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莱叶的电影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吉版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大卫·波德维尔  页数:308  译者:柳青  
Tag标签:无  

前言

五十多年来,德莱叶被视作电影领域最具个人风格的大师之一。《圣女贞德受难记》《吸血鬼》《神谴之日》和《盖特尔德》是这位严苛的、充满创造力的电影作者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大卫·波德维尔的这部著作,是目前为止第一本全面地、深入地探讨德莱叶电影的专著。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详尽阐释了德莱叶的电影是如何挑战了电影界的传统和审美定式,它们挑战着常规的观影体验,并重塑了电影的叙事法则。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德莱叶大量使用类似油画的静态镜头以及脸部特写,使得观众的注意力从情节的物理进展,转移至人物的心理层面。在他后期的杰作中,德莱叶的风格化影像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丰满的体系,迫使我们去关注最微妙的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圣女贞德受难记》中特写的运用与断裂的空间;《吸血鬼》中扭曲的摄影机运动和不确定的空间;《神谴之日》中舞台化的风格与被放慢的时间;《诺言》中的室内剧的风格与长镜头的运用;以及最后的《盖特尔德》,他固执地将内容抽离形式,刻意营造的“乏味”感。在波德维尔的分析中,他指出德莱叶独特的风格在于他一次次忤逆了我们观众期待,并最终造就了他的电影的特殊质感。    书中分析了德莱叶全部的作品,尤其详析了他后期的几部作品。作者引用了300余幅电影定格画面,详解德莱叶的技术风格。同时,波德维尔也回溯了好莱坞传统的电影手法、作者电影这一概念的成型发展,以及电影叙事的原则与解构。最终,本书不仅如一道光照亮了德莱叶的创造生涯,更为现代电影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这是一本带有传记色彩的电影专著,带领我们走进德莱叶的人生、职业生涯,乃至他未完成的作品。

内容概要

  本书中分析了德莱叶全部的作品,尤其详析了他后期的几部作品。作者引用了300余幅电影定格画面,详解德莱叶的技术风格。同时,波德维尔也回溯了好莱坞传统的电影手法、作者电影这一概念的成型发展,以及电影叙事的原则与解构。最终,本书不仅如一道光照亮了德莱叶的创造生涯,更为现代电影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作者简介

  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和作家,为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W-Madison)传播学院退休名誉教授,目前仍担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顾问。著有《世界电影史》、《电影风格史》等重要的学术著作。其著作包括《世界电影史》(Film
History:AnIntroduction)、《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Planet Hong Kong: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书籍目录

