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 第一部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作者:司马辽太郎  页数:259  译者:王学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本对中国的解读,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超越《项羽与刘邦》!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精准解读项羽与刘邦胜败兴亡的真正原因!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如此惊心动魄地解读这对中国历史上最悲壮又最伟大的对手!  两千多年来,关于楚亡汉兴的历史玄机,尚无一部作品能够达到司马氏《项羽与刘邦》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首次全新解读天下大乱的谋篇布局、群雄并起的雌伏出击、逐鹿中原的运筹帷幄、开创伟业的帝王心术……

作者简介

  司马辽太郎(1923-1996) 日本著名作家,在日本乃至东亚具有崇高的地位。1923年生于大阪,原名福田定一,因敬慕司马迁及其《史记》而更名“司马辽太郎”,取“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意。20世纪50年代中期登上文坛,逐渐成为历史小说作家群中的泰山北斗。1993年,获代表日本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1996年病逝,享年73岁。  自幼饱读诗书,崇尚英雄人物,逐渐形成从高空俯瞰大时代、从历史长河观察历史断层、从大历史中审查英雄人物的创作手法,一反日本先前“时代小说”的平铺刻板和私人视觉,以谐趣的笔法还原历史,用鲜活的文字将史料中的生硬形象变得活灵活现,将残酷的政治、权谋与运筹帷幄写得妙趣横生,开创全新的写史方法;尤其注重于历史长河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英豪,善于将他们置于“大历史”的环境中而立体地书写其“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  一生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主要有代表作《项羽与刘邦》、《坂本龙马》等,先后斩获直木奖、菊池宽奖、大阪艺术奖、每日艺术奖、文艺春秋读者奖、艺术院恩赐奖、读卖文学奖、朝日奖、日本文学大奖学艺奖、NHK放送文化奖、大佛次郎奖等,“各项大奖仿佛专为他而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始皇驾崩第二章 乱起江南第三章 沛城浪子第四章 沛公举兵第五章 张楚兴亡第六章 北渡大江第七章 项梁身死第八章 刀劈宋义第九章 巨鹿之战第十章 章邯降楚第十一章 良谋出世第十二章 取关中第十三章 鸿门宴第十四章 汉中王

