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都德  页数:291  字数:225000  译者:李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文集由选自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星期一故事集》的三十三个短篇,和选自《磨坊书简》的十五个短篇组成。所有这些作品,都染上了都德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用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发掘着普罗旺斯人的性格,关注着他们淳厚、朴实与率真的天性;小说的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描写坠入甜蜜的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似的纯净和牧歌式的天真

书籍目录

最后一课
一盘台球
小间谍
母亲
柏林之围
糟糕的佐阿夫兵
保卫达拉斯贡
贝利塞尔的普鲁士兵
在巴黎的农民们
前哨见闻
渡船
旗手
沙文之死
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沙漠旅行队客店
我的军帽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
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
小馅饼
法兰西仙女
记事员
吉拉尔坦答应我的三十万法郎!
亚瑟
三次警告
最后一本书
房屋出售
圣诞故事
教皇死了
美食风景
海边收获
红山鹑的感愤
镜子
盲人皇帝
安家
博凯尔的驿车
科尔尼耶师傅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阿尔勒城的姑娘
居居尼昂的神甫
老俩口
散文叙事诗
金脑人的传说
诗人米斯特拉尔
两家客栈
尊敬的戈歇神甫的药酒
在卡马尔格
怀念兵营

章节摘录

  最后一课——一个阿尔萨斯孩子的故事  这天早晨,我很晚才去士学。我非常害怕被老师训斥,更何况阿麦尔先生说过要考一考我们分词的用法,而我连一个字都不会。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动了逃学去田间玩耍的念头。  天气那么暖和,又那么晴朗!  我听见乌鸫在林边歌唱,普鲁士士兵在锯木厂后边的里贝尔草地上操练。这一切比起分词规则来要诱人多了。不过,我还是忍住了逃学的愿望,向学校跑去。  经过村政府的时候,我看见布告栏前围着好多人。两年来,所有坏消息都是从那里发出的:比如打败仗啦,征兵征物啦,普鲁士军队司令部的命令啦,等等。我一边跑,一边想:  “又有什么新花样了了”  我跑着穿过广场的时候,铁匠瓦克特尔正和他的学徒在看布告,他朝我喊道:  “别这么急,小家伙!你去得再晚都不会迟到的!”  我知道他在嘲讽我。我气喘吁吁地跑进学校的小院子。  平时,上课之前,教室里总是乱哄哄的,喧闹声连街上都听得见:同学们开关课桌的声音,捂住耳朵一起高声背诵课文的声音,还有老师一边用大戒尺拍打桌子、一边大叫的声音:  “安静一点!”  我原本打算趁乱偷偷溜到座位上去。可是偏偏这一天教室里,却非常安静,就像是星期天一样。透过开着的窗户,我看见同学们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阿麦尔先生则用胳膊夹着那把可怕的戒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我必须推开教室的门,在这一片寂静之中走进去。可想而知:当时我有多么尴尬、多么害怕呀!  然而,竟然什么事都没有!阿麦尔先生看了我一眼,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地对我说:  “快去坐好吧,小弗朗兹;你再不来,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  我连忙跨过凳子,坐到课桌前。稍稍定下神来之后,我才发现我们的老师穿着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领口系着精心折叠的领结,头上戴着绣花的黑色丝绸小圆帽。这套装束,只有学监来视察或者学校颁奖的时候他才会穿。另外,整个教室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气氛。不过让我最惊讶的是,教室后面平时空着的凳子上,坐着很多村里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默不作声。我看见头戴三角帽的奥泽尔老人,前任村长,前任邮递员,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都显得很忧伤;奥泽尔老人还带来了一本边角都磨损了的旧识字课本,摊开在膝头上,课本上斜放着他的那副大眼镜。  我正在惊讶眼前这一切的时候,阿麦尔先生走上了讲台,用刚才对我说话时那种温和而低沉的声音说:  “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今后一律只准教德语……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认真听讲。”  这几句话把我惊呆了。啊!这些坏蛋!贴在村政府门前的原来就是这个消息!  …… 

编辑推荐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最后一课(都德短篇小说选)》在都德主要的两个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和《星期一故事集》中,精选了四十八篇不同主题的作品,使我们可以再次领略作者的妙笔,感受心灵的震撼。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最后一课(都德短篇小说选)》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后一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很喜欢这个 都德的代表作品呢 非常经典
  •   都得的《最后一课》一直是我喜欢的! 孩子大了,也希望能够介绍给她看看,就买了。希望她学会珍惜现在的一切。
  •   孩子看了一点,字有点小,看得慢
  •   Vive La France!merci pour Luxembourg!
