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6k  作者:吴蔚  页数:254  字数:24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晚唐风云,残云动荡,罕见盛事,预览危亡。大业未成支离破碎,再现晚唐极盛至极衰的转折点。日薄西山的唐朝末世,跌宕起伏的风雨悲情。权臣相斗的险恶嘴脸,哀鸿遍野的乱世悲怆。莫测难解的痴情枭雄,演绎苍凉雄方的时代悲歌。

作者简介

吴蔚,女,喜文史,好舞文弄墨。已出版《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等历史类书籍,参与多部电视剧编剧创作。

书籍目录

序第一编 风雨之飘摇  第一章 脚底抹油的天子    一 僖宗出逃:黄巢起义    二 玄宗出逃:安史之乱    三 代宗出逃:吐蕃入侵    四 德宗出逃:泾原兵变  第二章 皇帝的宝座不好坐    一 僖宗与田令孜:从阿父到对手    二 玄宗与高力士:是君臣也是伙伴    三 代宗与李辅国:该用时用该杀时杀    四 文宗与王守澄:是君臣也是仇人  第三章 进退两难的大臣们    一 侯昌业之死    二 欲挽狂澜的王叔文    三 被刺杀的大唐宰相    四 郁闷的李商隐第二编 生死之较量  第四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 黄巢的理想    二 被逼上梁山的庞勋    三 王仙芝起义    四 黄金甲下的长安城  第五章 黄金甲渐黯渐淡    一 长安血战    二 朱温情爱之谜    三 黄巢的败亡    四 朝不保夕的唐昭宗  第六章 为龙为虎亦成空    一 万里烽火灭的张义潮    二 英雄立马起沙陀    三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四 天下角逐兴亡中后记本书大事简要年表附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唐玄宗到宋太祖,一场席卷晚唐五代的乱世风云。《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作者再掀新史书阅读狂潮。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诗》  混乱的历史在作者的笔下清楚地表达出来,且时有新意,让人感到阅读历史也是轻松的事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徐葆根  有史有实有激情,吴蔚的作品非常耐读。  ——书生网总监  熊军  这本书清晰地写出了乱世的风云和沧桑,苍凉和悲怆倏然而来,令人感慨万千。  ——中央电视台制片人  徐江  向来史书都为男子所著,女子作史往往流于细节,过于主观。这位吴蔚女士则不然,其视角之全面,思维之深刻,远非寻常著史人能及。  ——网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满城尽带黄金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吴蔚写史,自成一家。文笔行云流水,结构不落俗套,对历史中涉及的其他人物、典故往往也能稍稍展开,既满足读者阅读期望,又能够让国史贯穿呼应,对于古文阅读水平不高的现代人而言,是非常好的历史书籍。本书以黄巢起义前后唐史为主线,自帝王将相到流寇小民涉及面广,人物众多、事件纷乱,但作者表述清晰简洁,前后呼应,人物绘声绘色,颇有荡气回肠、快意恩仇的感觉。尤其对黄巢、朱温、李克用等枭雄的描写,入木三分,令人激赏。
  •   辉煌,之后是转折,这段时期的历史不可不看
  •   也就这样吧
  •     读《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在长安落地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其实在黄巢年轻的时候,还写过一首题菊花,是这样的: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看啊,黄巢这个人是打小就志存高远,长大之后也是一代风云人物。那么这个黄巢,算不算是个英雄?
      不第之后的黄巢跟着贩私盐的王仙芝闹革命,朝廷企图用二桃杀三士的办法完结农民军,具体做法就是——招安。但是官位只给了一个,王仙芝对这官位是垂涎四尺,恨不得马上被招安,之后去做官。
      这时,黄巢力挽狂澜,猛烈的批判了王仙芝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关键时刻用拳头解决了问题,平息了争端。在王仙芝死之后,黄巢接收了整个农民军的队伍,转战南北,最后打到长安城。
      长安城在黄王的手下,并没有冲天香阵透长安,而是烽火满城、血流成河,有的满门被屠,有的举家自杀……
      在朱温背叛和李克用的打击下,黄巢就此兵败自杀。
      民间有传说黄巢未死,而是在洛阳出家,并在晚年写了这样一首诗: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当然,这不过是民间传说,而且这首诗是伪作,脱胎于唐元稹的一首七绝: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人说古诗词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历史书写的都是风云人物的风流故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被淹没在全是鲜血的护城河里了。吊民伐罪,清君侧,兴义兵举义师,这些词在我看来,都是好大的一个杀字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只留下一地狼籍任后人凭吊而已。
      
      
      二、
      黄王落幕,但是类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此起彼伏,有的闹大了,有的很快被镇压了,那些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里的农民起义,究竟有多少起,但是据说农民起义从来就没有成功的……
      成功的,都是利用农民起义建立自己的王朝的。远的如刘邦,朱元璋,近的如本朝太祖。
      尤其是本朝太祖,更是集历代阴家之大成,终建起一代天朝……
      他汲取了黄巢失败的教训,他说黄巢犯了流寇主义错误,于是他搞了根据地;他说李自成进京之后骄傲自满,于是提出了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说太平天国的失败质疑是内部的分裂,于是他搞整风运动确立了自己的教主地位……
      分析总结历史人物失败的教训,成就了本朝太祖的功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
      这样的一个阴人,太恐怖,太不是人了。
      
