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管理智慧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作者:周建波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名家论坛》是山东教育电视台2002年推出的大型教育培训栏目,自开播以来,先后有数十位国内外的学界精英登台演讲,他们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形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使《名家论坛》成为思想者的殿堂、管理者的精神家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追求精品,打造品牌栏目,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名家论坛》能为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为企业家、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理论、业内经验,是我们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回首《名家论坛》数年来的风雨历程,期间的坚持与努力、执著与求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相当的信心和定力,没有各方面的支持,是断难坚持下来的。而今天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而且青睐有加,要求将专家的讲稿结集出版,可以说这是意外的收获,也是我们当初所不敢奢望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栏目热播的管理学讲座——《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的演讲稿编辑整理而成。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从表面来看好像是不同学派间的思想之争,但就其本质来看则是围绕如何构建未来社会的制度之争。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春秋战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文化定型的时期。从经济上讲,这是公有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变,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家庭生产方式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从政治上讲,这是国家由间接管理天下的分封制向直接管理天下的郡县制转变,中央政府由松散的联邦体制向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转变的时期;从文化上讲,这是德礼思潮兴起,既讲“德治”又讲“礼治”,既讲强化政府权威又讲对政府权威加以制约的百家争鸣的时期。

作者简介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北京大学为企业家特训班和MBA学员讲授《营销学》、《企业家学》、《管理思想史》等,受到企业界人士的欢迎。2003年8月至今,担任《名家论坛》节目的主讲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曾发表文章30多篇,著作有《洋务运动与中困早期现代化思想》、《营销管理:理论与实务》、《企业文化》、《成败晋商》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儒墨道法” 中国人没有信仰吗 儒墨道法四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第二章 变革的时代与“儒墨道法”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原因 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第三章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管理者的驭下之道 儒家和法家的工作方法不同——王道和霸道 制度和文化两种管理方式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方法不同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不同 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第四章 墨家与道家的思想——被管理者的思想 墨家和道家所代表的利益阶层 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 墨家和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第五章 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与政治主张的分歧 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 儒墨道法四学派政治主张的分歧第六章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放性的思想体系 儒墨道法四学派在对待政府态度上的不同 为什么社会接受了儒家思想 墨道法各学派的不足第七章 将儒墨道法思想融入现代管理实践  儒墨道法思想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第八章 不境因素对儒家思想传播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四个发展阶段  儒家思想在东亚社会的传播  中国的环境特点及儒家思想的传播第九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的基本主张 儒家的理论范畴第十章 孔子思想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孔子的出身与他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关系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近代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在什么情况下儒家思想受抨击 毛泽东为什么要“批林批孔”   孔子是不是一生不得志 孔子为什么做官时间不长 孔子为什么很欣赏颜回 孔子对待财富的态度 孔子是不是有愚忠思想 孔子是不是有愚孝思想  为什么孔子能完成大变革时代赋予的任务第十一章 孔子的义利观——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子管理思想的目标 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 如何看待贫富差距现象 解决贫富差距矛盾的办法 顺应人们对利的追求 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见利思义 如何在生活中贯彻“义”的思想第十二章 孔子的领导观——如何提高领导素质 怎样提高领导素质 怎样提高领导者的爱心 怎样提高领导者的能力 领导者怎样发挥领导作用第十三章 孔子思想中引起争议的几个问题 孔子是不是有平均主义思想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要求做老好人 孔子是不是不重视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 孔子是不是歧视妇女 孔子是不是没有法制观念第十四章 孟子的仁政主张和“人性善”思想 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仁政的内容 孟子的“人性善”思想第十五章 荀子的“人性恶”思想 荀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隆礼”与“重法”   苟子的“人性恶”思想 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理论的评价 管理社会大规模组织的方法和原则第十六章 墨子和墨家思想 墨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墨子的家庭出身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墨家学说的命运 墨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墨子管理思想的评价第十七章 