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城孤读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于是  页数:28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是因写作而爱上阅读的,这大概和某些人相反吧。因为写作让我觉得空洞,永远不让我满足,永远要指出我生活中的缺失,思绪中的漏洞。身处一个被墨字涂满的世界,阅读会让我先忘记自己的空渺,再承认自己的空渺;与其说学习写作技巧,不如说是为了学习谦卑。所以我喜欢说一本书的好——批评别人永远是最容易的事,因为谁也不完美,因为完美根本就不存在。被感动,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种能力或许本该在生活中获取,但就我而言,我认定故事里的世界更能催化我的情智双全。  书和影碟是无限量供应,但我无法像《历史学家》里的吸血鬼王坐拥全世界所有图书和所有时间。我生活在书和影构成的独居洞穴里,不晓得怎么就像吸血鬼一样贪婪难耐。读得多,就像在考验记忆力;因我好忘,所以顺手记下。长大后不再有考试,但我依然像个没毕业的学生,在宿舍里点着蜡烛抄小纸条、或摇头晃脑喃喃自语背诵纲要的情景记忆犹新,只不过现在变成看了一本好书,如果不做点笔记,我会觉得半途而废。让我看到落泪的书,我会在翻完最后一页后让一切沉淀几日,否则只能写下落泪二字权当最诚实的读后感。当然,拍案大笑(通常是拍着被子)也是常有的事,像个傻瓜一样独自闷笑着睡去亦是多么满足。  又因爱书而开始译书,权当是从读者P晋升为VIP,作首席读者率先饕餮大宴。译三岛由纪夫传记时,借机把三岛作品再浏览遍,纪念青春后期初读时的悸动。也译通俗大作,午后或深夜,完全让阅读和写作合为一体,是休闲时刻的脑力游戏。斯蒂芬·金在《黑暗塔》里设置一座图书馆,让超能力者在静谧阅读时发挥足以摧毁世界的力量。写到这里,又不禁默默自叹,想起数年前自己也曾写过,一个人在孤读的密室里,有与世隔绝的表象,却有洞悉世事的智慧。其实,喜好书和影碟的人,岂不都有此执念?  书和影碟无限供应,年中无休,是世界向我本人开放的24小时便利店,提供食粮乃至药方。只有亲身阅读,才能成药成饮,能治人生中的微妙疾苦。一页纸500字,一秒钟20帧画面,如女巫面对煮锅,好奇于瑰丽诡谲的魔法,期盼奇妙的化学反应,偶尔也会割破指尖,滴入自己的心血神思,这才配成一剂无中生有的成仙药。

内容概要

  《慌城孤读》是于是近年来书评与影评的集合,书中提到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作者真心喜欢的。因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书评,更是结合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剖析。全书分为六辑,每一辑围绕同一个主题分别穿插了书评与影评。例如第二辑:书影中的女子,便是以女性为主角的评论集合;再比如第六辑,这是作者对自己翻译的作品的评论与感受。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喜爱阅读的女人的书,作者笔下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本身就是大众读者熟悉和喜欢的,有很多更是经典之作。再加上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感性的文字,这本书堪称一本优秀的看电影入门手册和经典“导读”,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影评去寻找好的电影和好书,而且绝对不会失望。

作者简介

  于是,自由作家、专栏作者、翻译作者。著有长篇小说《六翼天使》、《一只黑猫的自闭症》,中篇小说《同居笔记》、《事后》,短篇小说《自恋时段》,散文《夜在窗外》;译作主要有《迷失男女》、《红颜》、《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记》,以及斯蒂芬·金的黑暗史诗《黑暗塔Ⅶ》等。

