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提包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日] 川上弘美  页数:242  译者:施小炜,张乐风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日本“2001年最好看的爱情小说”,同样受到了香港影星郑秀文的青睐。日前,据媒体报道在上海拍摄完电影《长恨歌》后,郑秀文一时无法跳出角色而销声匿迹达一个多月,复出时她送给著名导演杜琪峰一本神秘书,就是这部她“闭关”期间最爱读的《老师的提包》。据悉,师徒二人有望将该书搬上银幕。

内容概要

  在这样的夜晚,我便打开老师的提包。里面空无一物,唯有一个缥缈浩大的空间,延展开去……  三十七岁的月子,在一家小酒馆里与原来的国文老师偶然相遇,她想不起老师姓什么,就含糊地称呼他。在以后的许多个日子,老师常常谈起高中课堂上的事。他们一起喝清酒,吃和食,散步,一起赏樱,一起外出旅行,在涛声不绝的夜晚作俳句……月子和老师有了一段平谈而宁静的忘年之爱……  缓缓的气氛,淡淡的忧伤,微妙而朦胧,令人怀念而又感伤!

作者简介

  川上弘美,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东京。1994年以《神》获首届帕斯卡短篇小说新人奖,从此活跃于文坛,获奖无数。1996年以《踏蛇》获得日本文学界的最高奖——芥川文学奖。1999年以《神》再度获第九届紫式部文学奖和第九届文化村德·马戈文学奖。2000年以《溺》获第十一届伊藤整文学奖和最后一届女流文学奖。2001年以《老师的提包》获第三十七届公谷崎润一郎奖。  《老师的提包》是川上弘美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便是气势惊人,曾占据各书店排行榜榜首数月之久。小说笔调清淡细致、冷静内敛,日文古风之委婉细腻尽显其中,故事朴实动人、韵味缭绕,被誉为“2001年日本最好看的小说”、“21世纪版的《挪威的森林》”。  2005年7月,在上海拍摄关锦鹏的电影《长恨歌》后因为一时无法跳出角色、备受困扰的郑秀文,在销声匿迹一个多月后,约导演杜琪峰吃饭谈心。她送给恩师兼好友杜琪峰的,就是这本她喜欢的《老师的提包》。

书籍目录

月亮和电池鸡雏二十二颗星采蘑菇 其一采蘑菇 其二过年他生赏花 其一赏花 其二幸运 机会梅雨雷鸣去海岛 其一去海岛 其二滩涂梦境蟋蟀公园里老师的提包

章节摘录

  月亮和电池(1)  正式的称谓应该是松本春纲老师,然而,我却管他叫“老师”。    既非“先生”,亦非“夫子”,而是“老师”。    在高中,老师教过我国文。然而他既未曾担任过我的班主任,我也不曾特别热心地听过国文课,所以老师并没有留给我太深刻的印象。毕业以后也许久没有再相遇。    自从数年前在车站前的一家小酒馆里与老师比邻而坐以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老师有了过从往来。老师腰板挺得笔直,几乎呈反弓型,端坐在柜台前的座位上。    “金枪鱼纳豆。甜辣藕丝。盐水茭头。”    在柜台前尚未坐定,我便张口点起菜来。几乎是同时,邻座一位腰板笔直的老人也开口点菜道∶    “盐水茭头。甜辣藕丝。金枪鱼纳豆。”    我心想∶此人口味倒和我相似呢。便朝他看了一眼,谁知对方也看将了过来。这张脸在哪儿见到过?正惶惑时,是老师先启口说道∶    “是大町月子同学吧?”    我悚然一惊,颔首称是。    “时常在这家店里见到你嘛。”    老师又继续说道。    “哈啊。”    我暧昧地回答,更仔细地观察着老师。精心梳理的白发、熨烫得整齐挺括的白衬衣、灰色的西装背心。柜台上放着一合德利壶1和盛有一片冷涮肥鲸鱼片的盘子以及仅剩一点点醋拌海蕴2的小钵子。我感叹这位老人喜爱的佐酒菜肴与自己竟如此地一致,依稀回想起了老师站在高中教坛上的身姿。    老师板书时必定要一只手拿着黑板擦。用粉笔刚写下“春日以晨曦为最美。渐次”3云云,不出五分钟便迅即擦了去。面对着学生讲课时也手不离黑板擦。看上去,黑板擦的套带仿佛是粘在老师那青筋凸起的左手上似的。    “你是个女生,竟然会独自一人来这种店里喝酒啊。”    老师静静地把最后一片肥鲸鱼片沾足了糖醋味噌4,用筷子送往口中,说道。    “哈啊。”    我一边将啤酒倒进自己的杯子里,一边应道。我记起了他是高中时代的老师,可是却想不起来他究竟姓什名谁。心里一半佩服他居然记得住一介普通学生的名字,另一半却困惑不已,遂将啤酒一饮而尽。    “那时候,你梳着小辫子对不?”    “哈啊。”    “看到你出入这家酒店,觉得挺眼熟的。”    “哈啊。”    “你今年该三十八岁了吧?”    “到今年年底为止还是三十七!”    “失礼,失礼。”    “甭客气。”    “我查了一下学生名册和影集,核实过了。”    “哈啊。”    “你的脸一点也不变嘛。”    “老师您才没有变化呢。”    为了掩饰不记得老师姓名这一事实,便含混其词地用了“老师”来称呼他。从此松本老师就成了“老师”。    这一晚,两人共喝了五合日本酒。钱是由老师付的。第二次在同一家店里相遇共饮时,则是我付的帐。从第三次开始,帐单便各自分开,钱也是各付各的了。自那以来,这种做法便一直延续至今。两人的交往之所以得以持续而未中断,大概是因为老师与我都是这么一种气质的缘故吧。肯定不光是佐酒菜肴的口味,而且保持与他人之间距离的方法,大概也彼此相似。年龄虽然相差三十来岁,可是与同龄的朋友相比,却感到更为接近。

