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之前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英] 安东尼·伯克莱  页数:375  译者:严格  
Tag标签:无  

前言

探求推理小说的无限可能性,提倡和实践犯罪题材创作,创立“侦探俱乐部”,撰写精彩明畅的专业书评……安东尼·伯克莱在推理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是大师,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他无疑是推理小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而其最突出的成就则是——充分展现了“多重解答”的艺术魅力。……《杀意》是从凶手的视点来描写犯罪的,与此相对应,稍后的《事实之前》则是从被害者的视点来描写犯罪的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犯罪小说。主人公丽娜跟生性乐观而招人喜欢的约翰尼结婚以后不久,知道了自己原以为的“理想丈夫”喜欢赌博,而且输了钱就把结婚时置办的东西拿出去变卖。不仅如此,约翰尼性格怪异,还有爱说谎的坏毛病,善恶不分。更有甚者,约翰尼为了得到遗产,竟然杀害了丽娜的父亲。尽管如此,丽娜还是不想放弃对约翰尼的爱。众所周知,这部长篇被希区柯克改编成电影《深闺疑云》,不过电影比原作的笔触显得温柔许多。同为非系列长篇,此后的《概不予取》和《寓所命案》又摒除了犯罪心理描写,回到了毒杀题材的老传统上来。两作是为了参加《伦敦周报》评奖而撰写的连载作品,后来才出版单行本,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有“写给读者的挑战书”。前者是一部乡村推理小说,连载时很多读者来信说出自己的解谜结果,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后者是以议会为舞台的连续杀人事件,为了争取印度和平而演说的政治家们,相继被不明身份的恐怖分子暗杀,而且都是因为喝了讲坛上准备的水以后死去的。随后查明水里混入了南美印第安人用以浸制毒箭的“箭毒马鞍子”。但这种毒药却不足以致命,那么连续中毒死亡事件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在不可能杀人事件之谜尚未解开的情况下,总理要亲自登台演讲了。看起来有点儿像惊险小说的《寓所命案》,一直被认为是伯克菜写得最差的长篇小说。不过,故事一步步向总理演说这个叫人提心吊胆的高潮发展的技巧,虽然不及过去的作品,但毒杀诡计、误导技巧、凶手的意外性等等,以及解谜过程,都还体现了作者一贯的高水准。综上所述,作为早年与克里斯蒂、塞耶斯、切斯特顿、范·达因等人并称的推理大师,伯克莱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他的作品思路清晰、语言风趣、人物形象丰满,同时兼顾严密的逻辑性和意外迭起的解谜性;而其主张的对于犯罪心理层面加强描画的理念,又影响了其后许多犯罪作家;此外,他在书评领域还不遗余力地发掘了很多日后颇有名气的新人作家。因此,安东尼·伯克菜的深远影响至今犹存。

内容概要

  她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约翰尼一定会十分想念她的。
  他走进了晨用起居室。他会待在那里,一直等着。
  丽娜几乎无法相信她要死了,在她活得如此生动之后。在她喜欢上自己的生活之后,尽管她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
  死亡会是什么样子?她完全不害怕死亡。但是……
  很可惜,她不得不死。
  一滴眼泪慢慢地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到枕头上。
  这似乎的确很可惜,在她想要更好地生活的时候,她不得不死。

