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广东经济)  作者:王东京  页数:213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各地调研时,常听到人们发议论:某某领导懂经济,某某领导不懂经济。那么怎样才算懂经济呢?老百姓看的当然是实惠,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你为官一任,却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认为你不懂经济。但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懂不懂经济,就是要看你是否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些理论驾驭经济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转动地球。如果我们把经济活动比作地球,经济政策比作杠杆,那么经济理论就是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对于我们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来讲,天天与政策打交道,或是制定政策,或是执行政策,但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经济理论,难免会打乱仗,事倍功半不说,很多时候还会弄巧成拙。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都知道,经济学中有一个资本收益递减规律。其实,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它的效应也是递减的。经济生活不像物理实验,它的变数太多,几乎无法控制。1998年以前,物价高企,治理通胀是主要任务。哪承想我们这边“着陆”未稳,就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接着是一场大洪水。原来的经济过热,一下子变成了需求不足。问题变了,政策当然得跟着掉头,否则,无异于南辕北辙。经济政策既然要适时调整,常变常新。那么,我们怎么评价政策?从根本上说,还得靠实践。一项政策好不好,有没有效,必须让实践说话。但单纯由实践来判断,难免会成“马后炮”。好比一个人置身在沙漠中,沿哪个方向可以找到绿洲,哪个方向是死路一条,他必须事先就作出定夺。绝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走下去,走对了是万幸,可一旦搞错了,等到将死的那一刻,实践出了结果,而他自己,也要埋尸黄沙了。果真如此,岂不是代价太大了吗?

内容概要

经济学绝不是屠龙术。如果我们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它最本原的东西梳理出来,就会发现,经济学基本的理论,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本书旨在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全书分“经典引读”、“领悟大师”、“经世济民”、“他山为鉴”四大篇,从古典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对经济学作了一次大跨度、全景式的盘点。读者在读完本书并消化吸收后,就能获得在工作中最实用的经济知识。

作者简介

王东京,湖南常德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风窗》等写专栏文章数百篇。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个人专著《国际投资论》、《中国政策选择》、《大潮剖面》、《聚焦时政》、《经济学笔谭》、《中国的难题》等十多部。近年来撰写出版的《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与官员谈中国经济》、《与官员谈经济政策》、《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史》、《与官员谈现代金融》、《与官员谈财政税收》、《与官员谈中国改革》等,在国内广大党政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经典引读  古典名篇  经济学裂变  回归斯密  制度学派崛起第二部分  领悟大师  20世纪四大假说  疑点与发现  经济学定理  曲线与模型  最优分配原理第三部分  经世济民  财政牵系国运  税收取用有道  金融中枢  保险市场  风险与监管第四部分  他山为鉴  政府干能  自由经济浪潮  科教兴国  西方农业启示