编辑推荐

  你爱累了吗?年少时看《挪威的森森》,长大了读《老师的提包》!谷崎润一郎奖大奖作品!郑秀文送给恩师兼好友杜琪峰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师的提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小说的开头颇为风趣,主人公月子在小酒馆发现和自己点一样口味菜品的人,竟是自己曾经的中学国文老师。这让本来对老师只有模糊印象的月子,忽然感觉与老师之间有一种共通的东西。这种共通后来递进为一种在一起很舒服的感觉。
       投缘的人之间就会传递一种让彼此都很舒服的气息,这种气息让人感觉温暖、踏实,放松。与这个人在一起,你不害怕自己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会被对方腹黑;也不会担心自己的坦诚倾诉会遭到误解与误传。这种互相温暖的气息与彼此认识多久好像没有必然关系,有时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就遇到了。
       还是回到开头的口味问题,我甚至会觉得如果两个人在口味上有完全的相同(甜辣藕丝,金枪鱼纳豆),那是否会意味着两人在感觉上是相通的呢?毕竟口感与我们的体验有关,不是有人会因为吃到好菜而心情愉悦吗?这些不是理性的计划、努力所能达成的,而是一种感性直观。
       好像,作者川上弘美在这本小说中就传达了一样一种浅淡、忧伤而又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舒服气息、
  •     坐在沙发上,一边一口一口地啜着啤酒,一边看着文风清淡的小说,觉得恬淡又幸福。
      看累了就在沙发眯一会儿,那种安静的感觉,是难得的,尽管隔壁电脑里传来我喜欢的动画---海贼王的吵闹讲话声,依然不为所动。
      
      很喜欢这本小说。
  •      喜欢的小说其实不多,但日本的一些小说,很对我胃口,青山和川上的小说就是,小腰封上是郑秀文的推荐,于是出于八卦而读,却又为我推开了世界的另一扇门。
       30多岁的月子和60多岁的国文老师的忘年恋,故事很平淡,没有着力描写两人之间的感情的纠缠,只是着墨于两人之间的互动,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回忆月子和老师在一所酒馆里发生的事。
       那时,我对师生恋,还没有到一种很宽容的地步,虽然不排斥,但也因礼教的关系,开始很不明白月子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大自己20多年的,还是她国文老师的男人,毕竟和老男人恋爱,不很吸引我。细读以后才明白,人和人之间,多多少少都有着某种情结,和牵连,凡是真心相待的,友谊便升华,当升华的友谊变成某种牵挂,当两人创造的回忆越来越多时,感情便由此而生。
       月子每天都会和老师在酒馆相遇,当老师没来的时候会牵挂会期待,他们相知,一起结伴出门,一起旅行,最后,没有了身份的束缚,相爱的是两个灵魂。真挚动人,小说如是,书中的感情如是。
  •     很早买来这本书,一直不敢看,
      对「老师」这两个字,过敏。
      断断续续从农历年开始,
      直到今天回程的飞机上,读完,
      忍不住掉下眼泪,庆幸邻座的先生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
      
      「如果是老师,他会怎么说呢?」
      月子的问题,我常常自己问自己。
      「如果是H先生,他会怎么说呢?」
      他一定会说「Z小姐,你怎么可以这么笨呢!」
      
      老师和月子之间的微妙距离,叫人喜欢。
      老师喜欢摸摸月子的头,
      老师喜欢喝酒,
      老师有时候像小孩子一样,
      老师。。。
      老师把提包留给了月子。
      老师走了。
      月子一个人,和老师的提包。
      
      「月子,我究竟还能活多久?」
      「永远,直到永远。」
      「如果不是永远,月子就会觉得不满足吗?」
      
      「先生」就是「老师」了对吧,我喜欢这个解释。
      于是,我偷偷的拿了H先生的铅笔,
      上面有他留下的气息。
      
      「我怕再也见不到你。」
      「贪心鬼。」
      「一点点啦。」
      「有过就好。」
      
       感同身受,不是吗。
      
      
  •      拿到这本《老师的提包》时,看到中封上印着:年少时看挪威的森林,长大了读老师的提包。觉得很好笑,腹诽又是出版商的吆喝,好的书是不需要这样的噱头,在阅读上,我向来是杂食属性,合上书页后,有没有再次翻看的欲望,或着一点点触动内心的感受就是我评价一本书的标准,这本川上弘美的书像清淡的日本料理,在作者碎碎缓缓婉婉的讲完故事后,居然能够让人回甘悠远,不得不说真让人意外。
       故事很简单,37岁的女子,一个人坐车,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喝酒,直到和高中老师在一间居酒屋相遇。展开了一场忘年恋。没有生死相随的轰轰烈烈,甚至没有亲昵的情话,没有热烈的拥吻,更没有缠绵的身体纠缠,难以想象,就这么淡的出鸟来的一个故事,在作者的处理下就是像一点滴入清水的墨汁,在情绪中慢慢的洇开,能让懒人有写写书评的冲动。
       林清玄说,喝淡酒的时候,读李清照;喝甜酒时,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月子跟老师在一起时清酒、啤酒、葡萄酒、马提尼、杜松子·····杯酒人生呀,个人觉得读《老师的提包》,似乎应该配青梅煮酒,暖暖的,清隽的口感,不知不觉中已醺然。
       这本书,是在陪儿子入睡时,靠着床头无可无不可的读完。没有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完的欲望,不得不说,作者大巧若工的功力让人钦佩,一本不错的读本!
  •     缘起缘落不过只是一个念想而已,似情非情不过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忘年恋中有几分是爱慕,有几分是寂寞
      老师的爱中少了年轻人的敢作敢为,热血澎湃,仿佛回到孩儿般,相伴玩乐饮酒赏画就是爱的种种
      杜琪峰和郑秀文之间的种种 插入其中想映射还是暗喻什么呢?
      