德莱叶激发的“兴趣”
德莱叶的挑战
几条概念
作者,及其传奇
手艺人与艺术家(1919-1927)
电影工业的边缘人(1928-1968)
唯美主义者
早期作品: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叙事
推动故事的“外力”
书本
早期作品:空间构筑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与空间
肖像画与特写
麦克尔
德莱叶的“症结”
《圣女贞德受难记》
反常的空间
主观性
对话
附表
《吸血鬼》
缺席的“因”
矛盾的空间
互文的叙事
《愤怒之日》
完整的故事
缺席的动因
卷轴
节奏
《诺言》
奇迹
戏剧化
镜头长短
镜头空间
镜头的作用
被提炼的电影
《盖特尔德》
回忆
断章
空白
德莱叶的作用
历史角度的审美
电影的可能性
德莱的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德莱叶激发的“兴趣”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研究一个特定导演及其作品?毫无疑问,对于电影的研究早已不再满足于简单追溯导演个人的从业履历与创作轨迹。当下,我们更关注“电影”这一媒介本身的美学意义:跳出作者论的窠臼,从影像本身入手,探讨它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意义。因此,对于德莱叶的电影,这里即将展开的论述无意验证电影故事中的导演个人色彩。德莱叶之于今日的意义,更多在于他的作品给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以及工业体系带来的双重冲击。我们如何看待德莱叶电影中的叙事结构?他的作品如何重塑了我们对于“电影是什么”的认知?又给当下的电影创作带来何种启示?这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我希望读者与我一起,通过德莱叶这扇门,步入电影研究与电影史的广阔空间。德莱叶的挑战若我们深信电影研究与电影创作相辅相成,那么总有一些作品,它们的诞生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规范,挑战我们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对于这些新鲜的面孔,我们轻易地贴上“先锋”、“实验”之类的标签,然而对于它们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则困难重重。例如在面对小津、沟口、布列松、塔蒂等人的电影时,我们若局限于古典好莱坞时代的审美思维,则无法透彻理解这些影片并欣赏它们的美学价值。而德莱叶,一如上述众人,恰是代表了这一种挑战。德莱叶的一生,被定义成一则“克己清修”的传奇,他的形象,定格成一个阴郁、克己、严苛的丹麦人。因为这幅过分深入人心的“肖像”,我们几乎忽略了德莱叶给电影领域—从美学层面至工业体系—带来的狂风暴雨般的冲击。比如,《圣女贞德受难记》之前的作品多被视作“学徒期”的习作,是后期杰作的试制品。这一理解从根本上忽略了那些电影在默片时代的地位,忽略了它们在那个时代掀起的开拓与革新。至于德莱叶后期备受瞩目的五部电影:《圣女贞德受难记》、《吸血鬼》、《神谴之日》、《诺言》和《盖特尔德》,传统意义上的解读仍未能触及德莱叶带来的真正挑战。通常认为,德莱叶后期的电影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一观点最初由阿梅蒂•埃弗瑞(巴赞的朋友、牧师、电影学者)提出,他强调,德莱叶最后的五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灵魂的探寻。在空间与时间的德莱叶的电影迷宫中,德莱叶试图抓住凌驾在感官经验之上的某些东西,勾勒出它们的形状,甚至赋予它们以某种实体。这些作品无论形式或结构最终都归于哲学式的思辨,影片中的空间是有限的,被束缚的,“封闭的空间被看不见的力量穿透,犹如海绵,灵魂的暗流激荡其间。我们眼见这空间被不断放大,如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粒,将那些暗涌的挣扎看个明白”。它们是时间里的诗歌,这时间“非关世俗烟火。无法用时钟的指针丈量。是可以被无限拉伸的、心灵的时间”。空间与时间的变迁、善恶冲突的母题,一切被融合,被提升至灵魂的维度:“身体与心灵,圣典与慈悲,言语与沉思……德莱叶的电影最终通向一个超脱于俗世生活的神秘之境。我们唯有跳出柴米油盐的局限,方得一窥一二。”这番评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言辞优美空灵,更重要的是,埃弗瑞借助宗教的框架,将德莱叶最后五部电影定义成一则完整的“灵魂宣告书”。如果宗教色彩的解读强调超越肉体的灵魂,对于德莱叶也有一种更人性本位的阐释,这源自《诺言》的结尾时一幕:当牧师劝慰麦克尔死去的英格的灵魂仍会依傍着他,麦克尔搂着英格的肉身,说:“……但我同样爱着她的血肉之躯。”由此许多评论认为,在发掘人性本质方面,德莱叶可谓现实主义者。持人本主义观点者看来,德莱叶的最后一部电影《盖特尔德》聚焦的主题是—“职责与天性的冲突”,“男性对‘死’的直觉与女性对‘生’的感知”,“悲剧性的个体苏醒与自我认知”。汤姆•米尔恩认为,德莱叶的作品中饱含着对于“恋爱中的女子”的倾慕:“德莱叶的女主角总是被尊崇的,她们总是因挑战男权世界的规则而备受磨难,但她们拥有某种天赋的、强大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米尔恩用了“超自然”这个词,这就使得人本主义的解读和宗教阐释殊途同归了。另有学者如巴特雷米•阿曼格肯定了德莱叶作为现实主义者的一面,但他补充道:“德莱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超越了世俗边界,进而通往那灵魂出没的地方。”让•西蒙罗分析了众多受难者的角色后,得出他的结论:“在灵魂交战场上,最终的救赎植根于人类升华的意志与神的共鸣。”事实上众多持人道主义观点的学者对于德莱叶的解读带着高度寓言化的色彩,例如菲利浦•帕瑞就认为,德莱叶影片中的室外空间等同于自然,室内空间隐喻了文化。一定程度上德莱叶也被视作“唯美主义”的代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如罗宾•伍德,他认为德莱叶的宗教感带着让人窒息的压迫感,甚至是冷酷的,“他的作品中,没有自由的表达,一切近于凝滞。德莱叶的上帝如一个严苛的父,冷酷地说着:‘汝不可……’他所有的电影,最后都沉于死的寂静”。伍德进而宣称,在德莱叶晚年的作品中,“坚硬的意志”拒绝了所有感性的感官的体验,而人的活力就此枯竭。影片从形式至内容都遁入了空洞的学院派,那时的德莱叶,既无活力,亦无深度。

编辑推荐

  《德莱叶的电影》是一本带有传记色彩的电影专著,带领我们走进德莱叶的人生、职业生涯,乃至他未完成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德莱叶的电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卡尔·德莱叶的电影」被视作电影领域最具个人风格的大师之一。这次光影译库系列丛书「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出版了他的传记,与另一本凤凰出版集团的经典影像系列丛书「受难中的激情:卡尔·德莱叶的生平和电影」也可称之为姊妹篇。书中详实介绍了丹麦籍电影导演卡尔·德莱叶他忠诚地坚守自己的艺术立场,坚信电影可以通过关注个体生命来理解和把握人性的本真。特别是介绍了他以「圣女贞德的受难」享誉影坛和贞德受审时极度感伤痛苦的特写镜头,构成这部经典的基本影像。
  •   波德维尔的书 一向如此经典 好书
  •   波德维尔的书是必须看的
  •   值得收藏的大师传记
  •   还没看.... 很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