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责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德)费迪南德·冯·席拉赫  页数:153  字数:110000  译者:吴掏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女子砸死熟睡的丈夫,被判无罪;九个男人轮奸一名少女,没有一个背负刑责;女学生作伪证使一名男子入狱,几年后为他翻案;情侣淹死猥亵男,未受任何刑事处分,最终选择了自杀……
  刑罚有期限,正义未必能伸张,唯独罪责没有止境。

作者简介

  费迪南德·冯·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1964年生于慕尼黑。1994年起至今担任执业律师,专司刑事案件。其委托人包括当时的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德意志联邦情报局特务诺贝特?尤雷茨科,以及工业巨头、知名人士和社会平民等。
  2009年,出版处女作《罪行》,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登上《镜报》、《明镜周刊》等众多畅销书榜首,销量迅速超过50万册。次年获得德国文坛重要奖项克莱斯特文学奖,并获选《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
  2010年再度发力,出版《罪责》,好评如潮。

书籍目录

庆典
DNA
解剖学
孩子
第三者
手提箱
渴望

光明会
钥匙
孤独
司法
补偿
血缘
秘密

章节摘录

庆典八月的头一天,天气如此炎热 —对这个时节来说真有点太热了。这座小城市正在举行建市六百周年庆祝会,到处弥漫着烤杏仁和棉花糖的味道,人们的头发上都黏着烤肥肉的油烟。广场上搭建了许多摊位,架设了一座旋转木马,还有碰碰车、气枪打靶等游戏。年长一些的人会说这是“恺撒天”或“三伏天”,人们会穿着浅色的裤子,敞开衬衣。那都是些体面的人:保险代理人、汽车经销商和小业主。他们心里没有什么秘密,大多已成家,育有孩子,照章纳税,按时还贷,晚上通常看电视新闻。他们都是规规矩矩的人,谁也没想到之后会发生那样的事。他们组建了一支铜管乐队,演奏水平普普通通,不过是为葡萄酒皇后选美、狩猎俱乐部和消防队之类演奏,只有一次,乐队在联邦总统官邸的花园里亮相,演出结束后,还有冰啤酒和小香肠提供。演出的照片就挂在乐队办公室的墙上,虽然上面看不见总统本人,但有人把相关的媒体报道贴在旁边,以示证明。他们戴着假发和假胡子坐在舞台上。夫人们用白色粉底和胭脂为他们化了妆。今天应该庄重一些,“为了城市的荣誉”,市长这样说。但他们看上去并不庄重,一个个坐在黑色幕布前汗流浃背、醉意醺醺。被汗水浸湿的衬衣贴在身上,散发着酒气和汗味。脚下已摆满了空酒瓶,他们却依旧不停地演奏,就算吹走了调也无所谓,因为观众也都喝醉了。每演奏完一曲,人们都会报以掌声,用鲜啤酒祝贺。中间休息时电台主持人就会用唱片播放音乐,人们不顾炎热,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弄得舞台前那用木板搭建的舞池尘土飞扬。乐队队员趁机到幕布后面继续喝酒。那个女孩今年刚十七岁,平时如果在朋友家过夜都是要提前告诉父母的。还有一年就要高中毕业了,之后要去柏林或慕尼黑上大学,攻读医学,这是女孩期待的将来。她长得很漂亮,清秀的脸庞,蓝色的眼睛,让大家忍不住多看上几眼。她给大家上酒时总是带着爽朗的笑,因而得到了算得上丰厚的小费。她想利用假期与同学一起环游欧洲。天气太热,她只穿了白色 T恤衫和牛仔裤,戴着一副太阳镜,用绿头绳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辫。一个乐队成员走到幕布前向她招招手,并指了指手中的酒杯。她穿过舞池,迈上四级台阶走到舞台上。摆满啤酒杯的托盘对她那双细嫩的手来说太沉了,她费了老大劲才保持它的平衡。她觉得那个人戴着假发、抹白了脸,看上去很滑稽。她后来想起来,当时那男人朝她微笑,白色的脸盘反衬出发黄的牙齿。那个男人把幕布掀开,让她把啤酒送到那些围坐着两张啤酒桌、渴得要命的男人面前。有那么一瞬间,在阳光照耀下她的白色 T恤衫显得格外抢眼,她的男友也很喜欢她穿这件衣服。突然,她脚底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虽然没摔痛,却洒了一身啤酒, T恤衫一下子变透明了。