章节摘录

  第一章始皇驾崩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嬴政,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征服六国,将中国置于其绝对统治之下。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四分五裂,各诸侯国割据一方。这种状态在当时的人看来再正常不过了,而统一反倒让人感觉不正常。  “那个家伙,就是皇帝?”秦始皇在位期间,经常到全国各地巡幸,许多在路边见过他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生出这样的疑问,其中不免包含被他灭掉的各国遗民的复杂感情。这话简直就相当于在说:统一中国实在是蠢猪才会干的事。那说来几近于虚无缥缈的幻想,却由这个家伙给变成了现实,怎不让人心中疑惑?首先,“皇帝”是个新词,完全是嬴政自己编造出来的。这个词很新颖,人们还不熟悉,自然更没有对皇帝本尊怀有敬意的习惯。  在此之前,统治各诸侯国的是王和贵族。但是,秦始皇把那些制度全都废了。以前,平民生下来就将王和贵族奉若神明,从来没有窥伺他们那天赋地位的念头,因此,天下得以安定。只有遇上大饥荒的时候,老百姓才成群结队地四处流浪,去寻找食物,根本不理睬那些所谓的王和贵族,但也仅此而已。  始皇帝将过去施行的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实则荒谬透顶的制度,统统予以废除,以中央集权这种匪夷所思的形式取而代之,并将权力的大网撒遍天下,企图以官僚机构织成一张精密大网,将所有老百姓收入其中。他统治的依据是法,以法论刑罚,以法行税收,以法征劳役,如此等等,一切均照法强制执行。这阵仗六国之民哪里见识过?只有一直处于边远地带的秦国人民有过这类经历。总之,整个国家现行的各项制度,全部都是征服国秦原来的那一套。  “诸侯国的时代已经结束,天下改姓秦了。”统治阶级这样宣扬。但由此带来的繁文缛节,让从没有过这类经历的中原百姓烦透了。而且不只讨厌繁琐的法令,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该怎样表达尊敬的意思,老百姓也踌躇再三,因为过去从来没有过这种要求。  人们后来才渐渐明白,皇帝是这片大地上的唯一权威,皇帝一人掌握着这套官僚体制的大网,只有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网收拢打开,一切都由他说了算。而且,只有皇位可以世袭。既然贵族这一根本就说不清楚的中间阶层不复存在,皇帝本人就得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了。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皇帝孤零零吊在一棵大树上,下面全是平民百姓。  这岂不是意味着:只要把那家伙拽下来,自己就能当上皇帝了?  这个奇特而又符合情理的念头,在很多平民百姓的头脑里滋生出来。如此怪诞的政治理念在之前的历朝历代从不曾有过,这肯定也是目前这套制度的创立者始料未及的。  这位皇帝制度的创立者对大兴土木情有独钟。所有能被他调动的老百姓都被征来做这些事情,其中包括为他修建宫殿,在他生前就修好坟墓,还要修筑从首都成阳出发通往天下的御道。在这些民工里,有一个名叫陈胜的人。后来,当他煽动同伴为推翻皇帝奋起反抗时,还曾为激励那些诚惶诚恐的百姓,高声喊出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并不完全是陈胜的创意,施虐者始皇帝也有份儿。如果没有他开创的史无前例的政治空间,陈胜再怎么扬起皮鞭震得地动山摇,再怎么大声喊那句名言,也不会一呼百应。  独自面对天下百姓(当时中国有五千万人),可以想象极端自信的始皇帝也多少有些担心和紧张。只是他并不想利用官僚体系,只想靠粉饰自己来掩饰心中的恐惧。他企图把自己严密庄重地武装起来,以显示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还规定了一个只有他才能使用的自称:朕。从此,这个字成了皇帝的专利。  始皇帝为出行而专门修建了御道,这一重大举措也完全是为了彰显他的至高尢上?他修建如此庞大的道路网,也许与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的遥远的罗马帝国建成的军用道路不无联系。甚至可以认为,东西方虽还没有正式交通往来,也有可能是听到传闻,他才产生了这个念头。虽不及罗马帝国的道路那么规范坚固,整个工程也算是精心之作。路面铺满石子,每一粒石子都是民工蹲在地上用小锤子一个一个敲进去的。想到这一点以及整个道路网工程的浩大,调集的民工数量之多也就不难想象了。  “普天之下都归我_人所有。”始皇帝这种权威理念的具体表现,就是把无数平民百姓从他们居住的乡村驱赶出来,使其成为从事各项土木工程建设的民工。此外,他还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理由,大肆屠戮平民,杀鸡给猴看。比如有一次,一块陨石从天上掉了下来,由于那块陨石上有对他不利的字迹,他就令人追查,最终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他就把陨石周围的百姓全部斩尽杀绝。  “杀!”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手下那些官吏就动手砍人。始皇帝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暴行。他想的是:皇帝活着,就是要干这种勾当的。  这样杀人像是别有用心,他必须以事实表明自己与从前那些陈腐贵族如齐王、燕王和楚王之流截然不同。换句话说,为表明自己一人也能直接面对亿万苍生,唯有采取杀人以显示权威这一条路。  大肆杀戮的行为只是始皇帝统一事业的一个方面,整体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秦统一天下之前,文字因地域不同而各有所异,而他舍弃大量文字不用,将选出来的加以整理,最终使文字得以统一。此外,他还统一了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度量衡。由此看来,皇帝真是日理万机!  历史上的秦始皇,登上皇帝宝座后仅仅活了十个年头。在如此短暂的时光里,他做了各种必须做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巡幸天下,使各地百姓都得以瞻仰他本人的尊容。从这一点来看,比起后世那些经验充足的皇帝,他这个皇帝当得实在外行。还有,后世皇帝都把宫殿修得宏伟庄严,以“礼”来约束百官和百姓,只消显示皇帝如何尊贵就足够了。由此,弘扬礼教的儒家学说就大大发挥了作用。