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理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刘同昌 著  页数:303  字数:500000  

内容概要

“共同建设、共同分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思想,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从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层面来看,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主要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在社会的领域,而不是在经济生产的方面,更多的是发生在市场之外,而不是在市场之内。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首先从社会的层面着手,从关注民生着眼,需要就利益的分配、争议的调解、违规无序的治理等问题进行制度与机制的建设和创新,需要不断建设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社会调解协商以及社会管理控制的新的制度和有效机制。具体而言这包括了就业、教育、医疗、救济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是应建立起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平等争议、公平调解、依法裁决的制度平台与运作机制,也即是一个平等公正、合法有效的制度与机制。同时,需要在发展和谐社会中更加关注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积极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让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本书为四部分,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索。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专题几乎都是以社会发展迅速的青岛市为例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专题研究报告就有18篇,这些报告具有鲜活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书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社会学的视角。通读全书可以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民生问题进行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增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为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获得重要的理论认识与实际参考。    作者长期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并坚持社会调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也是作者从事社会问题研究的部分学术成果。    本书分“关注”、“聚焦”、“转变”和“参与”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刘同昌,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山东省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老年社会学、社会问题。代表著作:《面对银色浪潮——明天我们如何养老》(1999年8月)、《网络学习:崛起、应对与挑战》(2006年8月)等。合著

书籍目录

前言:关注民生共享和谐第一部分:关注——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  1  弱势群体:诉求与社会稳定问题    1.1  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与构成     1.1.1 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     1.1.2 新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    1.2 对弱势群体保护存在的问题     1.2.1 保障人数日益增加,各级财政负担加重     1.2.2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将给农村低保工作带来新课题     1.2.3 界定低保对象和计算家庭收入难以掌握     1.2.4 低保人员有病不医者大量存在    1.3  弱势群体的重要诉求特征    1.4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1.4.1  尽快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     1.4.2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1.4.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1.4.4  目前需要提高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几点措施  2 失地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构    2.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2.1.1 农村耕地减少,新的“三无人员”出现     2.1.2 失地农民未能纳入城市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2.1.3 失地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不能成为市场主体而成为社会的负担     2.1.4 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养老难的问题开始凸现    2.2 建立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与设想     2.2.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2.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2.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   2.3 建立农村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几项建议     2.3.1  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3.2 完善就业服务措施     2.3.3  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     2.3.4 推行“实物换保障”     2.3.5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先导     2.3.6 落实家庭养老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3 残疾人:就业现状调查与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3.1 研究背景与方法  3.2 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3.2.1 性别、年龄分布以及健康状况    3.2.2 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生活来源    3.2.3 工资状况及收入  3.3 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原因分析    3.3.1 从“就业愿望”看就业    3.3.2 从“教育程度”看就业    3.3.3 从“身体条件”看就业    3.3.4 从“无障碍”看就业    3.3.5 从“就业方向、渠道”看就业    3.3.6 从“岗前培训”看就业    3.3.7 从“社会歧视”和“文明程度”看就业  3.4 结论与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构想    3.4.1 结论    3.4.2 建立残疾人就业平等参与的保障机制   3.5 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的对策     3.5.1 充分认识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文明价值     3.5.2 利用政策杠杆撬动用人单位招收残疾人的积极性     3.5.3 细分社会职业岗位     3.5.4 发展社区康复,促进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3.5.5 急需关注的几个政策问题 4 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   4.1  青岛市外来劳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4.2 外来劳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共性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第二部分:聚焦——积极推进中的社会保障第三部分:转变——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第四部分:参与——科学发展中的多元治理参考资料后记:我的十年与记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之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