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访问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高峰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前言

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幕。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情节使这场大戏高潮迭起: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问、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第三次建交高潮……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对立被打破了,中国外交呈现出崭新局面,世界格局转换的节奏也由此大大加快。在这一连串事件之中,基辛格的“秘密访问”可谓震惊世界的一环,而这正是本书记述的焦点。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外交已越来越透明化,这段往事已为各式各样的著作所记载,但这本书仍有其独特之处,值得一读。一般说来。对历史的记述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官修史书,通常言简意赅;一种是研究者的著述,重在依据历史文献解析前因后果;还有一种便是当事人的回忆,其视角虽受个人经历的局限,但那些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体验往往能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氛围。这是回忆录类的作品常常比那些准确、全面的史学专著更吸引读者的一个主要原因。本书的十七位讲述者,除笔者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均是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中方的十二位,有时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的临时代办雷阳、被美国大使“追赶”的中国使馆二秘李举卿。在“乒乓外交”中扮演主角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在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过程中作为周恩来总理主要助手之一的黄华、当时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担任保健护士长的吴旭君和保健医生徐涛,参与接待工作的外交部官员张颖和唐龙彬、翻译冀朝铸和章含之、周恩来总理的专机机长张瑞霭以及采访乒乓外交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一线记者赵立凡。

内容概要

本书的十七位讲述者,除笔者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均是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中方的十二位,有时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的临时代办雷阳,被美国大使“追赶”的中国使馆二秘李举卿、在”乒乓外交”中扮演主角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在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过程中作为周恩来总理主要助手之一的黄华、当时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担任保健护士长的吴旭君和保健医生徐涛、参与接待工作的外交部官员张颖和唐龙彬、翻译冀朝铸和章含之,周恩来总理的专机机长张瑞霭以及采访乒乓外交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一线记者赵立凡。美方的四位,有秘密访问的主角总统特使基辛格博士、他的主要助手“中国通”洛德、联络官黑格将军和尼克松总统的女儿朱莉。这几乎包括了所有现在可以采访到的权威人士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透过他们饶有趣味的讲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了解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一些关键环节,也可以了解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包括今人难以想见的在“文革”这一特殊背景下从事外交和接待工作的奇闻逸事。

作者简介

本书同名高清数字电影《秘密访问》由北京新影百闻老故事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最全面、最完整地介绍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这一历史事件的纪录电影长片。该片首次披露了大量历史珍贵影像资料,全面详尽地再现了基辛格秘密访华事件前后的历史原貌,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
网易连载地址: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250003/0000Fcdd.html

书籍目录

[雷阳:]“打开敌对僵局的大门是从华沙开启的。”[李举卿:]“我们没有理他,拿着信就走了。”[庄则栋:]“毛主席说。让他们看一看其产党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三头六臂、青面獠牙。请。”[吴旭君:]“主席很能忍受,不仅是对疾病。”[黄华:]“我汇报完了以后,主席很高兴,说,那就改嘛。”[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毛泽东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似乎很超然。”[温斯顿·洛德:]“我被称做是1949—1971年间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官员。”[张颖:] “他们的警卫对我们很不满意,说你们难道在防贼?”[唐龙彬:]“基辛格就大吃一惊,说中国人比他走先一步了。”[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直到现在。我家还有这种中国糖果。”[冀朝铸:]“那样的话,恐怕中国有大概七八亿人都会变成捣乱分子。”[张瑞霭:]“总理连我的姓都不叫了,就叫我瑞霭同志。”[章含之:]“周恩亲坐在第一排。我翻译完了以后他就笑。”[赵立凡:]“出了中南海以后你就把这件事情忘记。”[徐涛:]“主席在各方面部给人一种感觉——他是非常杰出的。”[章百家:] “在打开两国关系大门时,中国的做法比美国民主多了。”[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尔:]“下一次中国之行,我会带上我的儿子。”

