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诉案例评析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志辉  页数:573  字数:419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刑事抗诉案件的实用案例集,全书分为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共四十三条案例,每个案例包括基本案情及起诉意见、一审判决、抗诉意见、二审判决、综合评析几个部分,分析得非常具体深入,适合法律工作者参考学习。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监督和诉讼监督,具体分为: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等职务犯罪监督,刑事立案监督,刑事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而刑事立案监督和对人民法院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则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和报告文学段。为了反映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作用和良好效果,提高检察人员法律监督的能力,也为了给学习、研究法律特别是需要了解诉讼知识和同志提供了些比较生动具体的读物,我们编写了这套《法律监督案例评析丛书》。丛书共分三册:《刑事立案监督案例评析》、《刑事抗诉案例评析》、《民事行政抗诉案例评析》。

书籍目录

总则  1.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应认定全案既遂    ——曾某等强奸抗诉案评析  2.犯意发起不是认定主犯的必备条件    ——魏某盗窃抗诉案评析  3.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应按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彭某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4.从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来准确认定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    ——刘甲、康甲等伪造货币抗诉案评析  5.要正确选择对从犯从轻处罚的档次和幅度    ——高某、杨某故意杀人抗诉案评析  6.对判处死刑的抢劫犯应并处没收财产    ——江某抢劫抗诉案评析  7.被告人同时具备从轻和从重量刑情节的,应全面考量确定刑罚    ——许某等人盗窃抗诉案评析  8.对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结合案情综合考虑适用刑罚    ——刘某收购、销售赃物抗诉案评析  9.对同时具有法定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案件应全面平衡量刑    ——冯甲抢劫抗诉案评析  10.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情况下的刑罚适用    ——田某强奸抗诉案评析  11.对未成年人犯罪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应根据具体案情决定    ——王某故意杀人抗诉案评析  12.适用原刑法特别减轻的处刑不能畸轻    ——付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13.无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不能减轻处罚    ——奚某过失致人死亡抗诉案评析  14.对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处罚“可以”从轻,不是“应当”从轻    ——丁某故意杀人抗诉案评析  15.未交代主要犯罪事实的,不能认定自首    ——岑某、刘某敲诈勒索抗诉案评析  16.自动投案但不如实供述罪行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徐某贪污、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17.认定立功表现必须具备法定条件    ——邓甲盗窃抗诉案评析  18.认定立功表现应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    ——周某受贿抗诉案评析  19.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    ——覃某贩卖毒品抗诉案评析  20.对轻刑犯罪适用缓刑仍应掌握实质条件    ——刘某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21.对数额巨大且没有法定从轻情节的盗窃犯不应适用缓刑    ——张某盗窃抗诉案评析  22.对抢劫等暴力犯罪应慎用缓刑    ——李甲抢劫抗诉案评析  23.无法定从轻情节,对抢劫罪不能适用缓刑    ——曾某抢劫抗诉案评析  24.对于以贩养吸而犯贩卖毒品罪的被告人不应适用缓刑    ——肖某贩卖毒品抗诉案评析  25.跨越新旧刑法连续犯罪行为的法律适用    ——吴某挪用资金抗诉案评析  26.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处断案件应以广义刑法的法定刑为标准确定“处刑较轻”    ——赵甲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27.管理职能是区分“公务”与“劳务”的关键    ——陈某贪污、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28.被告人翻供案件中的供述是否采信必须全面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    ——周某猥亵儿童抗诉案评析  29.翻供不能成为否定原供的主要理由    ——何某受贿抗诉案评析  30.虚假理由翻供、反证不影响证据效力    ——张某受贿抗诉案评析  31.与客观事实和其他证据矛盾的当庭翻供应当不予采信    ——胡某容留卖淫抗诉案评析  32.判明“合理怀疑”是采信证据的关键问题    ——阳某贪污抗诉案评析  33.严格审查证据三性,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文某等受贿抗诉案评析  34.提供机会型的“诱惑侦查”获取的证据可作定罪依据    ——谢某非法经营抗诉案评析  35.同一案件不同的鉴定结论应结合其他证据审查采信    ——周某等五人破坏生产经营抗诉案评析  36.正确处理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问的矛盾    ——杨甲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37.