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的魂魄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冈本绮堂  页数:234  译者:茂吕美耶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阿文的魂魄    一个披头散发、浑身湿透的年轻女孩,端端正正地双手扶在榻榻米上行礼。脸色苍白的她只是默默跪在阿道枕畔,这样反而更有一股无以言喻的凄厉……    ◎石灯笼    女儿的魂魄因为眷恋娘家,而现身自己眼前——老板娘如此认为。但是格子门内那双沾满泥巴的木屐,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勘平之死    角太郎忘我地朝自己一刺,脸上的痛苦如此逼真,台词还未说完就倒卧舞台上。他万万没想到,手上这把刀竟然会深入小腹……    ◎澡堂二楼    半七与熊藏屏息凝神,打开不知是鱼皮或油纸裹住的浅黄纸包。两人眼前出现一个头颅,干瘪焦黄的肤色宛如腐烂的树叶。    ◎鬼师傅    下女发现鬼师傅死在蚊帐内,脖子上缠着一条黑蛇。难道是悲惨病故的歌女代怨灵作祟,缠死了心狠手辣的养母?半七不禁打了个寒战。    ◎别宅仕女    火灾警钟莫名其妙在深夜自动响起,造成莫大恐慌。若遇众人出动巡视,警钟就保持沉默;只要戒备一有松懈,就……坐卧不安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此后该如何是好?    ◎警钟之怪    原本就寂静非常的宅邸,到了夜半,益发鸦雀无声。这时,纸门滑溜拉开,传来衣服下摆的沙沙声响。这人是来吸我鲜血,还是啃我骨头?阿蝶拉紧被子,整个人僵住了。

作者简介

冈本绮堂(1872-1939),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报人,“捕物”文学的开山祖师。自幼钻研汉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自1916年以降,冈本绮堂陆续创伤出六十八篇“半七捕物账”系列故事,篇篇都洋溢着深厚的江户风情,使读者心旌摇荡、手不忍释。

书籍目录

导读 江户·明治风俗大师 江户时代的福尔摩斯阿文的魂魄石灯笼勘平之死澡堂二楼鬼师傅警钟之怪别宅仕女附录 江户城·东京市·东京都 日本的行政地区概念 元禄赤穗事件图版选说 初卯参拜·桃酒·淘井·租书铺·梳妆铺·头巾女·鳗鱼料理店·狮子舞 ·拜年·澡堂二楼·澡堂楼梯·刀铺·澡堂柜台·切子灯笼·野台戏 ·打铁铺·公厕与垃圾场·绢行灯·赏月·女官与随从

