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斋笔记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楊明  页数:357  
Tag标签:无  

前言

  感谢东方出版中心的好意,让我的这些小文有机会面临读者的评判。正当完稿之际,偶尔听到电视里嘉宾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谈论。他们谈的主要是建筑。嘉宾说我们要敬畏历史,要有一种“生活在历史里”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仅要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古建筑,还要想到我们正在建造的东西是要留传给后人的。我觉得这话叫人怦然心动。大概是由于习染和职业的缘故,每到一处跟读过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点关系的地方,即使“遗迹”已经荡然,也还是免不了会临风怀想。这也算是一种对历史的感情吧。那么自己制作的东西,也应该要求它不是“砂器”,不是“豆腐渣”。尽管明知限于能力,事实上未必能做得坚牢,但是心向往之,总要求自己至少能不说、少说空话。事实上,写了点东西,大约总不想让它速朽。这么想不算是野心或者狂妄吧。做得到做不到是另一问题,但若主观上都没有一点“生活在历史里”的意识,那又何必写下来,还要花费编辑先生、印刷工人的劳动,耗费纸张油墨,让读者去看呢?  以上是由偶然的契机引发的一点想法,也是编写这本小书时的真实心情。

内容概要

  大概是由于习染和职业的缘故,每到一处跟读过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点关系的地方,即使“遗迹”已经荡然,也还是免不了会临风怀想。这也算是一种对历史的感情吧。那么自己制作的东西,也应该要求它不是“砂器”,不是“豆腐渣”。尽管明知限于能力,事实上未必能做得坚牢,但是心向往之,总要求自己至少能做到不说、少说空话,事实上,写了点东西,大约总不想让它速朽。这么想不算是野心或者狂妄吧……

作者简介

  杨明,男,山西太谷人,1942年生。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中学教师。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教学与研究。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以上二种王运熙、杨明合著)、《汉唐文学辨思录》、《刘勰评传》(附《钟嵘评传》)、《文心雕龙精读》、《文赋诗品译注》、《南朝诗魂》等。