她没有穿文胸,觉得很尴尬,于是大声笑了起来,然后发现所有男人都呆若木鸡地盯着她。随后,一个男人向她伸出了“魔爪”,然后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幕布被拉上,喇叭里在放一首迈克尔 ·杰克逊的歌,声音震耳,舞池里的节拍与这些男人的节奏同步,事后没有人能清楚地解释发生的一切。警察来得太晚了。他们当时都不相信那个用电话亭电话报警的男人,他说自己是铜管乐队的成员,但没有透露名字。接电话的警察告诉了同事,大家都觉得这是恶作剧,只有资历最浅的那个觉得应该去看一下,于是他穿过大街来到典礼广场。舞台底下又暗又潮。她躺在泥泞的地上,浑身是精液、尿液和血液。她无法说话,身体也不能动弹。两根肋骨、左臂和鼻梁骨折,背部和手臂被啤酒瓶和啤酒杯的碎片划破。那些男人发泄完后,掀开舞台台面的一块木板,把她扔了下去,还朝她撒尿。之后他们又回到舞台前,当警察把女孩从泥泞里拖出来时,他们正在吹奏波尔卡舞曲。“辩护就是一场战斗,为委托人的权益而战”,是《刑事辩护律师手册》里的一句话。那本红色塑料封皮的小册子,我总是随身携带,那时我刚刚通过第二轮考试,取得律师资格没几周。我相信那句话,并认为自己完全理解它的含义。我的一位校友来电话,说那场辩护还需要两名律师,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我欣然接受,那可是个一等一的大案子,被各家报纸争相报道。我觉得它将成为我新生活的起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无须证明自己无罪,也无须开口辩护,举证是起诉方的责任。因而我们的策略是:所有人保持沉默,其他什么也不做。DNA检测报告一直没有送达法庭。警方在医院收集了女孩的衣物作为证物,塞进一只蓝色塑料袋,放在警车的后备箱,送交法医检验。警察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妥。可是塑料袋在烈日暴晒下的车厢内放几个小时,会导致里面多种细菌滋生,带有 DNA的痕迹也会随之改变,无法提供准确线索。医生拯救了女孩的生命,却破坏了所有的证据。她躺在手术台上,阴道、肛门和身上嫌疑人留下的痕迹都被洗干净了。当时人们只想赶紧救人,没顾得上别的。过了很久,城里的警察和法医才赶来收集手术时被弃的物证,最后不得不放弃。凌晨三点,他们坐在医院餐厅的浅灰色餐桌前,喝着冷却的过滤咖啡,一个个累得够戗,却什么线索也没找到,直到一个护士说,他们应该回家去了。女孩无法指认谁是嫌疑人,她辨认不出那些男人,在浓妆和假发的遮盖下,他们看上去都一样。对质过程中,她本不想看到他们,可好不容易说服自己转身去看时,却一个也无法确认。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人报了警,但这人肯定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每个细节都必须相符,才可确认报警人的身份。八个人被控有罪,可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无辜的。我的当事人很瘦,脸庞棱角分明,戴一副金丝眼镜,下巴突出。那时监狱的会客室还允许抽烟,我去探监时他抽了无数根烟。他说话时嘴角上总是起唾沫,要不停地用手帕擦。我第一次去探访时,他已经在监狱里待了十天。当时的状况我和他都是头一遭遇到,我首先详细讲解了他的权利,以及律师与他之间的关系。由于心里没底,我完全按教科书照本宣科。而他与我谈的是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他的工作,最后也讲到了那场庆典。他说那天异常炎热,自己肯定喝了很多酒。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总之他所说的一切,都可归为一句话 —那天真的很热很热。我始终没问他是否参与了那事,我也不想知道。被告的律师们入住城市广场旁的宾馆,一起在宾馆餐厅讨论卷宗,里面有女孩被蹂躏后的身体以及受伤浮肿的面部照片,我都见所未见。女孩的陈述模糊不清,无法让人得出清晰的画面。卷宗每一页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愤怒,警察的、公诉人的和医生的愤怒。可这一点儿用也没有。午夜时分,我房间的电话铃响了。我能听见对方的呼吸声,他没有说话,但肯定不是打错了电话。我仔细地听着,过了很长时间,对方才挂断了电话。