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百话

出版时间:2004-4-1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作者:黄文达  页数:3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从主流到非主流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电影、从欧美到亚洲、从艺术、技术、文化、经济到性、暴力、商业性及对世界电影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数千位名导演等论题均有叙述和论及。行文深入浅出,涉笔城趣,是有较高的可读性。且书中还有数十幅较为罕见的电影剧照,使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这不是一本有关电影及明星的趣闻逸事的闲书,而是基于深厚的理论学养,对电影史涉及的方方面面作出独特的叙述和表达,且行文深入浅出、涉笔成趣,故有相当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卷首语序1.会动的影像2.何为“勒潘斯之谜”3.慕布里奇的“奔马”4.卢米埃尔兄弟的功绩5.为什么爱迪生不算电影的发明人6.梅里埃的成败得失7.波特和“平行剪辑”8.武装暴力片的开山之作——《火车大劫案》9.走出杂耍之圈10.格里菲斯:使电影成为艺术11.《党同伐异》:格里菲斯的回答12.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13.卓别林:永远的流浪汉14.多侧面的“流浪汉”15.好莱坞的由来16.好莱坞的明星制17.评价不一的《乱世佳人》18.费雅德的“美学影片”19.第一部艺术电影20.早期电影音乐的作用和发展21 .好莱坞电影音乐模式的确立 22. 走向成熟的好莱坞电影音乐23. 早期的中国电影24. 新中国电影与第三代导演25. 17年的电影26. 中国的第四代导演27. 中国的第五代导演28. 90年代中国电影的走向29. 龙行天下303 侯孝贤:少年已识愁滋味31. 中国女星之路32. 欧洲先锋派电影33.《卡里加里博士》与德国表现主义34.《最卑贱的人》与“室内剧”35.“街头”电影与新客观现实主义36. 法国印象派电影37. 达达主义38. 《一条安达鲁狗》和超现实主义39.维尔托夫与“电影眼睛派”40.库里肖夫和苏联学派……

章节摘录

书摘    格里菲斯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你能拍摄思想。”全片是一个象征,而基督故事是核心,是主题,也是隐喻。对格里菲斯这样一个深受西方文明浸染的人来说,基督精神既是神性的体现,也是人性的展现。这可以从前两个故事显示出来。因此,基督的历史是人类命运的缩影,也是人类凤凰涅磐的象征。其他三个故事则是基督故事的“变奏”。巴比伦故事发生在前基督教文明时期,人类尚处在野性未驯的蒙昧状态下,战争与自相残杀构成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法国故事是中世纪王权政治意志对自由意志的扼杀,表现为对异教徒的迫害。而现代故事以获救结尾,则体现了法制的胜利,宽容精神的胜利,表明了人类的进步。影片最后,监狱变成了草地,变成了孩子嬉戏妁乐园。这是格里菲斯非常突出的一个风格:象征。影片另一个突出的象征手法就是在四个故事切换时,反复出现一个摇摇篮的母亲,同时打出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今天如同昨天,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忧乐悲欢。”以此来暗示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看,影片力图体现对人类命运、历史走向、人性本质的严肃思考。    这部影片无疑是当时艺术和思想上的集大成者,正如希区柯克后来所说的,其影响惠及所有的后人。但是,这部高达200万美元的投入的影片,却以失败告终,使他终生为其还债。总结其经验教训,似乎有两点特别值得记取。其一:四条情节线交错并行发展,在当时的观众看来,简直如在云里雾里,即使今天对专业人士来说,也很难接受。而这是与电影的大众化本性相背离的,这是一大教训。其二:影片提出的人性问题是严肃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课题。涉及到社会、历史、宗教、个人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而影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仅仅停留在“爱与仇恨”、“宽容与不宽容”这些层面上,并没有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步深人,而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重复同一层面的问题。而事实上,他更多的是在场面的激烈、画面的感染力度这些层面上下功夫。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样不可能有思想的深度,反而使主题变得混乱、模糊,自然也很难达到他自己的期望。人们没有要求他要在一部影片中达到怎样的高度,问题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一部影片到底能否承载如此庞大的思想容量?可以说,影片在票房上的失败,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人们对电影的本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而就他个人来讲,也有一个是否有能力把握这一主题的问题。这是一个思想的侏儒与艺术的巨人之间的矛盾。    1908年11月17日,巴黎上映了一部名叫《吉斯公爵的被刺》的影片。