      
  •     日式茶,小巧精致,温润的汤色在小碟小碗衬托下,弥漫着氤氲之气。
      
      老师和月子的爱情,在我的眼里就是这样一盏茶水——陈郁的茶、清冽的水,恰巧相互融合了,渗透进彼此身心。
      应该是忘年交吧,成熟儒雅的老者和自己当年的女学生在小酒馆里相遇,点了相同的小食和酒水,在唠唠叨叨的你来我往中开始了这段平凡温馨的交往……
      
      看《老师的提包》,从一开始不经意的翻阅到喜欢,期间又经历了些许的反复,差点不想继续阅读;平平淡淡,却很美,不知觉中已读了很多页;直至结尾时,我竟在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找到了满满的悲欢离合。
      一本薄书,可以读出这许多心绪,在我的阅读经历中,不多。
      
      我喜欢川上弘美于故事中展现出的一种画面感,很贴很细,充溢着特色鲜明的东洋美。
      当老师和月子在酒馆邂逅,他们点着啤酒、葡萄酒、清酒……搭配的小食是小鱼、明虾、青菜和豆腐,蘸一点糖醋味噌,那寥寥的清香如暖流拂过面孔。一杯酒下肚,严谨的老师和孤独的月子彼此都有了些热情和松弛,琐碎重复的生活在夜色中的酒馆里也变得多了几分色彩。在最初的友谊中,杯酒之交活络了他们的心绪。
      特别是樱花下的聚会那一段,色彩在文字间跳跃,我的眼前全是满满的粉色花蕾,衬着树下或坐或行的人。在春日的某个瞬间,欢乐就这样被定格。
      
      也许就是文字的纤美吸引我一口气读了上百页,也许是平淡生活以及平淡的人所展现的真实让我叹息。当老师和月子走得越来越近,我反倒止步不前,心生疑惑。
      相差三十多岁,就这样喝酒聊天,真地能相爱吗?
      
      月子在老师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已然成熟过的、祛除了矫饰和盛气的岁月沉淀。他的身体已不再健硕,可她就是想钻进他的怀里,叫着“老师”,说不出其它的话。她到底能从他的心灵里得到多少慰藉?以至于终于放弃另一个适龄男人的追求。
      而老师,他总是用关爱的语气拒绝着月子,但又不能无视自己的倾心——他其实是在拒绝着自己的年龄,那个可能付出了就会在某一天不辞而别的自己,又能够拿多少承诺给月子?
      他俩的故事就是一杯和着日食的茶,除了温润再无其它。
      
      终于老师说出了:“我们约会吧。”
      那个总是不喜欢被别人斟酒的老师,那个不喜欢女士把臀部说成屁股的老师,他终于紧紧环抱住月子,温暖着她的孤独;而她也温暖着他剩下的情怀,哪怕只有半生!
      那四平八稳的感觉充盈着整幅画面,一个端正庄重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爱得正式而坦荡,没有矫饰却渗出丝丝心痛和感伤。我再度被小说吸引,应该就是这五个字的力量吧。
      
      川上弘美通过《老师的提包》,表达了这样一种杯酒人生:总有一种酒让你醉,总有一个人让你终生不忘,心心相惜……
      
      老师总归会走的,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提包,却满载着欲语还休;
      月子还会独自去酒馆,点上同样的下酒菜,不哭,与老师明暗共饮,今生来世。
      
      ——“我们约会吧”!
      拂过月子耳畔的,我的心灵的一句话,何时再会响起?
  •     我以前曾写过一篇关于日本小说的专题文章,那篇文章不是针对一篇或一部日本小说,而是就几个短篇小说给我的综合印象而写的。我记得文章的题目叫作《雨中昏黄的小灯》,我说日本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一个夜晚,下着秋雨,雨量不大,却是绵绵密密的,偏僻的小街上没有行人,路边有一盏小灯,亮度不大,照得不远,昏昏黄黄,映着绵绵的雨丝……这就是日本小说给人的印象。
      
      当然,上述印象不包括日本的推理小说,日系推理,常以凶残见长。与英国推理比起来,日本推理更注重犯罪,而英国推理更注重推理过程。这是题外话。
      
      而如果不是推理小说,日本小说,大抵给人的印象都是“雨中昏黄的小灯”:暧昧、压抑、绵密、孤凄。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也是如此。
      
      读《老师的提包》是一种什么感觉呢?这部小说通篇就是女主人公月子和她的老师一起吃饭、喝酒、爬山、聊天。聊天的内容也不过就是吃饭喝酒爬山。都是生活琐事,又都是内心感觉。确切地说,是月子这个第一视角的感觉。文中经常出现的话语就是“老师会这样说吧”。小说的结尾虽然让故事完整,但也没有怎么轰轰烈烈。换句话说,读者看完小说之后,如果想把小说当中的故事讲给另一个人听,其实是无从讲起。故事是完整的,但是也是很简单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和一个年长的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仅此而已。
      
      那么,这部小说好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日本电影《入殓师》好看吗?实际上,《老师的提包》和《入殓师》有很多相通之处:情节都很缓慢,讲述的故事都很平常,气质又都很深沉压抑,但是,它们又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浮光掠影的热闹,而是深入心扉透彻。
      
      《老师的提包》,就是这样一种透彻。你看不到任何热闹,但你会和主人公一起去吃饭、喝酒、爬山,以及,和她一起去琢磨老师,和她一起暧昧。
      
      主人公对老师的感情很暧昧。而小说本身也很暧昧。
      
      暧昧,看上去没有什么力量,一点也不轰轰烈烈,但是,它却似乎又远处不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一起吃饭喝酒爬山聊天,看似没有故事,却每时每刻都透着暧昧。这种暧昧,存在于月子对老师着装的体会,存在于月子注意着老师的声音,存在于月子体味着老师的每一句话,存在于月子在心底里对老师的呼唤。小说里有一个情节很触动人心:月子偶尔叫一声“老师”,老师答应一声之后,月子却又无话可说,可是却还是想再叫一声“老师”。没有波涛汹涌,没有山盟海誓,但是这份感情却是绵密而浓烈。
      
      月子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孤独女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喝酒。一开始,老师只是她的一个酒友。但是渐渐地,月子的内心却越来越接近老师。然而因为老师年长很多,所以,她就只好暧昧。这种被迫的暧昧,其实是来自于心底的深沉的感情和不能克服的环境制约,于是,内心强烈的愿望被现实压制,却又在压制中强烈反弹。
      
