十年的野外工作和民俗社会调研的一个小结。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这本书之所以能成文出版,首先要感谢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资助,感谢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女士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感谢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在撰写过程中对本书给予的持续关心,尤其要感谢的是本书的科学顾问——直翅目昆虫分类学者和鸣虫课题的主持人金杏宝研究员,在成书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她的精心指导,且亲自不厌其烦地修改。同时还要感谢植物分类学家秦祥望研究员对上海常见植物分类的鉴定,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东教授提供的古生物昆虫化石图片及复原图,感谢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馆长殷海生副研究员提供的关于鸣虫分类的帮助。感谢幼儿教育专家刘武惠女士为本书的内容布局和排版所提供的宝贵建议,感谢鸣虫课题组成员司强先生的支持和图片作者王云刚先生对本书的积极配合,感谢鸣虫爱好者陆志华先生为本书野外鸣虫调查提供的帮助,感谢李爽乐同学为本书所配的插图,感谢计算机专家祝若川先生协助处理本书的音频文件,感谢万红高级工程师、张斌盛博士、杨悦小姐、竺大镛高级工艺美术师、张云飞博士、夏建宏先生等上海科技馆的各位领导、同仁在写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关心和鼓励,最后感谢我的家人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刘漫萍    2011年冬

编辑推荐

刘漫萍、白玲编写的《都市的天籁》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昆虫音乐家的独特魅力,通过对都市中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的鸣虫、鸣声及其相关习性以及市场常见鸣虫的趣味介绍,使读者可以欣赏到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了解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同时,作者对中国的鸣虫文化作了温馨的介绍,读者可感悟到鸣虫与人、自然与城市的共生关系及城市化对鸣虫自然栖境的影响。全书图文并茂,清晰的图片源于野外的实景拍摄,优美的文字则是自然环境对都市人文化修养影响的真实写照,兼顾了内容的科学严谨和文笔的生动有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都市的天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除了专业的严谨,精美的图片,居然还有对诗经《七月》的全面诠释...虽然已经朋友美誉有加的推荐,拿到手里仍然觉得喜出望外的好。
  •   本书讲述了鸣虫、生活习性、鸣虫文化。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图,图文并茂,还附带了光盘,可见作者很下功夫。本书由专业人员执笔,是很好的一本科普书。
  •   鸣虫文化,文笔优美,图片精美。太值了,厚厚的一本几百副精美图片,卖这么便宜。。
  •     对上海附近鸣虫的科普性介绍,铜版纸彩图,图不错,鸣虫品种甚全,介绍也比较严谨,甚至还有各种鸣虫的音轨。
      
      附带虫鸣声光盘和一本小图鉴,那真是我见到的最小的图鉴了,不过这个点子很好。
      
      作为了解各种鸣虫的入门书是尽够了。
      
      缺点是作者看来自己不玩虫,文字里缺少王世襄那种对虫的情感和骄傲,是以扣一星。
      
      
  •   封面设计抄袭《微观世界》。不过,反正中国的平面设计都很雷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