影片表现的是亨利三世国王策划刺杀吉斯公爵的一段史实,这段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对观众来说,即使不通过语言,也没有理解的障碍,却由此激发观众的激情。这部在今天看来过于夸张的15分钟的影片,在当时引起丁巴黎极大的轰动,并一时风靡欧洲。人们把它看作是“电影史上成为一部划时代的重要作品”,一位评论家认为是1895年以来最重要的电影事件,成为电影由杂耍向艺术过渡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探究这部影片拍摄的背景。    1908年,巴黎金融家拉菲特兄弟创办了一个小型的制片公司“艺术影片公司”,他们认为要提升电影的地位,必须去掉镍币影院里放映的那些影片的“下三烂”的低级趣味,从而把对舞台艺术情有独钟的中产阶级、知识精英吸引到电影院中去。因此,他们心目中的艺术目标就是舞台艺术。拉菲特兄弟邀请了当时法国最著名的作家创作新的剧本,《吉斯公爵的被刺》就是由亨利·拉夫坦编剧,法兰西喜剧院的勒·巴尔吉和卡尔梅特导演,圣·桑专题作曲,演员也全部由法兰西喜剧院的演员担任。他们的精心创作使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对电影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在以往的影片中,演员的地位是极低的,他们在影片中出现时是一些无姓无名的人物,人们最多只能用影片人物或一些浑名称呼他们。而这次,名作家、名导演、名演员、名作曲担纲上场,不但提高了影片的档次和品味,而且将演员的地位作用明显地突现了出来。从而开创了明星制的先河,萨杜尔说:“1912年后美国也应用了它的做法,楚柯尔从巴黎吸取了‘在著名的戏剧中用著名的演员’这一公式,从而为以后好莱坞的霸权奠定了基础。”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剧本对影片的重要性,因此,向莎士比亚、雨果、歌德、仲马父子、狄更斯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中寻找高尚的题材和富丽的场面,将他们的作品搬上银幕成为一时风尚。这一创作传统沿袭至今,成了电影创作成功的一大法宝。而这部影片第一次采用了由圣·桑专门作曲的伴奏音乐,更是将电影请进了专业的剧场。我们知道先前的电影音乐是由钢琴师即兴伴奏的,而圣·桑作的伴奏曲包括序曲和为其中五个场面编配的五段音乐,每一段都配合影片的剧情。由于乐曲需要由专业的乐队演奏,因此影片必需在专门的配有乐池的剧场放映,这样集市凉棚、街头咖啡馆就不适应了。同时,设备齐全、装饰华丽的剧场也使名土淑女们的出人大为方便。当然,不言而喻的是,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艺术审美力和表现力。    但是,艺术影片公司的作品还没有摆脱梅里埃的“舞台美学”的痕迹,仍然带有很明显的舞台腔。固定不变的单一镜头就像将一部舞台剧用胶片完整拍摄下来,还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现实生活的”影片。艺术影片公司的历史很短,但它的影响深广,它所创立的一些创作原则给后人极大的启发,在它的止步的地方,如影片镜头的空间变化和画面的现实性上,成了格里菲斯和费雅德等人的起步之处。    这样一部影片到底在说些什么呢?布努埃尔一再说他拍影片没有主题。他回忆拍这部片子的起因:他做了个梦,梦见一把剃刀把眼球切开了。达利说他也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男人的手里出现了一窝蚂蚁。于是两人决定拍一部电影,约定影片摒弃一切可能引起理性推理的素材,只选用非理性的材料,说明影片是“两个奇异的梦幻”的组合。关于影片的含义,布努埃尔说:“我不断听到或读到巧妙的,但是并不确切的解释。其实,达利和我只是选拍了临时想到的一些噱头和实物;我们断然舍弃一切能传达含义的内容。”但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变化中,我们看到的主要信息是暴力、性和死亡。锋利的剃刀割开姑娘的眼睛,爬满蚂蚁的手掌,被汽车撞成两段的女人,试图强奸的男人,血肉模糊的断手,钢琴上的死驴,枪杀,埋在沙土里的男女……综观全片,对它的叙述原则,有人说它是性欲的潜意识的释放(萨杜尔介绍的情况),布勒东声称应当用精神分析解释劳特雷阿蒙的那句名言,“手术台象征床,缝纫机象征女人,雨伞象征男人”;有人说布努埃尔营造梦幻的奇境是“为了惊醒麻木的灵魂,鞭挞社会的弊端,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雕琢”(崔君衍语);有人归结为诗意的梦幻性质;有人说是疯狂和想象力的表白;有人说是对生命的态度……    《沉沦》之后,这位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奠基者经过了长期的沉默,于1948年创作了《大地的震颤》。维斯康蒂在沉默中作了大量的准备,他原计划拍摄一组反映战后西西里渔民、矿工和农民生活的三部曲,但是最后只完成了《大地的震颤》这部反映渔民生活的影片。影片是根据19世纪西西里现实主义小说家乔万尼·维尔加的小说《玛拉沃利亚一家》为基础改编的。故事发生在1881~1947年间,它通过一户家境殷实的渔民在渔霸和商人的盘剥和欺诈下逐步衰败的过程,探讨意大利社会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历史缘由。影片拍摄中得到了当时意大利共产党的资助,也受到了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对意大利历史和现状所作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影响。影片全部是在西西里海边一个叫阿西·特里札的小渔村拍摄的,没有事先准备的剧本,演员是在当地的渔民中招募的。维斯康蒂说:“……对话是在演员的协助下在拍摄现场敲定的。换句话说,我要求演员们凭本能即兴讲话,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产生的人物对话保持了原作的真正风格,而不是对原作进行机械模仿。我认为这是十分可贵的。”因此,甚至对白都全是用当地方言。