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张璟琳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为依托,围绕千年奇书《葵花宝典》的来龙去脉展开论述,深度剖析这部奇书对江湖格局和近百年武林史的影响。作者大胆推理,小心求证,梳理了百年间名门正派的倾轧算计、魔教内部的权利纷争等缘起、发展和变数,推理缜密,吐槽强大,令人信服,惹人喷饭,不失为一部将考据和吐槽完美结合的奇书。读过本书,我们会发现,一部《葵花宝典》的流变史,就是一部厚黑学在江湖世界的展开史。

作者简介

张璟琳,公司职员,朝九晚五,溺于会议、报表之海,既是“会长”又是“表哥”,内心时有肿胀,遂读书以消肿,遂写书以消肿,以“应侯范雎”之名混迹天涯社区,好历史、好金庸、好考据,著有《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

书籍目录

写在开始之前
楔子
第一章 百年前的离奇窃书案
 书被偷了
 无奈的笨贼
 天上掉下了个林哥哥
 怀璧其罪
 林远图一身是谜
 华山归来看五岳
 江湖新物种
 螳螂安知黄雀之志哉
 红叶和尚功成身退
 尾声
第二章 日月神教内部纷争
 镇教之宝
 第二次华山之役
 鸡肋!鸡肋!
 分裂的阴影
 强人政治
 造神
 一入江湖岁月摧
 教主违反“教主宝训”
 任我行真的佩服东方不败?
 十二年前(上)
 十二年前(中)
 十二年前(下)
 断裂的新政
 尾声
第三章 华山剑、气之争
 没落的华山派
 有秘密的人
 林紫霞与林青霞
 失落的秘笈
 华山脚下
 岳小肃的心事
 冤大头长青子
 先天不足的气宗
 意识形态
 华山剑、气之争
 “剑气冲霄”与“正气堂”
 玉女峰惨案(上)
 玉女峰惨案(中)
 玉女峰惨案(下)
 令狐冲的身世
第四章 林家灭门惨案
 林远图千虑一失
 世袭的秘密
 挽歌的前奏
 尾声
 结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世人绝大多数是愚昧盲从的,容易被片面之词所欺骗,特别容易被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的片面之词所欺骗。古人如此,今人如此,后人也会如此。君子们几千年如一日地诋毁太监、女主、外戚,这三者就被妖魔化了。这三者都是皇权政治的产物,后来皇帝被推翻,这三者绝了迹。女人与外戚还好,换个面目继续活跃在人间,太监这个群体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就显得很神秘。一神秘又产生了种种骇人听闻的传说,以讹传讹,演化出无数匪夷所思的版本,后来被编入影视剧,妖魔化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好多武侠剧里的终极大反派就是个深藏不露的老太监。前朝那个老太监如果落到传统文人笔下,肯定讨不到好,就是个妖孽。金庸没有这样的偏见,在他笔下,老太监被处理成一个“谜”。这也是金庸另一个惯用的技巧:如果笔下人物超凡绝尘、非常人所能及,他会避开正面描写,而是尽量虚写,使人物如龙过天际,见首不见尾,只留人间惊鸿一瞥,无限遐想,例如黄裳、独孤求败、王重阳、少林无名扫地僧等。那老太监也是如此。他姓甚名谁?籍贯何处?这已经没有人能知道。他为何入宫?如何学到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没有人能知道。他为何要学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身负血海深仇?士为知己者死?卷入了政治漩涡?还是天生武痴?没有人知道。他将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施展于何处?复仇?暗杀?自娱自乐?他是正是邪,是大英雄是大反派还是打酱油的?没有人知道。他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武学宗师在江湖上藉藉无名?没有人知道。赵子龙一身是胆,老太监一身是谜。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本来没人知道他曾经来过,然而不幸的是,老太监文武双全,喜欢舞文弄墨,他将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书,名为《葵花宝典》。这就祸事了。老太监修炼的是纯粹的太监武功,这种武功对于正常人具有排斥反应: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编辑推荐