然而,赢政毕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还不懂得运用不出门就能使自己显得威风八面的儒家学说,反而下令全面禁止,还焚烧了儒家的书籍,更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  最后,为了显示皇帝是多么伟大,他下定决心巡幸全国。  这种巡幸十分频繁。对他而言,巡幸简直就是最重要的政治事业。他乐此不疲,甚至最终病死在巡幸途中。每次巡幸,都有几十万阵容豪华、全副武装的军队随行,无数象征秦帝国威严的黑色旌旗随风飘扬,数不清的金属兵器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充分展示了这位皇帝在当世的无上权威和至高尊严。始皇帝西至陇西;东则巡视了黄河流域的主要城池,甚至到过山东半岛的之罘山(现在的芝罘),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大海;又登琅邪台,返回途中经过彭城;然后南下遥远的扬子江畔,足迹踏遍那里的要冲。为保证政权体系正常运转,随行文职官员的数目多得吓人。始皇帝自己始终坐在车里。车辆装饰得宛若一座小小的宫殿。不知道是哪位能工巧匠设计,很多窗子都能自动开关,车里的温度可以随时调节。这辆车被赋予了特别的名称,叫做韫辌车。“韫辌”二字很有可能是专为这辆车创造出来的。  巡幸队伍到达大城小镇,百姓都会前来围观。当时的百姓还没有像后世人那样受到礼教的熏陶,因而并不下跪礼拜,只是挤成一团,兴致勃勃地看热闹。每逢这种场合,始皇帝便把韫辌车的窗子微微打开,让平民百姓能看到自己的脸。“君临天下的皇帝驾到,你们有幸可以拜见了。”带着这种想法,始皇帝转动头颅,想让所有人都能一睹他的尊容。  “他就是自称皇帝的赢政吗?”一些无赖之徒毫无敬意地看着那张脸。皇帝热衷于把脑袋转来转去,以致后来那些奋起造反以图推翻他的政权并坐上皇帝宝座的人,大部分都记住了他的模样。他简直是在丢人现眼!人们看到这张脸的时候,都在想:“只要把这家伙打倒,我就能成为他。”当时皇帝的存在并没有贵族制度和礼教思想等武器的保护,那些充满野心的人自然而然产生了这种“帝位伸手可得”的念头。从后世的帝制来看,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发明“皇帝”这一称呼的赢政,不可能像后世同行那样具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发时者总会有巨大的疏漏。  在后来的造反者行列里,有一个出生在沛县叫刘邦的人,就曾在京城成阳的大街上亲眼见过始皇帝。当时刘邦正为始皇帝服劳役。有一天,他有幸目睹这位天下最有权威的人正安详肃穆地从宽敞的街道上招摇而过,不禁被那种壮观的场面打动,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嘟嚷道:“大丈夫当如是也!”他并没有对皇帝产生无谓的抗争心理,只是胡乱摇摇头,内心深处羡慕不已,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这种反应确实符合刘邦的性情。  另一个著名人物项羽则是在江南的会稽遇到始皇帝出巡的。他混在人群中看热闹,当豪华的韫辌车驶近时,竟大声喊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这句冲动的话让一旁的叔父项梁惊恐万分。项羽大声喊出的这句话由《史记·项羽本纪》记录在案,“取而代之”一词甚至成了成语。这是项羽的肺腑之言。项羽有强烈的自尊心,他根本就不觉得眼前这个坐着韫辌车、穿着宽袍、名叫嬴政的满脸皱纹的家伙有什么价值和本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传奇的君王。项羽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他就注定要付出代价。  ——柏杨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易中天  项羽大起大落的命运一直让我疑惑,我想从中找到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地方,所以我更多关注项羽从事业巅峰跌到人生低谷的原因。  ——王立群  司马辽太郎对中国历史所下的功夫令人吃惊。  ——熊召政(《张居正》作者)  《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利说:“一个英明的君王,必须拥有狮子的凶猛和狐狸的狡诈。”楚汉风云正是马氏名言的最好诠释。  ——陈文德(作家)  两千多年来,关于楚亡汉兴的历史玄机,尚无一部书能达到司马氏《项羽与刘邦》的全面立体、深刻精准。  ——邹水杰(历史学博士)  楚汉风云的一段历史,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最后一次展示,也可以认为是形成整个个中华民族文明的起点。  ——司马辽太郎

编辑推荐

  超过《德川家康》,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历史小说  仅次于《窗边的小豆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排名第2  首次从政治、经济、组织的高度 精准解读楚汉兴亡的历史密码!  司马辽太郎对楚汉兴亡研究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日本对中国的解读,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超越《项羽与刘邦》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精准解读项羽与刘邦胜败兴亡的真正原因!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如此惊心动魄地解读这对中国历史上最悲壮又最伟大的对手!  两千多年来,关于楚亡汉兴的历史玄机,尚无一部作品能够达到司马氏《项羽与刘邦》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首次全新解读天下大乱的谋篇布局、群雄并起的雌伏出击、逐鹿中原的运筹帷幄、开创伟业的帝王心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项羽与刘邦 第一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日本人很擅长写历史小说
  •   挺好的,买得值。
  •   不错不错,相当的不错,可以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