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

出版时间:2013-3-3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郝明义  
Tag标签:无  

前言

出版工作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可以遇见一些很特别的人。    如果有机会跟这些特别的人相处久一些,有些长一点时间的谈话,则又是不同的收获。    这本书里收集的访谈与人的记录,有三类。    首先,是做Net and Books(“网络与书”)主题书系列的时候,配合着主题所访问的人物。有詹宏志、Akibo和郑松茂三位。    后来,和主题书无关,或是因为机缘凑合,或是因为筹备想法,我又间断着做了杉浦康平、南方朔、张隆溪、许舜英四位没有发表过的访问。    第三,则是我过去写过的黄仁宇和卫浩世这两位。我写的时候虽然不是以访问形式呈现,但是里面仍然记了许多我们之间的交流。    我很珍惜和这些人交往或访谈的过程。不论是记录他们的人,或是他们谈话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自己回到纯粹的读者立场,让自己有最大的享受,也让读者有最大的视角。    非常感谢他们说得那么精彩。

内容概要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收编了郝明义与杉浦康平、张隆溪、南方朔等九位文化、出版、艺术界杰出人物的九篇访谈,内容精炼而丰富,跨越出版、艺术设计、写作、策划、广告、学术研究等众多领域,涵盖工作、家庭、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这十位爱书人关于书及人生的思 考,十分具有启发性。
郝明义:台湾文化教父 轮椅上的出版家
杉浦康平:日本设计界巨人 国际视觉艺术大师
张隆溪:著名文化学者 中西方文化摆渡者
南方朔:永远的批判知识分子 重要的民间学者
詹宏志:台湾全才鬼才 文化先锋 意见领袖
郑松茂:“意识形态”创立人 非常规的卖稿大王
Akibo:台湾资深设计师 跨界艺术家
许舜英:明星广告人 “许氏风格”创始人
黄仁宇:自成一派的史学家 “大历史观”倡导者
卫浩世:世界书展之父 传奇策展人

作者简介

郝明义,1956年出生,台湾传奇出版人,有“台湾文化教父”、“轮椅上的出版家”之称。曾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现任大块文化董事长,“网络与书”发行人。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越读者》等,译著有《如何阅读一本书》《二〇〇一太空漫游》。

书籍目录

1 杉浦康平:让自己保有感受惊讶的能力21 张隆溪:品味的散失与重来39 南方朔:世界的复杂不是没有意义的69 詹宏志:Made by Books. Ruined by Books.99 郑松茂:微型的人生123 Akibo:像酿酒一样地酿梦想141 许舜英:I am the Ghost.159 黄仁宇:从印象成为影像的两段记忆171 卫浩世:We must fight FOR them.

章节摘录

○:这是我们出版的主题书《少一点》(Less)。请指教。◎:这本书的主题“少一点”是什么意思?○:有两个意思。第一,在这个什么都求“更多”的时代,我们希望提倡一种“少一点”的哲学,消费少一点,吃少一点……另外有一个概念是说,很多事情可能在先少一点之后,反而会发现它还会多起来。◎:我前两天在高雄演讲的题目,也是“一”即是“二”,“二”即是“多”,“多”又变回“一”,阴阳流动的一个过程。阴跟阳好像是两个东西,可是事实上这两个东西又包含非常多的涵义,并且两个又可以结合成一个。我常常用手指来比喻。手指就是多,可能这个代表科学,这个代表社会,代表环境,代表很多东西,但它们的原点可能都还是“一”,原型是“一”。可是现在人呢,都把“多”变成“更多”,在科学里面又去发展更多的东西,大家不会回到原点,反而是一直发展,这是问题所在。“一”里面固然有“二”的存在,有“多”的存在,但在“多”以后还是要回到“一”。你的想法刚好跟我很接近,我非常开心。○:我很喜欢禅宗里面的一句话:“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可以看作这个意思的一个呼应。你自己是从学建筑开始的。对于建筑,你说过:“学建筑,可以对世界总体矩阵化,可以适度地把握时间和空间。”请再简要地进一步说明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说得完整……一九六四年我曾经到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讲课,这所学校包含很多部分:有工业设计、视觉设计、情报设计(信息设计)跟图像处理,以工业设计为中心。我年轻时虽然学的是建筑,到六十年代左右还都只是把建筑当成一个物体与物体形态的结构来看待而已。那次我到德国讲学,才回过头来注意到,原来建筑就好像人体,是由很多的器官、血管组合成“人”这样的一个构造。建筑,应该是由我们视觉、听觉、感觉结合而来的一种呈现。从那开始,我就从两个方向来思考这个问题:是要单纯地从一个小部分去思考,还是从整体去看它里面有什么样的东西?

