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作者:石灵云  页数:170  
Tag标签:无  

前言

历经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现实,中华文明浴火重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乐观的预言认为20年后的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但即使在这种高速增长和乐观预期的氛围中,更需要认真思考和审视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虽然我们离开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架已经是如此之远,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一种新的我们不太熟悉的经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又在许多方面模糊不清。改革的实践与问题对既有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从改革伊始,经济学界就存在着争论与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来看,是改革的实践在检验理论的生命力,而不是相反,抱残守缺与盲目崇拜都不足取。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长期受到前苏联和斯大林影响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和内容已经严重落后于改革的实践,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无法简单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范式来解释的现象。在新的历史背景与发展阶段,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需要以新的参照系和新的视野来审视改革问题,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明辨改革的成败得失,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提炼改革的大思路。目前最为关键和迫切的问题是重新审视关系到中国社会繁荣与和谐发展的制度层面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来透视中国的经济问题,至今仍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改革为制度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与丰富的素材,已成为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大金矿。

内容概要

  产业集聚能带来较强的持续竞争力,是一种思考国家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新路径,而外部经济是创造和保持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源泉。与此同时,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强。《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出发,对地区经济增长源泉提供一个产业外部性的全新解释。《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基本结论是,比较优势仍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前提,且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一旦在特定区域形成集聚,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会促进这种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时,产业内集聚和关联产业集聚也都对行业劳动生产率生产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作者简介

石灵云,女,1978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2008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已在《管理世界》、《产业经济研究》、《浙江社会科学》、《南方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1.1 研究动机和背景1.2 结构安排1.3 研究方案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思路1.3.3 研究方法和手段1.4 可能的创新1.5 不足之处第2章 文献综述2.1 引言2.2 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2.2.1 产业集聚的概念和内涵2.2.2 集聚经济的定义和分类2.2.3 外部经济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综述2.3.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2.3.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2.3.3 区位-贸易理论2.3.4 波特的竞争理论2.4 外部经济的微观基础2.4.1 共享2.4.2 匹配2.4.3 学习2.5 产业集聚相关实证文献综述2.5.1 产业集聚的存在性检验2.5.2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相关实证研究2.5.3 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2.6 小结第3章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3.1 引言3.2 第一代——产业地理集中的测度3.3 第二代——产业地理集聚的测度3.4 第三代一基于距离的产业集聚测度3.5 小结第4章 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的数据描述4.1 引言4.2 行业水平和空间区域单位的确定4.2.1 行业的确定4.2.2 空间区域单元的确定4.3 基于二位数行业集聚水平的测度4.3.1 时间维度4.3.2 产业维度4.3.3 从空间维度看4.4 基于四位数行业集聚水平的测度——γEG系数4.4.1 中国不同行业水平和区域范围的产业集聚变动分析4.4.2 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集聚程度分析4.4.3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产业类型分析4.5 中国制造业行业区域共同集聚水平(γcj系数)4.5.1 中国制造业行业区域共同集聚变动趋势4.5.2 中国行业区域共同集聚和集聚结构的行业分析4.6 小结第5章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5.1 引言5.2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5.3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研究的指标设计5.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5.4.1 数据来源5.4.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5.5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5.5.1 基本模型的设定5.5.2 计量方法5.5.3 实证结果及解释5.6 结论第6章 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6.1 引言6.2 外部经济的分析框架6.2.1 理论认识上的分歧6.2.2 实证研究结果上的分歧6.3 模型设定6.3.1 基本模型6.3.2 实证模型6.4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6.4.1 数据来源6.4.2 变量说明6.5 实证分析6.5.1 计量方法6.5.2 实证结果及解释6.6 小结第7章 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7.1 引言7.2 实证模型设定7.3 数据说明和变量说明7.3.1 数据说明7.3.2 变量的补充说明7.4 实证分析7.4.1 内生性问题7.4.2 动态外部性7.4.3 实证结果及解释7.5 小结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8.1 本书的主要结论8.2 政策含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2.3.4 波特的竞争理论与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重点关注产业内部的关联与合作不同,迈克尔·波特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获得的根本途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而产业集聚或产业群则为企业实现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竞争环境。实际上,波特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聚。波特把企业的集群现象称为企业簇群,他指出:“所谓簇群就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也就是说,企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柔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企业集群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波特认为,产业群一般通过三种形式影响竞争:一是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企业的生产效率来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促进新业务的形成,鼓励新企业的产生,扩展并强化产业群本身来影响竞争。在企业群内,新的市场机会或新的业务需求容易被发现,新进入者面临的风险较小,资金、专业人员、技术、中间投入品、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也相对完善。新业务一旦形成,就会使企业群内所有相关成员获益,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强化企业群。因此,产业群可以说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外部环境的具体体现。综合上述各种关于产业集聚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表2-2。每种理论对产业集聚的解释不尽相同。除传统贸易理论之外,其他的理论都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马歇尔更是完全从外部规模经济这一视角来阐释产业集聚机制。韦伯除了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以外,认为不同地区其劳动力成本和企业运输成本以及内部规模经济在产业集聚中也产生重要作用。新贸易理论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在内,如“先天优势”、区域政策、基础设施等,区域政策因素开始纳入人们的视线。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修改基础上完成的。看到书稿,又让我想起在上海求学的日子,心中感慨万千。2003年,我从杭州来到上海,在上海大学师从范剑勇博士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范老师当时刚从复旦毕业不久,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上已经有所成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快我就加入了范老师的研究团队参与产业集聚相关课题的研究。无疑,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是令人兴奋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产业集群、地区差异、产业分工、经济增长等无不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年后,我有幸考入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师从殷醒民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殷老师是产业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我选定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相结合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工作是艰辛的,从论文设计、行文逻辑都颇费心思,尤其是论文更趋向实证研究r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更是耗费了大量精力。聊以自慰的是,最终还是达到了研究预期。回想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七年时间,是与许多师长、同学、同事一起走过,离不开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挚热情的鼓励。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殷醒民教授,读博期间,每在学习或研究中感到滞重胶着时,殷老师总会及时地给予点拨、鼓励,但从不强加于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多话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其感悟,所以能给予我更多教益和启发,值得也需要反复回味、再三琢磨。同时还要感谢论文的指导老师俞忠英教授、张军教授和袁志刚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陆铭博士、张晏博士、王永钦博士以及同窗好友刘修岩博士、张翼飞博士、张蕾博士、贺小海博士等,他们或者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或者在论文的评审和答辩过程中,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有价值的意见。

编辑推荐

《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产业聚集、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