      每一份暧昧的感情,都有着不可名状的隐情。而暧昧本身,就成了一种如黑夜一般不能感知的痛,同时也是一种流水一样不能消散的力量。暧昧很美好,暧昧也很无奈。
      
      暧昧,是一个很难形容的状态,也许只有“暧昧”这个词本身才能形容它。《老师的提包》也是如此,你很难说清它,只有它本身,才能表达它自己。
      
  •     日本文学总是很有特色,带着浓重的日本文化特点,文字间的淡淡疏离是怎么也无法改变的。曾看过《挪威的森林》,不是很喜欢书中的感情,压抑无法宣泄,似乎浓烈无比却逃避不了那淡淡的沉淀于文化中的悲哀。由于最近在学习日语,对日本文化有些追求,故而选择了这本《老师的提包》。
      这本《老师的提包》像是一个个小故事的集合,但从整体而言却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独居女子和她的老师的故事。虽然这本书的宣传语是,“年轻的时候看《挪威的森林》,年老的时候看《老师的提包》”,而我却更喜欢这本。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月子,一个独居的三十岁女子,在偶然的时刻,遇上了她曾经的老师,回忆总是那样,在改记得时却无法给予正确的答案,于是,月子无法回忆起老师的名字,只是将“老师”这个称谓再次提起。相比于月子,老师却能轻易地叫唤出学生的名字,甚至还能记得学生过去的种种,只是如今,他已是一个独居老人,有着回忆,充实生活。两个人的共同爱好,成了他们之间连接的纽带之一,不需要刻意地去相约,当出现在那个小酒馆时,四下一望,就能看见那个熟悉的背影,这是一种默契,即使相隔遥远,他们的心却能紧紧相依。
      无法想象,一个三十岁的女子与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之间能有多浓烈的情感,在这些点滴的小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那些独特的情绪,就像是恋人一般,偶尔,他们会一同出游,偶尔,他们会有些别扭,偶尔,他们会默默吃食,默默喝酒。就像是一幅生活的水墨画,没有过多的色彩,却能看到最浓烈的情感,是这样浅浅流淌的情感,溢满全书。
      老师的离去,是必然的,一段年龄悬殊的感情必须要承受这样一种离别,而他在离去之后留给月子的却是他形影不离的提包。这个提包是月子在第一次与老师重逢是就带在身边的,老师的每一次出现,都离不开这个提包,提包,见证了老师与月子的爱情。
      我想,老师留下提包给月子,是想留给她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是,也告诉了她,这一段过往终将成为回忆,月子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过更美好的人生,一段过往的回忆就让它尘封在那个老旧的提包中吧。
  •     有些小说,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会非常不喜欢。我想,《老师的提包》就是这样的书。
      
      日本作家经常把小说写得很淡,整本书没有复杂的情节,不断地渲染各种感情,甚至形成了一个流派,被称为“私小说”。《老师的提包》不仅写得淡,还写得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在想,到后面总该发生点什么吧。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发生。仔细想想,如果真出现了大转折、大悲恸,那这部情意绵绵的小说也就被毁了。
      
      37岁的都市剩女大町月子,一个人过着平淡的生活。某一天,她与高中时代的国文老师松本春纲老师相遇。老师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两人一次次在小酒馆偶遇,一起赶集市,一起采蘑菇,心中渐生爱恋。这段超越年龄的感情,没有谈性说爱的浮躁,如同咖啡馆里那些陈旧的老歌,悠远绵长,是对漫漫人生中纯真心灵的守候,是浮华阅尽后最后一次无奈的追求,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守旧而正派的老师,身上少了点浪漫,而他的妻子却是个渴望生活的人,终于跟别的男人跑了,最后死在海岛。多年以后,这份感情依然留存在老师心中,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他的古板,他身上那些过去时代的印迹,倒使他成了个特别的男子,这大概也是他吸引月子的地方。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很好地展现了女主人公月子的心理脉络。在当代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许多像月子这样未婚的大龄女子。她们学历高,有稳定的工作,但对未来的生活,却没有清晰的打算,一个人一天天走过来,不知不觉自己年纪竟然就这么大了。她们也并没有受过什么特别的伤痛,却有点喜欢自怨自怜,虽然希望能有个人可以给予慰籍,但要求颇高,有着过于理想化的期待。而老师的出现,正好符合月子心中的期望。不管是从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还是走向了恋爱关系,老师始终是真诚、纯洁的,在感情方面几乎是只求付出,不求索取,正好符合了月子一类女子的期盼。
      
      小说荡漾着浓浓的古典抒情风格,老师与月子一起念诗、做俳句,这种旧时文人的作派,让这场忘年的爱情仿佛发生在遥远的过去,故事显得更美,也更加耐人寻味。
  •      梦想是美的,期待是令人激动的,当期待被叫停的时刻,暧昧也戛然而止,泄闸的感情之水没有干涸也不再激勇,反而瞬息变得平缓宁静。
      
       月子,三十七岁,未婚单身女性,经常到悟的酒馆小酌,偶一日与这一酒馆的常客、曾经的国文老师(六十八岁,丧妻)相遇,从此他们总是不约而同的一起来这里 “约会”:喝清酒、吃东西,一起出去散步、旅行。只是他们将心思深埋,努力束缚感情,用极度思念却假装不经意的问候来假装掩饰,日本文学的这种“慢”特色让人心焦到无法释怀,当然,故事的过程也有日本美食的特色,放入口中,韵味见见浓烈四溢开去。好在终于的终于,他们突破了最后的一点顾虑,扔掉了彼此的逃避,一起生活了,尽管是不长的时间,她,只剩下了老师一直带在身边的提包还有一封遗书。
      
       这段忘年爱,平淡而宁静,朦胧而美好,从初相遇时叫不出老师的名字,到老师的离去,打开曾经装满酒肉而今却空无一物的提包,给人无限遐想,忧伤不觉也漫过心头。喜欢这种静好,因为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让你不自觉的慢下来,静下来,情节很舒缓,故事平凡,简单的对话貌似是不经意,实则满含深意,加上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容易将人带入其中。当然,那种明明已经膨胀却极力压抑的文字表述也会让人叹怜,本已情浓到不能自已而表面看来依旧平静的爱痛,也真真叫人纠结。甚至到最后,你已分不清那份好感源自于哪里,只是随着老师的提包被开启,已经沉寂到了最最深处的心底,不变的是,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唤仍旧饱含情思。全书没有太复杂的线索或者转弯,而只是记录生活中最最微笑的点滴,用最柔最细的笔端来理顺这场看似“不正常”的尖锐关系。
      
       对日本人的恋爱道德观不是很了解,但回归到保守的中国人的情感现实中,月子与老师那种恋情压抑和理性的克制似乎越来越少了,与现在国内年轻人的“爱要说出口”简直大相径庭,也或者,这就是年轻与成熟的差别,也正是这本书的推介中所说“年少时读《挪威的森林》,长大了读《老师的提包》”吧。一种让你满怀期待,有成长的美好,一种教你严禁期待,有参透人生的洞悉。
      
