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韩国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韩国历史研究会 编  页数:279  译者:尚咏梅,王海龙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讲述了在过去百余年的近代化进程中,韩国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韩国民众对近代事物的看法。其主要关注对象是韩国人的生活与文化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变迁。相较于专业史学著作,本书的叙事方式比较贴近一般读者,非常具有可读性。    关于本书的内容,我想读者自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但书中的批判态度与进步立场给译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一,编者深刻地表述了韩国民众对近代事物的抵触情绪,反思了韩国社会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实现近代化的欣喜与痛苦,介绍了尚未来得及对近代化做出反应的韩国民众在近代化进程中的生活。其二,编者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对书中提及的近代事物做出了概念性的解释与分析,在反思近代化过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正视当今韩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立场与角度令译者十分敬佩。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韩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汉江奇迹”,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并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但在这以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韩国没有经历自主的近代化进程,开展“建设新国家运动”与实现国家现代化便成了韩国面临的首要任务。自此,韩国民众开始对近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并积极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大体而言,韩国的近代化与现代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1876年至1897年,即朝鲜王朝步入近代社会之初至大韩帝国成立;二是1897年至1910年,即大韩帝国时期;三是1910年至1945年,即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四是1945年至1948年,即美军政时期;五是1948年至今,即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共存时期。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本着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尽可能地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但仍有必要对译文做出几点说明。其一,译者依据上述历史分期法,将原书中的“朝鲜”或“韩国”尽可能地译成了符合历史实际的叫法。译文中提及的“朝鲜”泛指大韩民国建立以前的称谓。而原书中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内容,译者尽可能地采用完整的国家名称。其二,历史上,韩国语中的“首尔”(Seoul)一词无汉字对应,一直被译为“汉城”。自2005年1月18日起,大韩民国政府选择了汉字“首尔”二字与之对应。自此,中国官方开始使用“首尔”一词。因此,译者把原文中的“首尔”(Seoul)一词直接译成了“首尔”。然而,首尔也好,汉城也好,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所辖区域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首尔还曾被称为“京城府”。关于这一点,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对“首尔”这一地名进行了统一处理,必要时还以注释的形式做出了解释。其三,译者对书中出现的人名一一进行了核实。对于一些实在无法核实的名字,译者采取了音译的方法并做出标记。此外,译者还以注释的形式对一些历史名词做了解释。    本书的翻译出版得到了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与吉林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译者的同事也对本书的翻译与出版给予了很大帮助。韩忠富同志对书名的汉语译法提出了宝贵意见,宋健同志对本书的翻译技术处理问题给予了极大帮助。在此,向关心、帮助本书翻译出版的有关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翻译由尚咏梅与王海龙二人合力而成,并由王海龙负责统稿。由于译者的翻译水平与学术功底有限,译著尚未达到信、达、雅之境地,恳请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斧正,译者将不胜感激。    译者    2011年9月29日于长春

内容概要

  《百年韩国》讲述了在过去百余年的近代化进程中,韩国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韩国民众对近代事物的看法。其主要关注对象是韩国人的生活与文化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变迁。相较于专业史学著作,《百年韩国:生活与文化》的叙事方式比较贴近一般读者,非常具有可读性。  《百年韩国》编者深刻地表述了韩国民众对近代事物的抵触情绪,反思了韩国社会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实现近代化的欣喜与痛苦,介绍了尚未来得及对近代化做出反应的韩国民众在近代化进程中的生活。另外,编者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对书中提及的近代事物做出了概念性的解释与分析,在反思近代化过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正视当今韩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立场与角度令译者十分敬佩。本书由韩国历史研究会编,尚咏梅、王海龙译。