  •   翻译质量都不错
  •   译林出版社的版本不错,封面设计略差了一些。
  •   不错,大师经典之作啊
  •     (摘自《唐山师专学报》) 作者:赵 朕
      
       《最后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8月份普鲁士军队深入法国境内,在色当大败法军,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投降并当了俘虏。战后法国和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将法国东北部的亚尔萨斯和格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要反映了在普鲁土侵略者的残酷统治下,亚尔萨斯省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敌汽同仇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小说中表现这一重大主题时,既没有正面描写普鲁士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也没有写抽丁拉夫,敲骨吸髓的残酷剥削,而是写了沦陷区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已经被普鲁士侵略者统治两年的亚尔萨斯省人民接到了柏林的命令,不准在学校里教授法文,一律改教德文。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自述,描写了一个乡村小学接到这项命令后,全体师生和当地群众的强烈反映,深刻地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
        小弗朗茨是一个贪玩的顽皮孩子。他法文学习成绩差,怕考问,怕挨老师的训斥,经常逃学。在这天的法文课上,哈墨尔先生心情沉重地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文课。”老师的话给小弗朗茨极大的震动,使他意识到,他们将要同祖国的语言告别了,现在他们将要丧失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了。于是,他开始变得懂事起来,刚才还使他头疼、讨厌的法文课,一下子就像老朋友一样舍不得离开。他悔恨自己没有学好法文,并在悔恨中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情。“要是我能从头到尾把这些分词的规则大声地、清清楚楚地、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任何代价我都是肯付的啊!”这是多么巨大的思想飞跃,多么深沉的感情变化呀!是啊,连一个爱逃学的顽童都如此地留恋祖国的语言,都如此地憎恶普鲁士侵略者,那么,热爱祖国、不愿做奴隶的成年人的感情则是不言而喻的了。作者采取这样精巧的艺术构思,比直陈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和谴责,更具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小说的主题,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在这“最后的一课”上,安排了一些校外的村里人到课堂里来。他们有前任村长,有退职邮差,还有像霍瑟老头那样的老年人。这些群众在敌人的残酷统治下,饱尝了沦为异国奴隶的苦痛,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非常真挚而强烈的。他们到学校来听课,不仅表现出对哈墨尔先生在本乡任教四十年的感谢,而更重要的是表明他们对失去的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抗争。小说曾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在哈墨尔先生教小班学生练习拼音时,课堂内所有的人都“一齐颂唱”的情景。那个霍瑟老头,“戴上了眼镜,两手捧着识字课本,也和小孩们一起拼字母。看得出他也很用心;他的声音由于激动而颤抖,听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深受敌人蹂躏之苦的群众,因为从明天起就听不到朗读祖国语言的声音了,于是他们不顾自己的年迈口拙,也同小学生一起读起来。这种场面怎能不扣动人的心扉,使人心酸落泪,悲愤填胸呢?作者在情节上大胆设计群众听课的场景,与小弗朗茨的悔恨、醒悟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它们从两个生活侧面表现出小说的思想倾向,使小说对揭露和鞭挞普鲁士侵略获得了感人至深,无可辩驳的力量。
        《最后一课》在表现其重大主题时,从沦陷区的现实生活中攫取并概括出典型化的生活场景,并从这些场景中挖掘出生活的本质特征,从而收到“以一斑而窥全豹”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这篇小说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熔铸于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上,从而使这堂法文课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使我们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而是一次声讨普鲁士侵略者的集会,是亚尔萨斯人民向祖国语言告别的仪式。这样,就给小小的场景和平平常常的情节赋予了深刻的内容。
        《最后一课》中的哈墨尔先生的形象,是凝聚着作者感情的一个形象。他是在亚尔萨斯省农村小学服务40年的小学教师。作者在刻划这个人物时,没有介绍他的全部历史,而是把他放在“最后的一课”的典型环境中,集中刻划,虽用笔墨不多,却能把他的声音容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最后的一课”上,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如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从服装上,他穿上了“只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给学生们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衣帽;讲课的语言也变得“温和而严肃”。对于小弗朗茨背不过书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诉诸于戒尺,而是由此责备起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没有尽职的事情。这时,他当众自我谴责的感情同小弗朗茨的悔恨自己没有学好法文是一脉相通的,同样是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留恋。哈墨尔先生的自谴,为我们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他在民族命运生息攸关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还巧妙地通过小弗朗茨的观察,进一步刻划了哈墨尔先生离开本乡前痛心疾首的心情。他“站在讲台上一动也不动,眼睛死死盯着周围的东西”。40年来,他所在的这个学校,桌橙因长期使用变得光滑了;院子里那棵核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啤酒花已经跳上窗子碰到屋檐了。这是他多么熟悉的地方啊!然而,现在他却要离开这里了,这该是多么让人伤心惨目的事情!这种描写决不是单纯地对故地的留恋,它却凝结着多少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强烈的恨啊!不是吗,当外面传来普鲁士军队的军号声时,他再也不能自制了,感情的波涛冲决了堤岸咆哮而来。他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度集中和概括,也是《最后一课》主题思想的升华和结晶。作者匠心独运,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龙点晴的结尾,对于揭示哈墨尔先生的思想境界,对于表现亚尔萨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不妥协精神,收到了“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
        高尔基在谈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曾经指出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学作品”。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正是这样,它以独特巧妙的艺术构思、高度凝炼的艺术概括、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质朴而富于感情的语言,表现了重大的社会题材,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是短篇小说创作的优秀范例。
        (摘自《唐山师专学报》)
  •     朽木先生感古文之隳圮,乃出法蘭西都德先生,文言譯之,以警同仁。初,就賤惠寄於在下。余慕其高行,深愧擡舉,惶恐僭飾,雜狗尾於貂裘,終成此篇。
      
      
      是日晨課,晚起,懼見詈。且先生將考教分詞,吾不堪一字,欲去學而就樂於郊也。日和風煦。鋸木廠後,普兵操於青野,碧樹林前,畫眉鳴於新枝。此景趣乎分詞哉!幸吾自持,終奔西塾。過鎮公所,見示前眾集。邇來二載,不詳皆聞於斯。戰北、課征、軍令耳。吾未駐足,惟忖:“復生變矣。”
      鐵匠華西特者,攜弟子趨觀,見吾而喝曰:何所疾也!孺子,爾必無失期哉!