章节摘录

插图:前往小幡府邸途中,松村思前想后。胞妹是妇孺之类,固然不足挂齿,但自己是堂堂大丈夫,而且又是佩带长刀短刀的身份。武士与武士问谈判事情,怎能一本正经讲鬼论怪?对方可能暗笑:松村彦太郎,你已一把年纪,竞糊涂到相信这些?他绞尽脑汁想找个巧妙的开场白,可是问题本来就极为单纯,根本容不得他拐弯抹角。西江户川端邸内,主人小幡伊织正好在家,下人立即将松村请进榻榻米房。时令问候大致结束后,松村还是无法抓住适当机会提及来访目的。原本决心遭对方嗤笑亦无妨,可一旦临到相对而坐,竟怎么也无法提出鬼怪之事。不久,小幡先开口问道:“阿道今天去府上拜访了吗?”“来了。”说毕,松村依然无法接话。“不晓得她有没有提起那件事?女人家真是愚蠢,说什么最近闹鬼,哈哈哈!”小幡笑道。松村无可奈何,只好也陪着干笑两声。可是,光笑也不能解决问题,便趁机说出阿文的事。说完如释重负地抹去额上汗珠。如此一来,小幡也笑不出来了。他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会儿。如果只说有女鬼出现,笑骂阿道愚蠢胆小也就罢了,如今却弄到这田地,连大舅子都亲自驾临来谈判离婚,小幡也就不得不认真正视这宗幽灵事件了。“总之,先调查详情吧。”小幡说。依照他的看法,如果这座宅邸会出现幽灵——亦即所谓的闹鬼——按理说,至今应该也有其他人遇过。然而,他在这宅子出生长大,度过二十八年光阴,别说自己不曾撞见,也从未听人提起这类不可思议之事。不只自己年幼时就逝世的祖父母,连八年前过世的父亲、六年前撒手尘寰的母亲,他都不曾从长辈口中听到这类流言。为什么只有四年前嫁进来的阿道撞见?此其一。接下来,即便因某种缘故,独独让阿道看见女鬼,又为什么在她嫁过来四年后才发生?这也令人想不通。只是两人当下也商讨不出什么办法,只好决定先招集邸内大大小小,刨根究底诘问一番。“劳您费心了。”松村也赞同这么进行。小幡先唤来总管五左卫门。五左卫门今年四十一,家人历代在宅里当差。“自服侍上一代老爷以来,小的从未听过这类传闻。也不曾听小的父亲提起过。”五左卫门当场否定。之后又唤来年轻一辈的侍从与几位仆役长,大半都是新来的外乡人,当然一无所知。接着盘问所有侍婢,但她们都是首次听闻此事,只吓得她们个个浑身发抖,毫无所得。诘问就此不了了之。“既然如此,那就打捞池子看看!”小幡下令。小幡宅有一座百坪左右的古池,据说出现阿道枕边的女鬼全身湿透,小幡因而认为或许池底沉着某些秘密。第二天,雇用众多壮丁,开始抽汲池水。小幡与松村也在现场监督,但池中除了鲫鱼、鲤鱼外,淘不出任何东西。池底污泥连根女人头发也不见,更别说什么可以追溯女人遗恨的梳子簪子之类的随身物品。小幡又令众人淘井。深不可测的井中只浮出一尾少见的红泥鳅,众人沸沸扬扬惊奇不已,但也是徒劳无功。调查的线索就此断了。接着是松村出的主意。他硬把阿道、小春叫回这座宅邸,让母女俩睡在平日就寝的房间。松村与小幡则躲在隔壁房间等待深夜来临。这天夜晚温润暖和,月色朦胧。阿道过度激动,根本无法安稳入睡。过了不久,懵然无知的女儿看似就要进入香甜梦乡,但转瞬间像是遭细针戳穿眼珠一般,小春发出尖锐的惊叫,接着低声呻吟:“阿文来了,阿文来了……”“来了!”两位严阵以待的武士立即抽刀起身拉开纸门。门窗紧闭的房内淀积着不冷不暖的沉重春夜空气,昏暗的纸罩座灯不闪不烁地直照母女枕边。房内甚至感觉不出有任何来自屋外的微风流动。阿道紧紧搂着女儿,把脸埋在枕头里。亲眼目睹这对母女的反应,松村与小幡不禁面面相觑。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年幼的小春叫得出他们眼中看不到的闯入者名字?这是第一个疑问。小幡半哄半骗地问了许多问题,可是年仅三岁的小春连话都说不好了,根本问不出个所以然。是否那浑身湿透的女鬼附在小春身上,让小春道出自己的名字?一思及此,手持武士刀的两人也不禁毛骨悚然。总管五左卫门放心不下,第二天马上到市谷向一位著名占卜师问卦。占卜师告诉他,回去挖掘邸内西方那株高大山茶花树根。五左卫门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照办,结果也是徒费工夫,只不过让那个占卜师失去信用罢了。由于夜里无法安眠,阿道只好改在白天补睡。夜夜来访的阿文白天果然不会来侵扰。阿道总算松了一口气,但身为武士家的媳妇,怎可以像妓女一样彻夜不睡而白天就寝呢?这种不正常的生活方式若持续下去,不但会给人添麻烦,对自己也极其不便。因此,若不设法将那女鬼永久轰走,小幡一家不得安宁。只是这种事情若泄露出去,又会影响家门的体面与声誉。松村当然严守秘密,小幡也命下人绝对不能张扬。然而众口难堵,大概有人说溜了嘴,于是每个出入小幡宅邸的人都听到如此传闻:“小幡宅邸闹鬼了。听说是个女鬼。”虽然人们在背后添油加醋传谣言,但在武士社会中,没人会正面公开讨论这件事。其中只一个好事之徒,正是住在小幡宅邸附近的K叔叔。K叔叔也是旗本武士家的次男。他听闻风声立刻赶到小幡府上,探问事情真伪。小幡跟叔叔素有交情,所以坦白说出一切。并且征求叔叔的意见,问他有无办法探求女鬼真相。那个时代,无论旗本或幕府家臣,只要身为江户武士家的次男、三男,一般说来都是无业闲人。长男自不用说,注定得继承家门,次男、三男除非有特殊才干,受将军召见新赐官位,或过继入其他旗本家门当养子,否则通常无法在武士社会出人头地。他们大多寄居在兄长邸内仰人鼻息,所以虽是佩带长刀短刀的堂堂武士,却过着整天无所事事的日子。他们的生活似乎逍遥自在,但若从另一角度来想,境遇可说是相当悲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阿文的魂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江户时代的流风余韵
    冈本绮堂这本《阿文的魂魄》薄薄一册,拿在手里很是舒服。翻开暗红色的封面,逐则读着书里的小故事,我仿佛看到饱经沧桑的半七老人就坐在我面前,娓娓讲述着一个个离奇又令人感叹的故事。《阿文的魂魄》打着《石灯笼》,在《澡堂二楼》探寻《鬼师傅》和《别宅仕女》死于《澡堂二楼》的隐秘,却破解了《警钟之怪》。

