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3年03月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作者:姜南场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主持编写这套丛书,既不是单纯地研究国民党,也不是单纯地研究共产党,而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70余年的国共两党关系;既不是单纯地研究台湾,也不是单纯地研究祖国大陆,而是侧重研究40余年的海峡两岸关系。总之,我们的着眼点是从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不同的侧面研究“两个关系”问题,既从纵的方面开展“两个关系”史的研究,又从横的方面开展“两个关系”论的研究,以论为主,史论结合。丛书初定20本,每本25-30万字。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努力揭示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发展的规律,力争做到体系科学,内容丰富,观点正确,资料可靠,语言畅达,融科学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体。
书籍目录
前言一 二元政治体制的建立(一)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仇恨与反抗(二)地主士绅阶级对地方自治的呼求(三)“台独”极端运动的滥觞(四)党内自由派的“异议声音”(五)共产党在台湾的革命活动(六)建立二元政治体制(七)二元政治体制的构成(八)二元政治体制的双重作用二 两岸关系的对抗与隔绝(一)“反共复国”政策的确立(二)军事上的顽抗(三)求取美援(四)政治上拒和(五)两岸关系的和缓(六)“反共复国”政策与两岸关系三 政治转型的开启(一)党外运动的兴起(二)社会运动的勃兴(三)学者议政风潮(四)中小资产阶级支持党外运动(五)大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当局(六)从能量补充到争取民心(七)有限改革的困境与转型选择四 两岸关系的二元格局(一)台湾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二)知识分子两岸关系的主张与分歧(三)工商企业界要求开放两岸经贸关系(四)党外对两岸关系的双重主张(五)国民党当局两岸关系政策的调整(六)海外“台独”运动(七)二元格局的形成五 “法统”危机与“宪政改革"(一)民进党争取上台执政(二)社会运动掀起“宪改”风潮(三)知识分子关注“民主政治”(四)国民党裂变与“法统改造”(五)政治合力下的“宪政改革”(六)“国是会议”六 台湾解严后的两岸关系(一)台湾民众的心态(二)台商的积极面与消极面(三)知识分子中重新定位两岸关系的主张(四)民进党的“台独”走向(五)“台独”在岛内的泛起……七 民主运动的消退与蜕变八 90年代两岸关系的变动
章节摘录
一 二元政治体制的建立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彻底失败后退入台湾。作为与中共长期争夺中国领导权的政党,退守台湾后的国民党并不甘心在大陆的失败,一方面顽固抗拒中共对台的强大政治、军事攻势,以求生存;另一方面,一直企盼复辟大陆,重新统治中国。但是国民党在大陆遭到彻底失败退入台湾后,实质上,已经退缩为一种地方性政治力量。在此情况下,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就不可能再简单地取决于国民党自身,而是取决于国民党与岛内其他力量的互动结果。也就是说,国民党在与岛内其他力量的互动中,愈是有优势,那么它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就愈有决策权;反之,愈是在岛内互动中失去优势,则愈是在与祖国大陆方面的互动中受到岛内其他力量的制约。显然,国民党退台后,要想与中共长期对抗,就必须在与岛内各种力量的互动中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巩固自己在岛内的统治,获得岛内其他力量的某种认同和支持。然而退台后的国民党在这方面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并迫使国民党在台湾建立起一种不同于大陆时期的完全专制的二元政治体制。 (一)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仇恨与反抗 1949年国民党退台后,在岛内遇到的最大危机是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仇恨和排斥。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民党不仅在岛内站不住脚,而且根本谈不上与中共隔海对抗。 这里要指出,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在日本占据统治台湾时期(简称日据时期),他们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期盼回归祖国,与日本统治者展开了长期英勇的斗争。1937年11月,当淞沪战争激烈进行时,台湾700余名矿工在宜兰起义,与日本军警展开了激烈搏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