      想必揄揶,足下愈急。至韓麥爾先生塾院,喘喘不止。往日授業時,起桌閉蓋聲,掩耳狂誦聲,戒尺扣案聲,先生大呼“肅靜”聲,喧囂相聞於道。吾嘗以此陰入。今寥蕭若假日,恨無以乘也。
      自牖窺之,同窗各安其位,先生挾戒尺巡行。吾計無他出,乃直門入,負眾目,顏有慚色,心懷惴惴。未意先生不讓,而溫語曰:“小子正坐,將授課,不俟矣。”吾縱身跨凳而座,心稍安。乃見先生衣禮服,紮領結,著文邊玄絲冠。向惟學政親臨,頒獎授勛所著。又傾室肅穆,後座空席,赫然列鄉紳,有故鎮長、驛役並郝叟等,形容憂戚。郝叟竟攜殘脊蒙書,展覆於膝,置眼鏡其上。
      吾甚異之。韓麥爾先生入座,神態若前,既儉且莊,曰:“孺子,法語之課,今將盡矣。柏林有令,阿爾薩斯同洛林之庠序,惟德語是授。新師翌日可達。國語之教,絕於斯耶!願諸君篤學之。”吾聞而淒然。噫!賊子!告示之變竟如是也!
      哀哉!國語之教,今絕於斯!吾尚莫能文而不得習焉。詎如是乎?前學未篤,狎鳥溜冰,逸為他樂,今思之悔矣!文法、歷史諸書,紙重難攜,嘗厭之甚。今忽若故友,卒不忍舍。先生亦然,將去我不復見也,念及於斯,昔時懲訓之怨,戒尺之痛,亦微末不足道焉。
      悲哉!先生!華服為此絕訣,以為紀也。吾知之矣!鄉紳同列於此,似謂其亦悔當年之未常來也!今以此謝先生弦歌四十載,感懷國土淪喪。
      忽聞先生喚我,值我誦文。難哉!若有助吾貫通分詞文法,聲洪韻準,無一錯謬者,則舍我所有無所吝也。然直起首數字,既懵懂莫辨,惟左右傾顧,心郁郁然,垂首不敢前視。
      但聞先生曰:“余不斥汝,小弗郎士。料汝必自戚然矣,善哉,當如是。諸君輒謂:‘春秋方長,來日向學不復遲也。’今知之乎?事待明日,乃阿爾薩斯人之不幸也!徒授人以口實:‘嘻!詎非妄稱法蘭西人耶?既為母語,手莫能書,口莫能言,詎非妄稱法蘭西人耶?’嗚呼!吾等皆當自省,非小弗郎士一人之過也。或令尊慈重財輕學,致汝擱筆就犁,釋卷工紗;或余貪閑怠課,以教習文字之名,行驅指園丁之實;又或余因嗜釣而廢師道……愧矣哉!”
      既而,先生言此及彼,至於法語。謂其確然晰然,美絕當世,吾等須謹記勿忘。又謂縱亡國之奴,不忘族語,若懷暗獄樞鑰,事或可成也。而後始授語法。所述淺易,無甚惑者。異哉!但覺吾未曾傾心篤學如此,先生亦未曾諄諄善誘如斯焉。哀哉,先生!恨不能傾胸中醍醐,盡灌諸生之頂耶!
      語法課畢,繼而習字,先生授新帖,圓體秀字,曰:“法蘭西”;曰:“阿爾薩斯”。懸諸案頭鐵桿,招展似國旗。諸生心無旁騖,寂然悄然,筆聲沙然。是時,有金龜子入而無知之者,雖稚子亦然。房頂鴿鳴咕咕,疑曰:“詎德寇可強其歌以德語乎?”
      吾見先生於座屹然不動,瞠目環顧,似欲盡收室內諸事物於眼中也。悲夫!先生。執此四十載,未嘗稍離也。堂前呀呀桃李子,檐頭郁郁紫藤花,皆所親培。院裏胡桃隨客長,席間桌椅伴君衰。哀哉!先生。翌日永別於斯,將盡舍之而去也!更哪堪再見姊妹樓頭整行囊?闔不黯然神傷!