道家和道家思想的产生 “道家”名词的出现 道家思想出现的土壤 隐士的两种选择 道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第十八章 老子的思想及其影响 老子其人及其时代 老子思想的内容 老子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第十九章 庄子的思想 庄子生活的时代 庄子思想的内容 老子哲学、杨朱哲学与庄子哲学的区别 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无为”   老子的“天人合一”与庄子的“天人合一”  第二十章 法家思想  法家概况  法家与儒家的联系  法家与儒家政治主张的不同  法家对儒家的态度  对法家思想的评价第二十一章 商鞅的管理思想 商鞅其人 商鞅变法及商鞅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二章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子其人及其时代 韩非子的法、术、势理论 韩非子的世界观 韩非子的社会观 韩非子的人性观 对韩非子管理思想的评价第二十三章 对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总结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儒墨道法”中国人没有信仰吗当前社会有一种舆论,即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认真地探究起来,又有些不太合理。我认为就每个中国人来讲,都有自己的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导向,即更信什么、一般信什么、更不信什么。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对于全社会来讲,却没有一种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导向,这就造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一旦碰到一个社会问题,不同阶层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是非标准,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管理成本。我想,这就是当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原因。如果说现代的中国人没有信仰,那就意味着以前的中国人有信仰。那么,为什么过去的中国人更有信仰,现代人却普遍没有信仰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以前,中国社会普遍穷,发展就是硬道理。只要能发展,能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全国人的思想就高度地一致。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党中央对社会的宣传教育基本是两句话:一句话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另一句话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能发展,能富裕,就能让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社会组织的资产规模大了,内部一定会分出几个阶层。有了不同的阶层,自然就有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人没有信仰”的根本原因。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自然就有不同的价值观,就是说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价值观的分裂。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就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受到限制。加之每个人的交流都有范围的限制,这样也使得随着组织资产规模的扩大,组织内上下左右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充分地交流。本来不同的阶层就有不同的价值观,交流的不畅又导致思想隔阂的加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生活的蒸蒸日上,随着企业、组织的资产规模的扩大,人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人不自信干不好工作,人太自信了又会蔑视他人,犯错误。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每个人的力量都小,都依赖于别人帮助自己,而要让别人帮助自己,就必须让别人高兴,那就必须研究让别人高兴的是什么,让别人不高兴的是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人们觉得不依靠别人也能维持个人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动力想办法让别人高兴,人们更多地会看别人的弱点,看自己的优点,这样又导致组织内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大大加深。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富裕起来后,却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的原因。过去,发展就是硬道理,只要发展,中国人民的思想就高度团结。而现在恰恰是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的分裂。可以看一看我们周围的社会现象:家庭穷的时候,天天闹离婚,天天离不成,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随着家庭资产规模的扩大,每个人的自信心都增强了,感到不需要依靠别人了,结果,离婚率就大大地提高了。合伙人刚刚开始创业时,往往高度团结,但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却往往会散伙。这是因为组织一旦做大了,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就会高得出奇。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现代社会矛盾的体现。儒墨道法四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发尽管儒墨道法四家思想产生在两千多年以前,但是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非常大的启发。儒家代表的是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讲话;墨家代表的是普通百姓、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观;道家代表的是不得志者、隐士的价值观;法家代表的是投资者、执政者、领导者的价值观。一个社会,可以说就是由这四种人组成的——领导者、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普通劳动者、不得志者。不同阶层的人想的肯定不会一样,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嘛。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呢?每个人自信了,都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那么,当老板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员工身上,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员工时,员工能做到吗?这样是不是就增加了组织内部的矛盾冲突?员工也倾向于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老板的身上,老板能做到吗?用各自的观点看问题,大家互相都看不顺眼,社会矛盾自然就加剧了。因此中国人现在的问题,不是吃不上喝不上的问题,恰恰是吃饱了喝足了,人变得自信了,倾向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我讲两个小故事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今天社会中的矛盾。