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上游古村落

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志华  页数:122  字数: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楠溪江在温州永嘉境内,以保持完好的古村落而著称——不过这是几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楠溪江,和我十几年前所见,早已不同。古村落基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造的砖房,一种随处可见的拙劣的建筑。    陈志华教授从1989年开始,就一直关注楠溪江古村落,他的《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由三联书店出版后,曾掀起一股人文地理图书热。    本书是三联本的续篇,开始关注鲜为人知的上游。和中游的人文鼎盛相比,上游的古村落僻处山间,鲜见富家宅第,而更多保存了原始的韵味。不过这几年的变化也快,已在步中游的后尘,往日的面貌在一点点消逝,也许三五年后,楠溪江的古村落,就只存在于陈志华教授这样的书中了。

书籍目录

一 重回楠溪江  事隔十年,重回楠溪江——错错落落的木屋像是一片仙山楼阁——写出中国农业聚落完整的谱系——更自然、更开放、更亲切,更具诗情画意的上游村落二 桃花源情结  楠溪江是树形水系——“桃花源情结”——难得一见的桃源仙境——烟火人间的艰辛和矛盾三 曲径通幽处   山高谷深,溪涧回环——到楠溪江上游去的交通一向艰难——这小小的村子,看上一眼,人心就会软下来——这儿是林坑,这儿是“秦人旧舍”四 靠山吃山  “毛竹之乡”——溪上放竹排——排工的生活——小灯笼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桐花烂漫,乌桕霜红——“靠山吃山”——烧“柴档”——林区的烙印五 山村初建  ……六 老蚌含珠……七 溪边孤帆……八 此外空余俏楼台……九 屋舍俨然……后记