作者简介

尚咏梅,1997年毕业于延边大学韩国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攻读国际政治专业),199T年至今工作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所。翻译作品有著作《一生健康从口腔开始》与《韩国对华投资的变化趋势》《朝鲜投资环境及投资政策》等文章。 王海龙,生于1980年,吉林省长春人。2005年毕业于延边大学韩国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就读期间曾先后于2004年、2007至2008年在韩国高新大学与崇实大学交换留学。2009年10月至今,就职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所,从事朝鲜(韩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工作,曾公开发表《论美军政与韩国亲日派的转型》等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卷文化的缘起 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欢喜与绝望 捉苍蝇 活到老学到老 “文化”一词的出处 第二卷文化亦是商品 从《阿里郎》到《罢工前夜》 大众歌谣中的大海与铁路 纸广告中折射的近代化 畅销书与禁书之变奏曲 第三卷衣食住的变化 从衣冠到时尚 外食文化的自画像 从韩屋到现代公寓 第四卷消失与存留 殖民地时期民族宗教的两面性 法堂遭受重创佛教重燃希望 跤拳与跆拳的关系 光华门受难史 冠婚丧祭四礼之变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人们普遍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也就是说,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不知不觉间,韩国施行近代教育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问,韩国社会一直倡导着近代化,这与教育的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回顾韩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教育确实充分地发挥了作用。但是,在推行诸如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体制、解放后的分裂体制,以及独裁体制等各个历史时期,近代社会被歪曲,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也经历了变化。 知识就是力量 近代化曾经是韩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是指韩国民众在帝国主义势力入侵的情况下,保卫祖国并把韩国建设成具有近代性质的国家。实现近代化的方案之一便是学习西方的近代知识,韩国的近代教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步人近代社会之初,人们普遍认为:吸收西方的科技文明,实现富国强兵即是近代化。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朝鲜就曾将向中国与日本派遣视察团(领选使、绅士游览团),作为实现近代化的一个环节,目的是学习两国的近代化经验。当时,派往日本的视察团成员,或是在日本的军事学校、中等教育机构留学,或是通过日本再前往美国留学。 朝鲜最初的近代学校是1883年在德源府(元山)建立的元山学舍。这是由当地邑民集资,为应对随元山开港而进入朝鲜的外国势力,特别是日本商人的侵入而建立的。元山学舍开设了“文艺班”与“武艺班”,教授近代教育课程。另外,朝鲜政府还为培养精通外语的人才开设了同文学(1883年)与育英公院(1886年)等近代学校。 “甲午改革”时,朝鲜政府整顿了以往的封建传统教育,确立了近代教育制度。为搞好改革,设立了学部衙门,由其负责开设近代教育机构,并以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为目的派遣留学生。1895年2月,朝鲜政府颁布教育诏书,声称“独立、富强之国家要开化国民知识,开化知识乃教育之善举,教育实乃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之根本”。为此,朝鲜政府开设了汉城师范学校,并根据“小学校令”开设六年制国立小学。为搞好教育改革,还编撰了各种教科书。 相对于朝鲜政府,对于以实现近代化为目的的教育制度改革,开化派的要求更为迫切。开化派主张全盘吸收西方近代文明以实现近代化。开化派认为:国家实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增强国家实力要通过教育与兴办产业来实现。在教育方面,开化派树立了“知识就是力量”“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观念。1896年,开化派成立了独立协会。此后,开化派通过主导以国民教育会为首的诸多社会团体,以及各种学会的活动来实现其教育价值理念。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办了各种学校,而且还劝导资产阶级开办学校。开化派还打击沉迷于旧式学问、反对新式教育的保守势力,并劝勉他们将其子弟送入新式学校学习。结果,截至1909年,全国各地开办了约2250所学校。

编辑推荐

《百年韩国:生活与文化》编辑推荐:在过去百余年的近代化进程中,韩国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韩国民众对近代事物的看法。其主要关注对象是韩国人的生活与文化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变迁。相较于专业史学著作,《百年韩国:生活与文化》的叙事方式比较贴近一般读者,非常具有可读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年韩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刚好是我想看的这段韩国史 现代韩国社会是怎么形成的 给了很好的解答 书是韩国编辑的 中国翻译的 从韩国人的角度看的这段历史又别有一番意思
  •   书是坏的。。。书嘛,先看着吧!不好
  •   特别棒 涵盖了科教文卫诸多方面 有助于了解这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国家
  •   在中、日几百年的影响和统治下没有反抗的民族,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承吗?只好把现在有的都说成是自己的,有意思吗?可怜又可恨的一群“夜郎”人。
  •   送货及时,书也很好,要是能在买书时预览几页就更好了
  •   书收到了,发货、运输都满意,谢谢啦!
  •   软封面的平装,纸张有些糙,印刷清楚总体还不错,主要讲近代韩国的文化与生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