书籍目录

自序: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第一辑:浓度最高的文字在废纸堆里,自我流放写作,让幽灵显形杀死我,另外打死我的骄傲情敌已成死者初夜的那场爱时限为一生的真实被继承的失落入骨入血的字字纠结你要么是幽灵,要么是别人的幽灵乌有之乡的囚禁,或是搅拌文字三重唱的主题:决然摒弃旧我第二辑:书影中的女子灰色花园的迟暮美人海潮,以及时光中的那些瞬间雌雄同体那个姓海明威的女人激情收纳处——战场南方女人的私人墓园卧房有书的女子她为何被流放到婚姻里?绝非是久违的痴情忘年情,或是随波逐流的老失去比获得更强势坚强,是多少女人的魔障?放逐的最深处第三辑:肆意,放大纯粹洁净的恐怖你让陆地四处成地狱封印于身谎颜谎言自身的密室妖本无术,人本执迷天地美学大骗局科技,以人为命兽界的温暖换生灵的假面自我世上最优异图书馆的主人香蕉是善良到没有一丝怨念的第四辑:迷情者档案孤独的人都是爱的囚徒重金时代的《傲慢与偏见》蓄意谋划的幸福家庭只为爱,时空旅行平凡,何尝不是一种探险?从甜蜜到危机,十五分钟究竟怎样才能抵抗平凡?在逃亡中想起的爱寂寞的真相,是无处可逃他生之缘一条命,两条命,三条命…挽歌天使不负责爱人誓言是种很玄的东西回潮无酒而醉才是青春正常和疯狂,一线之间东西摔掉到地上之前……第五辑:跨界话题香奈儿住在谁的家?高调的白色流亡后,她还有爱情和春膳梦幻钢琴的生命痕迹下一站,千年之前用文学,补全被武断的性别身体支配权:归属法律、医学或情感范畴?第六辑:长散记读信的人,最懂远与近的魔法爱哭的波伏瓦总是不合时宜地想到他……在黑暗塔的宇宙里,恐怖是为了悲壮