      
      三
      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是让哥伦布立鸡蛋,哥伦布拿起鸡蛋往桌子上用力一敲,下边的壳破掉的鸡蛋,自然立在了桌子上。心灵鸡汤告诉我们,牛人做事有很牛的办法。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天朝的历史上也有很多。
      秦始皇一次出宫,看到李斯的仪仗队很大气,于是嬴政不高兴了,李斯知道之后很是惶恐,赶紧精兵简政,简化了自己的仪仗队,呃,领导这次该满意的吧。哪知上意难测,领导这次更生气了,我刚表达出不满,李斯就知道了,这肯定是我身边有人把我的想法泄露出去了啊,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会怎么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仔细排查,一个个的审问麽?你要是这样想的话,就说明你不是牛人,牛人做事有很牛的办法,秦始皇的办法很直接,很简单,也很有效。他把当时在他身边的所有宦官一起杀掉,世界从此清净了。
      同样的事情朱温也做过。
      唐朝的中晚期问题有很多,期中一条就是宦官专权。唐朝的宦官可比明朝的宦官牛多了,明朝的宦官在厉害,皇帝一句话,就杀掉了,而在唐朝中晚期,废立天子之类的事情,都是宦官说了算的。积重难返,很多皇帝想消除宦官的势力,结果有的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沉迷于酒色,有的甚至被宦官杀掉,重立天子。所以所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成了唐朝政权两大弊端,朱温篡唐,也遇见了宦官集团干预朝政的问题,朱温怎么解决这问题的?牛人做事有很牛的办法,没有用阴谋,只是一个字,杀。杀了七十多个宦官,从此这个宦官集团消失了……
      这些人的手段,是不能按常理推断的,古今一理。
      本朝太宗不也说杀他二十万,安定二十年(这个是道听途说)麽?
      
      不过,二十年的保质期,应该已经过了吧……
      
  •     当初曾经在网上读过本书的一些节选,觉得还不错,就记住的书名和作者。本书的名字和那年那部张艺谋的大片同名,当然不是谁抄袭谁,二者都是借用黄巢的诗句,只是在我看来从内容上来讲,本书的借用更为贴切,毕竟书中写的就是那段历史,而张艺谋的电影似乎问题,本来是一个落第书生的狂傲雄心,却被他拿来演义成了一场老套俗气的宫廷内讧,说实话总觉得讲故事是老谋子的一个弱点。
      本书的精彩程度并不逊于那部张艺谋的电影,只是电影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同名的事物总会被人和电影联系起来,而且我查了一下本书的出版时间和电影上映也很近,也不排除出版社想借着电影的光提提书的销量,所以当我在图书馆的小说分类中找到本书时,也就并不感到奇怪了,也许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本书应该是那部电影的电影小说吧?
      本书虽是主要讲的是公元880年的黄巢起义,但作者通过许多相关事件人物的勾连,其实也讲了自安史之乱开始,唐朝由盛而衰,直至灭亡,以及继之而起的五代十国的历史也大致地讲了些。优点是内容丰富,东西全,读者看一本书就能将一段历史前后的故事了解个大概其。缺点则是,容易让人觉得散乱,作者前半部分这个缺点尤为突出,叙述不连贯,事件人物纷至沓来,让人有点读来后面忘了前面的感觉。而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唐末的黄巢起义,通读下来也觉得作者在这块写得最好,可是作者还在书中加进了许多前后的历史,一本书的容量有限,这段最精彩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也就很有限了,让人感觉不过瘾,而且有些被掺了水的感觉。
      在书中,还读到了沙州张义潮的故事,感觉很亲切,知道张义潮的故事是在白衣卿相的《匹马戍凉州》里,那是一本武侠小说,主要背景就是张义潮沙州举兵归唐,当时读来还很喜欢,只是对于历史上的张义潮很陌生,如今可算是在这本书中稍稍补上了一课。我想这也是这类历史普及读物的重要功效。
      其实,我对于作者有些好奇,因为我听说作者是个女生,而且是个理工出身、曾为IT人的女生,和我专业相近,而且是同行,我知道学这个专业、做这个工作的女生本来就少,能对历史很了解的女生更少,而文笔有很好的女生就更是少上加少了,从作者简介中看出她应该已经转行成功了,跳出生活中的某些束缚,有些令我羡慕,人有时内心总是怀有巨大的想要改变的冲动,只是真正做起来又缺乏勇气,所以总是对于那些勇于改变的人怀有莫名的好感与钦佩。
      
  •     借用张爱玲的话,历史也像是爬满了虱子的一袭锦袍。
      
        读史的人,常常免不了被厚重和扑面的官气压得气息不匀,写史的人,也往往秉持了横贯古今的大理论,拿大手笔挥洒大历史。
      
        吴蔚的文字在史家里很是另类,更多的感觉她像一个小史家,用小女子的温莞和精细,用王猛和嵇康、阮籍们扪虱夜谈的风雅清淡,把大历史的那些小细节一个个地细说给我们听。
      
        《880年 满城尽带黄金甲》正是一部“细节之书”。
      
        被当年的《敦煌》激动过的70年代生人,终于在其中读到了张义潮归义军的风云激荡,那是正史不会费墨的细节;花见羞女性政治手法的权力生存术,那是充满了故事性的细节;李商隐作为一个晚唐的文化符号,也被这位小史家与僖宗、黄巢这样的大历史的大人物并列,那是历史全方位观察的一个文化细节。
      
        面对9世纪宏大纷乱的历史画卷,吴蔚从喧嚣纷杂的登场人物中为我们优选了样本,以人物为单元的手法,既符合了中国人写史的传统,又用鲜活、细腻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横断面。
      
        中国历史,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营养,一个小女子用她丰厚积淀的淡定文风和精致笔触,把千余年前的风云化作了可堪品读的小品,使得我们阅读的时候平添了红袖添香的乐趣。
      
      
  •     也就能打65分吧,对不起这个名字,文字不够眩,不过还算是通顺而已,叙事有点颠三倒四的,一会儿前面一会儿后面的;习惯了柏杨的风格,还真是很难适应这种笔法;和之前看过的作者的另外一本1644-中国式王朝更替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