《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一部《葵花宝典》的流变史,就是一部厚黑学在江湖世界的展开史!独家破译金庸名著《笑傲江湖》的厚黑权谋之道!深度解析千年奇书《葵花宝典》的前世今生!推理缜密,吐槽强大,令人信服,惹人喷饭!蒙尘六百年,《葵花宝典》重现天日;增删十五次,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昔日太监旷世遗作,今朝散落天涯论坛;数万网友废寝忘食彻夜修炼,几多人妻独守空房孤枕难眠。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宫刑,一练葵花深似海,从些娇娘是路人!东方不败、林平之、岳不群手挽手含泪吐血推荐:遥想当年,我17岁,《宝典》也17岁……众人急切问曰:“下面呢?”“下面没有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葵花宝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3条)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火的一塌糊涂,但由于当时知识水平有限,只知道小说好看,而且是那种让人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好看,后来读了陈墨、严家炎等人对金庸小说的解读和研究,才开始学着从情节、人物、文化、美学等角度来欣赏。再后来踏入社会,方知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是当不得真的。最近,读了张璟琳的《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彻底颠覆了这一错误认识。

    该书以金庸武侠小说为论据,通过逻辑和常识的推理论证,还原了许多看似细枝末叶,但关乎大局的事实真相。从表面上看,这种还原是对原著的颠覆,但本质上,却是对原著的深度解读。就像周星驰的电影虽然是无厘头,但却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现实的冷酷一样。读完该书,不难发现《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写的不仅仅是江湖和武林,还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讲的不仅仅是历史,还包括我们现实的生存法则。

    正邪和善恶之分是武侠小说永恒的主题,而人性和利益计算才是客观的现实,所以,武侠是成人的童话。在《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中,作者跳出正邪善恶的武侠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和利益计算之下的现实思维模式。作者通过逻辑推演和常识分析,认为百年前华山派弟子岳肃、蔡子峰从莆田少林窃取《葵花宝典》的“窃书案”,实际上是少林寺企图祸水西引的一个阴谋。因为以《葵花宝典》之尊贵,以少林武功之高深,岳肃、蔡子峰这两个稀松平常之辈的窃书行动岂能得逞?随后,红叶和尚派林远图劝阻华山弟子不要修炼《葵花宝典》,而后自己又离奇还俗修炼神功,修炼神功后却干上了“两成靠武功,两成靠名头,六成靠关系”的走镖行当,这实在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意思。先是宝典“被丢失”,紧接着是林远图华山之行的善举,这等于向江湖,主要向魔教释放宝典在华山的信号。而后林远图走镖时向天南海北的人展示宝典上的武功很厉害,最后是魔教和华山派两次火拼,双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少林始终屹立百年不倒,这就是百年前少林“窃书案”的始末。《笑傲江湖》中,左冷禅是真小人,岳不群是伪君子,但实际上少林的红叶和尚和林远图才是最大的阴谋家。“二战”时期,对于德国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那一个不是牺牲东欧国家利益的祸水外引?

    《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大陆“文革”的映射。张璟琳在第二章《日月神教的内部战争》中,通过对日月神教的强人政治和造神运动的分析,所总结的四个奥义,简直就是“文革”的行动纲领。造神运动的第一奥义是把偶像神圣化,让神明的形象失去现实参照,在大众的臆想中无限高大,以达到非理性的程度;第二奥义是制造广泛的,深入骨髓的恐惧,让人失去安全感,只能屈服甚至依恋威权体制;第三奥义是瓦解人性中善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削弱人性中爱情、亲情的分量,一切是非善恶标准都取决于神的意志,不要人性,要神性;第三奥义是在群体中广泛散布不信任的因子,煽动仇恨,鼓励告密,让人相互猜忌。因此,作者看似在说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其实也在说正史。类似妙笔,在《华山剑宗气宗之争》和《林家灭门惨案》两章中俯拾皆是。比如“掌权之后的岳家王朝大肆篡改历史,将《紫霞神功》神话,将岳小肃神话。作为失败者,剑宗生存过的痕迹被最大限度抹掉了,他们的武学也只残留下雪泥鸿爪,不成系统,他们的形象被模糊化,妖魔化。华山派的后辈弟子早已经被日复一日的正气教育洗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岳不群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再比如,“高深的内功被岳家世代垄断,高明的剑法被岳家禁止修炼,他们有什么?只有一颗被岳家天天洗脑,最后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整天想着‘正气’‘君子’的大脑”。抛开武侠,这些话如果对号入座的话,是可以被“和谐”一万次的。或许,这些才是这本书的精华和价值所在。