      嗚呼!雖此,先生教習不輟也。習字畢,繼之以史。畢。繼之以音韻啟蒙。後座郝叟已著眼鏡,奉書從誦,情激越而聲震動。吾聞之,且笑且悲。噫!最後之課,吾必永誌而無忘也。
      教堂鐘鳴十二。祈禱鐘繼之。普軍號角收操。先生起,顏色慘然,而巍巍乎殊異於往者。方語“諸君吾友”,遂哽不成言。乃轉身執筆,力動全身而書曰:“法蘭西萬歲!”後木然呆然,以頂抵墻,揮手示以散課。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公元一八七八年,或许是一个午后,三十八岁的都德在巴黎的公寓里写下上面的句子,他的胸腔里蛮是怒火,他的脸上有泪水。他颤巍巍的笔下讲的是一个普鲁士入侵之后占领区的故事,贪玩的小佛郎士和和蔼的韩麦尔先生,我们不陌生,因为那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上经典篇章,我们的“最后一课”。
      最近民族主义情绪旺盛,爱国者和爱国贼们此起彼伏的叫骂让整个舆论和网络环境显得比较狰狞,有种“汝等外族胆敢损我天朝威仪”的姿态。昨天柏杨先生死了,有人流泪,也有人说他“抱台独分子大腿”,还有人说他历史观混乱。但在我看来,柏杨先生始终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爱国者,对岸的我们看不清,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关于爱国的定义和逻辑从来都是混乱而模糊的。在中时新闻里认真读了关于柏杨先生的纪念专栏,夜里躺在床上我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小时候的这篇课文,回想中国的教育是怎样为我们定义爱国的。
      现在的中国,我相信会有无数的年轻人会在外族入侵时挺身而出,会为我们祖国流下都德一样耻辱的泪水,就如同前些日子祥云火炬在国外遭遇到不友好的对待而抗议的中国留学生。然而,这样的爱国主义眼泪虽然感人,却永远是由于外国人或者说某种外在环境和刺激而激发的,当没有这种外在环境外在刺激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原子弹似的爱国主义热情不见了,万里江山一片祥和了,这就出现了一个很荒谬的现象:没有外国人我们就无法爱国了,或者说国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就不那么关心了。外国人的侮辱让我们愤怒的集会,游行,声援祖国,却是他们在变相的帮我们激发和表达了来自我们内心的爱国主义。国家还是那个国家,山河还是那片山河,没有外部刺激我们就无法去爱,我们的爱国主义落到实处居然如此单薄。
      前些天在和菜头的博客偶然看到王怡先生的那篇《做个中国人有什么意思》,很受启发。里面关于爱国主义总结起来说了两点:一是相同的血缘让我们注定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而爱这个民族就要同时分担和它血肉相连的荣耀和耻辱;二是由于这种血缘的继承关系,所以我们否认一切主权至上,否认一部分高于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可以统治另一部分人的权利。简单点说,第一点就是要我们有荣同享,更要有辱同当。第二点就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以更应该热爱祖国的平等和自由。
      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我很早就看过,大概就是和这篇《最后一课》差不多的时期。柏杨先生其他作品我不想评价。但我一直觉得先生笔下的丑陋的中国人的民族性是描写的很透彻的,尽管那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却确实如照妖镜一样照出了一大批中国人人性中污浊和丑陋。毫不掩饰的说,看完这本书后一度觉得当一个中国人是耻辱的,当然也肯定会让一批人产生和我同样的感觉。于是这本击中了中国人死穴的书在台湾和大陆被禁止了多年,柏杨先生也因此被软禁(也不仅仅因此)。正是因为柏杨先生从来都是个彻底的中国人,爱之深,责之切,他让所有的中国人去分担这种切实存在的耻辱,去感受这种人性中的疼痛。有英谚说,实话从来不会让人感到愉快。尖刻的语言是警醒一个人的良药,对于一个沉溺于自身古老文化而不够自省的民族,恐怕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柏杨先生有句话说的是“大陆可恋,台湾可爱,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园。”。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对所有同胞和对国家的感情,应当犹如苏芮《牵手》中的那句歌词: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着痛,悲伤着你的悲伤。
      很早就移民法国的米兰昆德拉有一句话说:“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们已经忘记自由。”昆德拉是个反极权的自由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伟大之处表现在,他能够时刻感受到祖国的疼痛,不管是外国入侵时还是当他们撤走后,不管是在捷克国内,还是后来流落他乡。而另一个捷克人,东欧剧变后的捷克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哈维尔曾经因为叛国罪被判处四年徒刑,他出狱后评论当年捷共的统治时却说:“没有谁是它纯粹的牺牲者,因为是我们一起创造了它。”昆德拉和哈维尔,余杰曾把他们比喻为智者和圣徒。哈维尔这样的一句话,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投射出一种大的悲悯,这也让他,绽放出了一种真正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这所有的一切,包括施加在我身上的不公都是整个民族的苦难,那是我们整个民族创造的悲剧和不幸,在那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我们小学的课本上一直都让我们热爱祖国,告诉我们热爱我们出生长大的这片土地。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好像这是约定俗成,司空见惯的。同时我们也不自觉的在某种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政府无条件的代表自己的利益,国家无条件的代表公民的整体,而忽视了那些真正的卢梭式的国家主义者强调的政府和公民之间自愿的契约性。我们是中国人,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继承了同样的血脉,这样的继承的一致性让我们逐渐凝聚在一起,并因为这种凝聚创造的文明和历史而无约束的骄傲,于是便像贵族一般的荣耀于自己的血统,并无条件的,不论对错的热爱这个并没有契约而形成的国家,还因为别人的一两句不中听的批评就老羞成怒,因为别人一两次侮辱就热血上涌。
