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下册)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张允熠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2010-09出版)  作者:张允熠  页数:658  

前言

文化是分类型、分层次的复合结构。文化类型与人种、民族、区域、社会发展阶段密切关联。譬如所谓的“蓝色文明”(海洋文明或白种人的文明)、“黄色文明”(黄土文明或黄种人的文明),其中便包含着不同的人种所创造的不同文化的意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显然是以地理区域范围之别而划分的文化类型;“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是按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的文化类型;“石器文化”与“青铜文化”则是按照生产工具的发达程度来区别文化发展程度和类型的,等等。在同一文化类型中还有层次的分殊,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所有这些文化层次共同组成了同一时空条件下文化的复合性总体结构。而伦理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宗教文化……则是基于文化的客体存在把它们分属于具有独特主体形态的文化体系中,以便于对文化进行分门别类的把握和研究。总之,文化的分类就像计算机系统中的目录树,在总体性的树干之上,还有无数枝叶末梢的分层,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相互重叠。文化转型,既可指一种文化分层类型的转换,又可指总体性文化类型的转变。如古代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的整体性消失,相继为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所取代,这种文化的变迁意味着人类文化史上的大转移、大变迁,是一种彻底的、颠覆性的转型。再如基督教文化取代“希腊一罗马”文化,虽然在精神文化层面也属于相对大的转型,但此种转型包含着新类型对旧类型的扬弃,即新质对旧质的部分吸收、改造和继承,这种文化转型可以称为文化发展中的“螺旋式上升”或“扬弃”,是一种人类文化史上经常出现的正面和积极的文化跃迁或“否定之否定”。

内容概要

  《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套装共2册)》包括了:《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册)》《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下册)》。《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套装共2册)》正是立基于上述内容而展开论证和阐述的。除此之外,书中还分析了现代新儒家的几个案例,对中国当代文化的构建发微阐义,对中国主流文化的未来形态进行预测、解读。  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苦旅的过程。在这里,有一个千年之问必须回答:近代西学东渐,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为什么唯有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艺压群芳以至终取儒学而代之呢?无疑,这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学理渊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中可以窥其豹斑,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和学脉追问中更能引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张允熠,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并担任安徽省朱子学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跌落与转型第一节 文化的反思第二节 中国文化哲学建构的话语平台第三节 儒学的跌落和近代哲学革命第四节 “三足鼎立”与文化整合第五节 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主要特征第二章 儒家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依据第一节 儒家哲学的超越精神第二节 儒学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用主义的会通第三节 儒家哲学的逻辑第四节 中西人权观源流比探第五节 儒家道统与民族精神第三章 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传统惯性第一节 儒家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第二节 《老子》哲学的实质第三节 墨学的“兼爱”与“辨证唯物主义”第四节 《易》学四派说第五节 从《淮南子》到董仲舒第六节 从中医学看中国传统思维第四章 文化转型中的精神苦旅第一节 胡适实用主义思想中的儒学情结第二节 中国人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三节 “小康”、“大同”社会思想源流新探第四节 从科学、科学主义到科学发展观第五节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第五章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深层背景透析第一节 从事物范畴看儒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学理关联第二节 朱熹哲学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第三节 从宋、汉学到戴学第四节 16至18世纪的“中学西传”第五节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背景的探讨第六章 文化转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心路第一节 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第二节 毛泽东与儒学第三节 毛泽东的理想主义第四节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七章 现代儒学思潮与文化转型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第二节 方东美的《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知识分子”观第四节 当代新儒家与“文化中国”第五节 当代大陆新儒家“复兴儒学”的宣言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第一节 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近代中国革命第三节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无神论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渊承附录:“勇气”与“儿戏”第九章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第一节 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探源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第三节 社会心态与社会稳定第四节 从传统文化解读“科学发展观”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第十章 中国文化转型的愿景第一节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第二节 关于“马魂、中体、西用”第三节 融会中西马,创造新文化——张岱年晚年文化哲学思想拾贝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然而,百年的历史表明,“中体西用”论并没有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化为灰烬、尘埃,也没有臭不可闻,让人“掩鼻而过”。相反,《劝学篇》一版再版,流传至今,中西文化体用之争尚有方兴未艾之势。究其缘由,实因张之洞的《劝学篇》抓住了如何从中西文化功能上给其定位的现实问题——当“中学”居于主流和正统的至尊地位的前提下试图给“西学”或“新学”留有一容身之地和发展空间,故又称作“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破解文化守旧派所固守的“中学”堤防,进而补中学之所缺,其运思与“西学中源”说如出一辙。正是基于这层意义,“中体西用”命题延宕了一百多年,尽管对其褒贬不一,但却上演了一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逐鹿竞相、“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文化大戏。以致直到今天,谁要想表述自己的中西文化观,没有不提及“中体西用”的;谁要想厘定中西文化的各自用场,没有不使用“体”、“用”范畴的。围绕着中西文化功能论的“体用之辩”,百年来高潮迭起,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先后出现了两次“文化热”,而每次“文化热”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体用之辩”和“文化本体”都是哲学反思的对象和主轴,不同的是,对于“中学”与“西学”的解读却出现了意义转化,其界定和内涵屡经嬗变。如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有人又提出了“西体中用”论。乍一看,“西体中用”论好像是“中体西用”的反命题,两者似乎构成一个二元的对应关系,但实际上,“西体中用”论所说的“西学为体”之“体”并不是“学”,“中学为用”之“用”并不全是“用”,因此犯了逻辑项不对应的错误。“西体中用”论受到了来自不同文化立场学者的批评,指出“西体中用”论“与冯友兰讲的‘在一个社会类型中,生产力等经济基础是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是用’的观点类同,都是对哲学史上崔憬、王船山等人的‘器体道用’说的复归。但是,这种体用观不是就文化(‘学’)自身的内部关系而言,而是讲的文化及其存在的基础,或文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存在的关系。”①尽管这样,“西体中用”论仍然起到了升温“文化热”讨论的作用,并使中西文化的“体用之辩”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编辑推荐

《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套装共2册)》由黄山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