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上海外教  作者:王卫新//隋晓荻|主编:李维屏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我国第一套英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包括《英国文学思想史》、《英国文学批评史》、《英国女性小说史》、《英国短篇小说史》和《英国传记发展史》五部学术著作。本套丛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英国文学五个领域的发展轨迹,将其放在自身的传承关系以及与整个英国文学的互动关系中加以考量,并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进行深入探讨。本套丛书体现了我国英国文学史研究学术范式的转型。作者改变了以往以直观叙事为特征的文学通史编写模式,不仅以更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视角,分别阐述了英国文学史上五个领域的体系与精华,揭示真演变过程和内在逻辑,而且也为英国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李维屏等编著的《英国文学批评史》旨在全面追溯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深刻揭示其从零敲碎打到自成体系,从单个文类研究到整体文化研究、从个人心得到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文类和流派为纬,系统阐述英国诗歌、戏剧、小说批评的嬗变及文论的发展。作者不仅对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家的观点、理论和评论作了认真梳理,而且对文学批评与多元文化批评的关系、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简介

  李维屏,男,1953年6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英语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0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1983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攻读英美文学课程,次年在悉尼大学再获硕士学位。回国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课程,1991年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2001年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聘为“荣誉研究员”,并赴该校访学。2004年,因“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而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并获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研究生开设了《英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美国小说》和《现代英国小说》等课程。迄今为止,已发表各类著作、教材和译作15部,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有《英美意识流小说》(教育部“八五”社科研究项目)、《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教育部“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英国文学通史》(副主编,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英国小说艺术史》(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英国小说史》(主编)等。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英国文学批评的起源
 第二节 锡德尼的诗歌批评
 第三节 本琼生的戏剧批评
 第四节 德莱顿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
第二章 18世纪的英国文学批评
 第一节 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蒲柏的诗歌批评
 第三节 笛福对小说真实性和虚构性的探索
 第四节 菲尔丁的小说批评
 第五节 理查逊和斯特恩的小说批评
第三章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浪漫主义批评总论
 第二节 华兹华斯对模仿论的反叛
 第三节 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批评
 第四节 莱的文学社会批评
 第五节 济慈的诗歌美学批评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文学批评
 第二节 卡莱尔的历史批评
 第三节 拉斯金的美学批评
 第四节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
 第五节 英国唯美主义文学批评
第五章 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批评的理论化与职业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三节 实证主义批评
 第四节 现代主义小说批评
 第五节 现代主义诗歌批评
 第六节 女性主义批评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批评的多元化
 第二节 利维斯和克莫德的文学批评
 第三节 瓦特和伯贡齐的小说批评
 第四节 文化批评
 第五节 学院派小说家的批评理论
 第六节 生态批评
结语
附录一
英国文学批评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华兹华斯着力提高抒情诗的地位,这是其诗论中有关形式探讨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思想。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原则为核心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相对而言,重悲剧和史诗,轻喜剧和酒神颂、日神颂等抒情体诗歌。在《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的序言中,华兹华斯就诗歌的体裁作出划分,将诗歌分为叙述诗、戏剧诗、抒情诗、田园诗、说教诗和讽刺诗。其中,他特别推崇抒情诗。在华兹华斯看来,抒情诗歌具有两种特质:一方面,它强调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它是反省能力的体现。这两点正符合他的诗歌主张。  华兹华斯如此关注诗歌的体裁问题,因为在他看来这关乎诗歌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形式和内容应该和谐一致,如果形式与内容并非和谐一体,这样的作品就不应享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华兹华斯在1815年版《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明确指出,讽刺诗不足论道,“不应该享有诗的称号”,因为讽刺诗试图通过表面形式与内在含义之间的矛盾而达到目的的获取,它其实是一种矛盾体,而不是和谐体。华兹华斯这种观点可以上溯至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形式是本质的形式,认为讽刺诗是对劣行的模仿,因此非真正的诗人所为。这种观点在黑格尔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中,被归结为“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不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华兹华斯和黑格尔,都视文学作品为形式和内容的产物,都高度强调形式和内容的同一性,都把同一性作为衡量作品美学价值高下的标准。在这一点上,华兹华斯和黑格尔的浪漫主义美学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主义诗学原则并不矛盾。其不同之处在于,亚里士多德强调情感应节制,所以应配以节制的形式,因此悲剧是最佳的文学形式。而华兹华斯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则强调,情感在诗歌创作中地位至上,因此抒情诗是诗歌的最佳形式。  ……

编辑推荐

李维屏等编著的《英国文学批评史》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英国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作家的美学思想、创作观念和批评理论,揭示其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发展轨迹和诗歌、戏剧、小说批评的演变过程。本书在详细阐述英国历代作家和批评家的美学、历史、社会、道德和文化等批评视野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经典作家的批评理念和话语方式,包括他们的创作体会、文本解读、实证研究以及对批评方法的推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不仅包含了英国几百年文学批评的精华,而且还承载着英国历代作家的人文精神,对读者提高文学修养,增强批评意识和拓展批评视野大有裨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李老师是英美文学专家,买了他的很多书。看看总有收获的
  •   这本还不如李维屏老师那本思想史,思想史那本已经是水货了,这本更是不忍卒读,翻一了翻都是填充材料,没有原创观点,好吧不说原创观点,你弄点国外新资料也行,同学们自己看看参考文献吧。不说了。建议买殷企平的《英国小说批评史》。还那么贵。好得意思。 果然是越多基金定价越贵,有钱,不怕,定价尽管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