章节摘录

  第一辑:浓度最高的文字  在废纸堆里,自我流放  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在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工作之余这个手持铲子的老工人每天阅读一本好书,字字句句都经过充分咀嚼。但这份工作是如此底层如此肮脏,汉嘉的手指总是被暗藏在废物堆的刮胡刀片划伤,遇到从屠宰场上运来的血肉模糊的废纸,还会被成群的苍蝇围绕,他的额头上留存着拍死的苍蝇,袖筒里窜出小老鼠来,以至于他去啤酒店要一杯酒水,服务生都会厌恶地远离他。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给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他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的精美藏书作为战利品,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产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  这部小说的开头让人莫名其妙艳羡了一瞬间,仿佛知识的获得的确是那般享受的过程。之后在他的层层披露中才恍然大悟,这个特殊课堂的脏乱差可谓到达极点。人生的回忆就在这些和废品打交道的时刻被挖掘出来:母亲的骨灰、舅舅腐烂的尸首;总是因沾染粪便而备受歧视和嘲笑的曼倩卡;只需要升起炉火做一锅土豆炖香肠,偶尔也想放放风筝,最终死于集中营的无名姑娘;坚信会有漂亮的照片送给她们,终日辛苦劳作的茨冈女人……和岁月有关的爱和悲凉的片断,在这个老鼠遍地的地下室里悠然浮现。甚至耶稣和老子也会现身在卑微的地下室里,被汉嘉看出两厢对比后的奥秘。  知识、想法、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因为对人类文明的珍惜,便有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死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外层包上名画复制品。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像的,只有当一个人闭上嘴巴,内心却变得无边无际时,才会有此等喧嚣。  到最后,当他眼看着年轻人和孩子们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连看都不看一眼,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而正是这些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以及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处理废纸变成了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高效率的年轻人和新机械接替了他的岗位和他的水压打包机——于是,他失去了一切。  你会看到当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生命就此打上了死结,无以延续。他在微微的醉态中看到整个布拉格从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点,全部被挤压,打成一个巨大的废物包裹。这究竟算不算发自卑微个人的对世界极至的无望呢?  也许是这样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绝望,他真的将自己送往三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压力机器。他最终将自己也打成了包——以他钟爱并熟悉的终结方式,安静地迎接不仁慈的命运,把自己等同于哲学和名画。  天道不仁慈。原本应该神圣的书本,本该人性的人,都会改变各种形式以证明天地人间的无法仁慈。虚伪、狂热、粗鲁、战争乃至现代化,都会将人变成被抛弃的对象。总有人被以不同的理由处死、耻笑、遗忘。而在此,这个在地下室与老鼠为伍的老汉嘉即便饱学经书又能奈何。  这个故事骇人听闻的结局,在老汉嘉讲述了自己的一生之后,变得那么合情合理。  我也读了赫拉巴尔的《我曾服侍过英国国王》,一部关于小个子饭店服务生的人生悲剧。故事纠结在二战的背景中,这个捷克服务生由卑微到富有,却以某种丧失民族立场的背叛为前提。他的人生准则简单而强大,只是想拥有一问属于他自己的著名的饭店,成为百万富翁。离奇之处在于,因德国妻子留下的几张邮票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他,却宁可坐监狱,也要首先被承认为百万富翁。贫富阶层历来互相歧视,但到了他这一步,已成讽刺,却让人为之悲悯。人生为何而存在呢?单纯的普通人若有一个坚定的理想,是伟大还是更可怜。  赫拉巴尔的这两部小说都精简短小,却处处可见他的良知和悲悯之心。那些纠缠在战争、政变等等重大人类社会变革中的小人物,都以其特有的智慧、坚忍和幽默感让人心痛。  和他的短篇小说截然不同的是,《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服侍过英国国王》采用的都是第一人称自述,几乎没有分段,一气呵成。回忆中穿插感想、写实中夹带虚幻,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涩。这样精彩乃至离奇的人物命运都会引发读者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阅读需求和快感。若确定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描写,我们就不得不格外重视其中的超现实笔法,他的自述不亚于“百年孤独”式的拉丁魔幻。出其不意的对比,超出知识分子常识之外的细节,都将令满足于温饱城市生活的人震撼,并产生前所未有的联想能力。  这样滔滔不绝地倾诉,带着悲天悯人的黑色幽默,还能及时打住,巧妙转场,有多少人能做到?罪恶感和仁慈的默许在共同考验人的良心;罪孽,有时源自自己内心的背叛;束手无策地面对现实,默许那些罪名并不成立的事实罪行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这个名叫汉嘉的废纸打包工人让我觉得心灵有多么矛盾,而想像可以怎样的无边无际。也许你会说,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样悲惨死去而又被浪漫埋葬的舅舅、那样失踪并死于集中营的姑娘,即便我们是废品工人,也不会有那么多梵高名画复制品,可以让我们包裹出二十一个像金灿灿向日葵的废品方包……太离奇了,这是一个有艺术想像力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幻想。  归根结底,我看小说不是为了看到“真实”,而是“某种被指出的真实”,为了这个目的,作家才能发挥想像力,以便让我们痴迷,乃至从满是苍蝇和老鼠尸体的废品地下室中获得对人生的悲悯感知力。看透了这“某种真实”的,是作者,也是他创造的主人公老汉嘉,正是作者赋予老汉嘉这种敏锐而苍凉的感悟才显得越发感动人心。  我们只能在极少的时刻感受这种人性中最善良的悲悯。甚至当世界众多角落里上演着比小说更失真的杀人放火、战争和叛变的时候,我们在报纸电视的前面,充当一个似乎什么都知道的白痴。个人命运在城市生活的温饱舒适中已经被片面地改写了,人们兢兢业业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跟随主流的幸福和平安,因而在没有战事的和平岁月里,有最多数量的凡人只能在个人生活的悲喜交集中体味一下世间苍凉,大多是自怜。好日子的副作用便是让人丧失感知力,尤其对他人。也许这便是这位捷克作家赫拉巴尔一生从事底层工种的原因。多变的捷克,象牙塔本来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不如正面迎接生活的真相。  赫拉巴尔的一生是让我羡慕的,如果羡慕也可以是躲避的代名词的话。他本人是法学博士,大学毕业后却坚持从事最底层的劳动,他做过废纸回收站的工人、炼钢工人、仓库管理员、推销员、舞台布景工等等职业,也当过兵。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四十九岁才问世的。其经历,因有文学创作的成果作证,成为“艺术来自生活”的典型范例。没有真实的劳动和生活,他便不可能写得出这样的小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正因为他是一个自觉的、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所以才会如此选择,并完成艺术的总结。其吃苦耐劳的品质绝对让人钦佩,而最打动人心的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对人性、民族、国家、历史的自觉关怀和几乎是无限的耐心。有一些东西,的确需要如汉嘉那样“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咀嚼、磨和蹭、在巨大的反差中才能获得。  萨义德在论述知识分子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概念,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我流放的觉悟。赫拉巴尔不仅早早觉悟了,还发自内心地喜爱  这些鲜活有力的劳动生活。他笔下的服务生逗趣而偏执、打包工认真而天真、炼钢工人热情而生气勃勃,这些差不多都是禁于斗室的清高知识分子恰好欠缺的生命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曾经因了于是的一篇影评,便迫不及待地寻找日本电影《东京塔》的碟片来看。至今深深记得那篇影评的标题是《放逐的最深处》——于是的文字,总是这样既有着冷眼旁观的理性,又有着直入人心的感性。  ——《瑞丽伊人》编辑总监 安静  每个月都会读到她的文字,因为她一直给我们杂志写人物采访或者书评、影评,文字既大气又细腻,是少有的“好用”的作者。常常在她华丽的书写中,感受到灵光一闪的智慧。愿你在阅读她的文字中,收到她的心意。  ——《安25ans》编辑总监 宋娟  于是的评论绵密、清晰、深刻、自然,既无人事八卦,也无哼哼唧唧,纯粹以艺术感悟力对话作品……我愿意每周拜读一篇。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 戴新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慌城孤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其实曾经我也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读书,可是我做什么去了?现在没有时间,又拼命想读书。不管作者写的如何,都是值得褒评的,因为她用心读,用心体会,用心写出来。
       书中记录的只有个别是我看过的,顺便找来一些没看过的看一看,感觉很不错。
       世界上有太多书,当可选择项目过多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选什么。感谢作者提供的一些参考。
      