作精神病鉴定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罗某等聚众斗殴抗诉案评析  38.人民法院不能仅以指控罪名不成立宣告无罪    ——许甲投毒抗诉案评析分则  1.向人群泼洒硫酸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刘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抗诉案评析  2.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应当根据犯罪时问、犯罪动机和犯罪情节准确定罪量刑    ——胡某非法买卖爆炸物抗诉案评析  3.失火案件中情节轻重的认定    ——郭某失火抗诉案评析  4.偷税案中偷税数额应由合法机构依法确定    ——罗某、刘某偷税抗诉案评析  5.故意杀人罪既无法定从轻情节又无酌定从轻情节的,应适用最高刑    ——席某故意杀人抗诉案评析  6.不能把“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重伤案作一般故意伤害案处理    ——曾某故意伤害、非法持有枪支抗诉案评析  7.不能把故意伤害(致死)罪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被告人熊某故意伤害(致死)抗诉案评析  8.乘人不备推搡他人跌地致死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赵某故意伤害(致死)抗诉案评析  9.过失犯罪中情节轻重的认定    ——朱某过失致人死亡抗诉案评析  10.伤害故意与杀人故意(间接)不明确时,应按危害结果定罪    ——于某、陈某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11.因纠纷而邀人参与互殴,一人的行为直接致人死亡,其余的人应对该死亡结果负责    ——陈乙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12.假冒警察以抓卖淫为名奸淫卖淫女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楼某、罗某强奸抗诉案评析  13.要正确区分猥亵儿童罪与强奸(幼女)罪    ——代某强奸(幼女)抗诉案评析  14.已经插人即构成强奸罪既遂    ——王某强奸抗诉案评析  15.在拘禁过程中部分行为人行凶不能认定全案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    ——陈某等3人非法拘禁抗诉案评析  16.非法扣押、拘禁与债务人无关的第三人并索取其财物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张某、胡某、彭某绑架抗诉案评析  17.入户抢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犯罪构成    ——贺某、邹某抢劫抗诉案评析  18.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转化型抢劫犯罪应认定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向某抢劫抗诉案评析  19.正确区分抢劫罪与抢夺罪    ——蔡某抢劫抗诉案评析  20.盗窃数额的认定应按规定核实依据    ——胡某等三人盗窃、销售赃物抗诉案评析  21.正确区分盗窃罪的未遂与既遂    ——曾某、彭某盗窃抗诉案评析  22.故意杀死他人后又临时起意取走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于甲、于乙、谢乙故意杀人抗诉案评析  23.诈骗数额是诈骗犯罪量刑的最重要情节    ——尹某合同诈骗抗诉案评析  24.对诈骗罪量刑既要看数量又要看其他情节    ——罗某诈骗抗诉案评析  25.强迫他人出具收条以抵销债务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黄某等人敲诈勒索抗诉案评析  26.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的,应依法转化为故意伤害罪    ——郑某故意伤害抗诉案评析  27.如何区分徇私枉法罪、帮助伪造证据罪与妨害作证罪    ——张某、朱某帮助伪造证据抗诉案评析  28.事后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继续帮助其逃匿的,应以窝藏罪论处    ——唐某窝藏抗诉案评析  29.要正确掌握毒品案件判处死刑的标准    ——张某贩卖毒品抗诉案评析  30.承包经营中侵吞公共财物的定性    ——彭某、邹某、匡某职务侵占抗诉案评析  31.正确界定贪污罪“非法占有”的标准    ——刘某贪污抗诉案评析  32.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李某、雷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33.将贿赂款物退回(出)不能认定为没有犯罪故意或犯罪中止    ——马某受贿抗诉案评析  34.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应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廖某贪污抗诉案评析  35.贪污现金案所有权自行为人取得和掌握现金时发生转移    ——武某贪污抗诉案评析  36.连续挪用公款应累计计算挪用数额    ——肖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37.挪用公款与滥用职权是法条竞合关系    ——朱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38.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田某贪污抗诉案评析  39.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观故意不同    ——杨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40.企业承包中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左某挪用公款抗诉案评析  41.对修订刑法实施前滥用职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王某滥用职权、受贿抗诉案评析  42.滥用职权罪中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罗某滥用职权抗诉案评析  43.准确把握玩忽职守案件的情节认定问题    ——程某玩忽职守抗诉案评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抗诉案例评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