    总之,《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以武侠为题材,以推理为形式,以历史为线索,揭示的却是普遍的人性和真实的世界。
  •   818野史也哈皮
    评《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

    虽然说“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但正史人士又严肃地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应该还原它原本的面目。”好吧,那我们818野史总可以吧,而且细心的人818不要紧,竟然将《葵花宝典》都扒出来了,而且巴拉巴拉的还相当不错。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金庸的小说,当然不是穿开裆裤的时候,是大字认识了三五斗的时候,还对江湖有点懵懂,对异性有点萌动的时候,那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觉场面很热闹、情节很精彩;总体上说,那个时侯看的武侠小说,还是属于看热闹阶段。随着年华老去、马齿徒增,对生活也多了一些了解,这个时侯再拿起金庸小说的时候,已经可以看懂其中的江湖、人物的性格了,这就是818金庸小说的动力所在:一方面想想小时候看小说的热乎劲,一方面还可以透过小说,阅读当年江湖那些挨刀和不挨刀的人。

    喜欢金庸小说的男人们,最喜欢818里面的女人们了,哪个做老婆比较好?那个做情人比较好?或者哪个对自己帮助最大?这一类的8最容易上瘾了。《葵花宝典》也值得818,为什么?因为在武林中,《葵花宝典》是最高的武林秘籍,学会了《葵花宝典》可以横行天下,在江湖中称雄称霸,这象征着最高的权力。为了权力各路武林豪杰可以不顾一切地去争取,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也在所不惜,甚至可以连家庭亲人不管不顾,只是为了称霸武林的豪壮和满足私欲的贪婪。这不就反应人性么?

    这本《葵花宝典》根据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各种“史实”,围绕《葵花宝典》的种种争夺、修炼展开,对当时江湖各路英豪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包括隐藏在《葵花宝典》背后的阴谋阳谋,争抢《葵花宝典》的尔虞我诈,对于受《葵花宝典》流毒较深的教派、个人更是展开了深入的考据和分析,影射到各种歪曲的人性和狼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起来很过瘾。很显然,这本《葵花宝典》不是盖世武功秘籍,而是通过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葵花宝典》的辗转流浪,映射出当年的江湖恩怨,也提醒活在当下的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喜欢历史的人,也喜欢八卦,因为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不管事实还是谣言,总需要经过一番推敲才能定论,总是有值得考证和考据的地方,如果我们通过一系列严密的分析,能够从中分析得到自己应有的结论,印证我们当时对于人物的判断,岂不是一种乐事?外行看热闹,内行门道;小时看热闹,长大看大道(道可道,非常道);当年读武侠,如今品人生;818野史又何妨!!