作者简介

  安东尼·伯克莱(1893-1971)
  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世界上的女人们,有些生了杀人犯,有些和杀人犯同床共枕,而有些则嫁给了他们。丽娜·艾斯加斯和丈夫相处近八年后,才知道她嫁给了一个杀人犯。人的猜疑是很微妙的,很难确定它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然而回顾她婚姻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不久丽娜就发现某些可疑之处——也许是一件当时不以为意的小事,也许仅仅是她丈夫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言语——因她的恐惧而变得清晰,那些片段就像黑暗中矗立的一排排路灯,使得在白天看起来宽阔易行的笔直道路,到了晚上却让人感觉凶险难测。就连之后回想起她和约翰尼的初次见面,她也觉得那是一个红色警报,可她却忽视了。他们的初次见面是在柯瑟斯通家的女儿们组织的野餐聚会上。柯瑟斯通家的女儿们总是组织这样的聚会,并要求所有参加者带上他们的朋友:这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因为我们朋友的朋友总是让人出乎意料。丽娜·麦克雷德洛那时住在阿伯特·默克福德,那是位于多赛特的一个小村庄,距最近的火车站有七英里远,因此,就算是柯瑟斯通家的女儿们组织的野餐会也被当成是一场盛会。野餐会的举办地是邻里著名的风景区,其中包括维尔的雕像。虽然丽娜已经参观过维尔上百次了,但她还是去了,因为有机会可以结识陌生人。她觉得在小村庄里唯一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是陌生人。在那次特殊的野餐会上,只有一个陌生人。“天哪,”在维尔的遮掩之下,丽娜跟柯瑟斯通家的大女儿说,“那个和巴纳德一家在一起的男人真有魅力!”“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柯瑟斯通家的大女儿激动地纠正道,“他简直动入极了,不是吗?他叫约翰尼·艾斯加斯,是梅德汉姆家的堂亲。”“我知道。”丽娜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个年轻人。原来他就是约翰尼·艾斯加斯。“你听说过艾斯加斯吗?”柯瑟斯通家的大女儿失望地问道。“那当然。”丽娜点头道。她自然听说过艾斯加斯。每一个知道梅德汉姆的人都听说过艾斯加斯。托马斯·艾斯加斯与梅德汉姆勋爵是第一代堂兄弟。与他的大多数兄弟不同的是,梅德汉姆勋爵无论如何都留下了他的财产,甚至是足够的钱来保持其家族不衰败。而托马斯·艾斯加斯则不是这样。他现在一部分时间是住在汉普斯特德的上层公寓里,一部分时间则和他的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因为这样的话他就能诱使他们邀请他在他们那儿长住下去。他的四个儿子,一个死于战争,一个据说在澳大利亚养羊,一个从事舞台表演工作,而最小的约翰尼,没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但是当人们提起艾斯加斯时,约翰尼总会立刻成为人们的话题。“他现在待在潘斯赫兹。”柯瑟斯通小姐主动说道。事实上,在潘斯赫兹,梅德汉姆勋爵仍然管理着阿伯特·默克福德以及阿伯特·塔拉提顿和阿伯特·布兰斯福德的一些村庄,就像五百年前他的封建祖先那样。丽娜想知道约翰尼为什么会和巴纳德一家人在一起。柯瑟斯通小姐耸耸肩:“应该说,巴纳德一家人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当然,这很明显不是吗?我不想搬弄是非,但是杰茜、艾丽斯和他相处得很好不是吗?巴纳德家有钱,而艾斯加斯家却没有。应该说这其中的缘由是相当清楚的了。”“可怜的人,”丽娜笑道,“如果他被杰茜或者艾丽斯看上了。那么他今年多大了呢?”“我可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巴纳德家的人会告诉你的。”“感兴趣?!”丽娜说。但是她确实对他产生了兴趣。约翰尼·艾斯加斯是否真像传闻中的那样迷人?他的内在是否跟他的外表一样吸引人?为什么所有知道他的女人们在说到他名字的时候既拘谨又欣喜若狂?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赛马、养狗、射击、钓鱼、打猎的笨蛋,或者他身上是不是有一丝潘斯赫兹那儿的文化气息?他是不是已经讨厌巴纳德家的女儿们叫他“约翰尼”了?他会不会喜欢上巴纳德家的其中一个女儿?这些都是丽娜很有兴趣知道的。丽娜跟自己说他只是一个陌生人,正因为如此她才会不自觉地对他产生兴趣。但无论如何,丽娜打心底认为他的举止很有魅力,她会偷偷地看他,对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令人兴奋的是,在他们坐下享用午餐之前,巴纳德夫人(丽娜内心偷笑地看着明显不情愿的巴纳德夫人)来到了丽娜身边,艾斯加斯先生紧随其后。“噢,亲爱的丽娜,我向你介绍……艾斯加斯先生,这位是麦克雷德洛小姐。艾斯加斯先生现在住在潘斯赫兹。”“噢,是吗?”丽娜轻快地说道,“那么您认识梅德汉姆家的人吗,艾斯加斯先生?”她觉得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个问题,如果他住在那儿的话,他当然认识梅德汉姆家的人,更何况他还是梅德汉姆家的堂亲,当然跟他们熟得很了。约翰尼·艾斯加斯仍握着她戴猪皮手套的手。“是的,”他笑着说,“我认识梅德汉姆家的人。事实上,查理·梅德汉姆是我的堂兄弟。但是显然他们不认识我,也许我不应该住在那里。”“那么,现在……”巴纳德夫人说着,难以置信地走开了。约翰尼·艾斯加斯一直对着丽娜微笑。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也很暖昧,似乎是在暗示丽娜只有他们两个才有对彼此微笑的权利。他的眼睛里闪着光。丽娜以微笑回应,觉得他确实很迷人。她抽回她的手。以前还从未有人在自我介绍时将她的手握这么久。现在她看到了约翰尼本人,发现他比想象中的要矮小,至多不超过五英尺八英寸,但是他的胸很宽,很健壮,有着明显健美的肌肉。他的头发乌黑,两鬓的头发有些卷,眼睛是浅灰色的。丽娜觉得他的脸是她见过最美的脸。“让那个老女人把我介绍给你,是我干过最糟糕的事了,”他说,“她一点都不情愿。”“噢,是吗?”丽娜有一点惊讶地问道。“为什么呢?”她无力地补充了一句。约翰尼笑了。“噢,那当然是因为她已经认定我是她那滑稽女儿的女婿了呀,”他很自然地说着,“她不希望我与她的想法背道而驰。”P1-5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孤独的人最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里。而将自己交给婚姻,则是一种更大的冒险……最终欺骗我们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对自身观念的盲信。  ——豆瓣读者

编辑推荐

《事实之前》编辑推荐: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希区柯克经典影片《深闺疑云》原著小说,女主角琼·芳登以此片荣获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事实之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丽娜不怕死亡,但又不得不死。为何如此?看完本书就有答案。据说伯克莱的这部作品是希区柯克影片《深闺疑云》的原著小说,这更增加了该书的吸引力。
  •   一切的悬疑都在事实之前
  •   古典的推理小说,买错了
  •   知道电影,看了书,才将电影看完。经典推理就是精彩。
  •   安东尼·伯克莱的经典之作,还没阅读,如果能买到与之配套的《恶意预谋》就更完美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