      这样的爱国主义,充其量只是一种本民族盲目和仇外的种族至上主义。它无法培养爱国者,而只会培养一群民族主义的呆子和暴徒,上个世纪这样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在德国培养了纳粹,在日本培养了军国主义的法西斯,他们给人类没有带来财富,所以我不希望这样的“爱国主义”继续培养我们。
      
      一八七一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和贵族们为了自身利益把土地割让给普鲁士。三十八岁的都德怀着对法兰西的热爱和丧失土地的悲痛写下了著名的《最后一课》。第二年第三共和国诞生。在这大约80年前,法国人以叛国罪处死了法国国家的代表,他们的国王——法国人民以这样反讽的方式书写了他们对法兰西对平等和自由的热爱。
      无疑的,我们仅仅具有《最后一课》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那是远远不够的,那不仅不是最后一课,相反只是爱国主义中的第一课。在这堂课之后,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要学会感受同胞的疼痛,体会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里中国人的泪水的沉重,还比如我们要学会“耻于接受一种不自由的统治”(王怡),因为正如柏杨先生说的,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
      
      
      原文地址: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20077677.html
      
      《做个中国人有什么意思》——王怡:http://culture.163.com/06/0904/13/2Q69005300280004.html
      
  •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在小学时就以读过。在没重读之前,我一直以为教课书上《最后一课》是一部小说的选段,而不是一篇短文。就像上学时语文课本里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说来也惭愧,那时的我即没课外阅读的心,更没有那样的环境,每天一大堆的作业以把人压的喘不过来气,那有心情去阅读课外读物。所以对这本书的印像也只是老师的作业而以。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某一天在书店,我又拿起了这本书,决定给自己补上这堂完整的‘最后一课’。
       这本书我用了5天的时间读完,感觉都德写的短文真是不错!每篇文章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把思想的境界和意境还有对现实的警世特点都写出来。个人感觉这本书中‘最后一课’并不是他写的最好的一篇,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篇的短文写的同样非常的不错!如:
       《两家小店》《小间谍》《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塞米扬特’号沉船始末》等让人过目难忘,发人深思。
       但本书中的那部名叫《小佛罗蒙和大里斯勒》的中篇小说我看的似懂非懂,可能是之前看了太多的短篇,所以觉的有些沉长,另外在文章的构架上似乎也有些混乱和松散。也许在重读一遍会好些。
       感觉,这本书应该叫《都德文集》或短篇小说选似乎更好些。这堂《最后一课》补完后,现在我准备在搜找些他其它的作品,好好的阅读一下‘都德’的作品。
  •   是有多强啊 我文言文还不错啊
  •   文言...强大啊..幸好文言还过得去
  •   淫才啊……
  •   赞一个。比你写的所有关于爱情的东西都更令我动容。
  •   “柏杨先生说的,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 ”
    写的太好了!
  •   有一天和别的同学因为现在沸沸扬扬的事件辩论的时候,夹杂着无奈的心情,也说了些义愤的话
    现在看看你的评论,真的很佩服
  •   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   一个只产生悲剧而没有悲剧精神的国度终究只能走上灾难和麻木的深渊。一个没有耻辱精神只知道盲目的拍胸脯显示自己强大的民族终究只能走上浅薄和疯狂道路。
    真正的精神是意识到悲剧之所以为悲剧,为悲剧反省的精神。
    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耻辱意识的教育。
    非常怀念柏杨先生,
    先生是个真实纯粹的中国人,值得这个民族永远记住。
  •   我很喜欢《最后一课》这篇中学课文,但是没有楼主想得这么多,我懂纹纹同学的意思,但觉得有种民族感和爱国主义是血液里面奔流着的,不全是政府的学校教育,就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
  •   我跟楼上的一样 是喜欢《最后一课》。非常喜欢那种写作的感觉
  •   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其实是写丑陋的台湾中国人,他自己也没料到在对岸也有这么大的共鸣,囧。。。这说明,不管台湾怎么想,本质还是差不多啊!
  •   不怕打击楼上的,都德其实是个保皇派
  •   。。。也许与民族性有关。关于国人的爱国现象。
    文章不错
  •   好文 ==
  •   在前鲁迅先生早看透了国人的劣根性
  •   王朔说,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
  •   爱国主义中的第一课
  •   把民族感和爱国心分开。。。
  •   我真无趣啊···
    ---------------------------------
    【阿尔萨斯人】 法国民族之一,由公元初住在当地的克尔特人,以及4世纪时南来的阿列曼人、法兰克人长期结合而成。约150万人(1995年)。分布在阿尔萨斯地区,说德语的阿列曼方言,兼用法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属路德宗。从事工农业。
    阿尔萨斯本是独立小国,17世纪被法国并吞。阿尔萨斯人的母语本是德语,而且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当地学校一直用德语教学。法语才是外来占领者后来强加在阿尔萨斯人头上的语言!