    今天你8了么?
    2011-10-29
  •   让我了解了不少关于葵花宝典不为人知的事情,虽然作者也是推测,但看得人乐在其中就行了,呵呵
  •   葵花宝典可是好书啊。。。
  •   没事看看阴谋,翻翻葵花宝典!
  •   作者厚黑地猜测了笑傲的江湖世界和前因……非常幽默好看哦!!
  •   人即是江湖,一本书引发的无数恩怨情仇,直指人心最阴暗的地方。此书的推理如此暗合笑傲的江湖的脉络,不得不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真是不错,哈哈。和《笑傲江湖》形成互补,很缜密……
  •   作者思想很新颖,对于《笑傲江湖》的解读很有创新性,读了这本书一定程度上比读原著还过瘾
  •   通过此书,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的事情……
  •   从武侠小说分析权谋,小中见大,看破了金庸的武侠世界,推荐一读。
  •   能把金庸读到这个地步,就算是达人了吧,借用网上某位牛人的评价,虽然有些纯属胡猜,但是确实也算合乎逻辑,讲得过去,有些关注的细节,深度还在新博士的著作之上啊。
  •   超级好看的一本书,金庸迷不要错过了~
  •   金庸周边里的好书,正版并且实惠,好!
  •   这本书的内容推理性很强,值得一阅,活动的时候下单很划算,好书!
  •   很棒的书,语言很幽默!行文很诙谐!推理很严谨。值得一看。
  •   很好的书,很好的内容。对武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   深度挖掘,淋漓尽致,值得一读。
  •   太祖说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本书,贯穿始终的,就是两个字,斗争。前言有句话说的好,很多时侯,我们不仅没有说话的权力,甚至没有了不说话的权力。本书对职场斗争漩涡中的人们很有益处,相信这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   虽然作者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推断,但合情合理,对原著解析透彻,赞!
  •   很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值得一读
  •   结合小说的情节,有理有据,符合逻辑,借古讽今啊!!
  •   很好的一本书,不错,观点以前没见过,很新颖
  •   好友的第一本书,不管怎样应该鼓励下
  •   此书虽是游戏之作,可与原作相互印证,不得不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好书
  •   看了一点点,感觉还不错,有时间再看完
  •   真是抽丝拨茧国,层层递进,感觉出人意料,情理之中。
  •   书刚刚到手,还没细看,包装还是不错,看了再说
  •   发货、物流速度都挺快,第三天就拿到书了。还没开始看,随便翻了几页,觉得挺好,闲暇时间再细细品读。
  •   书不错,很好,看上去比较新
  •   很不错!写的栩栩如生,非常有意思
  •   从阴谋论的角度
  •   还没看,看书名挺有意思决定买来读读
  •   刚收到,看评价还好,读读看
  •   刚开始以为肯定很无聊 没想到写的不错 分析的也还好 建议买来看看
  •   一口气看完的,非常过瘾
  •   看了一点,有点意思
  •   非常好,借着武侠之名调侃一下现今的ZZ 风云。
  •   太有才了!
  •   送货速度快!包装好!非常满意!!
  •   真是能写,佩服。。。。。。。。
  •   书名奇,内容更奇
  •   还好,并没写:欲看此书,必先子宫!
  •   这些书都很好,超过了俺的期望!
  •   毫不怀疑作者是一个金庸迷,又是一个考据癖。从《笑傲江湖》里葵花宝典的来龙去脉居然兜兜转转弄了个一清二楚。看他言之凿凿,也不能不佩服这位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精彩。

    一身是谜的老太监隐于宫中默默写书,将毕生所学写就一本后人百年里血腥争夺的《葵花宝典》,于是基于现代立场的类比推理,作者估摸这本书是体制内的太监奉命写给宫中太监习武教材。只是在宫里不受重视,手抄本流失于外,于是在民间狼虎争夺之中越来越薄。直到落入笑傲江湖的红叶和尚手中。由此再一一考证,书之前世今生,去往归处。在各大武侠小说里,武人争斗,常为着某个正当的理由,或者地盘,或者武功秘籍,或者地位权势,比如争当个武林盟主什么的。由窃书而起的故事,自然也是惯例。武学的本能是什么,对武艺的追求,求强,更强,乃至最强。于是兵戈而起,刀剑相向者也必是为了一个达到武艺颠峰的快捷法门,实物便是—好兵器,秘籍。前者抢了夺了,或者找人烧治了。后者则是求而不得,寻而不果,若是一线可能,必是踏破江山也可翻个底朝天。于是有了江湖人的信念。

    作者由书而起,分析《葵花宝典》经手各人的种种外在表现,内在心理,采取行动,处理结果等等,无一不在展现这一书之流转过程中的江湖性格,人性微妙。比如,作者发现,华山派有“剑”“气”之争是由于岳蔡二人对《葵花宝典》的武学理解不同,以至于同门相残。理解不同,何至于此呢?学术分歧,不过是一个文化事件,却倒致武斗流血事件,倒致分崩离析。作者解说,这是由于渡元禅师讲经这个外因促使内斗的结果。于是少林华山多生嫌隙,引发江湖混乱,林家灭门等一系列恶果,这都是一场阴谋。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有心人为之,也必成其果。在作者深入而仔细的考据之中,用现代伦理道德解说江湖,对江湖人一向诸如“正义”“道义”“结盟”兄弟”等都提出了有待商榷的怀疑。比如,通常的正邪较量,“因为觉得自己是高尚的,就觉得自己天然代表着正义,正教人士并不惮于做一些有违江湖道义,甚至灭绝人性的事情”,所谓正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而这样的江湖,那些风清扬、令孤冲、莫大之流“生于理想,却无奈追尾坚硬的现实”,于是在武侠小说里,主角们的结局要么遁世逃避,要么一死了之。正应了这个江湖的潜规则。
    武侠热,人人都想当侠士,却不想彼江湖此江湖都是同一般的黑暗与颠覆,彼江湖此江湖都是同一般的人性试炼。厚黑不厚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部书已让人看穿这个引无数人神往之的乱世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掩卷唯有一声长叹。意犹未尽的奇书。
  •   近期喜欢武侠,一种盲目吧,就像是饥饿的人,看到吃的就想往嘴里塞。除了正规的科班学习以外,似乎看什么书都是不成系统的,所以也就决定了我没有特别条框的喜欢不喜欢,正是这样,我的审美观一直飘忽不定。选书和这个有关系,更何况最近正是想要,所以一看到《葵花宝典》估计和东方不败那时候看到真正的《葵花宝典》一样,两眼放着绿光。