章节摘录

中美大使级会谈是1955年明在瑞士日内瓦开始的,1958年一1970年改到波兰的华沙举行,总共举行了136次会谈,这是一种马拉松式的会谈。时间很长,双方又是敌对状态,又没有外交关系,又没有联系,于是华沙会谈当时就是中美之间唯一一个联系的渠道。这种谈判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1970年的3月美国支持柬埔寨右派发动政变,4月又入侵了柬埔寨,因此华沙原来确定的要在5月20号举行的中美137次谈判就取消了。当时由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发表了一个声明,说明(谈判)在这个时候是不适宜的,因此取消了。什么时候谈,由中美两国的谈判联络员再具体商谈时间。这样中美谈判就搁置起来了,华沙这个渠道就停滞了。1969年的12月3号,我接到了南斯拉夫大使的一个请帖,他要在华沙的科学文化宫举行一次时装展览会。事前呢,我接到了阿尔巴尼亚大使的一个请帖,也考虑到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很好,因此我就把(南斯拉夫大使的)这个请帖交给大使馆的二秘李举卿同志和翻译景志成同志,让他们代我出席这次时装展览会。当时服装表演会一结束,美国大使就追赶上我们的翻译,对翻译说,我要见你们使馆的代办——他们误认为当时中国参加这个展览会的就是中国代办。翻译景志成同志讲,我们代办雷阳先生没来,今天来的是李举卿,美国大使说那就请你转告他,我要见他。而且我在最近见过尼克松先生,他愿意和中国进行重要的会谈。翻译景志成同志说,我转告,我转告。尼克松上台以后,对改善中美关系做了一系列暗示和表态。这是美国从他的战略考虑。首先,两个超级大国要称霸世界,和中国的关系要是得到改善,他可以牵制苏联,对他有利。其次呢,当时越南战争打了好几年仗,美国陷人到越南战争之中不能自拔。必须很快结束这个战争,否则会遭到国内人民更强烈的反对。第三呢,中国国防力量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不得人心,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对尼克松很不利,因此他就在上台以后,做了一系列的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姿态。包括他通过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通过法国的戴高乐,通过巴基斯坦的叶海亚·汗总统向中国政府传话要改善关系。后来他指示华沙大使来见中国的代办,在南斯拉夫的时装会上追赶中国的翻译——这是美国更进一步的直接的试探。从中国来讲,我们也有需要。因为当时发生珍宝岛事件,我们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所以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也愿意改善和美国的关系,来打破这种敌对状态。因为当时整个的国际形势,美中苏“大三角”的关系形成了’周总理讲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瞬息万变的。美国当时决定要打破中美之间长期的敌对形势,使两国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对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有利,对于保卫世界和平和亚洲和平有利,对于我们和平统一台湾有利。在这个形势下,毛主席和周总理从战略上考虑,高瞻远瞩,就决定采取和美国改善关系的手段,这是一个英明伟大的战略性的决定。实际上,在这之前,我们就作了准备。1969年4月在中南海西花厅,总理召开了外交部的第一批派出国的大使会议。我是以波兰大使馆临时代办的身份也参加了招待会,总理在这个招待会上对我说,你到了华沙以后,要很好地继续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美国形势的变化,掌握这个情况,一有情况马上报告。所以当时我就特别注意中美的形势,而且也阅读了有关的材料,做了缜密准备。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包括如果要举行137次会谈的话,内容都是很多,但是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我们在135次、136次谈判中间,主要谈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如果关键问题得到解决,其他问题都好办。但是美国当时的态度是只谈直接问题,不谈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当时向美国表示,你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不分主次,主要的问题还是台湾问题。敌对僵局的大门是从华沙开启的。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也是从华沙这个地方建立渠道的,原则上达成协议,铺平道路。后来为什么基辛格到中国来了?因为中国当时(在华沙会谈上)跟美国谈判,我们表态,如果美国愿意派部长一级代表团或总统特使到中国来,我们都可以接待。所以后来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了。“乒乓外交”实际上是一年半以后的事情,一般人不了解,以为中美关系是乒乓球来了以后(开始改善的)。实际上,是从华沙谈判开始的。后来美国才派基辛格来访问,后来尼克松来访问。中美关系冰冻的时代才初步解冻,中美关系才初步松动,有所改善。

媒体关注与评论

“知道所有这一切的只有尼克松和我,然后有几个人知道一点儿。我不知道在中国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当时我还从来没有会晤过任何中国领导人。”  ——基辛格“尼克松只选了基辛格和他的少数助手,准备秘密访问。我们都怀疑美国能够保密吗?”  ——黄华“毫无疑问,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就是1971年7月去中国的那次秘密访问。……如果没有这次试探性的会谈,总统的访问是不可能发生的。”  ——温斯顿·洛德

编辑推荐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幕。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情节使这场大戏高潮迭起: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问、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第三次建交高潮……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对立被打破了,中国外交呈现出崭新局面,世界格局转换的节奏也由此大大加快。在这一连串事件之中,基辛格的“秘密访问”可谓震惊世界的一环,而这正是《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记述的焦点。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通过十七位历史见证者的亲口讲述,生动记录了中美破冰之旅中的关键场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秘密访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中对于人物的采访很不错啊!都是当事人的第一会议,让我感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段历史太不平凡了,很传奇!从华沙大使级会谈到华沙的时装博览会,到美国工作人员跑步追着雷阳代办,到后来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尼克松的破冰之旅。仿佛我就是中美关系的亲历者!同样推荐央视拍的《秘密访问》的高清纪录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