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卷-中国文学编年史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湖南人民  作者:陈文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纪传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两种主要体裁,而编年体的写作远较纪传体薄弱。《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七史部编年类小序已明确指出这一事实:"司马迁改编年为纪传,苟悦又改纪传为编年。刘知畿深通史法,而《史通》分叙六家,统归二体,则编年、纪传均正史也。其不列为正史者,以班、马旧裁,历朝继作。编年一体,则或有或无,不能使时代相续。故姑置焉,无他义也。"①与古代历史著作的这种体裁格局相似,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写作中,也是纪传体一枝独秀,不仅在数量上已多到难以屈指,各大专院校所用的教材也通常是纪传体,这类著作的核心部分是作家传记(包括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成就)。编年类的著作,则虽有陆侃如、傅璇琮、曹道衡、刘跃进等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就总体而言,仍有大量空白,尤其是宋、元、明、清、现、当代部分,历时一千余年,文献浩繁,而相关成果甚少。这样一种状况,自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套十八卷的《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出版,即旨在一定程度地改变这种状况。  文学史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的。纪传体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以若干个焦点(作家)为坐标,对文学史流程的把握注重大体判断。

书籍目录

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上)总序凡例绪论第一章 隋文帝开皇十年至隋炀帝大业十三年(590-617)共28年引言公元590年 (隋文帝开皇十年  庚戌)公元591年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辛亥)公元592年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3年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4年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甲寅)公元595年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 乙卯)公元596年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7年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 丁巳)公元598年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9年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 己未)公元600年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庚申)公元601年 (隋文帝仁寿元年  辛酉)公元602年 (隋文帝仁寿二年 壬戌)公元603年 (隋文帝仁寿三年  癸亥)公元604年 (隋文帝仁寿四年 甲子) 公元605年 (隋炀帝大业元年 乙丑) 公元606年 (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 公元607年 (隋炀帝大业三年 丁巳) 公元608年 (隋炀帝大业四年 戊辰) 公元609年 (隋炀帝大业五年 己巳) 公元6lO年 (隋炀帝大业六年 庚午) 公元611年 (隋炀帝大业七年 辛未) 公元612年 (隋炀帝大业八年 壬申) 公元613年 (隋炀帝大业九年 癸酉) 公元614年 (隋炀帝大业十年 甲戌) 公元615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乙亥) 公元616年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 丙子) 公元617年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隋恭帝元年义宁 丁丑) 第二章 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618-712)共95年引 言公元618年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 隋恭帝义宁二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庚寅)公元619年 (唐高祖武德二年 己卯)公元620年 (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1年 (唐高祖武德四年 辛巳)公元622年 (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3年 (唐高祖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4年 (唐高祖武德七年 甲申)公元625年 (唐高祖武德八年 乙酉)公元626年 (唐高祖武德九年丙戌)公元627年 (唐太宗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8年 (唐太宗贞观二年戊子)公元629年 (唐太宗贞观三年 己丑)公元630年 (唐太宗贞观四年庚寅)……第三章 唐玄宗开元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中)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

章节摘录

  同上书五排凡例:陈子昂之《白帝》,杜审言之赠苏味道,沈俭期之《和韦舍人早朝》,宋之问之《晦日昆明池应制》,景龙以前之名篇也。又:张曲江、宋广平、张燕公、苏许公应制诸作,雄厉振拔,见一代君臣际会之盛。又:卢象《送綦毋潜》,祖咏《清明宴刘郎中别业》,潇洒脱俗,全是古诗兴趣,不独李太白"黄鹤西楼月"一篇也。又:王摩诘之舂容,李青莲之洒落,岑嘉州之奇警,高达夫之沉著,长律中缺一不可。又:李、杜二公,古今劲敌,独七言律与五言长律,太白寥寥数篇而已,岂若少陵之"琼琚玉佩,大放厥词"哉!又:少陵长律,排比铺张之内,阴施阳设,变动若神。元微之素工此体,故能识其奥奏。而李之逊杜,实在此处。又:杜工部有三体诗古今无两:七言古、七言律、五言长律也。  同上书五绝凡例:王勃绝句,若无可喜,而优柔不迫,有一唱三叹之音。又:读崔颢《长干曲》,宛如舣舟江上,听儿女子问答,此之谓天籁。又:专工五言小诗,自崔国辅始,篇篇有乐府遗意。又:王维妙悟,李白天才,即以五言绝句一体论之,亦古今之岱、华也。裴迪辋川唱和,不失为摩诘劲敌。又:王之涣"黄河远上"之外,五言如《送别》及《鹳雀楼》二篇,亦当入旗亭之画。又:王维"红豆生南国",王之涣"杨柳东门树",李白"天下伤心处",皆直举胸臆?不假雕锼,祖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同上书七绝凡例: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又: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可谓拔戟自成一队。又:王、李之外,岑嘉州独推高步,惟去乐府意渐远。常建、贾至作虽不多,亦臻大雅。又:少陵绝句,《逢龟年》一首而外,皆不能工,正不必曲为之说。然质重之中,时得《铙吹》、《竹枝》之遗意,则亦诸家所无也。(《清诗话续编》本)  冒春荣《葚原诗说》卷四:窃谓古诗之要在格,律诗之要在调……调可默运于心,格不能不模范于古。唐人古诗,无有不从前代人者,子昂从阮人,王、孟、韦、柳从陶人,李颀、常建、王昌龄诸人从晋宋人,太白从齐梁入,独老杜从汉魏入,取法乎上,所以卓绝众家。(《清诗话续编》本)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四:初唐章法句法皆备,惟声响色泽,犹带齐、梁。盛唐而后,厥有二派,演为七家。以此二派,登峰造极,几于既圣,后人无能出其区宇,故遂为宗。又:何为二派?一日杜子美:如太史公文,以疏气为主,雄奇飞动,纵恣壮浪,凌跨古今,包举天地,此为极境。一日王摩诘:如班孟坚文,以密字为主,庄严妙好,备三十二相,瑶房绛阙,仙官仪仗,非复尘间色相。李东川次辅之,谓之王、李。又:初、盛诸公及杜公,隶事用字,无一不典不确,细按无不精巧稳妙,所以衣被千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隋唐五代卷-中国文学编年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