    冈本绮堂开始创作半七捕物帐系列故事的时间是1916年。这一年,江户川乱步刚刚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要七年后才会发表自己的成名作《二钱铜币》。这一年,小栗虫太郎只有十五岁,六年后才开始推理创作,十八年后开始连载他的名作《黑死馆杀人事件》。这一年,横沟正史才仅仅十四岁,距他的名作《本阵杀人事件》的发表还有三十年。

    堪称日本侦探小说先驱性人物之一的冈本绮堂,其作品不同于江户川乱步对于西方侦探小说的多方借鉴,总共六十八篇的半七捕物帐系列,带给我们的是原汁原味的江户时代的民俗风貌。这册小书的扉页,印有“江户的福尔摩斯,幕末的怪谈侦缉”的字样,我却觉得,东奔西走的“头子”半七,更像是苏格兰场的雷斯特垂德,而这些奇特的经历,倒是货真价实的“怪谈侦缉”。这些怪谈,与其说是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江户时代的罪案故事更贴切些。其中洋溢着浓浓的风土人情,使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江户时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不真实感。

    翻开这本小册子,你大可放松紧绷着的神经,不必像读奎因一样非得跟作者比个高低——而事实上,冈本绮堂也并不打算在他的书里增加一个“挑战读者”。你只需要淡淡地扫过一页又一页,放任自己跟着还年轻的半七走街串巷,登堂入室,搜寻线索,查问沾满泥巴的木屐为什么会出现在门内,纸包里的人头从何而来;或是坐在年老的半七面前,听他讲述,火灾警钟为什么会在深夜响起,鬼师傅为何会被杀死……

    最后要说的是,本书的装帧和编辑。从最初做卡尔作品系列时的青涩,到近期推理书籍例如本书的精美,吉林出版社的水平和诚意都以看得见的速度提升,令我们这些近年来一直支持吉林社的推理迷很是欣慰。就本书而言,在正文之前,附有本书的插画杂记和茂吕美耶联络引进本书的一段插曲。而在正文之后,还附有日本城市介绍、行政地区概念、元禄赤穗事件等,是喜爱江户时代历史的朋友可以借鉴的资料。本书的最后是文中插图的汇总和解释,插图有人物、有器物,是画师三谷一马花费大工夫创作的,喜爱日本文化的朋友看到了,其欣喜应该不亚于在《福尔摩斯全集》中看到西德尼帕杰特的插图。另外值得称道的是茂吕美耶的翻译流畅古朴,较好地传达出了那个古老的时代的神韵。

    总之,这本精美而用心的小册子,对喜爱日本文化和侦探故事或是乡间怪谈的朋友而言,值得珍藏。
  •   评级:五星

    吉林出版集团的日本推理名作选这套书,我已经心里长草很久了。这次购买的冈本绮堂系列,真得令我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阿文的魂魄》作为这一系列的第一本,先是交待了了冈本写“半七捕物帐”的来由,然后就开始讲述半七老人解决的一个个案件,每个案件都短小精悍,却饶有趣味。

    《阿文的魂魄》——从一个“我”儿时的疑惑开始,一句“这世上真得又无法解释的事情,例如阿文那件事情......”吊足了我的胃口。(当然最后看来,所有的事情,神奇的半七老人都能解决!)