地方法院跟宾馆一样坐落在广场旁,那是一座古典式楼房,门前有几级台阶,彰显法制国家的伟大。这座城市因葡萄酒酿造业闻名于世,商人和葡萄庄园主世代生活于此。它是一座宜居的幸福城市,躲过了历次战争的破坏,到处都闪耀着庄严与正义的光芒。不知是谁在法庭的窗台上摆了一盆天竺葵。法官让我们依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穿了律师法袍,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参加这类约谈是不用这么穿的。庭前审查时,我喋喋不休,因为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认为多说总比沉默强。法官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当事人。我觉得,他根本就没听我在说什么。但是在法官和被告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诉讼法律更古老的法则,一种与现行法律诉讼完全无关的审判。当我结束陈述之后,法官又问了一遍我的当事人,是否坚持保持沉默。他提问的声音很小,不带任何倾向性,一边说一边把老花眼镜合上。法官虽然明知回答会是什么,却照例提出这个问题。庭前审查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明白,程序马上就要结束了,至于被告是否有罪则是另外一码事。然后我们都到走廊去等待庭前审查法官的判决。我们只不过是被告的辩护律师,而我和我的朋友是其中资历最浅的,还专门为这次庭前审查买了一身西服。和所有律师一样,大家都说笑着化解尴尬,不让别人抓住什么把柄,而我此时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走廊的另一头,一位肥胖的法警倚着墙,显得很疲惫,流露出一副蔑视我们的神情。当天下午法官撤销了逮捕令,原因是证据不足。被告都保持了沉默。判决书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法官还是一字一句地念完,现场一片寂静。辩护取得了完胜,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该起身。当书记员把判决书递过来,大家才走出会议室。法官不可能作出其他判决。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油布和卷宗的味道。那些男人被释放了,从法院的后门离开,回到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身边,回归他们的生活。他们继续照章纳税,按时还贷,送孩子上学,没有谁再提起那件事,只是铜管乐队被解散了。此案始终没有开庭审判。女孩的父亲站在法院楼前的台阶上。我们从他身旁走过,没有人理睬他。他面容慈祥,哭红的双眼盯着我们。对面的市政大厅楼前还挂着庆典的海报。年长一点的律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阳光下,记者手中闪光的话筒就像一条鱼。那位父亲已经坐在他们身后的台阶上,双手紧抱着自己的头。这场庭前审查结束后,我与校友一起前往火车站。我们俩理应聊聊胜诉的快感,或者铁轨旁的莱茵河,或者其他什么。但坐在掉色的木板凳上,我们一言不发。我们心里明白,自己已然做了丧失良知的事,然而这已无足轻重。坐在火车里,身着崭新的西服,手拿几乎没用过的公文包,我们俩一路无言,也不看彼此,暗自想着那个女孩和那些体面的男人。我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下车时我们知道,世事再也不会那么单纯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罪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部电影的话,《罪咎》的每一个故事,对我来说则都是一次在毫无准备、毫无预料之际,令人毫无招架之力的撞击。——吴念真冯·席拉赫的文字晓畅简洁,对主题的把握精准到位,好像老练的作家。他是一流的叙述者,因为他相信人、相信人的命运。——《明镜周刊》这些故事,让人恍惚觉得出自菲茨杰拉德或卡波特之笔。文字风格简洁明晰,字字珠玑,别有一种诗意,在读者脑海呈现惊心动魄的电影。——《周日世界报》