  •     日语中表示爱人的词有很多,我独爱“あの人”。
      
      あの人
      那个人
      
      那个人
      时远时近
      可远可近
      亦远亦近
      
      那个人
      你念他的时候,他真的会出现
      你不念他的时候,他也会出现
      你念与不念,他总会时时时不时地出现
      
      想说,又说不出
      想绕,又绕不开
      想见,却不一定见得着
      想抱,却不知道要不要
      
      严禁期待,严禁期待
      纵使再严厉的警告
      还是希望那个人喊自己的名字
      还是贪恋那个人独有的温暖味道
      
      只想跟那个人在一起吗?
      ——那个人总说我一直都在
      不想跟那个人在一起吗?
      ——那个人却说:我们约会吧
      
      《老师的提包》,貌似是个短篇的集子,实则是一个故事;好像就是一个故事,每个短篇又都有自己的情绪。
      那个被叫做老师的人,特地留给了月子一个提包,里面却空无一物。
      是想告诉月子,他只不过是一个过客吗?
      ——那又何必如此特意
      是想暗示月子,它承载了良多的记忆吗?
      ——那又何必是一个提包
      
      被叫做老师的那个人是有一定的收藏癖的,那个乱糟糟的储物间不就有很多的藏品嘛,废旧电池、火车陶壶,当然,肯定还会有那晚偷来的那个耳环。虽说如此,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月子呢?!
      就算没有什么东西要留下来,月子一样会去悟的酒屋喝酒;
      就算是有什么东西留下来,月子也不在乎其实是松本春纲而不是老师;
      ——月子的心里只有あの人,那个被叫做老师的人。
      
      数星星和采蘑菇
      好像都比这个更有意义
      可为什么还要这样呢
      是因为在乎,还是因为不在乎
      
      在乎,或者不在乎
      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
      那个人不还是要走嘛
      这个叫我的家伙还不是要独自留下来
      
      严禁期待,严禁期待
      ——果然是要的太多了
      最后连个斟酒的人都没有了
      话说了,杯中的酒和腹中的酒,哪个更甜,哪个更苦……
      
      这本书好像有两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封面,我都很喜欢。2011年的这本较之2006年的那本,封面更有特色和辨识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文学。我还注意到,这两个版本的共同推介语就是“年少时读《挪威的森林》,长大了读《老师的提包》”。有意思的是2006年版的那本还有以及很有意思的推介语——郑秀文送给恩师兼好友杜琪峰的书,这句推介语在2011年版中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爱是欲言又止,痛是欲语还休”。
      
      人生,何不就是这样?!
      ——情愿不情愿的总有改变
      管他那么多
      先来一杯,忘了自己
      
      
      
  •     37岁的大町月子和在酒馆重逢的中学老师在两年里频频见面,最后终于以恋爱为前提交往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老师去世后在他一直用的提包里留了一封遗书给月子——他心中的好孩子。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而纯朴,并不需要太多奢华的装饰。37岁的月子就好象很多至今仍单身的剩女。宁愿有一份真挚的感情,也不愿为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而卑躬屈膝,回绝了中学的同学小岛,最后还是选择了她的老师。
  •      三十七岁的月子,嫁龄已过,似乎已准备丫角终老了,却在小酒店里遇见多年前的老师。相差三十载的两人,居然发展出一段淡淡的情愫。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慢悠悠地讲着这个微妙的故事。
       “老师”的形象其实是很模糊的,并未出现对他的正面描写,只觉得他是个背很直、老提着不知装了什么的提包、衣着拘谨正式、用词很典雅的美食主义者。然而,可能就是这种温吞的特性,让月子更自如。六十岁的老师,反而会像忸怩少年,为月子不喜欢自己支持的棒球队而生气;也如嬉戏的顽童一般,偷走出言不逊的男人的耳环;两人唯一的一次远行中,月子半夜来到老师的房间里,心头如小鹿乱撞,老师却拉着她一起吟诗,“日暮又黄昏,阵阵飞蛾乱扑灯,游子欲断魂”……令人不禁莞尔。
       “真安静啊……”
       这是月子和老师半夜在旅馆里,相对而坐发出的感慨。似乎也是每个观者的感慨。很日式,很安静,虽然不若川端康成的空山灵雨,却也似秋日清晨,从半开的窗子里微浸进来的凉意。月子和老师似乎行走在一个节奏舒缓的空间中。从偶遇开始,他们时而一起喝清酒,散步,吃和食。金枪鱼纳豆、甜辣藕丝、肥鲸鱼片蘸酱、甜而淡的梅子酒、清酒……轮番上演。三十七岁和六十岁的爱里,不见轰轰烈烈、你侬我侬。充满浪漫色彩的“约会”一词,在月子和老师这里,其含义是并肩地逛集市,买下两只鸡雏;是去玩老式电子游戏;是在海岛上一前一后漫无目的地散步,然后相对而坐,品尝切得薄薄、几近透明的涮章鱼。
       有一种爱如此炽烈,像杜拉斯的《情人》。身处潮湿炎热的异国,白人少女恋慕英俊的中国情人,无望的爱情,如同湄公河上滚滚流淌的热带阳光。短暂的幸福之后,爱情难觅归宿。无望转为绝望,从此坠入深渊,如色谱上的鲜红一转而为藏青,情欲如土崩瓦解,纵然再为谁心动,也是劫后余生。
       相形之下,月子 和老师的,安静的爱,却是更安全的。月子已年近不惑,也曾“亲眼看着朋友与自己的恋人结婚”,在半夜里,削了苹果边吃边哭,难以摆脱这深入骨髓的孤独,却努力地想活得洒脱。爱过哭过,伤过痛过,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便开始依恋和老师之间淡淡如水的感情,对他的期望,仅仅是“淡而长、一无冀盼”。花甲之年的老师,更是无力去体验生离死别,只愿在寂寂长夜中,有所依托,哪怕只是与伊人静坐作诗,相看两不厌。
       少年时的爱,是青涩而向往着热忱的,飞蛾扑火般,固然壮美,但若过去,要如何收拾那一地的狼藉?年纪渐长,爱便有了许多条件,不能爱,不敢爱,抑或根本无力去爱,自以为已失去爱人或被爱的能力。其实,不若尝试一下这种安静的爱。不会浑然忘我,却如一锅上好的炖汤,渐渐由淡转浓,忽而有一日,会发现离不开这已熟稔的好味道了。
      
