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语文导读

出版时间:2000-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向东,沈崇娜,彭印冲 编写  页数:676  

内容概要

《重点高中语文导读》(H版)自出版以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教材作了改动,为了与教材同步,我们对本书作了修订。    本修订密切配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以新教材为基础,按重点中学教学要求,借鉴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材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分章同步列出其学习要求,分析其重点难点,并进行学习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克服难点,有利于减轻学习中的压力和负担。书中列出的典型例题和各单元的测试题可有助于学生开拓答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中学高中语文导读》(H版)根据课程要求,配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突出课文的主题思想、文章结构、写作特点、构思线索以及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

书籍目录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荷塘月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风景谈  白莽作《孩儿塔》序  枫叶如丹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书《洛阳名园记》后  我在你们的眼睛里确实是倒立的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石钟山记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与朱元思书  散文诗两篇    对岸    火江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最先与最后  师说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药  促织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梦溪笔谈》三则  眼睛与仿生学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三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章节摘录

  十、作者结合风景描写随时插人一些简短的议论和抒情,怎样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这篇散文描绘的每幅画面中,自然风光只是作为背景来写,而把人物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描绘每幅画面后,插入一段议论和抒情,突出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认为只有“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自然风光,才成为。真的风景”。从横的方面看,对所描绘的画面作简明扼要的理性分析,提示读者领会画面蕴藏的深刻含义;从纵的方面看,这些议论和抒情文字,层层开拓,步步逼进,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的结构舒展自如,形散而神不散,使中心思想在层层深入的议论抒情中步步深化,愈益鲜明。这样写的用意是,在“谈”风景的过程中步步深入地揭示出“伟大”的“人”的内涵,从而使作者在当时环境下不能直言的主题——歌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这一思想明朗化,易为人们心领神会。  白莽作《孩儿塔》序  一、鲁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本文的?  鲁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培养进步文艺青年,白莽(殷夫)是其中的重要代表。1931年1月17日白莽、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五位“左联”青年作家与何孟雄、林育南等在上海东方饭店开秘密会议,因叛徒告密,被英帝国主义的工部局逮捕,旋即引渡给国民党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鲁迅也被迫离开自己的宣所避难。2月7日,白莽等人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反动派屠杀五烈士的罪行,激起了广大革命者的无比愤怒,国际上的革命作家也都提出了抗议。“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为了纪念被害同志,冲破重重困难,冒着极大的危险,于4月5日秘密发行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发表了“左联”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鲁迅在《专号》上撰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5月份。鲁迅又应当时在中国的美国新闻记者史沫特女士之约,为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写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向世界公布了五烈士被反动派枪杀的消息。  1933年2月7日,是五烈士牺牲两周年的日子,这时国难当头,反动派杀害革命者的白色恐怖又日甚一日,鲁迅抑制不住怀念战友的悲愤心情,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表达了他更深沉的感受。  这之后,鲁迅先生对五烈士一直未能忘怀,不少文章中都提起过他们。特别是五年后写的《自莽作(孩儿塔)序》,更予烈士以崇高的评价。五年问,中国又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九。一八”事变,日寇入侵东三省,“一·二八”抗战,国民党政府对外不抵抗,对内疯狂进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次年10月到达陕北。……鲁迅抱着有病之身,始终斗争在文化战线的前列,但从1 936年春开始,他病情加重,常常需要卧床。3月10日鲁迅接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一,请他给白莽的《孩儿塔》诗集写篇序言。据《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写道:鲁迅“大病初愈,才能起坐”,当天夜里,“夜雨浙沥,怆然有怀,便力疾写了一点短文”。3月12日便寄出去了。又据‘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一文揭露:有人自称是白莽“同济学校的同学一,从武汉来信要鲁迅给《孩儿塔》作序·后来才发觉是一场骗局,目的是想骗取鲁迅的一篇文稿.利用他的威望去推销自己办的杂志。当时,鲁迅从革命事业出发,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依然写了这篇序文。  ……    书摘1  二、白莽是怎样的一位革命而年轻的诗人?  白莽(1909~1931),原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笔名殷夫、白莽、文雄自、沙菲、洛夫等。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  白莽从小好学,9岁能读各种小说,12、13岁开始写诗。1927年到上海,不久即同党取得联系。同年4月被捕,秋天被释放,后入同济大学读书。