编辑推荐

《明镜周刊》畅销书榜No.1他们都犯下了重罪,但都被无罪释放。天地不仁!德国最著名刑事律师亲身亲身经历的最经典案例真实的生活比虚构的故事更残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罪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6条)

 
 

  •   在一个冰冷冬天的冰冷周末读这些冰冷的故事,心中自然寒冷如冰。   这些故事,第一个是例外,其他所有,更例外。      《DNA》里,妮妮和托马斯合力杀了对妮妮猥亵的人,逃跑,后归案。法官认为他们已无危害,释放。   《解剖学》里,他设计了详尽的杀人计划后,却被一辆汽车撞死。法官判司机过失杀人,一年半有期,缓刑。   《孩子》里,奥布雷赫特无故被判猥亵女学生,三年半。奥布服刑,出狱后搬离此地,始终沉默。五年之后,她们长大了,才说出真相:当年奥布并未猥亵她们。她们请求他原谅,但他已经觉得无所谓了。   《第三者》里,也有杀人,也有判决,但有一句话让人震惊,也让禁不住泪下。有人想杀一名女子,连开4枪,都打在胳膊上,他走近,看见了她眼中的恐惧,此刻他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下面这一句,这一句让人想流泪的话。——“一部糟糕的法律会以杀人未遂判决这个案犯,而明智的法律却可以拯救那名女子的生命。”这叫“金桥”理论,就是他以放弃继续杀人来“拯救”她的生命,他只能以危险性人身伤害受到惩罚。   《渴望》里,法律对她的处理,让人想起我们的超市,我们超市人怀疑人“偷窃”后的方法,让人深思。   在《补偿》里,她被他丈夫虐待多年,现在还要将魔爪伸向他们的亲生女儿时,她杀了他。法官的两段话,终于让O流下泪来。“我不知道我们该做什么,我们会完成整个案子的审理,也能理解全部卷宗。但我不想被被告判刑,她被那个男人折磨了十年,差点死于他手下。第二个被他伤害的完全可能是他女儿。”(法官对被告的律师说:)“但我还得作出裁决,法律要求我这么。”他同时盯着我,“如果您还想起其他证据,我会给您一切机会。”……   我几乎无法再读下来。   作者以冰冷的笔调缓缓讲述着这些案例,这些杀戮与拯救并存的案例。   还有很多案例,已经失去再写在此处的力气了。   用手机GPS了一下,我离柏林有3.678万公里(步行),不知怎么计算出来的,给的路也不大认识,只知道要经过高加索。   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产生过法西斯的地方,也就是那个产生过歌德康德的地方。那里,还诞生过马克思。   这本书,会让人静静地坐下来,想很多,很多。即如那个《孩子》里的冤枉了的老奥,他却平静地搬家之后又平静地生活着。   禁不住想起了佘/祥/林案、赵/作/海/案,我们都在干什么呀?   止不住,大哭,大哭…………………………
  •   这位律师作者的两本书,都不得不推荐。真实到如在现场,冷静到无关自身。但读着读着依旧会冷得毛骨悚然,不是场面的惊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觉,书上的故事会随时发生。它正在各个地方上演,关于《罪行》,关乎《罪责》。
  •   几个月前读过希赫拉的《罪行》之后,我不仅对书中一个个令人扼腕的故事拍手叫好,更对作者超乎想象的精彩文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然,译者的神来之笔更是功不可没。这本《罪责》从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就赚足我的眼泪,让我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更多了一份客观的审视。作家在故事的结尾对受害女孩父亲的描写与作者心智上的蜕变黯然地交织在一起,让我心里泛起一阵阵的酸楚与无奈。每一个故事都是人性的一次赤裸展示,有令人绝望冰冷的“恶”,更有炙暖人心的“善”。但我们从这些非典型性的案件中一次又一次的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确不是非黑即白,总有一些灰色的地带让我们在生活中辨不清方向。而如何拨开迷雾看清别人与自己,将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   数月之前阅读了作者的《罪行》,此次又买了这本《罪责》。都是不错的书,其中的案件有骇人听闻的也有几分幽默在其中。
