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章回小说与古典四大名著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孔祥伟,金开诚 著  页数:120  

内容概要

  章回小说来源于宋元时代“说话”中的讲史。宋元时期,各种民间技艺蓬勃发展起来,其中“说话”就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到元末明初,相继出现了文人作家根据话本加工和再创作的长篇小说,例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讲史小说,以及《西游记》等神魔小说,此时章回小说已初具规模。明末清初之后,章回小说逐渐定型。《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章回小说已发展到高峰。

书籍目录

一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章回小说 二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三国演义》 三 官逼民反与替天行道的忠义悲歌——《水浒传》 四 出于游戏、幻妄无当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五 贵族之家兴盛衰亡的苍凉传奇——《红楼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到了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罗贯中的仨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改评,将原书的二百四十回改为一百二十回,回目也改为七言对句。另外,他们还对正文中的文字进行了某些改动,写有评语。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国演义》 (二)“七实三虚”的历史重塑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通过对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些内容帮助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盼望和平统一的愿望,也描述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殍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可以做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作品“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也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学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至《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和南宋“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了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章回小说与古典四大名著》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章回小说与古典四大名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