    当然,我并不想以己度人的去想象,当时她or他看到《葵花宝典》的“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纠结心态,不过我想等他真正决定的时候,这种崩溃的心态并没有持续的太久。而这部《葵花宝典》,可能与他刚刚相反,阅读越“崩溃”。也并不是不好读。或者是其他贬义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书吧,而且能让我觉得一直神奇下去——忽然又想到了每次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看到杨幂那个夸张的装扮以及手指的姿势,说着“五八同城,这是一家神奇的网站”。我借着套用一下,这是一本“神奇的武林百年史”。但是吧,并不是完全的贬义哦。

    说到真正的“葵花宝典”,当然我们会想到金庸的笑傲江湖、令狐冲、任盈盈、日月神教、岳不群等等等等。而这本张璟琳写得《葵花宝典》正是以此为题,以此为线,以此为背景讲述着一个在大多数人眼里本该以娱乐为主的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说。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来了《剑桥倚天屠龙史》,好像两本书的给我的感觉有些相似吧。只是后者更雅,而这本葵更黑一点吧。

    说他是在讲解这部小说,不妨说这是在用这本书去告诉我们什么是厚黑学,他人是怎样运用厚黑学的——厚黑学与武侠小说考据。虽然这么说来有些过于娱乐化,但是,我倒是觉得,作者的思维逻辑还是比较严谨的,最起码看着不是很浮躁、很复杂、很肤浅,而是有些道理、有些证据、有些链接的。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金庸的小说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真的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让人真的能从中挖掘出来什么,而我的思维是不是太简单白痴了,为什么人家能看出子丑寅某来,而我看到的都是血拼浪漫呢?所以说,我是十分的信奉这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总结一下来说,这本书,读的不困难、有意思、挺厚黑,虽然作者是以笑为介,厚黑的景色,而作为一个观景人来,我可能是看着厚黑的武侠,笑笑就过去了——求仁得仁,求笑得笑吧。
  •   还记得上初中时候第一次读到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读得如痴如醉,读得废寝忘食。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读遍了他所有的武侠小说。而到了中专,最令人怀念的还是到了晚上熄灯之后,以床为江湖,谈侠论剑,为谁谁谁的武功第一争论个不休,或者拿那些武功招式来拆招解招,一争高下,有时候还会争得脸红脖子粗,几的近恼怒,却又乐此不疲。在那个童话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武功,每个人都在梦想着自己的江湖……

    虽然我爱极了这些个武侠小说,但让我汗颜的是,我看武侠小说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地步,满足于看那些打打杀杀、江湖义气,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还是梁羽生,我都没有试图去了解他们的写作初衷,以及这些故事、人物背后的意义,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应该算是我的浅陋了。当然,对于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历来是有争议的,虽然被誉为成人童话,是流传最广的小说各类,但却一直不登大雅之堂;虽然普通大众极尽喜爱,却在严肃文学界争不得一席之地。就连执武侠小说界之牛耳的金庸在文学界的地位都不上不下,非常尴尬,更不用论地位尚在其下的古龙、梁羽生之类。

    据我的粗浅了解,这种状况大概只有到1999年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后才有所改观,再到北大醉侠孔庆东出版有关金庸的研究专著之后,才议论渐息。我们今天来看,金庸的书中创造了许多流行语,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影响深远。金庸先生自己也说,他写小说,不是在就武写武,就侠写侠,而是在写武与侠背后的人性。这一下子让其作品上升了好多个层次,但只是囿于武侠小说的身份,这些个向来不被读者所重视而已。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多部小说中一窥端倪(因为他的小说都是十几年前读的,大多数人物和情节都已变得模糊,也就不敢试着举例)。