    http://www.infzm.com/column/zltt/200706/t20070627_20830.shtml
  •   自相矛盾的分析。看得出作者在暗讽ZF的腐败和人民之不自由(并由此暗示人民之‘爱国’是愚忠),那么引用哈维尔不是反证吗:“哈维尔曾经因为叛国罪被判处四年徒刑,他出狱后评论当年捷共的统治时却说:“没有谁是它纯粹的牺牲者,因为是我们一起创造了它。”
    不知道在外部刺激下的爱国行为有什么不妥?引用的都德不又是反证么?‘时刻爱国’的昆德拉之也人在国外啊,而且他是个作家,他的工作就是反映社会问题反映民族问题,这是他吃饭的家伙。所以我看不出他怎么就比扫大街的阿姨更爱国。
     任何东西层层拨皮的分析之后就失去意义了,层层分析是无限的,没有绝对真理。与其耗费这么些能量来说大道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做点对自己甚至对别人也有实际用处的事情,哪怕种一棵树浇一棵花,至少为世界创造点新鲜空气供大家呼吸。
  •   过度的追求自由反而会适得其反。良好的社会不但需要自由,也需要限制,道德(非封建礼教)的限制和法律的健全都是问题。放眼世界,美国人很自由,但他们国家的犯罪率却常年居高不下、还不断增长;中国呢?我们或许还不是完全的自由,但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不是种族主义,而是道德问题。色情赌博乱伦暴力贪腐这些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的民族。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如果自由到任何人之间没有信任、没有正直、没有安定可言,那这个家园也未免太悲哀了
  •   转载:
    都德的《最后一课》,近年屡屡被人提起,原因嘛,据说是现在的学生都不学中文学英语了。若干年前,“人民网”上有过一张流传很广的帖子,《汉语,我只有对你哭!》,帖中问道:“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们是小时侯都学过《最后一课》的一代。……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前年,“人民网” 转载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汉语,谁将给我们上“最后一课”?》,文中问道:“〔《最后一课》中的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最后的一课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在中国人心里,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吗?”
    本月16日的《中华读书报》,还有一篇题为《都德〈最后一课〉的首译、伪译及其全译文本》的文章。作者说:“他〔胡适〕翻译的这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小说,其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胡适是中国第一位都德小说的译介者。由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尔后多次选入教科书的媒介作用,极大地扩大了《最后一课》的传播空间及其影响,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
    如今五·一抵制“家乐福”;网上又有号召,六·一抵制“肯德基”(KFC, Kentucky Fried Chicken);估计下一步就是趁热打铁,向党献礼,七·一全国大学生抵制英语课了。到时候,都德的《最后一课》肯定又要抬出来。
    既然同志们这么喜欢引用都德的《最后一课》,那么有没有人查过有关资料,为这篇小说提供些真实的历史背景?
    兄弟先抄一段《辞海》(1999年版),请读者诸君欣赏欣赏。
    【阿尔萨斯人】 法国民族之一,由公元初住在当地的克尔特人,以及4世纪时南来的阿列曼人、法兰克人长期结合而成。约150万人(1995年)。分布在阿尔萨斯地区,说德语的阿列曼方言,兼用法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属路德宗。从事工农业。
    见到没有,阿尔萨斯人讲的是德语的一种方言!
    其实,阿尔萨斯本是独立小国,十七世纪被法国并吞。阿尔萨斯人的母语本是德语,而且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当地学校一直用德语教学。法语才是外来占领者强加在阿尔萨斯人头上的语言!
    原来,所谓的《最后一课》,只是都德在普法战争期间,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编造。
    因为要当作反抗什么“文化侵略”的例子,所以中国人提到《最后一课》,总是认定普鲁士人是“侵略者”。其实,那场战争并非如此黑白分明。
    1848年巴黎民众起义,推翻波旁王朝,成立共和国。路易·波拿巴被选被总统。后来他作了一次袁世凯,发动政变,复辟王制,自封为帝。因此路易·波拿巴有个执政合法性问题。这合法性可以来自国外,如果当时的欧洲各国王族都接受他的王权。但某些强国拒不承认。欧洲王室互相通婚,血缘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各国君主彼此称“兄弟”。但俄国沙皇只肯称路易·波拿巴为“朋友”——这相当于拒绝承认他的王室血统。
    国外求不到执政合法性,路易·波拿巴只能对国内舆论倍加注意。半个世纪前法国大革命的各族平等、自主立国的思想在民众中依然风行,因此路易·波拿巴推行一种支持民族革命的外交政策。当时德语民族除南面的奥地利和北方的普鲁士之外,在中欧分为很多小国。这本来有利于法国控制中欧,但路易·波拿巴受意识形态限制,在奥地利和普鲁士1866年争夺德语民族霸权的战争中,没有支持愿意维持现状的奥地利,却向意图并吞那些小国的普鲁士表态:如果小国德语居民愿意加入普鲁士,他不会反对。等到路易·波拿巴感到版图大大扩张了的普鲁士严重威胁到法国安全时,已经为时太晚。