    《石灯笼》——我觉得是这本书里最不曲折的一个故事,半七老人观察敏锐,判断果敢,从一点点蛛丝马迹就找到了真相。

    《勘平之死》——故事情节后人可能略有借鉴,所以读起来有些熟悉。不过故事文笔流畅,其中的一些比喻颇有意思,如“大白天就浸在酒精中,半七从头到脚红得像年货市场上卖来装饰元旦的龙虾。”短短的一句话,一个酒醉的可爱老头跃然纸上,而这颇具时代风情的句子在文中随处可见。

    《澡堂的二楼》——半七老人讲述的自己年轻时代出糗的故事,很是有意思,不过就算是误会也和他的警惕性高有关系,就当作办案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回味,也是乐趣无穷吧。

    《鬼师傅》——感觉是这本书里最复杂的一个故事了,转了几道弯,半七在断案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情况,果断地换了几次怀疑对象,终于越来越接近真相,最终成功抓到凶手。

    《警钟之怪》——本书最灵异的一个小故事,无缘无故响起的警钟,无人穿着却四处游走的红衣,恐怖气息厚重起来,当然,半七老人仍旧能解释一切......

    《别宅仕女》——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还是从一个匪夷所思的恐怖事件开头,但当真相揭开,却是个温馨又有些悲情的故事,结局却是很圆满的,合上书本仍旧觉得暖意融融。

    冈本绮堂这套书最令人称道的,还是插图和附注,对于阅读和理解江户时代的故事有很大的助益,关于这一部分,就放在下一本书的评论里面详细评论吧。
  •   提起江户时代,则一定会想到德川家康、歌舞伎、怪谈等等。也会想起那部曾经很受欢迎的动画《聪明的一休》。看到小说里江户时期活生生的推理侦探、捕吏的“半七”,从不借助现代工具科学举证,仅凭原始搜查直觉推理解谜。而且时不时在其身上还散发出人文的味道,充满了体谅和关怀。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部《阿文的魂魄》由七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短小精悍,由半七老人的讲述开始,一步步带你走进他曾经经历的时代和案件,从中见证半七老人的头脑的敏锐、思维的缜密、行动的果敢、为人的坦诚。
    《阿文的魂魄》讲述了武士松村妻子阿道每夜受到女鬼的骚扰,让人想起了那个贞子,午夜凶铃啊,不禁不寒而栗。而小说中的半七轻而易举地找出阿道话中的破绽,顺藤摸瓜,让案情浮出水面。让人拍案叫绝。《石灯笼》故事情节较为一般,破案的过程也较为简单,只是结局有些悲凉。
    《勘平之死》故事文笔流畅,仅仅因为少爷喜欢了和吉也喜欢的女人,和吉便借演戏之际,偷换刀具,导致少爷自杀身亡,人性之私,贪欲之大,展现的透彻入骨!
    《澡堂的二楼》半七老人讲述的自己年轻时代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澡堂的故事,很是有意思。
    《鬼师傅》是七个故事中复杂一个故事,因此导致半七老人在断案过程中不断更换怀疑对象,最终一步步接近真相,成功抓到凶手。
    《警钟之怪》算是一个绝对神异的故事,无缘由的警钟就会在半夜想起,而且不久又出现了那四处游走的红衣,小镇的人顿生恐惧。但是最后随着半七老人的揭秘,竟然敲钟人是一只神奇的......
    最后一个故事《别宅仕女》从一个恐怖事件开头,却以一个圆满的结局收尾,竟然是一个即温馨又有些悲情的故事。
    阿文的故事是半七老人一生经历的开始,而这本书也仅仅记录其一生中的七个案子,书中精美的插图,精心的制作,附录中那些江户时代独有风情的描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部《阿文的魂魄》。享受推理,享受那个时代!
  •   了解这套半七捕物帐,其实缘于当当论坛吉版的一次活动,记得当时第一本看到的《蝴蝶合战》,刚兴冲冲地拿到书便被一个朋友抢去,说什么,这书这么漂亮,先给我看看之类的。总是让她先睹为快了。江户时代的故事,其实算不上是推理悬疑,一是剧情比较慢,二是诡计什么的都还比较原始。你若是希望从这套小说里读出阿婆那样的精巧别致,或者是某些百思不得其解的迷团结局,想必也是不得偿。我看完了《蝴蝶合战》又看了《妖狐传》,为此书中的浓郁的江户风情所动,终于忍住银子痛,忍不住长草眼谗的那颗不安份的心,终于下定决心收了整套12本全集。嘿。若是急性子,看此书是看不出什么味道的,若是想从中找trick或者找plot也是很难寻见的,若是你对古老日本文化感兴趣,又喜欢慢慢品这里的故事,那就像我一样收藏吧。