北京有一位企业家,曾在北京大学企业家特训班读过书。几年前他邀请我到他的企业参观。午饭后,我和他、他的太太,还有若干个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一起走回到他的厂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走在前面,我和他以及他的太太走在最后。厂区里边有一把铁锨横躺在地上,部门经理、副总经理走过之后视而不见,没有把铁锨捡起来放在一边。那位总经理看到了,把这把铁锨捡起来放在一边。总经理的太太就有感而发,对我说:“周老师你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啊,怎么素质这么低呢?难道就我家老白(她的丈夫姓白)看得见吗?难道别人就看不见吗?”素质太低了——中国的很多企业老总对员工往往有这种看法。我对这个老板的太太是这么讲的:你也用不着生气,本来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用你的眼光来看待他,当然什么都看不惯了。你换一个眼光来看,就什么都看得通了。你家老白为什么会把铁锨捡起来?因为你家老白把所有的身家性命都投入到这个企业里边,这个企业和他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他不关心谁关心啊?他自然应该全身心地关心。而副总经理只投资30万元,人家在别的地方还有投资。你说他对这个企业应该关心多少啊?部门经理呢,只投入了10万元,更多的钱投在别的地方。你说他对这家企业应该关心多少啊?工人呢,只投入了一天8个小时的劳动。他的精力应该投入多少啊?工人看到了这把铁锨却没有捡起来,应该说这是他的不舍理性。但是,你不仅要看到他的不合理性,还要看到合理性。那么他的合理性在哪里,不合理性又在哪里呢?我们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单独地生产一个产品,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生产出一个产品。产品卖出去以后,才能进行内部的分配。因此,我们必须有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以厂为家的观念。当然,你要让工人做到以厂为家,从企业方面来讲,必须创造以厂为家的氛围,让工人在这个工厂里有利益,同时又感受到温暖,然后,他才能做到以厂为家。这个故事说明了老板是如何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员工身上去的。你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当然是越看越不顺眼。要讲的另一个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工人、普通人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领导者、老板身上去的。几年前,我到山东日照去,当地一家企业的一位车间主任对我讲,某某人有五套房。假如说十年前讲一个人有五套房,纯粹是羡慕的口气,哪怕他是通过歪门邪道赚来的钱。可是十年后社会的观念变了,讲另一个人有五套房子,有羡慕的成分,更多的是嫉妒、眼红、不服气。中国人讲究听话要听音,敲锣要听声。不能一个人讲什么你就信什么,要听出那些用文字不能表达的东西。我听出他的不服气了。我跟他讲,你也不要羡慕这个人有五套房,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根据我和这些老总、老板的接触,我的看法是,越是房子多的人越不在家里住。越是钱多的人越没时间花钱。为什么?因为他要挣五套房子的钱,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需要多大的市场?他需要经常和这些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他的精力是有限的,给市场的时问多了,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有多少啊?他经常出差,四海为家,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他哪有时间留给自己玩啊。这就是房子越多的人越不在家里住的原因。同样,越是钱多的人越没有时间花钱。我见过不少老板,裤子一买买五条,西服一买买两套。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有钱,另外一方面,他的时间成本很高啊,他的时间有限呀,他没有时间精心地挑选,只能碰上了就买。因此,越是钱多的人越没时间花钱。毛泽东曾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干革命总得有牺牲啊。“三高”、糖尿病都得了。我在北京大学企业家特训班教书的时候,遇到过四五个三十多岁就得了糖尿病的老板,每顿饭前先吃半小碗药,等把药吃完了,还能吃多少饭?一天得吃四五顿饭,因为每顿饭不能吃得多。我对那位车间主任讲,尽管你挣的钱没有他多,但是你的时间很多啊,你能跟老婆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另外你的身体很健康,跟他比较起来差不多,可能他还不如你。他也只有一个胃,他也就需要一张床,忙来忙去都是给社会忙的。这个车间主任听了我的话,说:“哎哟,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呀!”这就是社会问题,大家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别人。在了解别人亏,才会明白:哦,别人是这个样子,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因此中国的社会问题,不是吃不上喝不上闹出来的,恰恰是吃饱了喝足了的情况下,由于价值观的分裂,不同的阶层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而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去的产物。

编辑推荐

《变革时代的管理智慧: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剖析儒墨道法四家思想,以古代智慧应对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典课程,《名家论坛》热播管理学课程。·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在商场,无信不立,秉承诚信原则,才能走得更远。·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管理与被管理各有苦乐,互相体谅才能轻松相处。·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扎实稳健,从细节着手,才可行千里之路。·韩非子曰:“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赏罚分明,公断是非,团队才能不断提高执行力,高效赢取成绩。儒家代表的是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墨家代表的是普通百姓、普通员工的价值观,道家代表的是隐士、竞争中不得志者的价值观,法家代表的是领导者、执政者的价值观。这四种人几乎是整个社会的构成,只有了解了这四种人的思想,才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从而为有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名家论坛》栏目自2002年开播以来,邀请数十位国内外精英人士登坛主讲,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文化、养生和教育五类。《名家论坛》以名家独到的眼光,渊博的学识,精深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形式,发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启迪人生智慧,铸就文化的殿堂、精神的家园。《名家论坛》联系实际,注重实用,追求恒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变革时代的管理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分析的很透彻,有点意思
  •   很好啊,正版。
  •   一般,有点堆砌文章和文不对题。
    书讲的好像就是管理智慧,基本上就是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几家的管理思想,一直重复论述,没有亮点,与书名 变革时代 似乎无关,看不出在当今生产生活中有何应用。
    但是,起码这本书还是把这几家的主要区别论述到位了,获益仅此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