  •     《老师的提包》我已经读了不下五遍了,连张女士都嫌弃我是不是只有这一本闲书可以看。。。其实只是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真正的爱情:表面波澜不惊,实质荡气回肠。。。年龄神马都是浮云。。。
  •     說起這本書,我是花了壹個月的時間陸陸續續看完的。這幾天休息在家,終于把最後的幾章看完。
      
      裏面有個簡單的故事,是關于壹個中年的單身女子月子與其老師的往年之戀。簡單的情節,不曲折,不鋪張,不喧嘩,是樸實之作。
      
      說不上任何意義重大和影響力,壹個個章節就像壹個個鏡頭,兩人多數坐在阿悟的小店裏,喝酒,吃魚,聊天。他們壹起去散步、作俳句、采蘑菇、賞花、去海島旅行。
      
      書中最有趣的是對吃的描述:金槍魚納豆、甜辣藕絲、鹽水交頭、涼拌豆腐、什錦腰果、莴苣沙拉。裏面有段這樣描寫家常菜,實在有趣:將剛摘下來的黃瓜輕輕拍碎,拌上梅子肉,把水靈靈的茄子切成片,炒好後澆上生姜醬油,加入米糠腌制的卷心菜……月子和老師微妙的感情就不知不覺中在這些美食中升華。
      
      小說筆調清單內斂,寂寞而柔美,閑的時候可以看它,裡面沒有風花雪月死生契闊,有的只是淡淡的櫻花飄落,無意中有片花瓣打落在遊人的臉上,引發壹絲絲回憶,與思考。
      
  •     感觉这本书很适合拍成电影,没有情节的文艺片。
      没有多么深情的描绘,这是日本小说的一贯特色,只是让人舒舒服服的读完而已。
      不过每次看日本小说,总感觉有些情节设计的太“过”,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可能也是由于我们不太开化吧。
      本来是一段让人不是很容易接受的忘年恋,却描绘得也让人觉得美好,可能是男女主角还拥有着一份不容易的矜持吧。
  •     昨天一早,頂著凜冽的寒風七點半就出門了,趕去漕河涇虹梅路發國際快递,U of Colorado的deadline, 其實已經過了,老师法外開恩才準我申。16站地,轉了兩次線才到。仔仔細細核對了材料,裝入UPS信封, 地址欄里Jennie Bell的名字打在了印刷字上,不大清晰,但願一切順利。在那裡還碰到一位申請同仁,递6份,各自道了“GOOD LUCK”. 出來的時候,旁邊有家水果店,買了一點黃岩小蜜桔。家裡水果斷了兩天了。地鐵上,收到爸爸短信,說杭州此刻漫天大雪。我自己似乎早已過了那種“哇,下雪了!”的年紀,或者心境。看到杭州電視臺每年都會特意跑去湖邊拍攝採訪——這份對于“下雪”的執著,教我想起一位朋友的調侃“無知的南方人”。不過回覆短信的時候仍然很配合地表示十分驚喜:啊,是么,真好啊,記得拍照啊~上海仍是陰天呢,哎。
      
      才說著,下午開始,窗外就飄起了今年第一場雪。小雪珠兒,稀稀落落的,至晚間,才略略成了勢。下午是華師大的洛桑上課,我休息。夜飯一個人胡亂對付,冰箱里還有兩個昨天吃剩下的泡芙,再喝了一盒伊利大果粒酸奶。原先一直說著要學會下廚,但是一直懶得捋起袖子練手,現在這蹩腳的廚藝,哎,自食其果。慢慢洗了頭發洗了澡,擁衾夜讀。
      
      好像記得張潮寫過: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別致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那讀《幽夢影》的年紀,翻閱至此還忍不住叫聲好,現在回想只覺生澀可笑。我此刻讀的,是《老師的提包》。
      
      日人川上弘美的作品。很早時便讀完全書了,當時讀得很快,卻並不酣暢淋漓。因著自身的境遇,我期望一場死去活來的相愛和一次天昏地暗的痛哭。但是她沒有給我。簡潔的對話節制著情感,就連生離死別的一刻依然那樣“寡淡無味”。
      
      如今,時過境遷——啊,這個詞似乎從未用得如此貼切啊——細細展卷再讀,依然平平淡淡,可是當這個故事行將收束的一刻,模糊的眼神來來回回逡巡在那四句尹良子清白的俳句上,一股熱流,奪眶而出,我知道,這熟悉的情感深處的井噴,來自那段我親手埋葬的不甘心的過去;我知道,自己此刻遠遠地離開是因為無法面對;然而我也知道,走得再遠還是會那麼輕易地想起。
      
      記得自己寫《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個小說兒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有的男人會爲了一個女人放棄全世界。而我放棄了全世界,只爲放棄他。
      
      癡男怨女,都是傻瓜。真正的愛情,書裡看看便好——
      
      情節不能再簡單了,一場未遂的相戀,以死亡告終。大町月子,37歲單身的未婚剩女,性情平和,其實充滿孩子氣;老師,68歲,鰥夫,眼神清澈笑容溫暖,是她高中的國文老師。他們多年后在校園之外的小酒館重逢,說重逢,也不盡然,因原先便談不上相識,月子甚至記不起這位國文老師叫什麽,於是由始自終叫他老師。直到熟悉的他永遠地離開,才憶起“松本春綱”這個陌生的名字。呵,其實這有什麽關係呢,相愛便已足夠,名份尚可不修計較,名字又有什麽重要?
      
