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时刻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页数:263  译者:郭子林  
Tag标签:无  

前言

古老而智慧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绚烂的文化,先秦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基本界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并且演生为内在的精神价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规约着这片土地上亿万斯民的心灵世界。然而,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交汇,以及斯时中国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不仅让我们对那些来自海洋异质文明的了解成为当务之急,而且在这种了解背后更承载着文化和现实的双重使命。自晚清第一批试图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译介西方学术文化,形成中国西学译介涓涓细流,递及民国时代新学人的大力引进而渐成滔滔之势。他们内心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的习知,更希图通过对西学的了解,滋养和更生己国之国民精神,以实现近代中国求富求强的急切历史诉求。时至今日,中国致力社会现代化的努力和全球趋于一体化并肩而行。尽管历史的情境迥异于往昔,但中国寻求精神补益和国家富强的基调鸣响依旧。在此种情形下,一方面是世界各国思想文化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仍然渴盼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以图将之融入我们深邃的传统,为我们的文化智慧添加新的因子,进而萌发生长为深蕴入文气息、批判却宽容、自由与创造的思维方式。惟如此,中国的学术文化才会不断提升,中国的精神品格才会历久弥新,中国的现代化才有最为坚实长久的支撑。

内容概要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史观”的提倡者。  本书是作者的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论性著作。在书中作者继续坚持他的“文化形态史观”,认为来自“东方的”十月革命将是对欧洲白人世界的威胁,并预言革命将向有色人种地区传播,从而革命战争、种族战争将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在书中,作者还表达了对“反犹主义”的批评与对纳粹党的失望,并预言“第三帝国”必亡无疑。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译者:郭子林 赵宝海 魏霞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序言第一章 政治视野第二章 世界大战与世界强国第三章 白人的世界革命第四章 有色人种的世界革命索引附录1 普鲁士主义与社会主义附录2 斯宾格勒年表