在拍摄中,导演几乎放弃了一切成熟的电影语言与剪辑手法,排除了一切现存的戏剧冲突原则,只是让摄影机静静地长久不动地打开着,这样做似乎要创造一种纯然客观的气氛:不作任何评论,客观地交待现实,甚至是摆脱摄影机的束缚,让观众就像是亲身深人现场,去观察、揣摩、体验这个贫困角落的普通人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怒,去感受大地的跳动。    对纳粹罪恶及其根源从民族心理深层进行挖掘的还有维尔纳·赫尔措格。1967年他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生命的信息》,讲的是纳粹在希腊的暴行,但是用一种寓言化的方式来表现的,因此具有一种对人类历史、政治的终极性的思考,所以更体现出一种普遍性的含义。该片获得1968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新导演奖。随后他研究了1560年欧洲探险队去南美寻找黄金国时一位神父的日记,并根据这本日记拍摄了影片《阿基尔,上帝的愤怒》(1972)一片,从而使他名声大振,并从此而建立了他的影片的个人风格。影片主角阿基尔是一个专横、狂妄、歇斯底里式的人物,他原本是探险队的副指挥,可他野心勃勃,废除了指挥的职务,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队伍屡遭挫折,但他仍然狂叫:“我要飞鸟落地,就落地。在我眼前,大地也会颤抖。谁要跟我,追随我,就能永远富有;谁要是逃跑,我就不会宽容任何人!我,就是上帝的愤怒!”阿基尔最后众叛亲离,只剩下女儿,最后也绝望地在他怀里死去。这部影片的主题是隐喻性的。阿基尔这一形象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象征,从希特勒,到欧洲19世纪对非洲、亚洲的征服行动,到美国人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再到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形形式式的暴君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恰是赫尔措格一直努力于挖掘的人心所隐藏着的扭曲、疯狂的一面。这种疯狂在《玻璃心》(1976)、《菲茨卡拉多》(1982)、《奴隶海岸》(1988)中一再被强调。就像在影片《沃切克》(1979)中所描写的,这种心灵的疯狂是一种瘟疫,即便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也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从这些沉重的作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新德国”电影的大师们对历史所作的严肃而又深邃的反思。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乔榛立秋刚过,文达送来厚厚一大摞书稿,嘱为其写序。    一向活得散淡的他,其实从未放弃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不经意中有如许收获,可喜可贺。    印象中,文达似乎对名利之事处之坦然,但对朋友之托则从不懈怠。当年,他应邀先后在《国际银幕》《电影故事》杂志帮忙做了不少外国电影的资料编译工作,也写了不少好文章。后来有上海的同志去欧洲访问,因为当时刚对外开放,对外边的情况不太了解,便带了不少他译介的资料,回来说派了大用场,也不见他有丝毫居功张扬之意。但这段经历却成就了他日后将“外国电影的译介、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    文达早年在井冈山插队,大概是这个缘故,尽管是世家子弟复旦出身,他却常常自称是农民出身,喜欢为工人农民做事。有一年,上海钢结构厂搞厂庆,该厂是杨浦大桥结构工程的承建单位之一,有关部门打算以此为契机表彰大桥工程建设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邀请了丁建华和我主持劳动模范的授奖仪式,但需要有一个朗诵稿,因为时间很紧,于是有朋友推荐文达撰稿。据说他是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便送来了一篇文采飞扬、气势磅礴的朗诵诗,将数位工人师傅的优秀事迹,以充满诗意和激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我们在现场朗诵时,明显地感受到工人和领导激动兴奋的情绪。后来据说这首诗的录音在厂里连续播放了三天。    这本书是文达在写作另一部电影专著之余写成的。用他的话说是“读书笔记”,为的是“做一下普及工作”,足见其心之诚。但即便如此,统观全书,未见其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毕竟是复旦的学术背景,且有其长年积累之底蕴,其知识涵量、学术深度,当有公论。该书涉及了电影史的各主要方面,虽为电影札记,却以一部电影发展史的框架和脉络内含其中,从主流到非主流,从表现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艺术、技术、文化、经济到性、暴力、商业性、明星等议题均有叙述和论及。    这不是一本有关电影及明星的趣闻逸事的闲书,作者也不甘心于对史料的简单罗列,而是基于深厚的理论学养,对电影史涉及的方方面面作出独特的叙述和表达,且行文深入浅出、涉笔成趣,故有相当的可读性。    是为序。                                                                   2003年10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电影百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总得来说能学到点电影方面的知识就是书写的稍显无聊
  •   hen hao de ru men shu ji.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