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李玉莲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宋元明清四代是通俗文学极尽繁荣的时代。作为这一时期文学样式主流的白话小说与戏曲,更是名家辈出,名作如林。然而由于正统文学观念的贬抑排斥,战乱的频仍,以及传播方式的局限,致使许多优秀的白话小说戏曲作品在传播中散佚湮没。能够劫后余生而流传至今的虽说不过十之一二,但仍能使我们一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的繁盛风貌。那么,是谁(传播者)用什么方法(媒介渠道)将这些白话小说戏曲作品保存传播至今的呢?本书作者运用现代传播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探索和剖析。

作者简介

  李玉莲,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做过大学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大学中文系教师,现任职于京城的一家出版社。

书籍目录

导言上编 传播者研究 第一章 小说传播者   第一节 传播者的构成   第二节 创作、评论者     一、创作者     二、批评者   第三节 出版、发行者   第四节 说话人 第二章 戏曲传播者     第一节 传播者的构成   第二节 创作、评论者     一、创作者     二、评论者   第三节 出版者、发行者   第四节 表演者 第二章   “谁”是传播者   第一节 隐形的传播者     一、小说     二、戏曲   第二节 署名的权利   第三节 复合型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与接受一体 第四章 传播的控制     第一节 传播即是控制   第二节 权力:管理与限制   第三节 观念:无形的束缚   第四节 广告:传播中的噪音  下编 媒介与渠道研究 第一章 声音的魅力   第一节 说话:口语传播的典范      一、唐前的“说话”传播     二、宋元时代的“说话”传播     三、明清时代的“说话”传播     四、传播者、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二节 词话:白话小说戏曲的“说唱”传播     一、宋元时代的“词话”传播     二、明清时代的“词话”传播     三、“词话”对传播内容的影响     四、“词话”与章 回小说   第三节 表演:完美的综合传播       一、表演是戏曲的本质      二、表演在戏曲传播中的命运   第四节 韵文:不只是攀附正统       一、白话小说中的“韵文”传播     二、戏曲中的“韵文”传播 第二章 不朽的文本   第一节 选辑:文本的选择性传播     一、选辑传播的内容     二、选辑传播的传播者与传播媒介…… 第三章 技术与组织 结束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上编 传播者研究  第一章 小说传播者  滥觞于唐、成熟于宋的市人小说,最初是以口语传播方式为主的,因而其传播者主要是说话人。人元以后,“说话”、业与当时的汉人、南人一起,同遭厄运。史籍中多有元统治者禁抑“说话”伎艺的记载。①“说话”业,尤其是反映现实直接迅速的“小说”家数,渐次衰落,而“说话”中“话”的内容被愈来愈多地转换成书面形式,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于是有了元至治问刊刻的五种平话②。市人小说的传播者,也由此从勾栏瓦肆走进书斋。及至明清,白话小说进入最繁荣的阶段。直承宋元的市人小说在此时得到总结;出现了冯梦龙、凌漾初等集大成式的传播者。由宋元“说话”中“讲史”发展而来的长篇章回小说,也在印刷媒介的支持下,取得了辉煌成果。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吴敬梓等名家云涌,直至曹雪芹走向巅峰。传播方式的改变也造就了一批新型的传播者,即坊肆主人,也就是小说的出版发行者,熊龙峰、余象斗便是其中的翘楚。、“说话”业在此期也并未消歇,说话人仍活跃在说书场中,成为白话小说的辅助传播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