编辑推荐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编辑推荐:十位爱书人,谈经论道,拆解人生。郝明义:台湾文化教父,轮椅上的出版家。杉浦康平:日本设计界巨人,国际视觉艺术大师。张隆溪:著名文化学者,中西方文化摆渡者。南方朔:永远的批判知识分子,重要的民间学者。詹宏志:台湾全才鬼才,文化先锋,意见领袖。郑松茂:“意识形态”创立人,非常规的卖稿大王。Akibo:台湾资深设计师,跨界艺术家。许舜英:明星广告人,“许氏风格”创始人。黄仁宇:自成一派的史学家,“大历史观”倡导者。卫浩世:世界书展之父,传奇策展人。

名人推荐

有这样一本书,你的人生因它的出现而不同。能碰见这种书的人是幸福的。——郝明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他们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近年来难得见到这么有分量有内涵的书。书里每一个访谈的对象都是爱书人,都对书有着深深的情结,好多话都令人有无限启发。看这本书,真应了里头杉浦康平的话,惊讶的能力。这本书真是让人充满了惊讶。
  •   他们的读书阅历和心得,具有启发性
  •   看林语堂先生的书,经常说要多看一些著名的文化学者所看的书,因为这些专业人士所看并喜欢书多数都是这个行业最好的著作,这样会在你学习和摄取知识时能少走不少弯路。所以我读《他们说》后立即买了几本里面推荐的书…………虽然还没看到,但仍然期待。里面从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选择,就像看到很多人个在你面前,立体的呈现出他们的人生和故事。所以才会觉得有意思。因为从他们看的书和对书的态度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每个人性格的完全不同。
  •   还没来得及看,因为学书籍装帧设计又很喜欢书籍设计才买的。
  •   对本书的内容不满意,不建议购买。
  •   就是作者跟他们在扯淡。都是被采访人得自身经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也得不到什么。完全没用
  •   完全是冲着郝明义买的这本书,先选了几个喜欢的人的对谈来看,一看就能扎进爱书人的世界啊还真是。推荐。
  •   书中9个人的访谈,只有张隆溪、南方朔、黄仁宇三部分极其精彩,用语言真实表达出了你隐约的感受,是人生阅历、智慧的结晶!其他的都可认为是凑数,有的甚至没有和读书的主题相关。但只看那三个人的部分,也是值得买的。
  •   访谈类的书,多读书总是没错,会从内在一点一点的改变
  •   这里面的几个人都是书的好伙伴,被他们读的书是幸运的。这几个人各的特点,分别是不行业的翘楚,但是都有自己一套读书体会,所以被聚焦在这本书中。可以借鉴他们的读书方法,不过成功终究不能复制。
  •   看了里面的内容,感觉还是有些启发的,不过感觉到后面的内容逐渐不如前面的那么深刻了
  •   从书中,我们都可吸取到一些有用之物。不错的一本小书
  •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 郝明义
  •   在这个快速的信息的时代,静静的坐在书桌前,品一杯咖啡,看一本好书,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既读书又会能增长知识。通过大家的观点看法了解到不同的学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