同年,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太阳社”,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出版诗集《孩儿塔》。不久,就离开学校,专门从事共青团工作,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编辑,创作了许多红色鼓动的诗篇。1929年,白莽第二次被捕.后又获释。1930年加入“左联”,经常为刊物《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写稿。1931年1月17 El与其他23位革命同志一同被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龙华,年仅22岁。  白莽的主要作品有《孩儿塔》诗集,《伏尔加的黑浪》、《血字》、《一百0七个》、《别了,哥哥》等诗篇。白莽是我国早期无产阶级优秀诗人,他的诗多取材革命斗争,格调新颖,境界开阔,气魄雄浑,声调激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三、什么是“序”?  序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用来说明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字。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的问题。“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等也属序的范畴。  序可由作者自写,也可由别人或编者写。  序按不同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简要说明编写目的、简介作品内容、体例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有所评论,或对作品内容进一步阐发的,属议论文。  四、全文共五段,每一段主要写什么?  第1段,写。序”的原因;第2段.回忆白莽;第3段,欲为亡友遗诗作序,却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第4段,评论《孩儿塔》创作意义;末段,评论《孩儿塔》出版价值。  五、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白莽的音容笑貌的?表现了白莽怎样的精神?  第2段中作者“对白莽的回忆”,是由《为了忘却的记念》引出白莽就义前出狱的情景的回忆。五年间,“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用副词“又”,形容“新鲜”,说明五年中反动派对革命人民欠下了新的血债,悲愤时时袭击着“我”的心。接着,用白描手法从肖像和语言两个方面写白莽。白描·本是指一种画技,只勾勒线条不着色,此处是借指文学作品简练朴素不加雕饰的手法。鲁迅先生善于使用这一手法,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个个性突出的人物。“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这就写出白莽的乐观主义精神,赞扬白莽坚定的革命意志。  六、作者为白莽的遗诗写序,却又不能详加评析,其难处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的第3段回到“作序”这件事上来写。  段首,由第2段的写“人”想到白莽的遗诗“文”,即早为《孩儿塔》诗集作序,企图“流布”亡友的遗文,此时作者的心情“真如捏着一团火”的焦灼迫切。想尽办法保存烈士遗文,出版烈士著 作,是鲁迅一贯的态度。例如,千方百计辗转到他手中的方志敏的《司爱的中国》转送到延安;费尽心机搜集、保存瞿秋白的遗文出版《海上述林》。因此,作为烈士的战友,现在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更是一种义务。  但是,年仅22岁就惨遭杀害的自莽的遗诗,与当时充斥诗坛的庸俗的诗、无病呻吟的诗、反动的诗、卖国求荣的诗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在序言中对白莽的遗诗要作具体分析是“一司也不说——因为我不能”。“不说”和“不能”说是因为“我简直不僵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吗?是鲁迅在此故作谦虚吗?都不是,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笼罩着。换句话说,给战友的谴诗写序,却有不可能在序中详加评析的难处。这也就隐含着对当时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揭露和抨击。  七、第l段中作者为什么“惆怅’’?又为什么“更加惆怅,,?第。段中说到的“惆怅”同“这就使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的关系?  文章首段说的“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中的“惆怅”,有忧伤、烦恼、凄凉之意。时局动荡,身患重病,时令还在暮春,寒意料峭,加圭雨声淅沥,感时伤怀,鲁迅当时的心境本来就“惆怅”;亡友白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已经五年,白莽的遗文还未给以“流布”,现在“一封远道寄来的信”,对亡友深深怀念和歉疚一齐涌上心头,这就使作者“更加惆怅”。  …第。段,“我所惆怅的是……”中的“惆怅”,依然凝聚着对白莽深切的怀念和炽热的爱。鲁迅企图“流布”亡友遗文,心情急切“真如捏着一团火”(这个比喻表达了‘‘我”企图“流布”亡友诗文那种焦灼迫切的心情,,但终未能实行而“惆怅”;如今有人提起货序,却不能对白莽的诗文详加评析,唯恐因此具体分析失当,故而。不说”、“不能”说,“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了。这同样隐含着 八、最后两段,作者是如何评价白莽及其诗集《孩儿塔》的?  第4段,评论诗集《孩儿塔》创作的意义。开头和结尾两句,  动用散句说明白莽与“一般的诗人”的区别,他的诗也不同于一冉争的诗,明确宣示《孩儿塔》出世“有别一种意义”。“一般”,是普诵的、无鲜明思想倾向和革命目标的(诗人),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或旧现实主义的(诗人)。“别一种意义”·即指《孩儿塔》对革命的贡献。。别一世界”同末段的“那一世界”,暗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阵营(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  中间用整句(6个比喻组成的排比句)。具体揭示《孩儿塔》的“别一种意义”。比喻的本体是白莽的诗作.把白莽的诗作比作“东方的微光”、“响箭”、“进军的第一步”,这是因为白莽的战斗诗篇是向千万民众发出的向反动派进军的动员,预示着革命高潮的来临;比作“冬末的萌芽”,是因为当时白色恐怖严重,还是严冬季节,白莽的诗篇向人们报道了春的消息.蕴含着勃勃生机;比作“爱的大纛”,是因为白莽的诗篇倾吐了对革命者的无限热爱,激励人们团结战斗,彻底打碎旧世界;比作“憎的丰碑”,是因为白莽的诗篇永远记录了敌人的罪恶,永远记录了人民对反动派的憎恨,好像铭刻着的碑文。这组结构相同、形式整齐的排比句,以丰富的比喻(博喻),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革命作家、作品和革命事业如海浪般涌动的热爱和赞扬之情。同《孩儿塔》的思想倾向相比,任何“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这样,文章从思想体系和创作手法上,将《孩儿塔》同颓废的、腐朽的,甚至反动的作品区分开来。  ……

编辑推荐

  高中是极重要的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也是极受重视的一个阶段,它决定了学生是不是有实力进入大学。语文是高中学习的一个重点,一本好的参考书可以给学生必要的帮助。《重点高中语文导读》提供一个专门的向导,指导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点高中语文导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