章节摘录

不能实现完全竞争,而且会产生垄断,使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因此,他主张有限的国家干预。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的任务是保证比赛规则不折不扣地得到遵守,而不是亲自下场去踢球,一展脚下功夫,也不是对运动员指手画脚或面授机宜,因为这些都是教练和运动员的事。国家跟裁判员差不多,它的真正任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适宜的外部环境。比如反垄断,兴办铁路、邮电、教育等公共事业等。但艾哈德再三强调,国家最重要的职能是保持币值稳定。“没有相应的通货稳定,社会市场经济是不可想象的。”艾哈德认为,如果国家不负众望地完成了她该做的事,“社会市场经济”就具备了“社会”的性质。从艾哈德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社会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以自由竞争为主,国家干预为辅。有什么样的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说,联邦德国的复兴之路,就是艾哈德在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并克服种种障碍,一以贯之的过程。反垄断是艾哈德一贯的经济政策。他指出,市场经济的秘诀就是要使供求双方趋于平衡。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展开自由竞争,并让市场来自由决定价格,离开这两条,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垄断既排斥自由竞争,又妨碍自由定价,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要坚决予以反对。面对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要求,艾哈德认为,工资随着国民收人的提高,理所当然应该“水涨船高”。但另一方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不受欢迎的“真理”:一旦工资的增加超过生产率的增长,必然引发通货膨胀,危害经济的健康,于雇主和工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他提出了把蛋糕做大的思想:与其大家喋喋不休地讨论分配问题,倒不如齐心协力提高国民收入,只有做大蛋糕,每个人才能利益均沾,如果蛋糕太小,即便是上帝,也是爱莫能助。对福利国家政策,艾哈德持反对态度。他担心如果国家对一个人包揽得太多太广,个人就会缺乏竞争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进取心。最后,整个社会将滑向危险的边缘,“随之而来的不是什么没有阶级的,而是没有灵魂的机械社会”。因此,艾哈德说,达到“全民繁荣”的最好途径,只能是竞争。不可否认,艾哈德的理论模式,适应了战后德国的实际需要,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如人们把美国同期的经济繁荣归功于凯恩斯主义一样,德国人也把他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成就,归功于艾哈德的理论。然而好景不长,进入60年代中期后,联邦德国面临“滞胀”的威胁,经济停滞不前。1967年,艾哈德内阁倒台,社会民主党执政,吸纳了凯恩斯的理论,强调国家干预。进入80年代以后,科尔政府上台,又主张恢复艾哈德的“多市场、少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由此看来,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此一时、彼一时,经济政策应根据经济形势来调整,不可僵化。多国的经验证明,在经济平稳时期,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较为有效,而经济波动或危机时期,国家干预主义却更为灵验。另外,从50年代起,德国就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艾哈德的反福利国家理论,可说是一个无情的否定。但尽管如此,艾哈德的理论还是给了人们一个提醒,搞社会福利,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经济发展这部机器,将会失去动力。布坎南全面阐释“政府失灵”布坎南作为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人,如今已是声名远播。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把“经济人”假定引入到政治学领域,并使公共选择理论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布坎南是国家干预理论的反对者,他认为政府并非圣贤,一点不比市场高明,与其政府手忙脚乱,还不如听任市场竞争来得有效。1960年他出版《公共财政》一书,系统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思想。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生产者”,提供的是“特殊产品”。他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孤岛上,住着一群渔民。由于礁石丛生,早出晚归的渔民一直希望有一座照亮海面的灯塔,保证他们安全航行。然而问题在于,谁来为建造灯塔支付成本呢?因为灯塔毕竞不像灯笼,你若花钱买盏灯笼,可以只供自己使用,可灯塔却不同,一人建造,则众人受益。那些过往船只,即使分文不掏,也能借光行船,坐享其成。既然如此,谁也不会当冤大头,去劳神费钱地建灯塔。没有灯塔的日子,自然不好过,于是渔民就希望政府出面,强制征税,代建灯塔,消除“搭便车”现象。可见,提供灯塔一类的“公共产品”,正是产生政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了政府,就要有人来主事。民主社会不同于专制社会,挑选政府的掌权人,不能少数人说了算,须得公众集体同意。用经济学行话说,就是要通过公共选择。政府市场的公共选择,与经济市场上的私人选择大不相同。当你兜里装着钱,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时,只要自己看上了眼,就可以拍板,不需与旁人商量。公共选择则不然,人多嘴杂,偏好各异,即便是大家一起去郊游,有人可能喜欢登长城,有人却喜爱爬香山,意见很难统一。所以公共选择,如同体育比赛,要决胜负,必须先建立好规则,没有规则,公众一旦选择起来,就会争论不休,甚至大动干戈。正因为如此,所以布坎南特别看重对“规则”的研究,并把它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一块基石。公共选择,其实就是投票,投票规则说起来五花八门,但最主要的就是两种:即一致同意规则与多数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也就是一票否决。最典型例子,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只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有一个反对,决议就会胎死腹中。这种规则的优点,是投票人皆大欢喜,但不足是协调成本太高。俗话说,众口难调。那些大饭店的名厨师,做出的饭菜要让所有客人满意,尚且不易,更别说要做“一致同意”的集体决策。耗时费力不说,最要命的是等大家一致通过之后,“黄花菜”也就凉了。于是,人们只得退而求其次,采用多数同意规则,即所有投票人中,只要半数以上通过就行。多数同意规则,虽然能满足多数人的意愿,但却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样少数人就会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寡不敌众。既然定不了大局,动不了乾坤,有的人投起票来就无所谓,随大流。如此一来,必然给某些利益集团以可乘之机,它们利用小恩小惠,拉拢选民,为他们所用。可见,两种投票规则,都不是尽善尽美,有利也有弊。既然投票规则有先天不足,那么通过这种规则选出的“政治家”,自然很难靠得住。可是传统的经济学,对此却不以为然。过去经济学家看“人”,历来用的是“善恶二元论”。在经济领域,他们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一副丑恶嘴脸;可一旦到了政治领域,似乎摇身一变,人都成了一个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正人君子。整天为“正义”而忙碌奔波。布坎南认为,这种二元理论,离现实相去甚远。实际上,官员并没有超凡脱俗,他们也是经济人,同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且,官员也非下凡的神仙,没有先知先觉,更不能无往不胜。与普通人一样,他们也会常常犯错,也会好心办坏事。所以在西方社会,政府失灵几乎司空见惯。当然,政府官员与普通人也有不同,他们头脑中通常没有“利润”概念,不像企业家那样,为赚钱去挖空心思。

编辑推荐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经济学本原,掌握经济规律,驾驭经济工作。超级畅销书《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姊妹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适合对初学经济学的同学,可以从整体上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梳理,并且知道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常识。作者文笔很生动有趣,可以一看。
  •   不错,很喜欢,经常在当当买书,谢谢
  •   想再读一遍
  •   帮朋友买的,送货速度快~
  •   帮单位买的书。
  •   这本书是我读研的时候商学院院长推荐的,如果想了解一些关于经济学历史,可以看看,还是有用的
  •   虽然谈到是经济学类,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   通俗易懂,适用时间紧张的人看。也是继续研究的台阶。
  •   书比较通俗易懂,首先是从理论上把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学理论拉的一遍,个人感觉适合喜欢经济学而又是才入门的朋友
  •   书不错,讲解得深入潜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