    不过,路易·波拿巴的行为并不特别奇怪。经历了革命的国家,为意识形态的“纯洁”而长期奉行损害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在当代世界的例子多得是。
    1870年,西班牙王位空缺。路易·波拿巴不愿意看到法国南方出现一个与普鲁士友好的潜在敌人,要求普鲁士王室永不参与这一王位的竞争。没有任何血统依据提名自己的西班牙王位候选人的法国王室,提出这一要求,相当于干涉他人家事,是很失礼的行为。普鲁士国王礼貌地回绝了,但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记录国王和法国大使的谈话时,将对话修改得普鲁士国王似乎在嘲笑法国王室,并将对话内容透露给报纸。法国舆论一时大哗,法国人民的感情被伤害了,他们不但抵制普鲁士工业产品,而且叫嚷向普鲁士开战。
    路易·波拿巴顺从民意,向普鲁士宣战,而且越境攻击普鲁士,挑起普法战争。结果法军大败,主力退回法国,在边境小镇色当被普军包围,被迫投降。这位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也做了普鲁士的俘虏。
    这场战争,史家通常认为路易·波拿巴咎由自取。当时欧洲的民心和舆论,在普鲁士提出割地之前,也站在普鲁士一边。
    马克思就是这样认为的。读者可能以为,马克思是德国人,他自然要帮普鲁士。其实不是。普法战争引发了巴黎公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马克思为此写了经典名著《法兰西内战》。书中说道:
    “我们担心在德国方面‘战争失去其严格的防御性质而蜕变为反对法国人民的战争’……这位虔诚的〔普鲁士〕国王曾向法国和全世界保证他所进行的是严格防御性的战争。怎样才能使他摆脱这一庄严保证的约束呢:导演这出戏的人们便不得不把事情弄成这样:仿佛威廉是违心地顺从了德意志民族的不可抗拒的要求。…… 更有心计的爱国者们要求占有阿尔萨斯-洛林德语区……”
    马克思认为,在战争初期,普鲁士进行的是防御战争。马克思说得很明确,法国割让给普鲁士的地区讲德语。当时是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领土变更是常事。马克思透露了德国人民有统一德语地区的民族愿望,但是,马克思不赞成“爱国者”的要求。即使出于爱德国,马克思也不能赞成。割地将使法国成为德国的世仇,迫使普鲁士与俄国结盟。而当时的俄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眼里,是一个没有现代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很落后的反动国家。
    战争的胜利,使得普鲁士统一了德国。作为德国人,马克思确实希望看到德国的统一,但他希望的统一,要由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王朝战争。德国社会民主党历史学者弗兰茨·梅林写的《马克思传》,有专章叙述这一问题。
    马克思毕竟是国际主义者,他不是都德那样的民族主义者。所以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文化,才能写入某个东方大国的宪法,成为那里指导一切的最高思想,虽说这个大国动不动就要“抵制”西方。如果恩格斯还活着,他或许又要说了:“马克思大概会把〔德国诗人〕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战争期间,都德三十岁,正是从军壮年。但他十七岁就得了梅毒,因为身体不佳而未上前线,只是操练过几天民兵。上不了战场上文场,都德躺在巴黎的公寓里编造爱国神话,直到巴黎公社的红色恐怖逼迫他逃出京城。
    当然,阿尔萨斯肯定有只说法语的人,也肯定有母语是德语却也很喜爱法语的人。但像《最后一课》那样,写得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小弗郎士甚至想,“〔普鲁士人〕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那就离事实太远了。阿尔萨斯的鸽子本来就用德语唱歌嘛。
    《最后一课》能给读者的真正一课,就是那种爱国口号下的宣传,于事实层面,最是靠不住。战争期间的爱国文学,当时应该有鼓舞士气的作用,许多年后回过头来看,却是当不得真的。一星期前中阳大报还在吹捧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其实是个糊弄中国人的大牛皮。
    《最后一课》里的故事,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成了事实的镜像。法国这次收回阿尔萨斯,决心对德语下重手。他们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镜像里的左,实为生活中的右;把《最后一课》与1945年的现实对照,故事中的法语和德语要对换位置。
    不过,到了今天,在欧洲,不要说普法战争,就是二战那一页,也早已翻过去了。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如今是欧盟议会(见题头图)所在地。二十年前,1988年,正是在这一体现了欧洲各民族大团结的欧盟议会,吐蕃佛王首次声明:他追求高度自治,而不是追求独立,他希望汉胞和藏胞能够和平友好地生活在同一国家。
    经受了德国和法国的百年之争,斯特拉斯堡这座充满独特中世纪风味的典雅城市,如今转化为欧洲和平的新象征。这里的人讲法语,也会说德语,他们在学校还学习英语。在法文招牌的餐馆里,吃着地道的德国香肠与城里居民聊天,语言之杂,让人想起马克思写《法兰西内战》。马克思的母语是德语,但《法兰西内战》是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写的关于国际时事的宣言,他写的原稿有英文也有德文,他还要核对法文版本。
    哎呀,没料到最后还是没绕过法文——不过,马克思如果不是通晓法文并认真了解法国的现状,《法兰西内战》也不会成为政治学的经典吧?
  •   这是小学的课文。。。现在真觉得,怎么能放小学语文课本里呢。。。。。。真是作孽。。。小孩子能懂吗?!