  •   听何帆的推荐看过《罪行》,《罪责》是《罪行》的下篇。喜欢这种枝干简洁的法律故事。
  •   喜欢罪行的,就别错过这本罪责。翻译的气氛也很好。总之就是很喜欢了。
  •   周末去看了柴静的新书发布会,她提到自己的新闻报道立场:不作判断。看见的未必就是真实,把能发掘到的信息真实地呈现出来,交给读者观众去评价。本书的作者冯·席拉赫也是这样。尽心尽力,但不妄加评论。
  •   读了《罪行》,不看这个,就非常遗憾。相信律师的文笔,更相信德国的作家!
  •   人人都是罪人 在自己的心里都有不可被原谅的罪责
  •   书很好,也不会太厚,很适合阅读,故事短小,但却可以抨击人们的心灵,等读完了,一定会再买《罪行》的
  •   不错,很好看,之前买过罪行。
  •   这个订单就是为这本书!罪行的续本
  •   看完了,感觉没有第一本的案例好?
  •   有点薄,但是里面的故事都很好很真实
  •   让我想念电影经典红蓝白
  •   看了这本书,知道无论何处何地,“法治还未完全成功,同志仍需继续努力。”
  •   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不选择同流合污就是一种改变!
  •   书质不错,里面的内容也是很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反映人性的善良与罪恶,只是书不算太厚。
  •   人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对小部分人的不公平成就社会的大公平!!!
  •   看简介还不错!但是真的是很无聊的一本书!流水账似的
  •   人性的洞察者,冷酷的书。
  •   这就是人性,其实法律并不保护着任何人,真正惩罚人的是良心
  •   书真心好看,因为篇幅不长,所以是躺在浴缸里看完滴,很过瘾
  •   拿到书后,马上看。。
  •   书很好看,但是不属于实务类,只属于理想类,是那种看完了会让人想一想的书,值得一看。
  •   人性的冲动引发犯罪
  •   比想象中薄了点,但内容很真实,是本值得一读的书,引起对法律的深思,公正未必带来正义
  •   书的内容本身并不像介绍一般吸引人,宣传有些夸张了。但是里面的部分案件还是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的。如果是法学学生或对法律感兴趣的人可以做闲书来看,专业性一般。故事情节还好,但是有的有点重口,谨慎选择。书的质量很好。
  •   这书乍一看就是讲一个一个的案例,但是过段时间再回味里面的故事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虽然不是学法律的,作者也没有任何评论,但也恰是如此给了读者自我思考的机会。
  •   以叙事的手法讲述真实的案例。有无奈有扼腕有欣慰,最后 的种种都化成了无谓的叹息。
  •   这本书比罪行好,但总体印象却又不如它。有些东西品味再三,却觉得似是讨好之作,并无太深含义。
  •   好看,但是比《罪行》稍显逊色。
  •   彭浩翔导演都推荐过的,精彩!
  •   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就是阐述了几个案例 没有过多的思考和推敲 这是要留给读者自己琢磨呢吧 在我看来 太浅 不够深刻
  •   比起作者的上本书,这本要逊色一些,少了上一本给我的冲击,不过还是可以看看的。
  •   可能是外国读物所以很多思想都不太理解,但最主要的是不是我想要的真实案例的书,挺失望的。
  •   原本以为是跟案件有关的内容描述或者相关的庭审内容,但是其实这就是一个描述案件故事经过的书,而且经过很含糊,本书没有多少营养成分,个人觉得。
  •   和第一本罪行一起买的,故事还没有第一本的有意思,不太推荐。
  •   书的内容太烂了
  •   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推荐这样一本书、情节不生动、构思谈不上、垃圾
  •   香港有这本书
  •   罪责,相当不错
  •   小说罪责
  •   罪责经典
  •   刑法学案例
  •   人性的长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