书籍目录

卷一 诗文杂谈《神女赋》中宋玉梦见了神女吗/3宋玉和神女的纠葛/7汉武帝始立乐府/9二陆所居之华亭/11陆机重视创新/15陆机《演连珠》的比喻/18连珠体的形成/21《文选》卢谌、刘琨四言赠答诗注误/25刘琨赠卢谌诗“璧由识真显”/28《艺文类聚》载卢谌《答刘琨》应是刘琨答卢谌/30《兰亭集序》与《兰亭诗》/31陈武学《行路难》/35读高适的《营州歌》/37高适的《李云南征蛮》诗/41崔颢《雁门胡人歌》、王昌龄《箜篌引》所反映的民族关系/44李白《古风》三十四的费解之处/47李白《远别离》寓意及作年/52李白《乌栖曲》的异文/54《哥舒歌》“至今窥牧马”/57“姑苏城外寒山寺”/60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作于何时何地/65“罗列儿孙”还是“罗列儿孩”/67律诗中的情句景句/68“以后二句续前二句”/73谢灵运诗中以后二句续前二句/76明乎句式有助理解/78方回论“双峙力缴”/82“宛转相承”:文句的一种接续方式/85“宛转相承”与玄学论文/89刘勰著述中的“宛转相承”/93映带体、婉转体、菁华体/96取影/98一种源远流长的阐释方法/101六朝人之于《诗》《骚》/106摘句嗟赏的风气/110“犹恨少序节物”/113情以物兴与物以情观/115王夫之为何欣赏“杨柳依依”/118从“言不尽意”说到文学与哲学/120卷二 文论琐议以气论人和以气论文/129“气之清浊有体”/133《典论·论文》之“书论”/136“雅好慷慨”的文学观/139“家嫂辞情慷慨”/141从《圣人无情论》说起/142《文心雕龙》所谓“自然”/145刘勰论文为何从“道”说起/148刘勰对《楚辞》优点的认识/151刘勰、钟嵘评汉代古诗/153刘勰对历代赋的评论/156刘勰批判宋齐文风/160刘勰“八体”中的“新奇”和“轻靡”/165刘勰论《诗经》的比兴/167《文心雕龙·隐秀》补文中的八个字/171钟嵘所说的“兴”是何含义/173“体二之才”/175阮籍“情寄八荒之表”和嵇康“托喻清远”/179张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182陆机之“深”和潘岳之“浅”、谢益寿之“轻华”/186陆机诗“有伤直致之奇”/188“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190“义”和“理”:“厥义复矣”和“理过其辞”/191关于钟嵘《诗品》的几条注释/195萧纲与裴子野对立在哪里/199关于以文章取士/201叶适、袁枚论萧纲《与湘东王书》/205《与湘东王书》的几个费解之处/208所谓“文章地理,必须惬当”/210李翱论文亦尚奇崛/212《花间集序》何曾批判宫体之“淫靡”/215欧阳炯《花间集序》无意论述“词史”/218卷三 概念辨析今之“文学”与古之“文学”/225汉魏六朝之所谓“文章”/230阮元说“文”、“笔”有误/234对萧绎论“文”“笔”的误解/237“象”不等于今之“形象”/239挚虞《文章流别论》“假象尽辞”/244《文心雕龙·神思》“情用象通”/246《文心雕龙·神思》所谓“意象”/249“意象”用于称说人物/250用“意象”称说自然或社会环境/256用“意象”论画/258以“意象”论书法/261旧题王昌龄《诗格》、司空图《诗品》中的“意象”/264宋元人以“意象”论文/267当“意象”称说形象描绘时应如何理解/272王廷相言“意象透莹”/275陆时雍《诗镜》中的“意象”/277“意”与“象”的对举/281何景明批评李东阳诗/284古代诗文评论所用“意象”一语的含义/286“兴象”也不是指说形象/288“兴象”之义略等于“兴”/293当“兴象”评论形象描绘时如何正确理解/294“兴象”含义的几个特例/299明人所谓兴象玲珑/301兴象深微和兴象天然/303“兴在象外”和“象中有兴”/307兴象与兴趣/309“兴趣”、“兴象”并非专主清空淡远/312所谓“意在言外”有种种不同/315略说“意境”/320“言志”与“缘情”/324释《文选》赋“情”类的命名/327郑笺、孔疏并不以为“兴”都是发端/330讨论“兴”义应多从“阐释”、“接受”角度出发/334汉儒之所谓“兴”是寄托、拟象/336孔颖达论兴之“象”/338毛、郑、孔氏所举兴辞不全是自然物/342谈“势”/348再说“势”和“文势”/353

章节摘录

  那么为何有学者主张华亭在吴县即今之苏州呢?其主要论据有二,这里引述之并略加辨证。第一,《三国志·陆逊传》云:“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而《太平寰宇记》引《吴地志》云:“《吴志》云汉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有隙,使侄(按:‘侄’下应补‘孙’字。)逊与其子绩率宗族避难于是谷(按:指华亭谷)。谷东二十里有昆山,父祖墓焉。”主吴县说的学者比对这两条资料,而认定《陆逊传》“还吴”之“吴”是指吴县,遂谓华亭谷、昆山都在吴县。其实“还吴”之“吴”是指吴郡。当时吴郡幅员辽阔,吴、娄、嘉兴、海盐均在其辖内,华亭谷、昆山在娄、嘉兴、海盐三县交界一带,也正属吴郡。第二,今本陆广微《吴地记》云:“华亭县,在郡东一百六十里……有陆逊、陆机、陆瑁三坟,在东南二十五里横山中。”而《太平寰宇记》云:“昆山有吴相江陵昭侯陆逊墓。”主吴县说者据此认为横山即昆山。又因陆广微《吴地记》云:“横山,又名据湖山,在吴县西南十六里”,遂判定昆山在吴县。其实吴县、华亭县都有横山,二者同名而已。华亭县的横山,为著名的云间(华亭别称)九峰之一,历代方志都有记载。今存时代最早的是南宋杨潜《云间志》,云:“横云山,在县西北……本名横山,唐天宝六年易今名……或云因陆云名之。”1990年出版的《上海松江县志》云:“横山,在小昆山之北约1.5公里处,海拔68米,占地面积324.05亩。”又云:“山形东西横卧,故名。又名横云山。”实际上,即使被当作证据的陆广微《吴地记》,所载之横山也分明是两座分属于两县的山:一“在吴县西南十六里”,一“在郡(指吴郡治所即吴县)东一百六十里”又“东南二十五里”,且后者明明列于华亭县下,讵容合二而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欣然斋笔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