    但是,大多数评金庸小说的不是在评论武功就是评论人物,或者说说人性,而我手头这本《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却另辟路径,从出现在《笑傲江湖》中的一本武林秘笈说起,把金庸先生笔下的数部小说中表现的武林历史串了起来,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和推断,甚至跳出武侠来议论武侠,写出了作者在其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极大的开掘了读者阅读金庸作品时的思想深度。特别是提到《笑傲江湖》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影射,以此来探讨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读起来让人在茅塞顿开的同时,又惊叹不已,不得不感叹作者读书之细,之精,之深;如果再加上作者网络化语言的叙述,以及旁征博引,让人获益不浅,还喷饭不已;更让人感叹的是,作者从金庸的小说中读透了人性,读懂了社会,可以说他是真正的读懂了金庸,读懂了武侠……仅此,这本书用嬉笑的形式,探讨了非常严肃的问题,赋予了自身一种不可小觑的阅读价值。

    但是,我又在想,他的解读真的就是金庸先生创作之初的初衷吗?尽然,恐怕又不尽然。那么,如果金庸先生读了这本书又会作何感想呢?是喜其作品被人所重视、所研究?还是怒其作品被曲解、被乱解?或者根本就只是一笑置之呢?可能,一切都有可能。只是我们无法得知金庸先生是否会读这本书,是否会把自己的态度亮出来。但我个人觉得,不论其具体细节的解读是否正确,金庸先生也一定会有一种知己之间那种息息相通的感觉。是否如此,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
  •   开宗明义,作者认为《葵花宝典》的流亡与传播是一个阴谋,并以“厚黑学”理论进行了论证,最终,“幕后黑手”的矛头指向了少林。作者还拿另外一部比肩《葵花宝典》的武学“吸星大法”作了例证,虽然论证的过程有所保留,但是结果很明确,那就是“吸星大法”源于少林。作者的逻辑推导,这里权且称之谓“阴谋论”吧。这也正应了那句俗语“天下武功出少林”。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个可谓妇孺皆知了。可是,用这样的逻辑来推导,多少有些让人不甘。当然,也有人对这个命题本身提出了质疑,少林真的这么厉害吗?有位网络“大侠”立马就站出来说了“真的有这么厉害”,还不止,这位网络“大侠”还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少林寺首先是个研究佛法的地方,在古代佛法和哲学是划等号,是个研究哲学的就知道精神境界再高超也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活,所以他们在研究佛法的同时一有空就研究一下强身健体的方法,最开始是体操,体操柔和了哲学精神以后就变成了武术,所以武根本意思讲得其实是精神和肉体互相促进的一个状态,由于这种形式可以强身健体所以很容易被群众接受顺而传播开来,所以天下武功出少林是有根据的。据说隋唐时期是少林寺的鼎盛期你查一下会有很多相关的历史记载,就如我说的现代的中国武术只有空壳而没有思想内涵只能算作高难度体操!可谓见解独到,姑且称之为“哲学论”吧。

    很显然,作者的“阴谋论”既功利又功用,多少会让一些理想主义者有种“情何以堪”的“哀怨”;相比作者的“阴谋论”,这位网络“大侠”的“哲学论”则更宏观,即使是理论,也会因为距离上有了进退的空间,反倒变得可信可亲。话说了,搞的就是厚黑学哪管他和不和蔼可不可亲,那些笑容可掬的大和尚注定个个是腹黑。