章节摘录

  林坑和上坳的村民,无论老幼,虽然连村口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是什么时候造的都说不清楚,却都乐于向外人讲一则有趣的故事。因为全靠口传,到现在各人讲出来不免有不少出入,但都充满了山乡林野气息。故事的大意是:宋代,上坳出了个武将(一说为武状元),叫毛顺乾。一次,皇太后(一说为正宫娘娘)遇见一头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扑来,恰被毛顺乾看到,三拳两脚打死老虎救了太后。论功行赏,皇帝封他当了个京官。上任的进修,皇帝在金銮殿摆了各种等级的官帽,任他挑选,以便给也合乎心愿的官位。他不懂这些帽子代表的意思,看见文官的帽子漂亮,就过去选。帽子是用带子调节大小松紧的,(一说大官的帽子小,小官的帽子大)他一个乡下人不知道怎么摆弄,大官的帽子他嫌小戴不下,拿个大的戴上,却是官职最低的门官的帽子,于是就当了门官。皇帝于心不忍,额外降恩给了这位门官一项特权:来者不接,去者不送。日子清闲自在,但毛顺乾过不惯,只好请求还乡。皇帝准许了他,并且让他看宫里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回家。他看着一对雕刻的石头虎爪柱磉漂亮,就用铁柄雨伞挑着回来了。这对柱磉就安置在上坳毛氏宗祠正堂中央一对金柱下,至今还在。村人们说,乡下人的祠堂哪里能用虎爪柱磉,用了便犯欺君之罪。只有皇帝特准才能用。实际上,我们看到楠溪江中游的祠堂里,普遍使用着虎爪柱磉,但上坳和林坑的村民们仍然津津乐道这对柱磉不平凡的来历,引为毛氏宗族的光荣。  这则故事还有另一种版本。毛顺乾在京城当门官当得很开心,并不想辞官返乡,是他母亲日夜想念他,盼他回来。一天,一位江西来的风水先生看见老太太在溪边洗衣服,边洗边拭眼泪,问明了缘故,就告诉她,只要把家门前的“脉”挖断,她儿子便能回来。这脉是一对龙,在大肚崖南侧。溪东是雌龙,溪西是雄龙,有一根千年老藤在半空跨过溪坑连接它们。风水先生亲手砍断了藤,老母亲又雇人在雌龙身上挖沟。白天挖,晚上又接上,重新挖,重新接上。江西人又出主意,一面挖沟一面往土里泼洒白狗血,果然再也接不上了。这条深深的沟挖成之后,毛顺乾日夜心神不宁,在京里呆不下去,只好弃官回家。这条修正很重要,因为这雌龙还在,所挖的沟还清晰可见,雄龙在建机耕路的时候被炸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一块大岩石还蹲在路西边。这里小地名就叫“一根藤”。雌龙紧挨着一个不高的小山包,山包上有一小块平地,村民叫它“大岭四面屋基”,说是这里本来有一座四面屋,就是四合院。村民说:四面屋哪里有?只有宫里才有,老百姓造了要杀头,这一座是皇帝老子特别恩准毛顺乾造的!像虎爪柱磉一样,又是一件要杀头的事。据说,前几年还在四面屋基附近挖出过几段陶质的引水管,可能再挖还会有。2003年3月,冷雨淋漓的一天,我被引上小山包,在荆棘丛里手脚并施,到了四面屋基。屋基上长满了及胸的茅草,周围是茂盛的竹林,向南遥望,黄山溪在脚下流过,溪水碧绿,滩声如诉,上坳村伏在溪边,几处炊烟刚升出屋面便被雨滴打散,罩一片淡蓝色在黝黑的瓦顶上。如果这四面屋确是毛顺乾的,他辞官回家的真实原因大约就是这幅景色太美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究竟是什么牵动学者事隔十年,重回楠溪江?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喜爱上游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仅仅是为了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型?喜爱那里田园诗和山水画般的悠远意境?迷恋醇厚朴野的民风民俗?还是为了纪念在林坑殉职的航拍大师?面对一种与楠溪江中游村落大不相同的景致和文化,解读一千多年深深扎根在民族精神里的“桃花源情结”。  楠溪江上游峡谷紧窄,溪流湍急,山坡陡而郁郁森森长满了树木和毛竹。那些聚落,挂在山坡上,谷底流淌着澄澈透明的溪水,哗哗地响。轻巧的木屋,错错落落地层层叠在一起,好像是一片仙山楼阁。那些树子,即使不在人间之外仿佛也不在人间之中。凑巧天气多变,偶然有白云缭绕在檐头,灵动幻化,看得我们心迷神摇,不觉就盼望着巫山神女会在这里飘飘然走将出来。

编辑推荐

  究竟是什么牵动学者事隔十年,重回楠溪江?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喜爱上游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仅仅是为了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型?喜爱那里田园诗和山水画般的悠远意境?迷恋醇厚朴野的民风民俗?还是为了纪念在林坑殉职的航拍大师?面对一种与楠溪江中游村落大不相同的景致和文化,解读一千多年深深扎根在民族精神里的“桃花源情结”。  楠溪江上游峡谷紧窄,溪流湍急,山坡陡而郁郁森森长满了树木和毛竹。那些聚落,挂在山坡上,谷底流淌着澄澈透明的溪水,哗哗地响。轻巧的木屋,错错落落地层层叠在一起,好像是一片仙山楼阁。那些树子,即使不在人间之外仿佛也不在人间之中。凑巧天气多变,偶然有白云缭绕在檐头,灵动幻化,看得我们心迷神摇,不觉就盼望着巫山神女会在这里飘飘然走将出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我是抱着资料书的态度买这本书的,但是结果让我非常惊喜。一般来说,这种资料类的书籍资料都很翔实,考据也到位,但是文字总是有点干巴,除了有所用的时候,一般不太喜欢用作休闲阅读,因为如同课文的文字不能给人以任何美感。但是这本书的文字写得相当美妙,几乎可以当作散文来读。词句满口余香,配合美丽的图片,简直像一本游记更甚于资料。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感觉这本书在资料上面搜罗得不错,但是缺乏作者自身的观点,除了爱没有很多思考性的东西,算是缺陷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