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聂欣如  页数:473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伊文思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纪录电影导演,属于开创纪录电影这一电影样式的早期先驱者之一。1898年,伊文思生于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移居法国,1989卒于巴黎。伊文思一生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电影,有“飞翔的荷兰人”的美誉。同时,也因为他的纪录片大多表现了无产阶级和第三世界人民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争及其生活,表现了他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从而也使他成了纪录电影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我之所以将伊文思作为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伊文思同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不单是开创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功臣之一,他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同时也成为最珍贵的有关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资料。这些日常的生活往往被史学家们所忽视,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我留学欧洲的20世纪90年代,深感一般西方人很少对中国有什么兴趣,如果有,往往也只是出于好奇,许多人还怀着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使得作为中国人一员的我感到很不舒服。而伊文思却是一个罕见的例外。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伊文思研究的专著,作者不仅对伊文思一生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阐述,探讨了伊文思作为开创纪录电影这一样式的先驱者以及先锋电影派的领军人物对电影艺术的贡献,而且尤其重点突出了自己对于《愚公移山》的理解。伊文思这个被称为“飞翔的荷兰人”,一生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情”缘。他以电影《愚公移山》记录了那个年代中国的现实,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伊文思始终忠于自己的感受,并尽一切努力来保持拍摄的独立性。本书资料详实,语言朴实简约,引领我们走近大师伊文思的世界。

作者简介

聂欣如,男,195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德国科隆媒介艺术学院等学校学习,并获视听媒介硕士学位,现为电影学研究专家。曾参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的编剧、导演、剪辑制作等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研究的对象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伊文思的早期影片和美学思想  第一章  关于《桥》和《雨》——先锋派电影语言探索的边缘:戏剧性的叙事和诗意  第二章  伊文思早期的“半纪录片”和弗拉哈迪的影响——以《英雄之歌》《博里纳奇矿区》《西班牙土地》为例  第三章  伊文思和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美学思想比较——20世纪30年代的纪录电影观念第二部分  关于《愚公移山》  第四章  关于《大庆油田》  第五章  关于《上海电机厂》  第六章  关于《上海三医药商店》  第七章  关于《上海印象》  第八章  关于《一个妇女,一个家庭》  第九章  关于《渔村》  第十章  关于《京剧改革》  第十一章  关于《球的故事》第三部分  《风的故事》及其形式问题  第十二章  关于《风的故事》  第十三章  伊文思和“新纪录电影”第四部分  附录(译文)  运动之歌——伊文思的第一部电影以及先锋派电影之圈  高科技的先锋派:《菲利浦收音机》  尤里斯·伊文思和他的忠诚纪录片遗产  谈纪录片和始于现代主义的转变  《塞纳河畔》和五十年代法国纪录电影  愚公移山  须臾不离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伊文思大事年表伊文思片目引注书目

章节摘录

  《雨》也是一部10分钟左右的短片,它是《桥》的姐妹篇。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也同《桥》相似,是一部实验性的纪实影片。在拍摄另一部非纪实影片《暗礁》的时候,伊文思受到了天气的干扰,位于欧洲西海岸的荷兰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潮湿而多雨,这给《暗礁》的拍摄带来了许多不便。拍摄一部关于“下雨”的影片的想法便是在这个时候萌生的。相对于《桥》来说,《雨》的拍摄更困难,也持续了更长的时间(拍摄时间为4个月)。在一般的评论看来,这部影片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超过《桥》,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影片[14]。一般的纪录电影史,也都给予了这部影片较高的评价:  《雨》是一部迷人的小品,无可否认的,这部电影也是个简单的习作,但这样的习作也只有伊文思这样的大师才能做得出来。[15]  我们通过雨中的镜头观赏到大城市的景物。在画家兼纪录电影作者流派的影响下所拍摄的影片中,《雨》可谓是最完美的作品。[16]  这部由一连串优美的画面构成的影片表现了一场暴雨的各种富有造型美的景象,如落在洼地积水上的雨珠,马路上的反光,湿雨伞的闪闪发光等等。[17]  《雨》在今天已属于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它成了许多国家电影学院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18]  在戏剧性的表现上,这部影片其实同《桥》如出一辙,伊文思对于这部影片的描述是这样的:“影片开始时,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屋舍上、运河上和街道的行人身上。接着,掠过一阵轻风,最初的几滴雨点落在运河上,在水面上溅起了水花。然后阵雨越下越大,人们在斗篷和雨伞的遮蔽下急急匆匆地料理自己的事。雨停了。最后几滴雨点落下,城市的生活恢复了正常。”[19]  这是一部在10分钟内描绘从下雨开始到下雨结束的影片。很容易让人想起《桥》的开启和闭合。相对《桥》来说,《雨》因为选取的对象是自然现象,所以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既没有强烈的冲突,也没有人为的戏剧性。当然,伊文思没有刻意表现大雨成灾,或有人在雨中摔倒等戏剧性的事件,而是表现大雨来时人们的习以为常和从容不迫,这也使影片显得优雅而脱俗。支撑这部电影的几乎全都是一些生动的细节,从影片的开始直至影片的结束。

编辑推荐

  伊文思,这位“飞翔的荷兰人”,一生辗转于世界各地,以摄影机纪录了第三世界人民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争和生活。他从1938年拍摄《四万万人民》,到1970年代拍摄大型纪录片《愚公移山》,再到1988年完成《风的故事》,伊文思与中国的交往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因此,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者聂欣如以独到的眼光和综合的观察力,既论述拉伊文思的早期影片以及美学思想,也重点阐述了纪录片《愚公移山》。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和精到的论述,引领我们走进大师伊文思的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伊文思是大师。应当感谢作者写这本书,虽然内容充满偏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