  •     这本书里提到的书籍和片子少数是我看过的,多数是我没看过的。
      
      只能说,对于那些我确实没看过的,是抱着模棱两可的或者是好奇的态度读这些评论或者是读后感和观后感,
      
      而那些我确实读到的,看过的东西,看看这书里写的,跟我和我的同学曾经的看法也都大致差不多,也没太多稀奇的东西。
      
      不过作者的文笔的确不错,尤其会写文章的标题,呵呵,值得做文案的人学习。
  •      该如何述说对一本评论集的喜爱呢,以及对著者境界的向往与崇敬?
       对大部分人而言,渴望倾诉,需要朋友,寻找同类,归根结底是希望有人分享自己的感觉,分担痛苦,发泄情绪,不习惯孤立.我也是大部分人中的一枚,我们最关心的都是自己,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自己服务.我们书写,用最珍贵的文字,书写生活,诉说内心;我们书写感受,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带来的触动.文字只是外壳,我们从任何事物中寻找与自己的契合点,无比坚定地抒发自己.而衡量对一部作品的喜爱,与自身生活的共鸣也脱不了干系.
       而于是不同,她居然跳出了自我围城,使我肃然起敬.朴素淡雅的小书里,每一篇评论都有血有肉,忠于作品,都以她独特的视野和理解能力解读作者的逻辑与思想.不用调侃自己的生活,却将自身的品味注入文字之中.眼界自不用说,她的阅读数量,电影储量,都是我奋斗的目标.而文字华丽却真诚,并不卖弄,有模仿不出的神髓.我曾试图分析她写评论的思路,但是常常在一开始保持理性,随即陷入她勾勒出的情感与情境.她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她爱她所书写的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所以每一篇都不同,每一篇都具有独特的于是风格.由于孤陋寡闻,那些我未曾听过的书及电影,我已将名字细细抄录,恨不能一次补齐.而碰到熟悉的作品会欣喜,仿佛是与作者的默契,在她的帮助下,又会发觉出新的好,有想要重复欣赏的欲望.
       与她的作品相比,立刻会觉得自己文字的肤浅和疏漏,甚至想全部清空我曾自以为骄傲的书写.待我清空自己,带着明亮的眼睛,洁净的心,在文学中,在影像中,在人生中,痛快的历练之后,再诚挚的提笔.
  •   无意中看过一次她写得文章就开始关注了
    她的平均很多写得非常用心
    记得她有段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有机会告诉你
  •   好哇~~今天在图书馆借了一些这本书里提到过的,感受一下...
  •   事实上,被写作的孤独,永远是狡黠而富足的激情洋溢。等我们从阅读的快感(屈服和盲从)中清醒过来,才明白何谓写作者的演技,孤独伏案的内核只能是磅礴的想象力、以及对世界犀利乃至凶狠的深知。”
  •   真羡慕你
    我想看也没时间真正系统去看
    我得看高数= =
    英语
  •   呵呵 大家都要经过这一段,也都有乱看书的一段,有些书太早读,估计也是不好的.
  •   恩 我以前也看了很多乱书
    有些书是需要静心下来看的
    你说的很好
    于是的阅读数量,电影储量,都是我奋斗的目标
    她文笔华丽而真诚
    哈哈
  •   呵呵 文笔嘛..估计不是容易学来的
  •   
    猫猫你是学啥的
  •   可怜看的电影太少
  •   很多人都固守于自我,如果作者真如miaomi460所说的,跳出自我的围城,那么这本书是很值的读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