  •   我也刚想发 感冒的河马 发的那篇东西。。。哈哈
    楼主。。。您要多看看多学学才可以发这么长的文~
  •   贴主关于《最后一课》其实是“第一课”的一些思考很好。
  •   中国应该没有培养法X斯的土壤。
    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爱国占多数,再极端也只是保卫祖国而已。
    您要是认为会形成激进的民族主义,那或是多虑了。
  •   如果我们强大 我们极有可能会是第二个德国 或者日本 看看历史书 看看我们今天的“爱国者”
  •   写的真好。。
  •   龙应台,被统派称为独派,被独派称为统派。总之还是反集权反专制。
  •   想起三个代表,咳咳,也不知是谁委任的代表
  •   lz思想过于简单了
  •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
      
  •   写的好,下面那篇转的也不错。
  •   情绪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是应该表达的。我始终认为爱国是需要表达的,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你都应该以你的方式表达出来。知识分子有他的语言,有他某种理智的分析;普通老百姓有他的作为,有他激烈的抵制行为,无论是理性的还是激进的,无论是克制的还是冲动,本身这些行为都没有错,如果我们都是一群真正的爱国人的话。
    关于民主和自由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的发展从其性质来说,应该是顺乎自然的,是应运而生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进步了,我们的人民感到需要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如果我们的党真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话,我想民主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或许需要再等待。
  •   2008-05-02 12:03:48 vivienne  这是小学的课文。。。现在真觉得,怎么能放小学语文课本里呢。。。。。。真是作孽。。。小孩子能懂吗?!
    我没有记错的话,《最后一课》确实是小学的课文吧,而且好几代的小学课本里都有这个。不知道您是不是从小学过来的,还是很有能耐的直接就从婴儿到成年了?小学里学了那么多这个类型的课文,你不会都忘了吧。或者说你忘了怎么爱国?什么叫耳濡目染您也应该知道吧。
  •   写得好,唤人深醒!
  •   2008-05-02 11:55:16 漫雾  过度的追求自由反而会适得其反。良好的社会不但需要自由,也需要限制,道德(非封建礼教)的限制和法律的健全都是问题。放眼世界,美国人很自由,但他们国家的犯罪率却常年居高不下、还不断增长;中国呢?我们或许还不是完全的自由,但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不是种族主义,而是道德问题。色情赌博乱伦暴力贪腐这些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的民族。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如果自由到任何人之间没有信任、没有正直、没有安定可言,那这个家园也未免太悲哀了
    .....................................................
    第一,我们的自由是太多还是太少呢?你这就好比对乞丐说钱多的生活容易得糖尿病一样可笑
    第二,你所谓的色情赌博乱伦暴力贪腐道德问题都是法律问题,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行列,正如你所说的,我们这儿,很缺。
    第三,对自由的追求怎么都不过分,因为人生来就处处枷锁,不损害他人自由的自由,是一辈又一辈人的终极理想。
  •   嗲~~
  •   关于都德写这篇文章的历史真相不是我想探讨的,不管怎样他的那种民族情感都是真的。我只是借这文章说个事儿,历史还原究竟怎样对与我想说的东西来说,并不重要。
  •   好好做人 好好生活
  •   有自由的地方,才是祖国,才是家园
    自由,相当的难得~
    很多时候都会忘了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   2008-05-02 11:55:11 moviejunkie 
     自相矛盾的分析。看得出作者在暗讽ZF的腐败和人民之不自由(并由此暗示人民之‘爱国’是愚忠),那么引用哈维尔不是反证吗:“哈维尔曾经因为叛国罪被判处四年徒刑,他出狱后评论当年捷共的统治时却说:“没有谁是它纯粹的牺牲者,因为是我们一起创造了它。”
      
      不知道在外部刺激下的爱国行为有什么不妥?引用的都德不又是反证么?‘时刻爱国’的昆德拉之也人在国外啊,而且他是个作家,他的工作就是反映社会问题反映民族问题,这是他吃饭的家伙。所以我看不出他怎么就比扫大街的阿姨更爱国。
      
       任何东西层层拨皮的分析之后就失去意义了,层层分析是无限的,没有绝对真理。与其耗费这么些能量来说大道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做点对自己甚至对别人也有实际用处的事情,哪怕种一棵树浇一棵花,至少为世界创造点新鲜空气供大家呼吸。
    =======================================
    传说中的自以为是。这样的人最无敌。
  •   楼上的,人身攻击太小儿科了吧。
  •   那你想我怎么样,难道还要我把每段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给你列出来证明我举例没有举错,还是我向你承认错误说下次好点写不再自相矛盾了?
    写回帖也是很累的。
  •   如今98年的老头子还要庆祝60年的假儿子,多荒唐的事呀
  •   请问楼主,哪的人不丑陋?
  •   最后一课啊,好怀念啊
  •   不过这个书好象有点贵,毕竟现在读书的人不是很多 大家都上网了.
  •   15块钱应该说上的起网的都买的起吧,要是从网上买钱更少.我觉的真正的阅读还是要看实体书.有钱吃肉喝酒,确没钱买本书,这不是贵而是观念的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