    以上是题外话,闲话一下此书印象由来。

    半七捕物帐系列以半七老人讲一些破案故事为线,一一铺陈数个短小精悍又富有人情味风俗味的小故事。各个故事本身具体事由发展我就不必多说了,读者自会体会。要说的是作者冈本绮堂这位不太熟悉又相当不简单的人。生于1872年,是地道的江户仔,武士家族的长男,自幼跟随任职英国驻日公使馆的父亲钻研汉学,于是有了深厚的汉学基础。12岁便已立志从事文学,18岁作为东京日日新闻社记者,24岁发表处女作《紫宸殿》独幕剧剧本。此后,又以多部佳评好剧本,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新歌舞伎剧作家。

    文本的翻译,个人觉得还是蛮符合那个时代的气息,收敛而含蓄,内秀而芬芳自溢。包括人物的行为举止,言谈语气等等用词均有股江户味道,而与之相媲美的具有浓厚江户风情的珍贵插图更是让人叫绝。插图是三谷一马的力作,也是日本唯一的江户风俗画家。我曾见过网上有一些台版的旧版半七捕物帐,彩色封面便是这些让人欢喜叫绝的插图,也是非常之好。估计也已绝版。所以,对江户风情感兴趣者赶快收藏这一套吧。
  •   早先是在《物语日本》里读到这篇《阿文的魂魄》,故事里的那种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有一段时间,根据作者的介绍,到处寻找《半七捕物帐》这本书。现在终于引进出版了,虽然是把不同的故事分册成书,但还是十分开心。已经买了十一本,差一本就集齐了~
    这个系列的装订、封面设计、纸质、字体、插图我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封面和插画,都洋溢着浓浓的和风(呃……插画本来就是原版的嘛……)希望中国的出版业以后能够多多引进异国佳作!
    P.S本人不是特别热衷于侦探悬疑类小说,所以对于故事本身的情节没有太大的感觉,读起来还好吧。重要的是喜欢里面的江户风情!~O(∩_∩)O~
  •   原来这是半七捕物账系列的第一部,看了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书里描述的时间跨度不大,但却经历了日本非常重要的3个时期,相当期待。而且描述的都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让人觉得亲切。
  •   故事和插画都很好,喜欢江户风情和捕物帐的亲一定要收藏这套书
  •   买了很多本的冈本绮堂的江户风俗人情小说,回去好好看。
  •   没什么可说的,除了好看还是好看,一个系列我都买来看了
  •   很好啊,称赞下,不错
  •   这个作者的书我都很喜欢,尤其是这一部,我是卖来收藏的,可以反反复复的看。
  •   收了一整套,特别喜欢里面的画,张张精品,还有大量的文字说明,都是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好资料。比起推理的噱头,其实更像是民俗故事,那时候人的生活、人的心理等等……

    不满意的地方是注释的错误太多,没有认真校过。也许是因为多本,有些地方一本里面出现过,另外一本就想省略吧,但是光把内容删了,标记不需要删吗?诸如此类……尽管价格是不贵,也是好的书籍还是希望各方面都完美一些。
  •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文字和日本江户时的人文习俗的描写
  •   插图不错,注释详细,缺点是推理有点简单。希望后几部早些出版。
  •   封面很赞,值得收藏。
  •   看似简单的推理,但确实很精彩
  •   其实挺短的,一个个故事也没多惊艳,文字算是挺有画面感,很适合拿来改编成电视剧,除此之外没啥值得购买的了。
  •   写成这样,还能坚持写出这么多。真是难为他了!呜呜。。。
  •      把推理放在一边好不好?
       把侦破放在一边好不好?
       把日本小说那种明确的文风和对死生的态度放在一边好不好?
      
       就当成一本古老的小说来看,或者当成历史文献来看
       这样肯定更好。
      
       的确,推理和谜题显得很弱智,甚至,某些方面根本说不通,可是那种浓郁的人文风格却让人放不下手,阅读的过程中,就仿佛在经历那个年代,总是让我想到清明上河图。
      
      
  •     一直很喜欢看关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作品,本书恰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推理小说,由捕吏半七头子讲述一个个离奇的案件。已经买了12本,虽然贵了点,但很值。都是短篇,慢慢看感觉真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