    作者关于令狐冲身份的推导,我深以为然。岳不群对令狐冲的隔阂由来已久,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根源不在令狐冲本人而在于其身份。同时,不难发现,令狐冲的成功充分说明(除了要有狗屎运之外):集大成者方成大器。什么门户之见、正邪之分都是狗屁,只有打破条条框框,博采众长才是王道。话说回来,如果按照作者的阴谋论逻辑来说,令狐冲既是个异数也是个例外,少林算来算去,居然没有算到搞出来这么个超级“副产品”!!这算不算是个“破绽”呢?嘿嘿O(∩_∩)O~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却不能给五星,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点绕,后半部分的结构有些松散,好在结尾又绕了回来;二是语言魅力不足,读来不易,没有一气呵成的酣畅感。
  •   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看过很多次,还真没有作者观察的这样细。他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部作品。
  •   还真是映衬了金庸写书的年代啊,笑傲江湖里面除了主角外,似乎再没纯善之人了,像其他书中出现的洪七公、俞莲舟、郭襄这样的比较正面的配角,在笑傲中也没有出现。
  •   本书和《剑桥倚天屠龙史》是一系列的作品,都是根据金庸武侠小说,以一个共同的事物或事件作为线索,合理推理构思成的作品,很有意思
  •   作者想象力丰富,推理缜密,用词诙谐,是一部难得的厚黑书,但也有很多牵强附会之处,与原书之意相去甚远,不过仍为一本好书。
  •   很有趣的通俗读物,从江湖中读厚黑
  •   本书从权谋角度阐述了金庸武侠中的政治斗争,透彻深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厚黑功底。值得一看!
  •   作为对金庸小说的研究,应该算是比较深刻的了。
    里面的一些推理,虽然说有夸张、有漏洞,但确实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金庸爱好者,值得读一下。拓展一下对小说的认识
  •   从深层隐藏去理解江湖
  •   作者用独到的眼光分析了金庸老先生的寓意。了解那个年代的(文革时期)的人会产生共鸣。也很有娱乐精神。佩服看书能看到这个层次的,能写出另外一本书。厉害。
  •   这是一本类似《天庭内幕》之类的书,貌似无厘头,实际上却是基于对金庸作品严谨的考证,值得看看
  •   对于金庸迷来说,是本好书
  •   可以抱着娱乐的态度看这本书,作者分析得很有水准,完全是按照正规历史的手法来写的,同时又能针贬当下的时弊,文字调皮,相当有趣
  •   内容还行,作者太过嘴贫。
  •   最早是在天涯上看的,追了一段时间后没再追,等出实体书了直接买来看。开头挺好,后面就有点太天马行空了。虽然明知道是扯淡,但是扯的有点太过了;
  •   很无厘头的书,看着轻松轻松
  •   在读,消遣类的书籍,休闲呀
  •   帮同学买的,她放映不错,不过我没看过。
  •   很有意思,时有针砭时事。
  •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欲成高人必先自律。有人很鄙视武侠小说,认为荒谬,其实现实更荒谬,
  •   刚买的还没看,应该不错。金迷应该看。
  •   还不错,质量很好,送得也很快
  •   错字太多!严重抗议此出版社!
  •   还不错,女儿挺喜欢的!
  •   集结出版
  •   豪门太伤感
  •   春节期间能及时送到还挺难得的。
  •   了解點野史
  •   对金庸小说的另类解读
  •   封面吸引,题材都是很好,看得出作者知识面挺广,可惜缺乏文笔,突然冒出的几个游戏用语,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   这本书前半段还行,可是后半段就开始跑题太远了,作者自由发挥太多,虎头蛇尾,不值得买呀
  •   在网上随便看看就可以了,不需要买书。从头到尾泛泛而谈,说的好像只是作者在看武侠小说时的一些联想,或者猜想,看完没什么收获,属于大概看一看(如果不是太有空,看都不用看),看完就可以扔的书。
  •   表示没看懂的说…………
    还以为可以练练的说……
    木有想到只是个点评…………
    老天保佑不会太糟糕…………
  •   凑数买的,只能随便看看
  •   大部分还是可以 ,但是有些空洞
  •   这本书写的不错,把笑傲江湖很好的解释了一下。
  •   不是亚马逊自家卖的书我都有点担心质量不好,但是这本书收到时很干净很新。书的内容就不说了。(买自:锦绣书香图书)
  •   鬼才之作,对金老爷子有兴趣、同时又喜欢探索武侠史的同仁完全可以手头备一本,作为参考书、好玩的书。
  •   喜欢金老爷子的快来买这本书吧。
  •   因为打算写笑傲同人所以特意买来这本书看,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这本书简直就是笑傲前传!!!强烈推荐!!
  •   最先在仗剑追的,本身是金庸迷,所以非常喜欢这类的内容,尤其这部书简直是这类小说里的神作,看笑傲江湖,不看张璟琳这部葵花宝典等于一知半解啊。强烈推荐,该书可收藏。
  •   嗯,嗯挺好的一本书,闲暇时候看看很好,枕边书也可以额
  •   真的不错,书外之书。
  •   从另类的视角解读这本书,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   武侠小说迷肯定会买!
  •   获取的知识,对你终身有益.它既是一本武侠小说的补充, 又是一本探秘小说根本就是一本教你谋略的书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