章节摘录

今天,白人世界里还会有人预见到他周围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吗?还会有人看到笼罩在这个民族之林上的巨大危险吗?我谈论的不是受过教育的或未受教育的城市民众、报纸读者、选举中投票的人们——就上述问题而言,选民和他们的候选人之间不存在任何质的差别。我谈论的是白人国家的统治阶级,因为他们还没被摧毁;我谈论的也是政客,因为他们还没有被彻底遗弃;我谈论的还是政治、经济生活、军队和思想等领域中真正的政治领袖。我想问,他们之中有谁能洞悉并超越时代、洲际、国界、甚或他自己活动的狭小圈子呢?我们生活在重要时代。目前刚刚到来的历史时代拥有巨大活力,这使得这个时代不仅在西欧浮士德似的文明中最重要,而且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它在整个世界历史中比恺撒和拿破仑时代更伟大,也更可怕。这个重大命运汹涌而至,致使茫然的人类头晕目眩、激动不已,然后又将其毁掉,人类是多么地盲目啊!人类之中有谁看清并理解了正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围绕在自己周围的这一切呢?或许是那些苍老而睿智的中国人或印度人吧。他们心灵深处有着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思想,因此默默地凝望着周围的世界。但是,西欧和美洲人的判断方式是多么地肤浅、多么地狭隘、多么地目光短浅!美国中西部的居民知道纽约(New York)和旧金山(San Francisco)以外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吗?英国的中间阶级对欧洲大陆的发展趋势有什么认识吗?更不要说法国的外省人了。他们之中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的命运正在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吗?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些荒诞的口号,例如“克服经济危机”、“民族交流”、“国家安全与自给自足”,我们还希望借助这些口号和“繁荣”与裁军等手段“克服”一代或两代时间内的灾难。但是,这里我要谈论的恰恰是德国:暴风雨般的事实对德国的威胁比对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强烈,用最耸人听闻的话讲,德国的存在危如累卵。我们是多么地目光短浅和浮躁,而且当重大问题出现时,我们的立场又是多么地偏狭!让我们建立一个四面树敌的第三帝国(Third Empire),或者建立一个苏维埃政府;让我们放弃军队或所有权,消灭经济学家或消除农业;让我们给地方以最大的独立性,或者压制它们;让我们准许以前的工业主或经理们再次以20世纪初的方式去工作,或者——为什么不呢?——让我们进行一次革命,推选一位独裁者(不是有那么几个人相信自己适合这份工作吗?),这样一切都会变好。但是,德国不是一个岛屿。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像德国这样积极或消极地深深地卷入到世界命运中来。单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德国缺乏自然屏障,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卷入世界命运中来。20世纪,德国像在13世纪和之后那样再次成为了对抗“亚洲”的前哨。从根本上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使自己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思想远播四方。远方发生的一切都与德国这个中心密切相关。我们的历史正在复仇,七百多年小邦林立、国家分裂的局面使德意志没有呼吸过一丝伟大的气息,更缺少相应的观念和目标。这种状况不可能在两代时间内就得到改善。俾斯麦的创造性事业也有一个重大缺陷,即他没有培养下一代人如何面对我们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形式的事实。事实已经有目共睹,却没有得到深刻理解。人们没有在内心深处使自己适应新的视野、新的问题与新的职责,他们无法面对这些新情况。普通德国人继续将传统的特殊主义(particularist)和派性观念——既浅薄又冷漠、既愚蠢又狭隘——加之于更伟大的国家之上。这种狭隘性始于霍亨斯道芬(Hohenstaufen)皇帝和汉萨(Hansa)同盟时代。首先,他们的视域只局限于地中海;其次,虽然他们的统治从斯凯尔特河(Scheldt)扩展到了诺夫哥罗德(Novgorod),但由于自己的疆域内缺少智慧和物质支持,他们便拜倒在其他基础更牢固、势力更强大的国家面前。从那时起,德国便将自己陷于无数小邦国的分裂和琐碎的地方利益之中,用自己的视野衡量着世界历史,梦想建立一个贫苦而又悲惨的空中王国——“德国唯心主义”就是被发明出来描述这种情况的。从本质上讲,这种琐碎的德国式思维方式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乌托邦思想,而后者早在陷于泥沼的魏玛政府时期就已经萌芽:国际主义、共产主义、和平主义、教皇绝对权力主义、联邦主义、“雅利安人”眼中的神圣帝国(sacrum imperium)、苏维埃政府或者第三帝国等等,不一而足。所有党派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都表明好像德国拥有了整个世界。工会只盯着工业区。殖民政策对他们来说通常面目可憎,因为这种政策不适合阶级战争(class war)的方案。由于既教条又狭隘,工人们没有、也不会理解这样一点,即1900年前后那些年保证产品销售、原料购买的经济帝国主义恰恰是他们生存的基本前提。英国工人在很久以前就理解了这点。德国民主政府的裁军热情在遭到法国势力对边界的威胁时戛然而止。联邦主义者要将很大程度上已经统一了的国家再次分裂成一群旧式的矮子政府,这就为外国势力挑拨离间提供了机会。国家社会党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将世界置于一旁,或者与之对抗,他们搭建着自己的空中楼阁,丝毫不顾来自国外的强烈反应。除此以外,还有对现实的普遍恐惧。我们这些“面色苍白者”全都怀有这种恐惧,虽然我们很少意识到恐惧,而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这种恐惧。这是高级文明社会里“现代”人的精神缺陷,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与农民和土地隔绝,因此也就不能自然地体验命运、时代和死亡。现代人已经变得太清醒了,太习惯于对超越过去与未来的永恒思考,而且不能承受自己所看到的和被迫看到的事物:世事无常,机遇无情,而真正的历史正冷酷地穿越几个世纪,走进拥有私人生活碎片的个体命中注定的出生地。那就是他希望遗忘、拒绝或争辩的事情。他逃避历史而走向孤独,进入虚幻而漫无边际的思想体系,遁入一种或另一种宗教信仰,或者实施自杀。现代人就像奇异的鸵鸟,一头扎进希望、理想和怯懦的乐观主义之中:事实如此,但事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因此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我们在深夜的树林里歌唱,因为我们恐惧。类似地,城市里的懦夫向世界大肆宣扬其装腔作势的乐观主义,这也是因为恐惧。现实已无法再承受这样的事实。未来的希望图景以事实为代价建立起来,尽管命运从未注意过人类的幻想:从儿童的游乐园,到成人的世界以及平和劳动者的天堂。 尽管人们几乎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因为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人们所能得到的只是未来事实的一般形式和这些事实的历史,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影响未来的力量正是过去的那些力量。这些力量是:强者的意愿,追求健康的本能,种族,占有权力的欲望;而正义、幸福与和平——这些梦想终究是梦想——毫无效能地萦绕在人们周围。另外,自16世纪以来,在我们自己的文明中,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越来越不可能获得更加令人困惑的事件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总体看法,或者越来越不能看清(更不用说控制)事件与形势当中起作用的力量和趋势。真正的政治家越来越少。在这几个世纪的历史中,大多数活动(doings)(与事件[events]不同)的确是半专家和业余爱好者的好运气带来的结果。而且,他们总是依赖人民对他们出于本能的支持。只是现在,这种本能才变得如此微弱,轻率无知者口若悬河的批判才变得如此强大,以至于如下情况越来越有可能了,即一个洞悉世事的真正政治家不会接受这种出于本能的支持——甚至是在吝啬的宽容中——但会因“聪明人”的反对而不去做本该做的事情。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经历过这种反对的第一人;俾斯麦几乎沦为这种反对的第二个牺牲品。只有后人,而不是他们,能够领略这些领袖的雄才伟略。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这样一点,即现今的人们宁肯忘恩负义、画地为牢,也不愿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德国人特别擅长猜忌、批判和避免创造性行为。他们没有那些英国人生命当中固有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力量。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正成为一个妄语者和迫害者的民族。每个真正的统治者都不能在他那些心有余悸的、怯懦的和缺乏理解力的同代人中间受到欢迎。“理想主义者”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

编辑推荐

《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是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决定时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喜欢这种感觉,值得推荐,值得志同道合的人欣赏,竭力推荐,希望当当多多做一些活
  •   这是关于德国的一本很好的书,但有不少谬论,要有选择性地接受。
  •   翻译的水平太差了吧!看着这么累,都是一些拗口的逻辑上转几道弯的句子,译者就这水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