      他們一起在阿悟的小酒館里對酌、一起去櫪木縣山上采蘑菇、一起在清冷的冬夜街頭散步、一起去南町集市買小雞、一起回母校河堤上賞花、一起去海島做俳句泡溫泉……可這太多的“一起”,似乎只爲最後的死別層層鋪墊。
      
      他會對她很溫柔,縱容她小小的撒嬌和任性。比如買手機,當然,那已是很後面的事了。雖然老師那樣討厭“手機”,還是爲了她配了一個,底線是不叫“手機”而是叫“移動電話”,呵,固執而可愛的小小堅持;
      
      他也會變得很淘氣,語不驚人死不休,然後調皮地趁她大睜著嘴巴呆若木雞時,像個惡作劇的小男生佯裝把手指塞她嘴裡。也會在酒館里、對那個出言輕薄月子的醉鬼小懲大誡、做一回高明的小偷——偷了他的金項鏈。拿回家卻隨手往廢電池堆里一扔;
      
      他也會害羞,在海島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夜晚,明明溫香滿懷,卻硬充柳下惠拉著月子作詩。當然,最終還是忍不住肌膚相親了呵。但也只是相親,僅此而已。他窘得像個大男孩似的,支支吾吾地說:我,呃,我對這類事一向比較遲鈍。她頑皮地反詰:那手勢怎麼那麼熟練啊。他:這個,畢竟結過婚的嘛。
      
      然而,老師總是老師,看得到月子看不到或不想看到的地方,他有他放不下的身段,澆不完的憂愁,喝不盡的清酒。會莫名其妙地將得月子一頭霧水,惹得她一股悶氣對他不理不睬;即使數月不見,他也絕不會主動地先打電話給她;
      
      她也有進退失據的時候。試過逃避——“這,算什麽呢?以後還是不要再一起喝酒了”;再逃避——跟暗戀自己的高中同學小島孝一起賞花喝酒旅行;還是逃避——不去阿悟的酒館、不去那條常常不期而遇的老街。可是每次努力都宣告白費,最後一次也在得知老師感冒后刹那崩潰。
      
      其實她清楚的吧,老師一直愛著自己。只是他真的有太多不確定呵。公園裡,他鼓起了“一生一世的勇氣”,第一次正式提出“約會”,兩人坐在暮色中的長椅上,他冷不丁地問:月子,我還能活幾年?月子說:直到永遠。老師歎口氣:是不是不是永遠妳就不滿足?
      
      他一直以來的擔心,所有的遲疑,終究都是爲了月子,怕她對自己用情太深,怕行將朽木的自己負擔不起那樣的深情,怕這樣相濡以沫之後再撇下她獨自一人茫然地去面對漫漫人生……那早已寫就的殘破結局,有幾個女子膽敢去傾心擁抱?月子是勇敢的,她跨越了三十個春秋的鴻溝,再用兩年時間排除萬難,終於和老師走到了一起。可是,天予多情不予長相守,老天只許了他們三年時間。她還未真正熟悉老師,老師已經獨自一人去了不知道的地方,只留下他生前那個到哪兒都不離手的一只黑色提包。
      
      打開提包,空無一物,只有一個飄渺浩大的空間,無限延展開來——大、愛、無、言呵!很多讀者將其當做懸疑小說般對這個沒有結局的結局頗不滿意。其實,曾經滄海過,這提包裡,還需要放什麽信物呢。這麼多年拎在他手裡,抱在他懷裡,蘸著他的氣息,見證他們的愛情,還需要什麽呢?
      
      對於老師的離去,弘美小姐只閑閑地幾筆勾勒便交待完畢。可是那雲淡風輕的文字背後,有月子多少無奈又悲傷的淚水。或者,又有多少作者她自己的淚水。“眼因流多淚水而清明”——是不是、正因為曾經深愛過,慟哭過,痛定思痛過,多年以後再回首,才能抵達這衣袂飄飄不染塵的度化彼岸?只作一個身外人,靜靜地述說,說到動情處,也許還是會流下幾滴淚,但即使那淚,也已帶著涼薄,消退了曾經的癡狂。
      
      我的臉埋在書裡,喃喃念誦著末頁的那首俳句,熱淚難禁,不知道幾點鐘入睡的:
      
      旅途迢遙兮獨自彷徨,衣衫襤褸兮寒氣難當;
      
      今宵月明兮長空清朗,余心何痛兮黯然神傷。
      
      閉上眼睛,仿佛就看見,月子單薄的身影踽踽獨行在長長的櫻花道上。
      
      好美、好短暫的一場櫻花雨。
      
  •     我和老师
      都孤独
      却不曾奢望能找到相知相惜的另一个人
      即便所谓的机会就在眼前
      还是懒懒的一动不动
      走在樱花大道间
      偶尔思念片刻
      
      现代人生活的真实现状
      
      至于最后的happy ending
      告诉你
      这是一个神话来着
      看过
      笑过
      感动过
      
      然后如月子一般
      走去街道感受一下自己的存在
      再回到自己的小屋子自斟自饮
      
  •      相较于江国香织还是更喜欢川上弘美的作品,优雅不造作。
       好久前看的,大致情节都有点忘了,但是记得采蘑菇那章了。
       很奇怪,挪威的森林也忘了差不多。
       就记得主人公喂绿子她父亲吃黄瓜那段。
       而后也瞄了点片山恭一的书,觉得还是这本老师的提包来的好。
       犹如茶泡久了没了涩味,甚至没有了清香,
       但却依然顽固的残留着挥之不去的余味。
       以上。
      
  •     
      日本文学可能是受日本文字本身的有限性限制吧,即使是长篇小说也感觉篇幅不会很长。文字很质朴,没有太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语法,如柳叶般点缀着几句俳句。大多数都给人以淡淡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比起西方浓郁的化不开的情节、交织的语言更能带给人阅读的纯粹的享受。焦躁的、快餐似的心慢慢的就沉淀清明了下来。
      《老师的提包》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剧情只是松本春纲老师和月子之间若有若无、飘渺的师生恋。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剧情,只是不约而同的在一间居酒屋喝酒,偶尔约定同游,不多的偶遇……恰如中国古代大白瓷笔洗中滴入了两滴墨汁,晕开。
      作者是日本的川上弘美。
      
  •     应该是比较冷门的一本书把,到现在还没有买到。内容方面不必多提,对我来说看完一部小说之后即使内容都忘光了,但只要能记得当时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部我喜欢的小说
  •     听我细说
      
      
      
      我知道你未必会来这里,你也未必会看到这些文字,但是我还是愿意在这里慢慢敲打,面对可以望得对面窗户的窗。
      
      
      
      夜里,看文字的时候听到音乐,我喜欢这样子,这样子夜会变得流动,甚至生动一些,也会让人容易捕捉,即使捕捉到的只是一些黑暗的静。
      
      
      
