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

出版时间:2013-4-2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澳】克雷格•麦格雷戈  译者:胡思平  

内容概要

本书属《穿越终极荒野手记》丛书之一。本丛书属国家地理、休闲旅行类图书。图文并茂,图片精美,文字细腻,叙述精彩,文学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介绍世界荒野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的图书。分册包括《美国大峡谷》、《夏威夷群岛》、《亚马孙河流域》、《喜马拉雅山》、《阿拉斯加》、《撒哈拉沙漠》、《欧洲的荒原》、《加勒比海诸岛》、《澳洲大堡礁》、《中亚的沙漠和山地》。
丛书作者均为拥有多年野外考察、生存经验的著名科学家、作家,涉足地理、探险、文学、摄影等多个领域,长期从事国家地理、科普读物类图书创作,具有丰富的自然知识和创作经验。他们长期活跃于世界各地荒野地带,孰知这些人烟稀少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和风土人文生活,他们的作品向读者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各地荒野的神秘壮美和引人入胜。全书的海量图片均为珍贵的第一手拍摄资料,配合行文展现世界荒野奇观。相信这样一套引人入胜的丛书必会得到读者的喜爱,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作者简介

作者:(澳大利亚)克雷格·麦格雷戈 译者:胡思平  克雷格·麦格雷戈,在澳大利亚的丛林中长大的,幼时就开始研究野生生物。后来他写了很多关于澳大利亚的书,包括《高原》、《澳大利亚的外形》和《澳大利亚的生物》。他曾获英联邦文学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和萨维尔文学社奖。1969年,他又获哈纳斯研究奖学金,于是得以到美国研究、旅行并撰写文章和电影剧本。

书籍目录

大陆的边缘 水下生活模式 大堡礁的建造者 活珊瑚 鱼类大千世界 龟的育婴所 珊瑚小岛与半沉没的山峰 从岛上的丛林到大洋的边缘 大堡礁的无脊椎动物 动作缓慢的野生动物之家 海鸟的安乐窝 空中与水中喧嚣的霸主 前途未卜 看似自相矛盾的花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些建筑材料的胶结剂大都来自含石灰质的植物的筋络。这些植物是筑礁所少不了的,它们生长在珊瑚的四周和顶上、珊瑚虫之间,甚至于珊瑚虫里面。成片成长的石藻,例如娇艳的粉红色的石枝藻,把大珊瑚骨骼胶结起来,并把碎层胶结成硬簇。其他藻类的丝渗入珊瑚石灰岩中,成为植物质的“胶泥”,封住珊瑚虫留下的空隙。红色石海藻生在珊瑚顶上,它不像大多数珊瑚虫,它在那里完全经得起巨浪。确实,它在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浪花中长得十分茂盛。许多珊瑚礁的顶层根本不是珊瑚,而是一簇簇的这种硬“海藻”。只要想到这些植物对筑礁的贡献,你就会觉得,难怪早期的博物学家认为珊瑚礁是植物造成的。 实际上,科学界各学派至今仍在争论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在筑礁中起的作用更重要。因为到20世纪初,才发现植物所发挥的一项极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植物是一种名叫虫黄藻的微小单细胞藻,大量存在于筑礁珊瑚虫的组织里,有人曾经在一枚句点大小的珊瑚浮浪幼虫中发现过6000个这种藻。科学家就这个问题做过实验,在实验中,把珊瑚放在一个黑盒里,其他需要则都予以满足,结果必须有光才能生存的藻类植物被珊瑚虫排斥死去,珊瑚虫失去了颜色,却存活下去。可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发现这些珊瑚虫的成长速度比以前大为减慢,有时仅达正常速度的1/10。 在珊瑚礁上,这样缓慢的成长会使珊瑚不能发展它的特性和繁复的群体形状(这些形状包括鹿角之类),而这些形状使珊瑚能够应付摄食、压倒环境危险等日常问题。有些珊瑚不含有虫黄藻,便长得比其他珊瑚慢得多,同时很少有其他珊瑚那么大,不像其他珊瑚那样具有复杂的群体形式,而且不能筑礁。它们生动地从反面显示出:含有虫黄藻的珊瑚对大堡礁来讲是多么重要。那么,虫黄藻究竟作用何在? 这种促进成长的虫黄藻的最明显功能可能是为珊瑚虫提供食物。按照设想,珊瑚是在需要时自行获取藻类的。但是,如果珊瑚发现藻类的营养成分那么高,它们何以从来不从其周围的水中,摄食漂浮着的与虫黄藻有亲缘关系的浮游植物呢?科学家为证实虫黄藻与自由游泳藻的关系,曾经从珊瑚中取出若干虫黄藻,设法把它们培养成自由生活的藻。妙事来了,珊瑚虫对这些漂流的虫黄藻居然无动于衷,一点都不吃,甚至把藻放在它们的胃腔里,它们也不予消化。

编辑推荐

《澳洲大堡礁》的作者均为拥有多年野外考察、生存经验的著名科学家、作家,涉足地理、探险、文学、摄影等多个领域,长期从事国家地理、科普读物类图书创作,具有丰富的自然知识和创作经验。他们长期活跃于世界各地荒野地带,孰知这些人烟稀少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和风土人文生活,他们的作品向读者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各地荒野的神秘壮美和引人入胜。全书的海量图片均为珍贵的第一手拍摄资料,配合行文展现世界荒野奇观。相信这样一套引人入胜的丛书必会得到读者的喜爱,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澳洲大堡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