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元曲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傅德岷 等  页数:227  

前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①正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②文随时变,时促文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元曲,据近代以来诸多学者的研究,应分为散曲和杂剧两大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源于词的小令,但到元代,其义有了变化,元燕南芝庵在《唱论》中说:“成文章者日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街市小令,唱尖歌清意。”③这里的“小令”(又叫“叶儿”),指民间市井俚歌。直到元末,“小令”不再专指俚歌,而明确成为与套数相区别的散曲体裁。“小令”有:“只曲体”,指一支曲子一韵到底;“重头连章体”,指同一曲调重复写若干首;“带过曲体”,是一个曲调兼带另一个或两个音律相互衔接的曲调,最多能用三支曲调相连接的一种体式;“异调间列问答体”,即用几支不同曲调交错表现某一事件,并用代言体一问一答的体式。“套数”,是将同属一个宫调的若干支零散曲子联结成为一套曲,它是以“套”计数的曲子,不同于以“支”计数的一支曲的“小令”,故称“套数”。“套数”一般有“首曲”,中间有若干支曲子作为“过曲”,结尾有“尾声”,但须一韵到底,是曲中衬字不拘平仄,多以方言俚语充之。  杂剧,金末元初的蒙古时期(1206-1271)产生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新生的剧种,它是以北曲演唱为基础的戏曲形式,它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是: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脚色有正末、正旦、净等。

内容概要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本书精选元代名作家的散曲和杂剧多首(折),并对每首(折)的思想和艺术作了赏析。“赏析”文字力求简明、准确、清晰,不作繁琐考证,为读者阅读欣赏提供一种借鉴。

书籍目录

[黄钟]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元好问[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元好问[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杨果[越调]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杨果[南吕]干荷叶(干荷叶)/刘秉忠[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弹破庄周梦)/王和卿[双调]拨不断·大鱼(胜神鳌)/王和卿[越调]小桃红·杂咏(杏花开候不曾晴)/盍西村[越调]小桃红·杂咏(海棠开过到蔷薇)/盍西村[越调]小桃红·杂咏(绿杨堤畔蓼花洲)/盍西村[双调]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商挺[双调]潘妃曲(一点青灯人千里)/商挺[中吕]阳春曲·春景(几枝红雪墙头杏)/胡祗通[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锦织江边翠竹)/胡祗通[中吕]喜春来(金鱼玉带罗■扣)/伯颜[越调]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王恽[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社坛烟淡散林鸦)/王恽[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雨睛云散)/卢挚[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枯倒倚)/卢挚[双调]沉醉东风·对酒(对酒问人生几何)/卢挚[双调]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卢挚[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江城歌吹风流)/卢[双调]寿阳曲·别朱帘秀(才欢悦)/卢挚[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琉璃殿暖香浮细)/赵岩[中吕]山坡羊(晨鸡初叫)/陈草庵[仙吕]一半儿·题情(云鬟雾鬓胜堆鸦)/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适意行)/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暇酒投)/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南亩耕)/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忧则忧鸾孤凤单)/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子规啼)/关汉卿[双调]大德歌·夏(俏冤家)/关汉卿[双调]大德歌·秋(风飘飘)/关汉卿[双调]大德歌·冬(雪纷纷)/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关汉卿[仙吕]寄生草·饮(长醉后方何碍)/白朴[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疑是杨妃在)/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白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品元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