      我买了一本书,川上弘美写的《老师的提包》,川上弘美是日本作家里面的得奖专业户。她的其它小说我都没读过,唯有这本,在书店里面闲逛的时候,看到清淡得泛着微黄的它,便伸手捉了出来。然后带回了家。刚开始看的时候,那些平静的可以的文字悄悄吸引住想要到大街上去看人多的我。赶着看了两天,终于看完了,心里波澜好象不多,也是平静的罢。可是,又忍不住再看二遍,再看三遍。你知道魔力随处都藏着,又可能随时消失。落在地上的树的剪影,不见叶茂只有叶子在风里颤动的树影,清瘦,偏忍不住要一看再看。我想人有时候面对一些刺痛或者一些寒意是绝决不会躲藏的,还会深怀同感的想要留住那些有点凄苦的美感。
      
      
      
      说了这么多,你不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吧。是一个叫大町月子的女子和松本春纲老师的一段忘年恋。开始在这里写的时候,就想到了2006年的这个时候我曾经在博客里胡言乱语过的另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小说《失乐园》。两本小说里的女主角年龄都差不多吧,三十多岁。当然这两个故事的差距是很大的。这本242页的小说,直到240页才有了两个人上床的情形,也只是那么简洁朴实的一些文字。是一本很淡薄的书啊,令人想起来,却觉得淡薄也很美好噢。(呵呵,写到这里,忍不住学着小说里面人物讲话的口吻了。)
      
      
      
      月子总是在很多时候会不经意地想起老师,哪怕只是一闪而过,她也总是想起。在她的细碎的想起中,也使人想要读下去。月子这样想过:“被如此多的生物包围着,真是不可思议。满以为在世上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只是偶尔觉得惟有自己和老师两人。”
      
      
      
      那些委婉细腻的文字,细细碎碎地一个又一个细节的展现,两个孤独的人平淡又宁静的爱情也一一呈现。从初会,萌芽,生长到热烈,我都替月子要失望了,好在最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意外,也给了一份让读者如释重负的圆满。
      
      
      
      在小说的最后,月子打开了老师留给她的遗物“在这样的夜晚,我便打开老师的提包,里面空无一物,唯有一个缥缈浩大的空间,延展开去……”
      
      
      
      读到后来,觉得这样的爱情不是相伴,而是依偎,不对,应该是隔着距离的相望。但是这不是舒婷所说的木棉与橡树之间充满激情的守望,是绿水绕青山的寻常,是书籍与腰封的依存。
      
      
      
      手边放着一只笔,是孩子的铅笔,被她弄断了笔尖。不知道为什么,拿着这只笔想要在纸上写字。可以写下什么呢?一些痕迹,一些隔断时日可能不会记得的痕迹,一些旁人从来不会发现的痕迹罢了。那么还用它干什么呢?什么也不干,用削笔刀削出笔尖,便是孩子的学习用具。如此而已。
      
      
      
      就象博客,有很多人来写,又都不愿意让别人认识现实的自己,又愿意让人了解自己真实的某一面,多么矛盾啊(但是有那么多草根或者非草根因博客而成名)。
      
      
      
      不管怎么讲,其实每个写博客的人都希望自己有读者的,我也不例外,其实我想你来看的。
      
      
      
      2007。1。7下午
      
  •      从森村诚一到江户川乱步,从安房直子到川上弘美,每一次到图书馆借书,我总是喜欢到日韩文学那里驻足,也许最终并无收获,拿回家去的两本依然不是那里的哪一本,但是,单单看看那些作者的名字和封面的样子,也觉得满足。
       喜欢日本的推理小说,紧张刺激,出人意料;喜欢安房直子的童话,唯美空灵,自然纯净。十几岁的时候,看过类似《向阳的坡道》一类的日本书,不知该将之归类于爱情还是什么,总之印象很深。生活中,我对日本人没有好感,甚至不愿意去日本餐厅吃饭,就是不想碰到现实中的日本人。可是,对日本文学我却莫名地有着偏好,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我所不了解的异族的东西,好奇得很。
       这一次的日韩文学类的书架上,我抽出了一本名字叫做《老师的提包》的书。如果单看封面不看作者,我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台湾作家的作品,纯净素雅,意味深长。
       主人公月子年龄和我相仿,可是却是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晚饭过后,老公和儿子不时的谈话声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而书中的月子,却是单独一人,灯泡坏了要自己修,无聊了就去小酒馆喝几杯,在她的生活里绝少相互的牵挂和惦念。
       这不免让人感觉有些清冷和孤单。可是,月子却是个心理似乎永远十八岁的少女,有点任性地固守着这份清冷和孤单。
       小酒馆邂逅已经忘记姓名的老师,偶尔在一起聊聊哪道菜好吃,一起搭伴喝几杯,然后自己付自己的帐。最多一起出去采个蘑菇,或是海岛旅游。老师腰板挺直,做事有板有眼,不会惹人讨厌,可是,他的嘴角依然布满代表岁月的皱纹。
       在一颗相信爱情的心中,喜欢的人,没有什么是讨厌的吧!即便有机会选择正常的恋爱婚姻,那在爱情的相比之下,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整本书一直是淡淡的,没有轰轰烈烈,却让人思绪翻涌。当老师对月子说“和我约会吧”的时候,我的眼泪汹涌而来,没有丝毫的羞愧。
       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一个人到中年之人的心中,却依然相信爱情。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     一个退休高中老师,他妻子现在不在了,他孩子也不住在一起。有一天偶然遇到了以前的女学生,她30多岁还没结婚。他死之前的几年一直跟这个女的谈恋爱, 但是这个女的对她没有任何要求,不想跟他结婚,愿意陪他。所以对这个女的不发生任何责任。他那么老身体方面也没有问题, 可以成为男女关系。这是单身老男人的梦想吧?
  •   这本书,是我给你的么?看到你的翻译练习,我忽然想不起来这本书被我怎么处置掉了。。。。几次搬家,书都不容易带,挑挑拣拣,一些随身带走,一些送人,一些干脆丢弃。。。。
  •   这书你当时送我了。。。
  •   这是对书说得最准的一个词。
  •   好纠结!
  •   烟儿的评论越来越脱离评论了。
  •   哈哈,其实是想说:越来越水汪汪了。
  •   O(∩_∩)O哈哈~ 怎么说都好,我倒是觉得自己越来越有日本味了(偷笑)
  •   看看我写得多好啊:管他那么多 先来一杯,忘了自己
  •   当初我看这文字,心隐隐作痛。哎,问世间情为何物。。。有时宁愿相信这只是小说,只在文字里才有这番深情。。。
  •   诶!这个好看吗?想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